提示

你是否要取消绑定(第三方名字)账号?

将该作品添加到专辑时,将从我的主页中隐藏
确认 取消
将该作品添加到专辑时,将从我的主页中隐藏
取消 确认
综述
  • 尘封21年的神作终于见光!里面有一个“英年早秃”的徐峥

    如今在演艺界如日中天的导演兼演员徐峥,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无戏可拍。那时他刚踏足这个行业,差不多有3年都在话剧社摸爬滚打,可惜话剧整体很不景气。也是在这时,在北京电影学院读书的程耳,找到徐峥拍摄一部学生作品,并请他担任自己的男主角。本就珍惜每一个演出机会的徐峥,欣然同意,无片酬出演。这部时长只有31分钟的片子,就是他的第一部电影,也是程耳导演的处女作。它被称为“北电最牛学生作品”,却在展映之后因为“技术原因”尘封21年,直到近日才在网上公开片源——《犯罪分子》199901江湖上“失传的神作” 《犯罪分子》是北京电影学院1999届毕业生联合作业。由程耳自编自导自剪,徐峥和黄奕担任主演。豆瓣标记看过的只有2000多人,7.4的评分虽不算太高,但已经在大多数国产电影之上。(B站就有资源哦)程耳,就是那部由葛优、章子怡、杜淳、钟欣潼等人主演,集结了半个娱乐圈大咖的《罗曼蒂克消亡史》的导演。《罗曼蒂克消亡史》剧照也是著名导演贾樟柯首次挑男主大梁,即将主演的新电影《不浪漫》的导演。名导愿演他导的戏,可见有两把刷子;而这刷子的羽毛,早在21年前就露出了痕迹。从左至右为贾樟柯、浅野忠信、程耳《犯罪分子》是采用35mm胶片拍摄的,取景地在90年代的上海街头,全片使用上海话,一切都笼罩着一层旧旧的色彩。你可以看到许多那个时代的符号,随处可见的座机电话、台式电脑等老物件,还有已经没落并且即将消失的柯达照相馆。徐峥饰演的男主胡天,就是其中一家的老板;生意惨淡,唯一一个来店里敲门的人是他弟弟。弟弟来送汤,一起去看他们生病住院的母亲。起身,出门,尝汤,锁门,一气呵成,随后两人来到医院。开场不到1分钟,介绍了背景,交代了主要人物关系,连人物性格也多少有体现,胡天那句“咸了一点”的评价,能侧面看出他是一个注重细节的缜密之人。开门见山,又为后面发生的“戏剧性”故事做好了铺垫。22岁的黄奕在片中饰演胡天情人,准确的说,是他的众多炮友之一。不知道多少人跟我一样,对《上错花轿嫁对郎》时期古灵精怪的黄奕发自内心地喜欢。她美,却美得清纯、毫无攻击性,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灵气十足。《上错花轿嫁对郎》剧照而《犯罪分子》出现的时间比那还早,却已经可以看出“李玉湖”的苗头,跟彼时的徐峥一起搭戏,演技包括台词表现力也不在其之下。多希望她的人生,没有遇到后来那些狗血剧本啊跟现在许多因“技术原因”无法上荧幕的电影不同,这部短片还真是因为“胶转磁技术”没人弄才失传的。来自豆瓣网友@韩长沙只是没有资源,并不妨碍江湖上流传着关于它的传说。如果你有幸观看过1999年的那场“首映”——程耳毕业作品《犯罪分子》在全校毕业作品展首次大银幕放映时,我在现场。30分钟全片放完,如果我没记错,全场集体鼓掌,掌声雷动,是否有人站起来鼓掌就不记得了。——北京电影学院校友,电影制片人@关雅荻回忆当年的放映现场看过的业界人士纷纷说:“这不像是一部学生作品。”20年来,它也一直被当做范片,供学弟学妹学习研究。那这部只有30分钟,出场人物扳着指头能数过来的短片,到底讲了什么?(下文含有剧透,介意的可先收藏,看完片再回来看。)正如片名所展现的,它讲的是一个不那么轻松愉快的故事——兄弟俩的母亲在医院急需钱做手术,但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没钱;手上没有现金,借钱也借不到,离交款日期只有一天了,怎么办?这时候,编剧出马了,给胡天安排了一箱“天外来财”!这只装满钱的手提箱就摆在他面前。拿走,有违道德不说,还可能让自己陷入被警察追捕的危险;不拿,可这分明是母亲的救命钱。拿,还是不拿?几番挣扎过后,胡天提着箱子大步离开。 02“英年早秃”的徐峥 前面说过,看过短片的圈内人对它的评价是“牛”。这个“牛”很大程度体现在,在30分钟以内,塑造出了几位非常丰满的登场人物。尤其是胡天这个男主角,有血有肉,全片第一个镜头就是他的大特写,直勾勾地盯着你,表情严肃、耐人寻味。你听,他的嘴里念念有辞:拔啊拔,拔啊拔,拔不出来。老头子叫老太婆来,帮他拔萝卜。这是一段上海话的绕口令,为什么在这里出现?看完片你才能知道。拍摄这部作品时,徐峥27岁,但已经“英年早秃”了。只是稀少的头发,并不影响他的面部和五官,有一股属于青年的清秀劲儿。那时还在拍人生中第一部电影作品的徐峥,还不知道自己会在1年后主演古装剧《春光灿烂猪八戒》,成为“全民猪哥哥”红遍大江南北。只是这一角色成就了他,却因太深入人心也束缚了他好多年。后来走在街上,也经常有人指着他喊“猪八戒!”更不敢想和“小龙女”陶虹结下美丽姻缘,两人结为现实中的夫妻,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后来徐峥和黄渤搭档,出演了宁浩的电影《疯狂的石头》。据说两位主演第一次见面时,谁也看不起谁,徐峥心里想的是,“怎么演员的门槛越来越低了?”黄渤的内心戏则是,“哎呦,猪八戒来了。”谁能想到,这部剧组资金极度匮乏的小成本喜剧,会爆冷成为当年的黑马?又有谁能想到,由这三人组成的“铁三角”,会多年来站在国产喜剧的山尖尖儿上呢?还有之后打造了国内喜剧王牌IP的“囧系列”,刷新近年来国产片高度的爆款《我不是药神》,真像《春光灿烂猪八戒》的主题曲里唱的:“好春光,就像梦一场。”徐峥个人向治愈混剪:男人该怎样活下去? 来自新片场创作人@秦勇回到1999年的徐峥身上,他正在全身心地投入自己首个大荧幕角色。他让自己的表演尽可能地细腻真实、且克制,更像社会上某个真实存在的人。他不是单一的、 脸谱化的,而是面对不同人、不同情境有自己不同的应对准则。面对母亲,他是一个孝子。生意不好但不想让妈妈知道,妈妈说过的发夹他一直想着,连逃跑之前也要到医院守着她做完手术。 面对弟弟,他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哥哥。撑起赚钱养家的责任,照顾弟弟的起居,帮他找小混混报仇,跑路之前也给他存了钱、为他想好后路。面对情人,或者说炮友,他又是一个看不到真心的男人。晚上给每个人打电话说“我想你了”,语气油腻轻佻,试试能约到哪一个,并没有托付真感情,见面的驱动力只有性欲。面对其他人呢,他又是一个讲道德、懂礼貌、正义感十足的好好公民。看到流氓烧了门口的报摊儿,会毫不犹豫冲出来拍下证据,日后主动提供给前来调解的警察。见义勇为、行侠仗义,这是大侠的作风,跟“偷钱”这种违反法律的行为是相背的。所以这个选择很艰难,难到让他手心冒汗,坐立不安,去了一趟卫生间回来,又念起那段绕口令——眉头皱紧,左顾右盼,渐渐地眼神飘忽、声音开始颤抖,接着嘴唇也开始抖,不,是浑身发抖……这是全片最紧张的时刻,也是徐峥本人演技的高光时刻,更是一个触动到人物内核的转折。 “我想做个好人,可惜我没得选” 胡天是个小人物不假,但他的人生总是充满选择——闹钟响了,选择是否立刻起床;被一个炮友拒绝,选择是否接着拨下一个;遇到小混混欺负人,选择是否见义勇为;……从之前大多数“对”的选择可以看出,他又岂止不想一直做个好人,但迫不得已的难题让他拿下这不义之财,冒着让自己沦为罪犯的风险。是的,这一次程天没得选。看似是拿与不拿二选一,可若站在他的处境想一想:做生意赚的钱都给一个叫李卓的女人拿走了,约了朋友来取救急的钱,被朋友放了鸽子,本想就这么走掉,却被前台提醒“别忘了箱子”,选A或许也不对,可B选项怎么看都是错的。于是,他犯了罪,可他是一个坏人吗?不知道,只知道连手术室的医生护士也齐心协力帮他跑路,原本对他态度不冷不热的黄奕,在他交代“后事”时泣不成声。这里的光线很耐人寻味,是否预示着监狱的结局?影片在警察赶到医院,胡天在医生帮助下脱身的地方戛然而止。胡天笑着往前走,迈着跟《猜火车》结尾的Renton一样轻快的步伐,透着荒诞的愉悦感。他真的逃脱法网了吗,他的萝卜拔成了吗?没有交代。只听到他的内心独白,“我知道我做了一件错事,以前我也不是什么好人,但是我会改。”按常理来说,一件错事和一个好人之间是矛盾的,可人是非黑即白的吗?不,人要难判断的多。这个社会赋予了人复杂的属性,每个人的一生都充满着无数“选择”。重要的是,选了之后,能不能笑着往前走。人性的善与恶,世界的好与坏,在这短暂的30分钟里互相交织糅杂在一起,像一碗精心熬煮的面,看似平平无奇,吃完却回味无穷。而它的主角,是胡天,也是芸芸众生。

  • 一集飙到9.4,中国第一会吃的男人回来了!

