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你是否要取消绑定(第三方名字)账号?

将该作品添加到专辑时,将从我的主页中隐藏
确认 取消
将该作品添加到专辑时,将从我的主页中隐藏
取消 确认
行业
  • 买10套房装粉丝的信,不愧是人间清醒郑渊洁

    这周的热搜榜很是热闹。关于《快乐大本营》主持人私收粉丝应援物,并拿到二手平台售卖的事情,挂了差不多有三天。被提到的主持人又是出面解释,又是火速下架在平台售卖的链接。可是,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变卖礼物的事情,这些人也不是第一次做了。跟这种口头宠粉的明星比起来,有个人做到了真正的实力宠粉。为了仔细存放粉丝寄来的信件,他一口气在北京买了10套房。没错,这些房子不是用来住的,而是用来保存读者的爱。这位牛人就是中国“童话大王”郑渊洁。其实就算没有《快乐大本营》这档子事,V姐最近也想跟大家聊聊郑渊洁的故事。因为,这个老头实在太有趣了。 015G吃瓜,在线可爱大人们总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可郑渊洁这个童话缔造者却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守护着每位读者内心的童话世界。就像是“这的确是个残酷的世界,但还好有我在陪着大家,我们互相作伴。”早些年,车马很慢,寄封信要很久,他不舍得让别人的希望落空,于是买房存信;多年后的今天,网速很快,他仍旧守护着每个读者。每天都有大量读者在他的留言区等待被翻牌。别看郑渊洁回复的话风时而幽默,时而调侃,但永远清醒。有读者希望郑爷爷给自己考研加油?他给大家排了队,说不能诓你。有的读者表白失败了,想求安慰,郑爷爷回复?还有的问了些关于之前故事角色的事情,郑爷爷这么说?临了还不忘跟自己的读者,凡尔赛一把?以及表达对亲孙女的爱?这些还只是万千回复的一部分,像这样风格的互动,几乎天天都有。堪称售后界的典范。就是这么一位深受读者喜爱,坚持造梦的老顽童,当年却被外界认定是“怪人”。而之所以能成为童话大王,多亏了他的父母。 02好的父母,才是成功的一半1955年出生的郑渊洁,有一个非常美满的家庭。在那个年代,能拥有这样的父母,实属难得。小时候的郑渊洁十分调皮,在学校也总跟老师对着干。老师让大家写作文《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可郑渊洁写了篇《早起的虫儿被鸟吃》。哈哈哈哈小小年纪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注定了不是个普通人啊。可老师不这么觉得,老师认为是他在找茬、有毛病,却不知道有毛病的是自己。气疯的老师让郑渊洁当着全班的面说几百遍“自己是最没用的人”。这个惩罚彻底摧毁了郑渊洁的自尊心,他说了几遍就跑掉了。担心回家后被父亲责骂,他特意写了篇检查,等待父亲检阅。谁曾想,看过检查的父亲不但没骂他,反而哈哈大笑,觉得自己儿子写得很逗也很对。关于早起的鸟儿和虫儿的事情,确实有多种可能,父亲郑洪升看到了儿子不同寻常的发散思维。他很珍惜,也很宝贝,生怕儿子的这些天赋被时代给埋没。为此,他去学校找老师说情。这一说不要紧,老师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质疑,更生气了,还坚持让学校开除郑渊洁。