    8年前,央视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横空出世。一夜之间火遍大江南北,满足了人们视觉和味蕾的双重体验,直到今天依然最受欢迎的美食纪录片。可以说《舌尖上的中国》大获成功离不开总导演陈晓卿的努力。陈晓卿将镜头对准普通人的生活,让我们第一次,看到食物和中国人之间的关系。2年前,陈晓卿又拍了一部堪称“舌尖上的世界”的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一经播出就火遍全网。与《舌尖》不同,《风味人间》不仅仅把镜头对向中国,而是以食材为线索,从中国人对待食物的角度放眼世界。最近,带着浓浓的烟火味,带着令人垂涎的各地美食和下饭的文案,《风味人间2》开播了!1周播一集,1集50分钟,一共8集。首播刚过,豆瓣网友们就打出9.4的高分。《风味人间2》仍由陈晓卿导演,李力宏配音。看完第一集,V姐就忍不住想说,那个最会拍美食的陈晓卿回来了。熟悉的音乐,熟悉的配音。就算不看画面,听到李立宏老师沉稳优雅的声线,搭配行云流水的解说词,口水就已经忍不住要流下来。《风味人间2》预告片《风味人间2》依旧沿袭了上一部的血脉:走遍世界,去品尝同一种食材的不同吃法。但从分集标题就能看出,这一次选取的都是最基础的食材和味道,却依然能让你百转千肠。第一集,甜蜜缥缈录 顾名思义,这一集讲的是「甜」的数种吃法。在酸甜苦辣众多口味中,唯有甜,会穿过舌尖,加速分泌多巴胺,给全身心传递着快乐的信号。而无论是片中爆浆珍珠蛋糕,颜色各异的马卡龙、还是传统美食拔丝苹果。要想知道这些食物为何让人上头,还要从甜的源头寻找。甜,来自哪里?来自蜂蜜。虽然当今蜂蜜已经是我们饭桌上常见的食物。但在过去几千年来,采蜜,是人们冒险的“产物”。摄制团队来到了尼泊尔米亚格迪地区的一处悬崖峭壁之上。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传承技艺、深入险境,只为寻找一种甜蜜而古老食材——“崖蜜”。这也可能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蜂蜜猎人”必须要在藤条做成的梯子上,用一只脚稳定摇摇欲坠的身体、悬空而置,其余三肢同时进行高空作业。全程没有任何防护,稍不小心就会被蜂蜜蛰咬,或掉下悬崖。没想到,与“甜蜜”有关的故事,竟然也会惊心动魄。在最危险的地方采集到的蜂蜜,必然也有着最甜蜜的味道。将崖蜜淋在刚出炉的饼上。蜂蜜的甜香醇厚,加上烤饼的酥脆。便让一道普通的食物,有了不寻常的味道。除此之外,甜,也来自甘蔗。2000多年前,甘蔗流传到我国。数百年后,这种制糖工艺才逐渐被我们掌握。让甜这种滋味,不再是富人的专属享受。而是制成糖,走上餐桌,被更多人品尝。因为糖可以在不同温度下任意改变其分子结构。这也让糖在不同食物中,有着不同的作用。比如中餐中常见的拔丝。它考验厨师对温度的掌控,需要在油锅中不停翻炒,同时也考验食客的手速。在热糖将凝未凝的临界点,适时起筷。甜蜜一丝一缕,稍纵即逝。而当熬糖的工艺传至土耳其,甜又成了另一种滋味。伊斯坦布尔有一种代表美食,名叫巴克拉瓦。类似国内的千层馅饼。必须要将面皮擀到像纸一样薄,才可以进行下一步。将一层层面皮撒上奶酪、干果碎,放入烤箱。再熬制最关键的糖浆。糖的熬制,除了掌控火候和色泽,还需要适时加入柠檬汁,让糖浆不易凝结,同时提升甜度。最后,在烤好的酥皮上洒入糖浆。巴克拉瓦才得以完成。糖浆与油脂让酥皮颤栗,浓郁香气层层浸透。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它的香甜。除了蜂蜜喝甘蔗,甜蜜缥缈录中还介绍了更多关于甜味的制法。海胆的鲜甜;海胆黄含有游离氨基酸,颗粒细腻的脂肪,具有细腻的甜味。越是优质的海胆,味道就越鲜甜。鸡头米的微甜;六到八成熟的鸡头米天生带有甜味。一年内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能吃到,而且需要手工采摘,费时耗力。能尝到实属难得。成熟苦瓜内里的甜。《风味人间2》中让我们看到人们对甜的热爱。就像片中引用俄罗斯作家Y.A.冈察洛夫的那句:“人无疑是大地的主人,却又是肠胃的奴隶。”即便地域不同,制法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但甜带给人类的快乐,却都是相似的。而这也是《风味人间2》,或者说陈晓卿团队一直以来对美食纪录片的追求。无论是《舌尖》还是《风味人间》,在美食之上,始终藏着对人的关照。这种关照,并非仅仅挖掘美食背后的人间烟火气,讲讲人生的故事。更是通过人与美食的关系,探究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就如尼泊尔的米亚格迪,采蜜人冒着死亡的危险,徒手爬上悬崖峭壁,只为采摘最甜的蜂蜜。即便每年都会有人因此丧命,但他们依然甘之如饴。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这群将制作古老甜点巴克拉瓦当做毕生事业的年轻人,必须擀几年的面皮,成为学徒中的佼佼者。才能进行下一步熬糖的学习。年轻的学徒一边干活,一边看老师如何熬糖、浇糖。这眼神里不单单是渴望学习,还有对改变命运的渴望。就如那些生活在海上,可能是最后一支海洋游牧民族巴瑶族人,他们从小把耳孔穿洞,以自由潜的姿势,可以在海底行走长达五分钟,以此寻找最诱人鲜甜的海胆。能拍到海底的海胆固然精彩,但这里展现的,更是人生的另一种活法。《风味人间2》如它名字一样,记录的不仅仅是“风味”,更是“人间”。最后,分享几段片中我很喜欢的文案:“甜,发端于唇齿,在口舌处搅得风生水起,却在心头落得百转千回。所有的勇气力量,以及漫长的信约、悲喜与起落,终成万千滋味。”“也许,只有经历过低谷和种种不如意,才能更知道那些触手可及的日常和平淡竟来得如此珍贵。”“无论何时,都有热爱生活的人跨越高山、河流、海洋,在不同的土地上,碰撞出相似的美食;穿过昼夜、四季、三餐,在迥异的文化中,绽放出相同的热爱。而不同的方式孕育出的各色人间至味,都包含着幸福和欢欣。”

  • 37岁母亲假扮11岁少女,100个恋童癖闻声赶来……

    一个未成年女孩在社交网络上,会遭遇多少“看不见的危险”?有一支来自国外公益组织Bark的视频,就讲了这样一个实验:组织者请一位37岁的女性,在社交网络上假扮成11岁的小女孩,看看会有多少男性被她吸引...看不见的未成年危机《下一个房思琪》视频中所有事件和短信都是真实的,可能会引起部分观众不适。她叫做Roo Powell,今年37岁,在美国一家技术公司上班。她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其中一个今年上六年级。Roo Powell所在的调查小组,一直在用人工智能监测网上儿童诱骗和“性捕食”的现象。 进行这项实验的目的,也是希望将自己熟知的此类“犯罪”,向社会大众公开,尤其是引起孩子家长们的重视。计划制定在2年前,他们的调查小组截获了一名12岁女孩,和一名40岁恋童癖之间的对话。可女孩身边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件事情,包括她最亲近的父母、老师和朋友。于是他们让Roo Powell在社交媒体上假扮一名15岁少女“莉比”,并记录下“猎手”接近她的时间。37岁的母亲假扮成15岁的少女不是件容易事, 除了照片要经过特殊处理,P掉皱纹、体重变化和妊娠纹;Roo Powell还买了15岁女孩的衣服、首饰,特意去学习少女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等。他们还和执法部门协调,给她制造了一个真实的“假身份”,包括生日、学校、家庭和社交圈,常常互动的虚拟朋友,准备就绪后,项目启动了——果然不出所料,莉比一被“激活”,恋童癖们就闻声赶来——嘿,宝贝儿,在找爸爸吗?你喜欢年纪大的男人吗?我想要你紧致的年轻身体...仅1个小时,就有7名成年男子“上钩”,9天之内,共有92名男子试图与莉比联系!聊天内容的尺度之大,令人咋舌。有的上来就问她的内衣尺寸,有的毫无顾忌地和她调情,有的直接发过来自己的L照!看着他们对“莉比”一步步的引诱和操控,不禁感到脊背发凉。如果一名虚构的15岁少女,就能引出上百名企图“捕食猎物”的成年男性,那背后虎视眈眈的“捕猎者”群体会有多庞大呢?因为莉比的设定是15岁,可能有人试图以“15岁快要成年了”的理由来为自己辩解。为了探知他们“下手年龄”的底线,调查小组又虚构了一个更年幼的“贝丽”,依然由Roo Powell假扮。“贝丽”只有11岁,青春期都还没到,没有谈过恋爱,怕黑。这样的小女孩在社会上,父母根本不会在“性”方面对其感到担忧吧?可实验的结果,却令在场所有人大吃一惊——贝丽“激活”仅25秒,她就收到了第一个点赞!仔细看对方的头像,竟是一个男性生j器!1分7秒后,贝丽收到第一个好友请求,接着,第二个,第三个……消息声此起彼伏。有人发起聊天,问她:“你多大了?”尽管她的简介上写的明明白白,相册里大量生活照也能看出,贝丽是一个还在上小学的孩子。新消息不停地“砰砰砰”弹出来,有人在贝丽没有回复的情况下,直接发来了视频邀请。接通电话,屏幕上赫然出现一张成年男性的脸,说着:“我看不见你”“别害羞”“别害羞”是这些人的惯用语,在哄骗小女孩时似乎总能奏效。通过男人娴熟的打招呼,淡定的语气可以看出,这绝不是他第一次“撩”小女孩。可现实是,很少有家长能发觉,自己的孩子正在面临这样的危险。他们总觉得:“她还只是个孩子啊”“她还太小了”,似乎在潜意识里幻想性侵犯有良知。但父母觉得孩子太小,恋童癖罪犯们可不会这么认为。前段时间“性侵养女三年”的鲍毓明,已经用足够令人毁三观的方式证明了,这个世界,真的有禽兽。可这些天,热搜上又没有了鲍毓明的影子。他的案件被大众忘记了吗?他会因猥亵未成年被判刑吗?谁来为李星星疗伤?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一个残酷的事实,这些隐藏在阳光背后的黑暗,只有被曝光时才能受到关注……也总在悲剧发生之后,人们才意识到性侵究竟多可怕。一句句让人脸红心跳的问话,一个个大人看了都不忍直视的词语,正出现在11岁孩子的对话框里。更可怕的是,恋童癖们的骚扰不会只停留在网络上,有相当一部分人渴望发展到线下,约见面,然后进行更进一步的侵犯。一个叫做基思的28岁青年,对15岁的莉比穷追不舍,丝毫不在意她还未成年,不停邀她见面并满口污言秽语:“我要夺走你的贞操了。”经过一番准备,Roo Powell决定与他见一面。为了不暴露身份,她戴上帽子,化上浓妆,穿上少女的衣服,来到了两人约定好的酒店。谁知一见面,基思就直入主题,威逼利诱她上楼——“你为什么不着急上楼”“我们上楼吧,别紧张”“我们就上去聊天”“你答应过不会害羞的”不管“莉比”怎么转移话题,他的回答都逃离不开一件事:上楼!上楼之后呢?下一步就是犯罪。如此的厚颜无耻,令人又气又怕。气的是,像基思这样潜在的“儿童猎手”,竟然毫无人性地对未成年孩子下手!怕的是,如果这件事真的发生在一名少女身上,她能不能逃得开恶魔的魔掌?你也看到了,即使是成年人Roo Powell,也无法招架基思的威逼利诱,改变不了他在这场见面中的“主导”地位。那心理尚未成熟,体力上又占绝对弱势的小女孩呢?不敢再细想下去。虽然这个基思最终被事先埋伏的工作人员抓捕,但有多少个“基思”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在网上、现实中对儿童进行着性虐待和心理侵害?而受到侵害的孩子们,却多数不会选择求救,而是作为秘密独自忍受。因为幼小的她/他,很可能对自己的经历感到害怕,羞耻,担心被大人指责。可那段遭遇所带来的伤害,以及造成的心理阴影,则会伴随他们一生。也有很多孩子在被侵犯之后,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直到长大后突然反应过来,会像吃了一只苍蝇一样恶心,这种侵害不只发生在女孩身上,不论男女都有可能遇到。演员姚弛不久前发微博,回忆起童年被小区大叔性骚扰的事情,他的经历激起了许多网友的共鸣,他们童年也都有着相似的伤痛。可家长们却总以为孩子还小,不会遭到性侵害,所以对性话题总是下意识回避,甚至对偶尔出现在课本、电视上的性教育也很排斥——“小孩子怎么能看这些脏东西?!”刚刚过去的4月27日,是作家林奕含逝世三周年。那年,只有26岁的她因抑郁症在家中自缢身亡,她的青春,或者说她的一生都被那个侵犯她的补习老师毁了。在她写下的自传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有这样一段话:刚刚在饭桌上,思琪用面包涂奶油的口气对妈妈说:‘我们的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妈妈诧异地看着她,回答:“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谓教育不就是这样吗?’羞于启齿,谈性色变,这是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面临的常态。可是性教育并不可耻啊,可耻的是那些利用性教育的缺失,性侵儿童的恶魔!我们或许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尽可能将其绳之以法;但谁都不敢肯定在阳光没有照到的地方,是否存在漏网之徒。性不是肮脏、下流的代名词,这堂缺失的“性教育课”,也绝不能等到坏人来教。或许是时候,由我们来保护孩子们了,教给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教给他们遇到任何疑惑和危机时,大胆向自己的父母求助,不要不好意思,也不要害怕。希望不要再出现下一个房思琪,希望每一个李星星都能在保护下健康成长。

  • 拍摄十年的高分国产纪录片,凭啥只配404和网盘?