开除令并没有吓坏父亲郑洪升,开除就开除啊,我可以教我儿子知识。辍学回家的郑渊洁就在家自我研读,后来去当了兵,再后来因为学历只有小学,备受歧视。一时间不知道未来如何的郑渊洁,误打误撞选择了“写童话”。反正自己文笔也行,想象力就更丰富了,又加上当时国内在童话这个领域还处在一个空白的阶段。写书或许是他能想到的最适合自己的出路了。这个想法也得到了父母的支持。父母告诉他,“你写到什么时候,我们就读到什么时候。”有了全世界最强力的支持,郑渊洁啥都不怕了,专心创作。也正是有这样开明的父母,郑渊洁童话故事的基调,才会异于其他作品。他用这么多年的时间告诉我们,不是童话假,是很多写童话的人假。如果说写童话的人,一开始就抱着欺骗的态度,觉得孩子好骗而写,那还有什么意思。郑渊洁的童话,从一开始就告诉你了现实。他从不觉得孩子就比大人懂得少。1978年,郑渊洁写出了童话处女座《壁虎和蝙蝠》,并受到了杂志社的鼓励,接着又推出经典作品《魔方大厦》,而后就有了一系列耳熟能详的作品《舒克和贝塔》《皮皮鲁和鲁西西》……这些作品都是以孩子的视角跟这个世界斗智斗勇,他告诉读者们“世界可不是只有真善美,而是充满了假恶丑,我们要有勇气去跟这些邪恶对抗,不要害怕。”这份果敢与通透也被郑渊洁运用在对儿子的教育上,尤其是性教育,他从不避讳,而是大胆讲述。写作小有名气的郑渊洁,为了能给儿子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还动了赚钱的心思。他去创办专刊,并跟领导说,自己不要稿费,要拿版税。也就是说,他的收益要跟销量挂钩,卖多少分多少。这才有了后来北京10套房的传奇。按道理说,作品、金钱都不缺的郑渊洁应该会考虑安稳度过后面的人生吧。可他却偏不。不走寻常路的郑渊洁开启了新一轮的折腾,这一折腾不要紧,直接得罪了央视。03现身说法VS今日说法关于郑渊洁跟撒贝宁的梁子,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做出一定成绩后的郑渊洁,又创作《病菌集中营》《金拇指》《盲眼》等作品。这些作品里的尺度也是非常惊人的,当时很多人无法接受,主流媒体也是其中之一。《仇象》就被央视《今日说法》栏目点名批评。说他写的内容“少儿不宜”。可郑渊洁却觉得这些内容都是应该被普及的,为何要藏着掖着?此后的一段时间,郑渊洁拒绝跟撒贝宁同台。即使多年后,两人和好,但郑渊洁敢说、硬刚的脾气却始终没变。维权、打假,鼓励大家一同排斥盗用版权的行为。这些年,他的微博始终在做这些事情。不仅如此,郑渊洁还是个讨厌刻板,反对教条的人。他不屑于跟体制内的草包打交道,有些人占着作协主席的坑,却一部作品都没发表过,真是让人费解。当然了,这些犀利的话他从不在背后说,直接当面怼。就连崔永元都要“怕”他三分,某次演讲中,因为郑渊洁太敢说,让校长下不来台,被崔永元上台提醒差不多得了。可就是这样,郑渊洁仍旧没改掉身上的这股少年气。检验真理的时间告诉我们,他的坚持是对的。不管是在对孩子的教育上,还是对正义的坚持上。任凭外界如何变化,他仍然知冷暖、守底线、懂开放,而这才是真偶像该有的品质。

  • 与同路人一起成长|NEW ERA青年电影季颁奖礼