    这几天,大家从豆瓣上关注到了这“魔幻”的一幕:导演自己在豆瓣上放网盘链接。这波操作并不是因为大家去不了电影院,而是这部被网友持续推在豆瓣榜单前列的独立纪录片,根本找不到发行渠道。因为中国的电影环境,目前还容不下一部这样题材的纪录片。商业上没市场,审查上不通过。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厂长都不禁感叹独立纪录片人在大环境中的生存囧境。这到底是一部怎样的纪录片,逼得导演通过这样的方式也一定要把它传播出去?因为导演还在豆瓣上注明了自己的微信联系方式,所以厂长特地采访到了《矿民、马夫、尘肺病》的导演蒋能杰,跟大家聊一聊这部在“404”夹缝中生存的纪录片和它幕后的故事。01命值钱吗?这部纪录片,讲述了湖南湘西南一个很少有人关注的群体。从清末民初开始,他们就靠山吃山、拿命换钱,在大山里开采矿石为生。而这样的生存模式,一直延续至今……马夫蒋美林,也是导演的父亲,他靠购买马匹和运送矿物为生。夜以继日,辛辛苦苦赚钱养家。90后小矿老板小刘,辍学随父亲开矿,做起了生意。从片中的自然流露的言谈话语间,我们能感受出这个稚气未脱的农村青年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同时当地采矿业也改变了他的人生甚至对这个世界的态度。还有一位片中重要的主角,“资深”老矿民赵品凤。开矿挖煤20余年,在孩子还未成年的时候就检查出了尘肺病晚期。之所以患上尘肺病,跟他长期在矿井中工作有关。而面对如此艰辛又高危的职业,村民们都是自发自愿采矿为生的。据导演讲述:“我们家乡是真的穷,当地的村民赖以生存的方式,要么是在家种地,要么就是开矿采矿。但是都认为年轻人在家种地是没出息的。”“挖矿又能挣钱,所以很多人就出来挖矿了,矿价高的时候一斤能卖十来块钱,对他们来说是很高的利润了”。但自己开矿又是非法行为,所以矿民不仅要用命换钱,而且还要忙于跟政府进行一场“猫鼠游戏”的智斗。三天两头,砸机器、烧矿棚。而矿民们也只敢背后抱怨,过过嘴瘾。所以矿民们为了巴结这些“来整顿的人”,就想出了跟他们喝酒吃饭的注意,搞好关系。可是喝完酒再下矿,就存在很大的危险系数。经常发生的矿难,已经让这里的矿民们见怪不怪了。而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看似有一颗坚强的内心,实则是对生死的麻木。让厂长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景。矿难发生后第二天,小矿老板小刘(就是前边提到的那个辍学开矿的90后),在被问到矿难情况的的时候,他才刚刚苏醒过来,摸着头说:“眼不见为净,我没看见,一个人睡觉就不怕。”厂长不敢说他是个冷血的人,但更多的是内心的无奈和这悲凉的结局……02职业病是宿命?更折磨人的就是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下,挖矿久了落下职业病的宿命。尘肺病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会逐渐让肺功能丧失。患有此病的人,不得不依赖人工呼吸机勉强维生,后期则会导致肺结核或肺癌,直到窒息而亡。患上这种病的赵品凤,无时无刻不需要呼吸机的帮助。2015年检查出的尘肺病晚期的时候,病情已经无力回天。平时走两步路就得休息一下,因为呼吸困难。不能有任何体力劳动,没有收入还要花钱治病,赵品凤担心起了家里的生计问题。一儿一女还在上学,还有一个老母亲。此时只能依靠在外打工的弟弟来接济。而没钱做手术的赵品凤,几乎就是在家“等死”。担心没钱治病的,其实不止赵品凤一个。邻里聚在一起,谈论的不是低保申请就是治病报销。严苛的低保指标,承诺却做不到的免费医疗,让他们满腹怨言。此时厂长庆幸,在这个虽然贫穷的地方,百姓们心里明白,却依然赤诚。2018年的一天,因为全村停电一整夜。呼吸机用不了,赵品凤奄奄一息,而此时叫了救护车,救护车却赶不到。他去世了。遗像是一张PS了天安门作为背景的照片……赵品凤的儿女纪录片中讲述的,只是尘肺病这种职业病的一少部分群体。更为吓人的是,像赵品凤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我国尘肺病农民保守估计约 600 万人,每年新增尘肺病农民 2 万多人,死亡率高达 22.4%。(数据来源于《中国尘肺病农民生存状况调查报告(2015)》)这就不难理解导演执意要拍这部纪录片,以及让这部片传播出去的意义了。一种职业病,会丧失一个生命,更会夺走一个家庭的幸福。更何况这种病的背后,还牵连了一系列巨大的问题和隐患。而这一切,都被导演蒋能杰的镜头真实地记录了下来。03导演该被抓起来?85年出生的蒋能杰,就成长在这片靠挖矿为生的土壤。但他是村里的幸运儿。“我家里的观念是比较重视教育的。因为我爷爷当年是教师,但后来被迫害致死,爸爸虽然成绩不错,但由于身份问题不能上高中,等到我们这一辈能上学的时候,就一定要让我上学。”蒋导演告诉厂长。大学时的蒋能杰,学的是设计专业,但以为从小父亲就严加管教,所以他跟其他青春激昂的同龄人一样,“羡慕自由”。“上大学的时候,就想追求自由。但我想明白了自己想做的事。这个自由,是‘自由的表达’。所以那个时候我喜欢文学,爱上了电影和纪录片。”独立纪录片,是他最终选择的方向。从2010村民开矿,一直跟踪到2018年赵品凤去世。从一开始没人帮忙,自己搭钱拍,到后来有了三五个合作伙伴,开了工作室。一边接一些商业拍摄为生,一边做着独立公益的纪录片。最初开始拍纪录片的时候,蒋能杰花6000块钱买的设备,其中还有3000块钱是管人借的。“很多人的命运是被这个时代裹挟的。你没看见,不代表它不存在。”这是蒋能杰经常说的一句话。“当初开始记录自己家乡的矿民们和留守儿童,就是因为这是我身边最熟悉、最了解、最信任的一群人。然后我也是边拍边思考,这个片子怎么呈现出来更有价值和意义。”就是这样,他坚持了近十年,拍摄完成了《矿民、马夫、尘肺病》这个纪录片。“总体来说,尘肺病这部纪录片也见证了我创作的成长吧。”从纪录片的视觉效果上也不难看出,画质虽差,但粗粝而真实,一切都是自然的流露。用蒋导自己的话说,一是因为设备不好,二是因为他不愿违背自己的内心。这是属于他的风格——不导也不演。“我是一个屌丝,那我就屌丝地拍。粗糙一点真实一点没什么不好的。我可能做不了商业大片,和电视纪录片那种大段采访。我不会逼拍摄对象去讲什么,我尽量做到的就是:事发的时候在现场、能看到事件本身、并且拿起摄像机拍下来。”当然,屌丝之词都是调侃,重要的是后半句。蒋导道出了一个纪录片工作者的基本素质——敏锐的洞察力和反应能力。厂长后来了解到,尘肺病的纪录片,蒋导给自己的父亲(也就是片中的马夫蒋美林)看过,“但他担心我给矿区和自己惹麻烦,老百姓聊天的内容这一段,他建议我删掉,怕被找麻烦。”“但我不想删掉,因为这就是最真实发生的,如果我不提他们发声,还有谁会来替他们发声呢?”这样的初心,坚定而感人,但也说出了一些无奈。厂长注意到,《矿民、马夫、尘肺病》虽然在豆瓣榜单上已经挂了数日,想看人数标记已经超过4.5万,可标记“看过”人的人数还不及1万。跟其他几个榜单上并没有被主动提供资源的片子完全不能匹敌。西语惊悚悬疑片《饥饿站台》10.1万人看过,7.1万人想看虽然,如今这部纪录片能引起这么广泛的关注和传播,已经出乎导演的意料了。蒋能杰甚至跟厂长表露出了内心的惊喜。但厂长也想说说内心的实话,今天的电影市场,绝不缺商业片、类型片,但缺少这样有良知有深度的国产纪录片。它或许值得让更多人看到,更何况,它讲述的很可能正是你的家乡亦或是你身边的人。然而悲哀的是,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这部纪录片的价值和意义。厂长专门去采访导演,也是希望能解答一些人对矿民和当地生活状况的质疑,可网络上依然挡不住这样的声音:我们都知道一个道理: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难道蒋能杰导演和这部片,真的没有一点“正能量”吗?绝不。即使得不到有效的医疗保障,矿民们在矿井里聊着“看奥运会”、“走很远去看阅兵式”倍感自豪的时候,这是正能量。像蒋能杰这样真实记录、努力发声的勇气,以及一批中国独立电影人坚持拍摄的毅力,也是正能量。还有千千万万爱国且有同理心的你们,在敢于面对真相、敢于发声时的默契,更是正能量!正能量,从不是拍出来的,是我们一起坚持和改变出来的。只要依然有这样的作品存在,中国电影,就还有希望。

  • 《寄生虫》被删减的10分钟,删得好!!