    在为期八天的展映结束后,我们终于迎来了这场属于青年电影人的颁奖礼。这是一场闭幕式,更是很多青年创作者新的开始。颁奖典礼开场视频NEW ERA 代表的是新时代,在新时代,我们坚信更丰富的影像表达,更多的可能性一定是年轻人带来的。从在北京诞生的第一天起,我们的初衷,就是在在这里找到新人新作,那些生动的、有生命力的作品;我们也在为这些新人新作寻找他们的观众,建立观众与创作者直接对话的机会;我们也想找到那些喜欢这些年轻人的作品、持续关注青年创作者成长、愿意给他们提供更大舞台的同路人。NEW ERA青年电影季今年5周岁,虽然它还年轻,但怀抱着希望的我们,希望未来我们与所有参与青年电影季的人汇集成一股力量,希望它不仅仅是一个公平公正的节展平台,同时也给所有年轻创作者以归属感。不知不觉间,NEW ERA青年电影季已经走到了第五个年头。在这特殊的一年里,第五届 NEW ERA青年电影季的命题短片单元共征集到了272部有效作品,共30部作品入围。主竞赛单元征片829部,共有43部入围作品角逐最终的7项大奖。在过去的八天时间里,我们将入围主竞赛单元的43部影片呈现在大银幕上,并邀请这些入围影片的主创团队和观众一起,面对面聊聊电影。展映现场尽管 NEW ERA青年电影季还很年轻,但我们依然在颁奖典礼现场,请来了影视行业的资深电影创作者。主竞赛单元评委陆国强、马俪文、德格才让、李大卫,创投单元评委邝文伟,命题短片单元评委孟中、郭柯、辛爽、刘迟悉数到场。同时,阿里影业总裁李捷、杨超导演、耿军导演等电影行业大咖都作为颁奖嘉宾出席现场。颁奖典礼现场主竞赛单元在今年主竞赛单元收到的829部来自全国、全球各地优秀导演的作品中,过半数导演参赛作品,都是自己的首部作品。经历了初审、复审、终审三轮老师们的专业评选,与展映周的放映交流,这些影片已经从“新面孔”,成为了NEW ERA的“老朋友”。主竞赛单元 最佳剧情短片《寻牛》 蒲巴颁奖嘉宾:李捷、耿军主竞赛单元最佳导演《吹风机》姬京璐颁奖嘉宾:李捷、耿军主竞赛单元最佳演员《雁南飞》查苏娜《沉默中的西奥多》Travis Mitchell颁奖嘉宾:辛爽、德格才让主竞赛单元最佳编剧《秋天来客》 瞿瑞颁奖嘉宾:刘迟、邝文伟主竞赛单元最佳纪录短片 《未竟人生》 陈昱璁《空白画布》赵毛毛颁奖嘉宾:郭柯、徐伟主竞赛单元最佳动画实验短片《遗失的宇航员》张炜颁奖嘉宾:陈跃、李大卫主竞赛单元评委会长片奖 《阿狗》杨亮颁奖嘉宾:陆国强、马俪文主竞赛单元评委会特别提及奖《归去来兮》黄欣、鲍野颁奖嘉宾:陆国强、马俪文命题短片单元 命题短片单元一直都是 NEW ERA 保留的特色单元。本届命题单元的主题是“所念皆星河”,限定场景是片中需要出现一场日出。从星河到日出,象征着天地之间的浪漫想象,也意味着电影人们日以作夜的精神。两周时间里,有3253部创作人参与创作,272部符合要求的作品制作完成并上线,最终共30部作品入围角逐奖项。命题短片单元入围作品混剪:命题短片单元最佳影片《小雅》何磊命题短片单元最佳导演《末日电台》费嘉润命题短片单元最佳演员《小雅》易建敏命题短片单元最佳剧本《苹果有消息》王芾命题短片单元最佳人气《信号》施暘、朱恩仪、魏铂伦颁奖嘉宾:孟中、尹兴良创投会单元2020年,第五届NEW ERA青年电影季首次新增创投会单元。创投会单元,旨在发现有创意、具备市场开发潜力的剧本,聚焦中小成本电影项目,为青年创作人提供实际的资源支持,在产业资方与青年创作人之间打开更高效的沟通渠道,让优秀作品加速诞生。创投单元共收到321部原创电影剧本项目,经历了十个月的打磨进步,工坊课程、现场路演、资方洽谈,共选出20部入围作品,10部提名作品。新片场影业创投大奖《长湖迷雾》张万林极极色彩特别关注奖《23号》夏昊评委会大奖《高尚的拳头》卢鹤来NEW ERA青年电影季旨在发现新人新作,发掘热爱创作的年轻创作者,找到持续关注和帮助新人成长的同路人,2020“NEWERA青年电影季”信仰与梦想相遇,探索与创新结合。2020“NEWERA青年电影季”将有限的时长、有限的成本,与无限的表达、丰富的想象相结合,开启了影像的新时代。不管是早期长片还是短片作品,对于作者来说,都是最自由的发挥空间,而在这个时间区间诞生的影像,也充满了独特的迷人魅力。用作品打动世界,回归电影初心,未来可期。