    看到标题,你肯定会问,怎么又说《寄生虫》?有完没完啊……确实,《寄生虫》从戛纳摘金到问鼎奥斯卡,几乎成了我们过去这一年听闻最多最频繁的外国电影。很多人还在为《寄生虫》到底值不值得拿奥斯卡而耿耿于怀。不如让我们先放下这个议题,从一个不一样的角度,再来看看这部电影本身的玄妙。就在前不久,原本要公映的《寄生虫》黑白版因韩国疫情爆发而终止。但网上放出了一个长达12分钟的《寄生虫》删减场景片段和NG镜头的视频,却引来了广泛的关注(原视频为9:38)。《寄生虫》难道还有什么不为人知、更劲爆的镜头吗?并不是。所以大家也不必遗憾少看到什么精彩内容。因为,删去的这几个场景和片段,更加印证了这部电影在制作和剪辑水平上的精巧绝伦。我们先来看一下完整的删减片段,再跟大家举几个例子,跟《寄生虫》原片对比一下,看看其中删减后正片的巧妙之处。《寄生虫》大公开:删减场景+NG镜头视频字幕翻译:@神迹出品Clip.1首先,就是「理发店」的场景,应该是大家在原片中丝毫没有见过的。整段戏份几乎被完整卡掉。这段戏本应加在儿子基宇在第一次去过朴家面试后,准备引荐妹妹基婷进入朴家之前。讲的是,一家人在理发店讨论朴太太是个什么样的人。哥哥:不管怎么说,(朴太太)虽然挺年轻的,但头脑很简单出手又阔绰,跟我听说的一样。最重要的,是她信任别人。妹妹:信教吗?哥哥:那倒不是,不过她挺容易相信别人说大话,还忘得快。爸爸:这样好啊,看来她是个好人。哥哥:是啊。妈妈:嗯,好像是挺不错的。爸爸:信任是个好东西啊。这段所阐述的内容,总体可以概括为:一家子寄生上流的“开门红”,在理发店八卦起了社长太太的人设。而早在基宇还没走进朴家的时候,他的同学就已经透露了朴太太的为人:在前面做这个伏笔,比在事后总要来的更有悬念,且信息丝毫不赘余。除此之外,在基婷化身Jessica老师进入朴家之后,正片让朴太太从自己口中跟基婷展开「信任」这个话题,从而引入了让爸爸基泽进入朴家做司机的戏份。因为按照逻辑,朴太太的警惕应该是一层一层放下来的,将关于“信任”的对话放在此处,显得比理发店这一段为基婷做铺垫则更为合适。到此时,朴太太的人物设定就更显丰满:表面上百般刁难来面试做家教的两位“假老师”,说着自己“不太信任别人”的话,可两位家庭老师却完美获得了朴太太经熟人介绍的信任感,朴太太自己管这个叫“信任锁链”。而这个锁链,意味深远,强力推动了后续剧情的发展。从而才有了后面父亲基泽作为司机顺理成章、轻而易举进入朴家、并铲除原管家的那一段10分钟超精彩的蒙太奇剪接。Clip.2奉俊昊有一次在采访中说,给富人家小孩当家庭教师的剧情设计,来源于导演真实的个人经历。奉在延世大学读社会学的时候,也有过去富人家里面试家庭教师的经历。于是这场通过当家庭教师混入富人家完成“寄生”的一连串剧情既真实也格外重要。但电影的最终版中,妈妈忠淑充当管家来面试的庭院戏份也被删掉了。这个场景是为了跟被开除前管家形成呼应和对比而设计的(可以看到实际拍摄环境下为延伸庭院绿植而搭建的蓝幕)但朴太太的面试在前面剧情中已经进行了两次,一次是对弟弟基宇,另一次是对妹妹基泽。这次对忠淑的面试真的还有必要吗?事不过三,同样的套路第三遍的时候未免过于乏味,因为到基泽当上司机的时候,大部分观众已经知道,妈妈忠淑会成为新的女管家。在全家“寄生”的过程中,前三次精彩绝伦,到最后一次反而轻轻松松、游刃有余。这种跳跃式的剪辑,其实也是在情理之中。反而为电影增添了一层戏剧化的喜感,像是舞台三幕剧新的一幕即将展开……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到最开始基宇初进朴家面试的这场庭院戏:玻璃的棱角,隔开了基宇、女管家和社长太太。看似是无意的构图,却别有用心地将富人和穷人两个阶级,在剧情开篇就用画面对立了开来。一条线,划分得清清楚楚,也暗示了女管家真正的身份和阶级。Clip.3朴太太在给忠淑讲家里的小儿子多颂看到地下室有鬼的过往经历时,插入了一段回忆画面,还原了小儿子看到寄生在地下室的吴勤世深夜走上来的吓人场景。但在这段被删掉的素材里,吴勤世走出地下室时,头顶上却多出了一只莫名其妙的手。本来是直击人心的恐怖画面,却多了一个不明所以的动作。观众可能在惊吓之余,会产生更多的疑问:头顶上的手,到底是谁的?导演为什么这样设计?看似是为了更吓人,反而让观众不明觉厉,降低了恐怖程度,也偏离了《寄生虫》作为喜剧惊悚片的主基调。不得不称赞,《寄生虫》剪辑师杨劲莫在对素材的筛选上,眼光极准。Clip.4另一个被删减的画面是:金司机躲在地下室的日子里,安葬了前女管家雯光。在原片中,这一段出现在片尾父亲给儿子写信的时候,讲述他给雯光进行了树葬。背她从地下室出来的片段只用了很短的一部分,而被删掉的部分其实还有秘密!仔细看,能看到站在阴暗里的那个人影么?接下来,还有。这个人影能是谁呢?当然是雯光死去的丈夫。此处在拍摄时的用意是什么呢?我猜测,导演是想表达吴勤世死后都还一直阴魂不散地纠缠着基泽。甚至化作鬼魂之后,都无法上天堂安息,只得继续活在地下室,陪伴着妻子雯光。穷人的命、和因穷而生出来的怨念,从生前到死后都跟他牢牢捆绑着……这个镜头不精彩吗?当然也精彩。但跟上一个被删掉的吓人镜头翻了同一个错误:偏离了主基调。如果你还记得厂长上周给讲过的剪辑大师沃尔特·默奇(点击链接查看原文)就会明白这个删减背后更重要的原因——根据默奇的剪辑6法则:在剪辑时要考虑的第一要素就是——情感(情绪),其次是故事、节奏。画面的连贯性等等,反而是要放在后面考虑的因素。这场戏明明是父亲给儿子写信,吐露真言、表达想念与忏悔的情感,应该是深沉、反思、带有一丝悲哀的情感。突然加进来一个“鬼混附体”的惊悚画面,打破了观众在看片时的情绪,也不吻合宋康昊大叔这段独白时的节奏和语气。果断删掉,必须点赞这个正确的选择!Clip.5最后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前女管家雯光被开除这段戏。被删掉的部分,是雯光在一个冷风嗖嗖的阴天,走出豪宅,摸了摸别墅院墙,又走了两步回头望了望院子的镜头。而原片中,是一个天擦黑的傍晚,她失意地拉着行李走出豪宅,停顿了一下,回头望了望院子,往前走了两步,又停了下来思忖片刻。如果是你,这两个镜头你会选择哪个?电影正片中,首先天色已晚更能凸显雯光黯淡的心境。此刻她更主要的是对生活的无望,以及对地下室老公的担心。第一遍看,可能觉得她只是不舍,但显然她只需要回头望望就够了,为什么还要停下来思考一下呢?第二遍看,再重新看过影片才会明白:这一点思考的停顿,正暗示了她暗下决心要回到这个豪宅中解救老公的情节。所以,镜头在雯光没有出画的时候便做了剪切。而被删掉的画面,先去摸了院墙,这已经让观众感觉有些不对劲了,甚至聪明的观众已经感受到了导演的暗示。后面的停顿,对于雯光情绪的递进还有什么意义呢?况且,人物出画更像是一个人故事的结束,远没有人物在画中时就切到下一个镜头更有推动剧情的作用。 在重新分析了《寄生虫》这些删减素材之后,相信你跟我一样觉得,几乎没有一条是不该删的画面。甚至要称赞导演和剪辑师删得好!《寄生虫》剪辑师杨劲莫信奉的大师沃尔特·默奇,其实还有一段著名的话:“剪辑是一个判断哪部分‘拍坏了’的过程”,“永远尝试用最少的元素完成最多的功能”。跟摄影一样,电影,同样是“减法”的艺术。经过这么多案例的回看,你会发现:以少胜多地暗示,总比明说来的更有效。剪辑师杨劲莫与奉俊昊所以说,电影从不是一个玩笑,不是导演或编剧随意的自嗨。严肃的对待每一段素材是一个电影从业者基本的敬业态度和职业精神。《寄生虫》无疑就是这样一部精雕细琢的电影。这时候不禁想感叹一句,人家删掉不要的素材,都比你留下的好。毕竟,什么样的态度,就会诞生出什么样的作品。韩国电影人经过数十载的努力终于获得世界的认可。我们中国的电影人,什么时候才能向世界证(正)明(名)呢?-END-

  • 那些坚持在中国做电影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从1月24日全国各大影院正式暂停营业至今,我们已经近两个月没进电影院看过任何院线电影了。如今,不光是我们。北美创下本世纪最低周票房、韩国票房16年来新低……剧组叫停、新片撤档,疫情肆虐之下,全球的电影市场也随之深陷泥潭。前些日子,厂长在微博上看到网友的一句哀叹:“已经没有人再关心电影了。”痛惜、无奈。作为普通观众,可以忍受两个月不看电影的生活。但有一群人,他们心怀梦想,为电影而生。难道现在就要眼睁睁看着他们为电影牺牲了吗?这群人,他们见证历史、即便此时此刻,他们也坚持着——在中国,做电影。《我在中国做电影》是近期上线的一档电影人物纪录片,共5集,每集15分钟。聚焦电影幕后工种,讲述电影人的瑰丽世界。这群人不一定是你知道名字、甚至知道长相的导演或演员,他们是你见不到的电影幕后工作者。关于他们,你可能听过这样的质疑:中国电影特效俗称“5毛特效”;声效好是因为素材多;摄影好是因为人美场景赞;美术就是特效化妆?美术、声音、特效、摄影、配音五大电影工种,被称作银幕背后的隐晦劳动者。今天这部纪录片《我在中国做电影》,就是来替他们正名的。都说电影玩得是「视听语言」,四个字说出来轻巧,但换成你恐怕也“玩”不出个一二三来。所以厂长把这部纪录片分成了“声”、“光”、“色”三个部分,具体来给大家讲讲真正的“视听艺术”是怎么炼成的。以下部分内容摘自「Mtime时光网」以及纪录片人物口述01声电影这种视听艺术中,听觉,往往更容易被忽略。国家一级录音师、奧斯卡评委会成员、声音指导赵楠(代表作《影》《封神三部曲》《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催眠大师》)在第二集中,为我们揭露了声音在电影中的真相:“因为声音是不直观的,在五感里,听觉相对于视觉是比较被动的。”但电影带来的身临其境和感同深受,很大程度又是声音带来的。相对于影像,声音更容易唤起人们的记忆符号。因为,“声音比较高的境界是在生理学层面的”。 声音跟视觉不一样,声音是纯物理的,且很多声音的频率是人耳听不到的。“为什么怪兽吼叫你会害怕,是因为怪兽在吼叫的时候,它有很大一部分次低频在这里边,那个次低频是你听不见的,但是次低频是让人最不舒服的一个频率。”怪兽吼叫对赵楠来说,电影里的声音不仅仅是还原出来,更多是创造出来的。同样是“怪兽”,在她的巧手之下,那些变幻莫测声音,使怪兽有了截然不同的外貌和性格。赵楠觉得,声音指导恰似一个“魔术师”。从声音的想象、声音的采集、到声音的编辑与再创造,整个过程就是一场“幻术”。《影》拟音过程为了给《影》呈现独特的风格,她的团队几乎收集了全世界所有的“雨声”;一场看似平常的刺杀戏份,却是无数个声音叠加后产生的“暴力美学”。而怎样才能给电影配上一段深入人心又体现情感的声效呢?其实并没有什么捷径或技巧,而是把凡事想到最“细”,做到最“细”。“把生物所有的物理动作行为,拆解到最细,你才能还原最真实的东西。然后,再用不同的方式,比如放大,就会产生特别奇妙的效果。”比如,用刀捅了一个人,它其实没什么声。但我们要达到电影感的真实,用电影最真实的方式杀死一个人,怎么能让你觉得又真实又愤怒又有情感。拿张艺谋执导的《影》来说,它是一部在声音创作方面,蛮有特点的片子。影片体现了权谋斗争,以及不同身份、阶层的人之间出现的杀戮打斗。其中有一个捅沛良后心的镜头,在声音上难在哪?“因为捅完以后,他不能说话了。他只要一说话,就咕咕往外冒血。所以当时就分析捅进肺里是一个怎样的声音过程。”《影》拟音过程“刀剑是从后心位置插过去的,顺着骨头缝刺进肺泡,我们当时用鱼鳔模拟肺,这样一下就能听出来,捅进去的位置充满了气体,当‘肺’破了以后,立马需要有血灌进去的声音,这样血往上涌着,才让你觉得他是被捅到肺了。”就是这样一个给观众传递感情,事无巨细的工种,如今却不太受重视,票房好像与他们没有关系。作为一名录音师,赵楠几乎做过声音相关的所有工种:对白录音、对白编辑、动效录音、动效编辑。她经历了十几年前中国电影的同期声时代,感受着录音行业的跌宕起伏。户外采声然而,随着国内电影项目工期缩短,赵楠说,现在一部电影给录音的时间太短了,在中国做电影,就跟催命似的。作为一名女性电影人,她像一个自得其乐的“女战士”,享受着无与伦比的孤独与快乐。在电影声音行业能坚持下来的女性非常少。“我第一次领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时候,邀请函写的是赵楠先生,很多人都以为我是个男性。但我认为这个工作是没有性别差异的”。赵楠2011年凭借《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获得第30届香港金像奖最佳音响效果奖每一个声音从业者,没有五年、十年,不可能成为很优秀的混录师或者声音指导这个级别的,那你想能付出五年、十年安于干一件事,我觉得各行各业这种人都会很好。“经常夜里两三点了,就我一个人在这屋,啥人没有,啥声也没有,面对一千多个素材,一个一个放。但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声音的工作无疑是孤独的,但赵楠说,还是因为喜欢,所以才能做这个事。02光都说摄影是光影的艺术,但在电影里怎么运用光与影,是摄影指导来决定的。对于包揽金鸡奖、金马奖、金像奖的摄影师曹郁(代表作《妖猫传》《南京!南京!》《可可西里》《八佰》)来说,摄影首先是他自我表达的一个工具。一位好的摄影师,首先应该是一位创作者。曹郁首先摄影和摄像是一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摄影指导这个职业永远都会被需要,只要电影这种形式还存在,它就需要有光、影,那么就永远需要有一个视觉的统领者。即使你是一个摄像师,只有当你把每一部电影当做「摄影」的工作来完成,才会有进步,因为摄影是一个将各领域艺术修养融会贯通的职业。《南京!南京!》摄影曹郁喜欢将自己所欣赏的绘画作品、音乐融入到摄影里,《南京!南京!》的运动镜头中藏着巴赫的韵律,《八佰》战争的残酷和毕加索的柔美产生着联系。他认为《可可西里》应该有自己的情绪,所以光线成了他辅助可可西里表演的工具。“我在拍每部电影前都会做一个摄影阐述,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告诉导演你要怎么拍。大部分情况下,导演可能只有一两句话表达他的想法,摄影师其实是以创作者的身份出现。所以对我来说,摄影其实就是我表达自己的一个工具。”曹郁说。《妖猫传》摄影阐述(曹郁)“我在写摄影阐述时经常会翻一些画册。我记得我第一次跟凯歌导演聊《妖猫传》想要什么效果时,我带了一个登机箱过去,那个箱里装满了画册、摄影集,他当时很惊讶,我记得他把这些画册从头看到尾,说:我确实没有碰到摄影师是有这种眼界或者这么去想问题的。”比如光线,像在伦勃朗和维米尔的时期,光源强调得非常强烈。曹郁很喜欢蒙克的画,在蒙克的画中,光源开始变得混合在一起,其中的蓝绿色给了曹郁特别大的启发。蒙克画作 《病孩》《妖猫传》摄影而《妖猫传》跟《南京!南京!》《可可西里》等现实题材又不太一样,作品是相对主观的,本身就不真实,没有必要去拍出自然的光效,所以,必须一上来就假定性特别强,这样观众才能接受导演的剧情设定。陈凯歌、曹郁“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的镜头确实给摄影师、演员挺大压力,我们反复想怎么才能拍出惊艳的感觉。一开始的思路是很古典的那种光,我们准备了好几十根蜡烛,把蜡烛放在她脸的这边。效果倒挺古典的,但还是不够劲。 后来就用了一个LED的灯带,让她的整个皮肤从所有的反射角都有一种LED的光泽,比较现代。”《妖猫传》里的“回眸一笑百媚生”总的来说,绘画,让曹郁理解了光与质感的反差,音乐,给了他镜头运动韵律感上的感性指引。二者缺一不可。于是《可可西里》和《南京!南京!》,让曹郁接连拿了4个摄影奖。“那时候确实有点,不是那种简单的飘飘然,是有点木然了……你就会觉得好像很容易,只要我拍我就能得。后来有8年的时间,没有再得奖。但在这中间我每次都想得奖,后来发现你越想得奖,就越得不到。”曹郁《南京!南京!》片场在此期间,曹郁有了爱情、有了婚姻、有了一个孩子。那时候他开始怀疑,“我还能当一个艺术家吗?是不是当不了了?”“后来,在逐渐适应这种角色后,我才忽然发现,你就是要坚持做小时候那个有梦想的人。这种坚持就是对于自我表达的坚持,它确实不是用得奖来衡量的。”大学时期的曹郁对于曹郁来说,以后具体的目标其实特别简单,“就是我拍下一个作品在某些部分,超越上一部作品就可以了。”也是这样的进步带来的幸福感,推动着曹郁一直往前,走到了今天。顺便说一句,由曹郁担当摄影指导的最新作品《八佰》,也期待它早一天到来。《八佰》摄影03色当然,摄影不是一部电影视觉的全部。好的摄影固然重要,而拍摄对象的美学则更加直观。这时候,就需要美术师,来找到一个演员活场景的魅力,让观众过目难忘。对于一个拿到过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的电影人来说,叶锦添的名字可能有点过于谦虚了。在众多叶锦添参与过的电影、电视剧中,他的出现不只是“锦上添花”,而有可能是“雪中送炭”、“脱胎换骨”。叶锦添 谈到叶锦添,很多人会自动联想到“东方美学”这四个字。《卧虎藏龙》拿到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赤壁》(上)拿到香港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最佳服装造型设计奖,《夜宴》拿到台湾金马奖最佳化妆和服装设计奖、最佳艺术指导奖……背后都有叶锦添和他独特的东方美学的身影。2001年,叶锦添,奥斯卡1967年,叶锦添出生于香港,他和梁朝伟、巩俐等巨星是一代人。而这些巨星的银幕形象很多也正是出自他手。在电影圈里,叶锦添以有想法、做事认真著称。叶锦添与巩俐“如果让我自己帮美术指导下一个定义,我觉得它和视觉导演有点像。” 因为电影发展至今,视觉比对白还快,视觉在今天已经可以建立任何东西,真的假的什么都可以做得到,甚至是那些感觉层面的东西。 在呈现视觉的过程中,要用到你对历史的认识、对人情世故的认识、对所有的生活细节的认识。《赤壁》船只美术手稿“每一件道具,每一件服装都有正路跟歪路。歪路就是,当一个角色不是那么精彩的时候,你的道具要帮他,你的服装要帮他。” 美术指导需要和导演密切沟通,叶锦添也经常是个让导演头疼的人。他认真到常常会喊停导演,让整个剧组等他修改一件服装、一件道具。他也是那种走遍香港、台湾、大陆、欧洲,寻找创作灵感的人。厂长印象最深的一个桥段是冯小刚的《夜宴》时有场戏,章子怡和周迅在评论一块布,是周迅出嫁要用的布料。“已经开拍了,我看到那个布完全是皱的,我就怎么看都很不顺眼。后来我说,‘那个不行,我们还是要烫。’ 当时剧组正在赶进度,冯小刚就傻掉了,因为他没有遇过这种事。他就问陈国富,‘你觉得怎么样?’国富说,‘烫吧......’后来,所有的衣服都烫完才开始拍。小刚还走出来骂那些工作人员,“你们看叶锦添怎么做事的,你们在做什么?”《风声》幕后照:叶锦添与周迅可惜,不是每一位导演、每一个剧组都能对美术指导这么包容。 比如,在国内拍电视剧,时间是个大问题。有人会告诉你,如果每个镜头都要重新打灯,根本来不及。打灯只能打一次,其他都是补光。 “在拍《胭脂扣》《卧虎藏龙》那个年代,我们真的很用心做细节,要改就马上改,整组人都在等我们。现在那种气氛没有了,戏根本就不严肃,你搞那个就没有意义。大家注意的东西不一样了。”比美术指导更难的,要说就是做特效的了。很多人都认为,特效,是给电影锦上添花的东西,可有可无,或者不重要。然而当你看到粗制滥造的特效在国产片里大行其道的时候,又忍不住骂,“这简直就是5毛特效”。《流浪地球》不知不觉间,中国电影似乎已经摘下了“五毛钱特效”的帽子,至少在顶级制作的国产大片里是这样。我们甚至已经有了可以引以为豪的特效大片,比如《流浪地球》。如果说,《流浪地球》是中国电影特效行业向前迈出的一大步,这一步是怎么迈出的?而迈出这一步之后,中国的特效大片与《复仇者联盟4》《阿丽塔》《狮子王》这样的片子还有多大的差距?纪录片的第三集《视觉造梦人》请来了三个人来解答这些疑问。他们都是视效总监级别的专业人士,也是在中国实实在在做电影的电影人。丁燕来、魏明、周逸夫丁燕来是特效公司橙视觉的联合创始人,也是《流浪地球》的特效总监。而让丁燕来感到欣慰的是,“五毛钱特效”的骂名已经骂醒了一批导演和制片人,他们对特效的理解不再仅限于“坐在电脑前动动鼠标”,这是行业规范的开始。《流浪地球》魏明的特效公司MORE VFX也参与了《流浪地球》的制作。他至今清晰记得郭帆动员他们的话,“如果《流浪地球》这事折了,中国的科幻电影想再往前再走一步,时间可能要往后推很多很多年。”魏明作为有追求的特效团队,MORE VFX曾经主动要求承接《流浪地球》里的高难度镜头。他们最终如偿所愿,但也吃了不少苦头——有一个长镜头连做了六个月才过关。而特效行业的实际情况是,再简单的特效,也没有5毛就能做成的。《流浪地球》在《流浪地球》中有一个大概有50多秒的长镜头,从车拉出来,然后往高空拉,看到很多的重机械,看到地球发动机,然后地球发动机覆盖全球上,一直到太空里边……光调这个镜头的相机,就调了五六十版。这还只是相机阶段,那里边的资产真的是上亿的规模。《流浪地球》“导演提一次修改,光渲染就一个月起。我们做《流浪地球》的整个周期是8个半月,这个镜头做了6个多月。真的很崩溃,每天就算到了家,我们在微信里边还在说那个镜头现在是什么进度,心里边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这个事。”《流浪地球》已经上映了大半年时,丁燕来似乎还没从制作这部电影的疲惫中缓过神来。毕竟当时为了赶进度,有两三个月的时间他每天只能每天睡三四个小时。丁燕来另外,《流浪地球》50多亿的票房也与特效团队几乎没有关系。特效公司赚了名气,但没赚到钱,行业的生存状况依然艰难。而周逸夫的情况比较特殊,他的团队由一群中国人组成,在中国做电影,比如姜文的《邪不压正》,但他们属于一家美国特效公司——数字王国。《邪不压正》睁眼看世界,我们才能知道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周逸夫说,尽管中国的特效行业一直以好莱坞为学习的标杆,同一行业在两种文化中不同的运作模式也真实存在。周逸夫美国人喜欢每一个为特效镜头都做好详细的说明,特效公司只是执行者。中国人喜欢让特效团队参与到导演、摄影的创作中来。美国人讲究严格的程序,任何额外的修改都要加收费用。中国人则看重人情世故,修修改改往往半卖半送……《复联4》灭霸《复仇者联盟4》里的灭霸中国暂时还做不了,《狮子王》里的辛巴中国也做不了,但中国电影的特效水平无疑是一直在进步的。郭帆谈到中国科幻与好莱坞的差距时,曾判断,两国拍摄制作水平相差25至30年,特效相差15年。如果郭帆的判断准确,2035年左右中国就可以拍摄出自己的“灭霸”和“辛巴”了。上面三位特效总监的讲述,都将是中国电影特效史的见证……《流浪地球》片场照然而,只看到正面或进步,并非这部纪录片的价值。这些在中国认认真真“做电影”的人们,不仅值得拥有姓名,也值得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因为中国电影,不是靠这些少数人的努力不是高唱赞歌大踏步向前,就能崛起的,更需要中国电影人们勤于反思、针砭时弊。对于行业现状来说,丁燕来相信,《流浪地球》式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因为最终效果是靠特效团队拼出来的。不可能每部国产大片都靠情怀,“为爱发电”。作为艺术家的叶锦添看起来温文尔雅,可当他讲到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时,却异常犀利: “有些演员话语权太大,永远要求自己的脸在镜头前是完美的,电影的气氛没了,观众只看到千篇一律的广告光。” “流量明星让古装剧沉迷于粉粉嫩嫩的审美,连男演员也是如此,中国观众早晚会看腻。” “行业发展太快,鱼龙混杂,好多人都还没专业,人就已经在坐这个位子上了。” 叶锦添此时,我国的电影产业也在陆续复工,以疫情为题材的剧集、广告、纪录片等等层出不穷。然而,这个时代下,真的人人都可以拍电影吗?不是。此时厂长更愿意看到《我在中国做电影》这样的纪录片,褪去社会背景的粉饰或惨状的夸大,看到一群电影工匠们最真实的模样。他们,至少在用行动,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希望。声明:本文文字资料和视频由「时光网」提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 疯狂的苹果,用iPhone创造了5小时一镜到底的世界纪录

    今天,据外媒消息报道,苹果发布了iPhone 9 的概念视频,但是受疫情影响,苹果取消了春季发布会,iPhone9也无法按计划在本月底亮相。然而iPhone 9 $399的平民售价,完全就跟苹果野心相背而驰。刚过去的3月10日,Apple发布了一支创造世界纪录、光看标题就极度炸裂的——「广告长片」。有多长呢?5小时19分钟28秒。《艾尔米塔什》(Hermitage)预告片 Shot on iPhone 11 Pro Max01 苹果野心 作为一个科技大佬,苹果早已成为行业广告片的榜样,「Shot on iPhone」更是在近几年被苹果一部又一部的广告片,打造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新品牌”。苹果终究还是不会放弃走高端化路线的野心,也更不会让iPhone成为平民级的“摄影设备”,因为他们的理想是让iPhone完全驾驭电影级的拍摄。这部Shot on iPhone系列的最新成果《艾尔米塔什》展现的是与伦敦大英博物馆、巴黎卢浮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并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的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冬宫”。虽然博物馆只开放了不到 400 个展厅,但也只能展示该博物馆百分之五的藏品。目前还有一个未被证实的猜想,听说,看完冬宫所有的藏品,要花费 27 年的时间。而本片用iPhone带着我们穿行于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45个展厅,一览鲁本斯、伦勃朗、缇香·韦切利奥、卡拉瓦乔、埃尔·格列柯等艺术家的588件精彩巨作。厂长看了5个多小时的完整版,全片基本可以倍速观看,其实从拍摄角度上,只要运镜稳定、设计好路线,还是没有什么难度的。倒是冬宫内的场景和展品,配合缓慢而宏大的镜头推进,以及各处人物和配乐的带动,很难不让人沉浸其中。给大家放一些原片的截图感受一下:02影史第一长镜头 大家都知道,一个完美的长镜头对于演员、导演和剧组工作人员,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极强的场面调度,以及事先精准的运镜设计和排练。今年金球奖最佳影片和奥斯卡最佳摄影奖得主《1917》, 以其著名的“一镜到底”沉浸式观影体验,在全球口碑爆棚。虽然《1917》最长的单个镜头长达8分半钟,但这个“一镜到底”并非真实的全片一镜到底。因为它利用了一些“隐藏的剪辑点”,骗过了观众的眼睛。而影史最强悍的一镜到底,目前还是由 2002 年的电影《俄罗斯方舟》保持着,该片以其长达90分钟的一镜到底长镜头名留影史。影片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透过一位以导演为原型的当代电影人,与一位来自19世纪的法国“穿越者”视角,演绎俄罗斯百年历史,风云动荡,波澜壮阔。导演也是俄罗斯国宝级电影人亚历山大·索科洛夫(Aleksandr Sokurov),他也是塔可夫斯基的精神继承人。对长镜头情有独钟的索科洛夫,通过这部电影向世人展现了他的极致浪漫。他用镜头带领观众穿越奇幻般的历史,让人们所有绮丽幻想都变为现实。同时,这也是一项雄心勃勃的电影实验,全片由单个长镜头完成,拍摄持续90多分钟不间断。也就是说——在这90多分钟摄制过程中,任何一处小小的纰漏,都会导致先前拍摄工作前功尽弃,清零重来。所以,拍这部电影的容错率近乎为零!这对导演场面调度、摄像师镜头语言、演员临场发挥要求极为严苛。而索科洛夫索科洛夫所追求的,是如丝般顺滑的流畅观影感。而这场电影实验的地点,正是在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于是,这部电影创下了一个惊人的数字记录:850名演员,跨越4个世纪历史时空。35个宫殿房间,3个交响乐团,排练7个月,1个镜头。当时,博物馆只给剧组2天时间,于是40个电工花费26小时,在35个房间布光。然后,德国摄影师提尔曼·巴特纳在90多分钟的时间里,扛着30多公斤重的高清索尼数码摄影机一气呵成。而时隔近20年后,同样的地点,又创下了一个新的世界纪录。只不过,这次巨大的索尼摄影机已经变成了比它轻30多倍的一部小小的iPhone。035小时的幕后 苹果的这部《艾尔米塔什》同样是由一位俄罗斯人拍摄的——女导演Axinya Gog。在谈及这部影片的时候,Axinya Gog说,当决定要找一座空的博物馆拍摄“生命中的一天”这个主题后,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便成了她心中理想的拍摄地。她认为这段影片是由时间串联起来的艺术之旅,是时间永恒与现代生活和前沿科技的一场交汇:“我从来没用 iPhone 拍过如此大型的创作项目,所以我和团队特别用心地研究了这部设备,并围绕它的种种功能设计了整个创意方案。现在看来, 这个项目看来只能用 iPhone 才能完成!”从幕后花絮中了解到,这次拍摄,不仅是一个长镜头的真实一镜到底,整个视频文件文件大小超过125GB,而且只是在拍摄前对手机进行了一次充电,经过5小时20分钟的拍摄之后,手机还有19%的剩余电量。在博物馆开放日时,拍摄团队和游客们挤在一起进行前期准备和排练。到了闭馆日,团队则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们一起工作。具体是怎样拍摄的呢?由3 名摄影师用3部手机交替进行拍摄,当然也少不了稳定器、摇臂等一些辅助工具。用导演的原话说:“我们接受了宇航员般的培训”。而3个手机的组合就是下面这个样子↓↓↓拍摄团队为了在拍摄过程中随时方便地调节参数,还专门开发了一款新的App,这样一来,摄制组就可以通过Apple Watch来手动遥控iPhone相机的ISO、白平衡、对焦等,目前这款叫Catch的App,也已经在App Store上架了。不得不说, 苹果这次真的下了狠心,还充分发挥了自己软硬件协调工作的优势。在这一点上,苹果的思路确实比其他竞品超前了不少。为了一镜到底而拍摄长镜头,为了创造纪录而创作,的确让苹果的产品又一次成为了万人瞩目的焦点。但值得思考的是,不论广告片还是电影,影像呈现的形式固然重要,而这个重要程度是否超越了内容本身?目前已经有很多手机厂牌在效仿苹果,在拍摄方面通过形式的独特而博取用户的眼球。可是想象一下,当科技发展到让每个品牌的手机都能拍摄5小时的长镜头时,那诸如此类产品的广告片在形式上又能作何突破呢?-END-

  • 把刺杀总统拍成电影,韩国电影还有什么不敢的?

    一部电影,能改变一个国家吗?对于韩国电影来说,答案是可能的。前些日子,《寄生虫》为韩国夺得历史第一次奥斯卡奖的时候,韩国总统文在寅还特意邀请了奉俊昊和他的主创团队以国宴为他们接风。紧接着,2月18日,首尔市政府宣布,将拨款给1500户居住在半地下室的家庭,每户最高能获得320万韩元的资助,以改善他们的住房条件。一部揭露社会现实的电影能在国家引起民众甚至政府的高度重视,的确是件难得的事情。还没等《寄生虫》的热度减下去,又有一部电影,自从1月22日上映后,在韩国的疫情爆发期,蝉联2周票房冠军突破400亿韩元,而且内容上比《寄生虫》拍得更大胆,各大媒体称之为“教科书级别的韩国政治片”。因为它的题材竟然是刺杀总统!《南山的部长们》《南山的部长们》的牛逼之处在于,其中的故事并非虚构。而是根据1979年韩国中央情报部部长金载圭刺杀总统朴正熙和警卫室长的真实事件改编。电影讲述的是总统被刺杀的40天前,青瓦台高层之间的暗流。很多影迷看完之后不得不感叹:这种片也就韩国能拍出来……011961年,经历过朝鲜战争的南韩,政治上弱肉强食,社会上民不聊生。5月16日凌晨,一个枪声划破了汉城破晓的天空。朴正熙以国富民强为理想发动了军事政变,坐上总统之位。朴正熙是谁?正是2018年因“亲信干政门”被弹劾下台、坐牢的韩国前总统朴槿惠的父亲。▲ 朴正熙与女儿朴槿惠“5·16政变”将韩国拉出了颓废的泥潭,但同时,也预示着新的独裁和强权。同年,韩国成立了中央情报部。电影片名中的“南山”,正是韩国中央情报部坐落的地方。这里负责搜集国内外的战略情报,保护管理对国家安危有重大影响的资料。是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机构,因为这里由总统亲自控制,可以凌驾于宪法之上进行执法,所以“南山”的部长相当于国家首脑。而影片讲述的部长“们”,有三个人。第一个出现的,是前任中央情报部部长朴龙阁(原型金炯旭)。他带着朴正熙总统的大量搞军政强权和贪污腐败的黑料,叛逃美国。并准备向全世界揭露韩国最大权力的内幕。“我出现在这里的理由,是为了告发那散发恶臭的腐朽权力最深处。最深处的一个人,那就是朴总统,他是正在将韩国民主主义变成悲剧的人。”朴龙阁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后面再讲。第二个人,就是新任情报部部长金圭平(原型金载圭),是由五年前拿下大钟、青龙、百想韩国三大电影节影帝大满贯的李秉宪饰演。1979年9月,奉总统之命飞往美国,拿回前任部长的“黑料”回忆录原件。这第三个,则是金圭平从前任那,得到的一个重要情报——在南山之外,总统还有一个私人情报部门,代号“伊阿古”。这个情报部门,一方面搜集调查南山的情报,一方面负责总统放在国外的个人资金。真正的权力可能从不摆在明处,而是藏在暗处,它更为危险,牵一发而动全身。02金部长其实根本顾不上查伊阿古是谁,他也没心情好奇总统海外账户的数额。在他与总统之间,不只隔着伊阿古,还隔着总统警卫室室长郭相天(原型车智澈)。这个室长可不一般,他是官场上为了争权夺利的小人,彩虹屁制造机、为人狠毒泼辣。可以说就是总统的一条“走狗”。而且总统早就意识到了金部长和郭室长的矛盾,也利用了这层矛盾,让两人明争暗斗,为自己所用。他架空金部长,转向对郭室长示好。因为他们二人立场一致——主张军政专制。在面对釜山的群众游行时,郭室长完全不把民众放在眼里:我一坦克推平他!而温文尔雅的金部长主张温和处理,不能激化民众与政府的矛盾。最终总统决定听郭室长的,出击坦克。这让金部长难以忍受。金和郭这俩势不两立的总统部下,真正权力斗争的高潮,就是在面对前任叛变朴部长的处置上。“你身边不是有我吗,按你想的做。”是总统最常跟他这几个心腹说的一句话。第一次出现在前任的朴部长向他请示如何处置反对改宪的议员之时。第二次,就出现在了让金部长处置朴部长的时刻。总统先是说了一些鼓励金部长的话,并投下诱饵,希望让金部长成为自己的继任者。表面上看“你不是有我吗”好像是在让部下放心大胆去处理办事,但总统哪有这么傻?可为表忠心的金部长,却被权力冲昏了头脑,跟郭室长展开了争夺朴部长处置权的幕后战斗。最终,金部长赢了,并且让朴部长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了……而他真的赢了么?当然不。导演以高超的叙事技巧,让看似波澜不惊的故事,处处绵里藏针……在金部长窃听总统跟郭室长私会谈话时他才得知,原来自己才是被控制的哪一个。总统对金部长的形容是:连自己朋友都杀的人,凭什么相信他!换句话说,总统就是在告诉他:你以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你搞得什么事情我都知道。我才是对你有绝对控制权的人!朴总统其实对谁都不信任,“因为太阳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自己。紧接着,金部长上了内阁除名的名单,而总统又一次对郭室长说起了那句——意思是什么,想必大家都明白。金部长一旦落入郭室长手中,必定难逃一死……所以权力到底是什么?是“唯一”。权力永远没有尽头,当你越接近它的时候,越会深陷欲望的泥潭,被利诱熏心。如雷贯耳的金部长,此时内心一定无比懊悔自己对朋友所下的毒手。而釜山、马山已经封城,警卫室长的坦克和军队马上就要对群众施以暴行。能阻止这一切的,只有金部长。03(以下被电影还原的历史事件)1979年10月26日,晚上7点左右,距离青瓦台500米,情报部宫井洞餐厅。总统朴正熙带着警卫室长车智澈,同时叫上中央情报部部长金载圭、秘书室秘书长金桂元一同聚餐、饮酒、言欢。 还有两个由车智澈叫来助兴的女孩,歌手沈守峰和大三学生申才顺。席间,他们回忆起当年一起革命时在战场上的时光。原来,不论是朴正熙还是金载圭、金炯旭、车智澈,都是当年一起怀着解放人民、兴建祖国的理想,在61年发动革命的战友。而当初他们为什么要搞革命?朴总统好像已经忘在了脑后。此刻的金载圭,抱着最后一丝念头,向总统直言:“阁下您搞政治要从全局着眼呀!您带着这样的臭虫能把政治搞好吗?”我们为什么搞革命?我们为什么豁出性命!搞那场革命?一百万,两百万,用坦克碾死吗?求您了,阁下,求您醒醒吧!(李秉宪的演技,在这一刻双爆!)接着,金载圭掏出藏在腰间的手枪,连开了两枪,第一枪击中车智澈右手腕,第二枪击穿了朴正熙胸部,血流如注。车智澈仓皇逃走试图找利器进行反击,金载圭追了过去,直接将车智澈击毙。奄奄一息的朴正熙躺在血泊之中,一旁吓得花容失色的歌手沈守峰,坐在总统身旁,她扶起总统至怀里,尖叫着问道:“阁下还好吗?”朴回答:“我没事。”▲被抓后的金载圭,在警方的带领下,还原暗杀现场又是一枪!金载圭以处置“革命叛徒”的名义爆了朴正熙的头。这一枪解决了市局的困境吗?这反而让忠于民主的金载圭陷入了更大的困境。他凝望、沉思,最终选择了放弃夺权。朴正熙逝世后,由于他对韩国的巨大贡献,享受了历时9天的国葬,民众纷纷涌上街头痛哭。时至今日,他仍然被公认为执行力最强的韩国总统,但民众对他的感情很复杂。在《南山的部长们》的结尾,放出了历史上韩国法庭对金载圭的宣判:“总统平日里偏爱警卫室长车智澈,不信任金载圭的想法。而且金载圭被解雇的传闻四起,心存不安,沉溺于夸大妄想症,所以杀害了总统与警卫室长。是妄想成为总统的荒谬私欲的,以内乱为目的杀人案。”对此,金载圭辩解道:“我是为了恢复自由民主主义,和阻止我国国民更多的牺牲。我的革命绝对不是为了当总统,我是军人也是革命家,所以我今后,绝不是为了自己。”历史就像笼罩着重重迷雾的森林,很多事情注定无法知道真相……孰是孰非,没人能说了算。但结局是,金载圭背上了刺杀总统的叛国罪名,被处以绞刑。另一个叫全斗焕的人,打开了总统的金柜,取出了其中的财产,消失在了黑暗中。原以为结束了一个黑暗时代,没想到又迎来了另一个更黑暗的军政独裁时代。1980年5月,夺权的新总统全斗焕下令镇压光州的民主运动,酿成了震惊世界的“光州惨案”,这些也在已成禁片的韩国电影《出租车司机》中讲到。革命的成果从不是一蹴而就的,民主真的是由一代代人不断的努力和巨大的牺牲换来的……我们终将继续历史,也值得创造历史。-END-

  • 学员分享 | 普通编导专业,如何开启留学名校电影梦?

    前不久,严同学非常喜欢的影片《寄生虫》在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上6提4中,成了当晚最大的赢家。而她自己在2020申请季中也表现不俗,作为一名普通民办本科的应届生,在申请的5所院校中,目前已经收获了包括伦敦艺术大学(UAL)在内的3张Offer。作为一名没有相关实习和工作经验,学校背景又不是特别突出的小白,最终却能顺利被世界最顶级的艺术院校UAL录取。如果说有什么建议可以给到想要申请影视留学的小朋友,严同学认为申请材料的准备很重要,特别是在作品集方面能早着手就早着手。为了让大家对影视留学有完善的认知,对申请时间有更清晰的规划,对作品集有更好的打磨,新片场影视留学特别组建了一个免费的学习社群。(名额有限,想了解入群福利的小伙伴可以直接拉到文章下方,抢先入群)。群内福利多多,先预告一部分,我们每日都有影视专业的老师为你答疑解惑,每1-2周就有AFI、UAL等英美影视名校的学长学姐为你直播海外的学习生活,还有今年申请成功的同学分享宝贵的申请经验。我们想要的就是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进步。那么今天我们就先为大家分享严同学的申请故事。分享学员:严同学本科学校专业:成都文理学院 广播电视编导目前收获Offer:伦敦艺术大学 MA Television中央兰开夏大学 TV Production MA东安格利亚大学 MA Film, Television and Creative Practice申请前:我是如何选校和专业的【1】因为兴趣选择了影视专业我已经热爱影视很多年了,早在初二的时候,我就喜欢在联欢会的时候拿着相机到处拍到处录。高中时,一个英语配音比赛需要消音的视频版本,我自告奋勇地接下了这个任务。其实我也根本没做过,但因为兴趣我可以边学边做,直到凌晨4点,当我终于成功完成了冰雪奇缘某一片段的消音版本时,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这一次的成功也让剪辑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在本科院校的填报中我如愿地选择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正式开启了我的传媒之路。我在学校里也是一枚妥妥的学霸哦,一等奖学金、优秀电视编导、优秀记者、第三届全国青年摄影优秀作品等等,我在校获得的荣誉可以贴满整面墙了。可是当真正动手去拍摄短片时,你会发现课本上学到的那些知识实践起来还是非常困难的。说实话,我对这个行业接触的主要的实践机会还是依赖专业课的作业和在校园电视台的周任务。所以这也是我选择出国学习的其中一个理由,我觉得本科学到的东西还不足以达到能够进入行业的要求,还需要更多的学习和积累来打基础。此外,还有一个理由就是想刷新我的学历背景,我的本科院校背景一般,将来在求职上也不会占有什么优势。而这次能被在艺术和设计领域世界排名第二的名校录取,心中还是有些小兴奋的。【2】因为信任选择了新片场留学那么在确定留学后,我就开始准备寻找辅导机构了,走访以后发现很多线下机构都是基础采用大班教学,到后面才是一对一的教学。而比起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我更想要的是引导式教育,有老师一步步带领我完成作品,而不是直接把菜做好了给我吃。就在这个时候我看到了渣哥渣嫂有关于影视留学的直播,想要回顾的小伙伴可以戳 影视留学 | 如何三个月拿到四所英国名校offer?其实我也算是新片场的老朋友了,它对于我来说,就像影视行业的领路人,我之前做作业没有想法时,就会通过新片场的app找点灵感或者点子。我也上过新片场的电影自习室和微电影构图,以及一些直播公开课,老师们都尽可能用教小白的语气来让受众理解影视,理解创作。我从中受益匪浅,我有的时候懈怠了,就看看新片场里各式各样的短片,告诉自己大家都在努力前进,我也不能掉队。【理由一】既有留学申请又有作品集辅导不过我选择新片场留学,当然不仅仅是因为情怀,更多的还是专业。首先比起市面上综合性的留学辅导机构,新片场留学目前只深耕影视方向,服务内容既包含了留学申请又有作品集辅导,一站式的体验可以满足我全部需求。在留学申请方面,如果单凭我个人,光选校这一环节,需要查的资料就很多很杂,而且都是全英文,网上收集的资料也不一定完全真正,筛选和收集有用信息真的会浪费我太多时间。在新片场留学咨询,小助手在了解我的基本情况之后,会将资料以文档的形式向我展示更适合我的一些院校,如果我还有额外想了解的问题,教务姐姐们也会积极帮助我。在作品集辅导方面,也有老师根据我的自身情况,以第一主创角色制作并上交1个标准化影视作品为目标,为我循序渐进,量身打造了一整套课程计划。项目内容包括制片策划书,剧本,分镜头脚本等。【理由二】灵活的一对一线上授课模式新片场留学和我契合的点还在于全程1对1线上授课的新模式。这样不仅上课时间能更灵活而且上课形式也会更便利。比如我这次需要出作品的时间比较紧了,那么上课的频次也需要相对紧凑一点,新片场的老师也很好的配合我了。而且助教姐姐排课表是根据我的课程安排排课的,所以会尽量避开我有课的时间来安排作品集课程,我完全不用担心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会和作品集辅导有冲突。 申请中:我是如何准备作品集和文书的【1】作品集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首先是剧本的打磨,在一开始,我的人物形象其实有相近的地方,指导老师就建议我可以加一些小动作,或者改一下台词来区分两个人物。最初我的剧本剧情不是很紧凑,太拖沓,老师并没有批评我。他每一次在给我的修改意见中会先提出我做的好的地方,然后再指出我的问题。关于剧本,我们都互相提出了很多点子,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理由,这种讨论的过程也对我完善剧本有很大帮助。这样在将近半个月的时间,大改动了两、三次,调整了一些数不清的细节后,又迎来了分镜头的挑战。这也大概花了有一周的时间,期间也是大概有两次的大改动,一些细节是在听了老师的建议后,根据实际拍摄场地调整的。有了有经验的老师,我在作品拍摄时遇到的难题也能迎刃而解。比如我拍夜戏会有灯光问题。本来是打算趁着太阳刚落山那会儿亮一点好打,但太阳下山太快了,最后还是把大灯架到了阳台外面模拟月光,小灯开蓝光放在室内模拟电视机的光,才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在后期剪辑时,我一开始过于依赖分镜头脚本,让整个片子失去了二次创作的灵魂,于是我重新看了一遍素材,重新选音乐,反复和不同的人确认每个镜头的剪辑是否流畅。最后片子出来后,老师也提出了一些细节上的修改,具体到哪一分哪一秒的问题,甚至是文字排版,他都有帮我指出。【2】文书材料说到准备文书材料方面,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文书老师和教务小姐姐。因为在申请的过程中,需要递交的资料是杂乱和繁复的。她们要做的工作也很多,包括填写网申资料、整理文书要求、整理作品集要求、及时回复学校邮件、指导学生提交补充材料等等。而且这只是申请一所学校所需的工作,每多申请一个学校,工作量就又是一倍的递增。就拿个人陈述举例吧, 大家也都知道PS是有字数要求的,在短短几百个字中既要很好突出自己个性又要符合专业的定制要求。我有特别对比过其中一篇的文书和我的中文版,比起我的直译版本,老师用很简短的句子就能精确表达出相同的意思,真的太专业了。在修改PS的时候,老师有特别提醒我哪里应该怎么改,还特意给我举例教我怎么写,针对不同学校的要求,每篇文书中都有自己专属的一部分内容,我觉得这是我能拿到offer的要素之一。最后我还必须要夸一下我的教务老师,真的非常负责和有耐心。文书以及学校确认书之类的材料,她会反复和我确认。交材料,拍摄进度也都是她一直在提醒我,催着我,我才能按时完成作品集的创作。当我遇到问题时,比如金斯顿大学要求用英语录制回答问题的小视频,我一开始的稿子和发音都有很大问题。也是教务小姐姐在线教我每一句怎么读。现在回头看我的申请过程,真的感触很多,我也很感谢这一路都有新片场留学在一直陪伴着我。我也总结了三点新片场留学最吸引我的地方:- 老师们专业负责。指导老师每次给我分析我本子的问题或者作业的问题都很细节,具体到哪一行有哪样的问题,我该怎么改等等。 - 业务水平真的高。新片场本身就有丰富的影视制作经验,引导式的教学很适合想获得专业能力up和悟性比较弱的同学。 - 线上教学灵活高效。全程的一对一教学,上课时间很灵活,自制力弱的也会有教务小姐姐在一旁监督。关于严同学的申请历程,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 之后严同学还会在社群里和大家见面哦!大家有任何关于影视留学方面的问题,都可以直接在群里@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为大家解答。入群福利【福利一】专业老师、往届申请成功学员、名校学长和学姐的在线答疑。每晚6-7点会将白天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再次解答。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接收到每日知识点。【福利二】1-2周就有一场30-60min的直播分享。分享嘉宾有名校学生、专业老师、行业大牛等,保证大家既能学到专业知识又能获取第一手行业动态。我们之前的直播收获了满满的好评。【福利三】免费的作品集评估。与国内不同,英美影视名校对于作品集有怎样的喜好,为什么你的片子会轻易被刷?专业老师能给你一针见血的解读。……还有更多惊喜福利等着你!入群方式也非常简单,填写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审核通过后会有工作人员邀请你进群。点击>>>入群申请

  • 《寄生虫》双料最佳,奉俊昊牛逼!第92届奥斯卡完整获奖名单

    第92届奥斯卡在北京时间2月10日早上颁奖。受到疫情的影响,今年国内对奥斯卡的关注可谓是冷清。困在家中这几天,想必不少人已经出离“崩溃”。不妨咱们转移一下注意力,在疫情之外,看看今年奥斯卡有什么精彩内容——提名者大合影作为难得一遇的奥斯卡大年,最让我们关心的,还是提名影片的质量。戛纳金棕榈《寄生虫》和威尼斯金狮《小丑》同时入围;《小丑》《1917》《爱尔兰人》《好莱坞往事》获得10项及以上奥斯卡提名;《小丑》(11项)超越《黑暗骑士》(8项),成为入围奖项数史上最多的漫改电影;导演大卫·林奇、演员韦斯·斯塔迪和导演丽娜·维尔特米勒获得了第92届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今年的提名影片不仅在观众层面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入围的导演也足够有分量。马丁·斯科塞斯、昆汀·塔伦蒂诺,加上更具有话题性的亚洲导演奉俊昊,让这届奥斯卡有了更多值得期待的理由。本届奥斯卡也是诞生了不少第一次:《寄生虫》(最佳原创剧本)捧得了韩国第一座奥斯卡奖杯。导演奉俊昊盯着奥斯卡小金人看了好久。(嗯,是真的)另外,《寄生虫》还一举拿下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前最佳外语片)!成为首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的韩国影片!奉俊昊本人也再次创造历史,成为首个拿下奥斯卡最佳导演的韩国导演。他在获奖感言里致敬了马丁斯科塞斯,大胆示爱昆汀……让我们看到了迷影精神的传承,一个好莱坞学徒击败了大师,着实让人泪目。布拉德·皮特获得了最佳男配角,这是他首次在演技奖项得奖。之前他凭借《为奴十二年》拿过最佳影片奖(制片人)。他在获奖感言中表白了昆汀和小李子,直言电影没了昆汀将会暗淡。劳拉·邓恩凭借《婚姻故事》的出色表演,收获了职业生涯第一座小金人(最佳女配角),今天还是她的生日,相当有意义。《玩具总动员4》成为第一部续集的续集斩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奖项。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片的续集是上一部《玩具总动员3》。为了庆祝这一奥斯卡大年,10位艾莎配音演员在现场合唱了《冰雪奇缘2》主题曲“Into the Unknown”,引起不小轰动。更让人惊喜的是,在《8英里》获得奥斯最佳原创歌曲17年后,阿姆再次上台演唱《Lose Yourself》。演唱结束全场轰动起立鼓掌!无论多少年过去了,阿姆人气依然不减当年,再听这首歌每一句都是青春的记忆。值得关注的是,娜塔莉·波特曼在礼服上,绣上了没有提名奥斯卡的女导演名字。以此来致敬女性在电影产业发展所贡献的的力量。名字包括:王子逸、格蕾塔·葛韦格、劳伦·斯卡法莉娅、玛丽埃尔·海勒、阿尔玛·哈勒、瑟琳·席安玛、梅丽娜·马苏卡斯。而本届奥斯卡最感人的一幕留给了两个意外逝世的年轻人。一个是前段时间离开我们的科比。从2018年起,科比与奥斯卡的交集变多,面对他的突然离开,组委会特别设置了致敬环节,缅怀这一奇才的逝去。斯派克·李红毯造型致敬科比另一个是因录制综艺猝世的高以翔。他曾经出演好莱坞电影《圣杯神器:骸骨之城》。他的美好,足以让世界铭记。以下附上第92届奥斯卡完整获奖名单:最 佳 影片提名:  《极速车王》《爱尔兰人》《少年乔乔的异想世界》《小丑》《小妇人》《1917》《好莱坞往事》《寄生虫》最 佳 导 演奉俊昊提名:  马丁·斯科塞斯 《爱尔兰人》托德菲利普斯 《小丑》萨姆·门德斯 《1917》奉俊昊 《寄生虫》昆汀·塔伦蒂诺 《好莱坞往事》最 佳 女 主 角蕾妮·齐薇格提名:  辛西娅·艾莉佛 《哈里特》斯嘉丽·约翰逊《婚姻故事》西尔莎·罗南 《小妇人》查理兹·塞隆 《爆炸新闻》蕾妮·齐薇格 《朱迪》最 佳 男 主 角华金·菲尼克斯提名:  安东尼奥·班德拉斯 《痛苦与荣耀》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好莱坞往事》亚当·德赖弗 《婚姻往事》华金·菲尼克斯 《小丑》乔纳森·普莱斯 《教宗的承继》最 佳 女 配 角劳拉·邓恩提名:  劳拉·邓恩 《婚姻往事》凯西·贝茨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佛洛伦斯·珀 《小妇人》玛格特·罗比 《爆炸新闻》斯嘉丽·约翰逊 《少年乔乔的异想世界》最 佳 男 配 角布拉德·皮特提名:  汤姆·汉克斯 《邻里美好的一天》安东尼·霍普金斯 《教宗的承继》阿尔·帕西诺 《爱尔兰人》乔·佩西 《爱尔兰人》布拉德·皮特 《好莱坞往事》最 佳 原 创 剧 本 《寄生虫》 提名:  《利刃出鞘》《婚姻故事》《1917》《寄生虫》《好莱坞往事》最 佳 改 编 剧 本《少年乔乔的异想世界》提名:   《爱尔兰人》  《少年乔乔的异想世界》  《小丑》  《小妇人》 《教宗的承继》最 佳 原 创 歌 曲(I’m Gonna) Love Me Again《火箭人》提名:I Can’t Let You Throw Yourself Away——《玩具总动员4》(I’m Gonna) Love Me Again——《火箭人》I’m Standing With You——《不可能的事》Into the Unknown——《冰雪奇缘2》Stand Up——《哈丽特》最 佳 原 创 配 乐《小丑》提名:  《小丑》  《小妇人》  《婚姻故事》  《1917》 《星球大战9》最 佳 化 妆 与 发 型 设 计《爆炸新闻》提名:《爆炸新闻》《小丑》《朱迪》《1917》《沉睡魔咒2》 最 佳 视 觉 效 果  《1917》 提名:《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 《爱尔兰人》 《狮子王》  《1917》 《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 最 佳 国 际 影 片(前最佳外语片)《寄生虫》提名: 《悲惨世界》《蜂蜜之地》 《基督圣体》 《寄生虫》 《痛苦与荣耀》最 佳 动 画 长 片《玩具总动员4》提名: 《驯龙高手3》《我失去了身体》《克劳斯:圣诞节的秘密》《遗失的环节》《玩具总动员4》最 佳 动 画 短 片《发之恋》提名: 《女儿》《发之恋》《小野猫与斗牛犬》《Memorable》《Sister》 最 佳 艺 术 指 导《好莱坞往事》提名:《爱尔兰人》《少年乔乔的异想世界》《1917》《好莱坞往事》《寄生虫》最 佳 摄 影罗杰·迪金斯《1917》提名:《爱尔兰人》《小丑》《灯塔》《1917》《好莱坞往事》最 佳 纪 录 短 片《女孩的战地滑板课》提名: 《女孩的战地滑板课》《放弃求生》《正义仍缺席》《圣路易斯的超人》《跑去跳支恰恰舞》最 佳 纪 录 片《美国工厂》提名:《美国工厂》《洞穴里的医院》 《为了萨玛》 《蜂蜜之地》最 佳 真 人 短 片《The Neighbours's Window》提名: 《Brotherhood》《足球俱乐部》《The Neighbours's Window》《Saria》《A Sister》 最 佳 音 效 剪 辑《极速车王》提名: 《极速车王》  《小丑》《1917》《好莱坞往事》 《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最 佳 剪 辑《极速车王》提名: 《极速车王》  《爱尔兰人》《小丑》《寄生虫》 《少年乔乔的异想世界》最 佳 音 响 效 果 《1917》 提名: 《星际探索》《极速车王》 《小丑》《1917》《好莱坞往事》最 佳 服 装 设 计《小妇人》提名:  《爱尔兰人》   《少年乔乔的异想世界》《小丑》《小妇人》《好莱坞往事》

1 ... 1516 17 18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