  • 没想到拯救这季《脱口秀大会》的,是这群女演员

    新一季《脱口秀大会》你们都看了吗?几乎每期都能诞生几个爆款热搜。要不是选手争点气,遭遇三重打击的李诞或许真的挺不住了。(池子解约、卡姆吸毒、思文程璐离婚)跟往期不同的是,这一季多了不少女脱口秀人,终于不再是思文独挑大梁了。像是杨笠、赵晓卉、李雪琴、颜怡颜悦双胞胎……她们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绝活。谁说搞笑只能男的来?谁说搞笑的女生不能美?就拿凭借淘汰宣言笑翻全网的赵晓卉来说,除了她还能有谁,淘汰感言比正式演出说得都好。不仅开了笑果的玩笑,还顺带把压榨自己的老板调侃了一番,称赞了自己的美貌以及提醒各位有活儿要想着她。有理有据风趣幽默,令全场人捧腹大笑,领笑员杨天真一度笑出鹅叫。说起领笑员,张雨绮和杨天真也没少给舞台贡献笑料。尤其是杨天真,不仅在台中央劈了个叉,还一不小心炫了个富,以及按戳娱乐圈的乱象。原本以为经历了这么多事的《脱口秀大会》会逐渐平庸。毕竟对于创作类的节目来说,办的时间越久,越容易枯竭,因为精华的内容已经在前面曝光的差不多了。所以对于节目里那些比较老的面孔:王建国、呼兰、庞博等,想拿高分真是难之又难。一听王建国说谐音梗全员想遁逃不止观众对他们的期望高,李诞对他们的要求更高。常常不拍灯,让他们在淘汰的边缘徘徊。几期节目看下来,V姐发现讲脱口秀的女生或许是打开今年节目的一大钥匙。既然是说脱口秀,由于性别不同,同一个话题就会有不同的视角。小北碰到爱情的主题,哭诉自己被前女友抛弃又下定决心励志争气的事情。大家除了同情他,好像不是那么感同身受。而杨笠讲的爱情。她口中的“臭男人”们在听到她的吐槽时,都纷纷点头认可。明明是在骂自己,为何听的这么入迷?哈哈哈哈哈,这就是杨笠独特的魅力。既能点出每对男女恋爱时不可言说的矛盾,又让每个人觉得好像说得就是自己。男的盲目自信,女的没有理智……还有前面提到的那位赵晓卉,虽然表面在讲追星。其实内核还是爱情与两性关系。她把异地恋与追星画上等号,亲切地称呼这两种都是见不到且钱不少花的投入。跟自己的idol比起来,男人算什么。等到了李雪琴这里,她讲得是工作,隐喻职场PUA。却也不忘暗戳戳提一嘴职场里下属与老板的爱情。欢笑声里,V姐唯独记住这三个扎心的评价。她说当代年轻人的现状就是:没钱、没地、没退路。想想,还真的是……那对出现像是说相声的双胞胎,利用人数的优势,一个说一个捧,把节奏拿捏地死死的。她们聊了身材焦虑,减肥。女性的焦虑多半来自社会对身材的仇视,胖一点都要面对不美的冲击。最动人的是,这段针对女性危机的表演,引来了很多男性的认可和赞同。她们说服了曾经站在对立面思考问题的人们。而这也是本季这几位女脱口秀演员的成功所在,她们从女性角度出发谈论的事情,不止温暖了女性,更得到了男性的鼓励。这大概就是被负面新闻缠身的《脱口秀大会》里的王炸了吧……在此之前,人们提到国内的脱口秀,想到的都是王自健、池子、李诞、王建国……这些人,再到后来,节目带火了程璐、呼兰、卡姆、思文……能叫得上名字的女脱口秀表演者,太少了。但这季之后不会了,起码你记住了车间一枝花赵晓卉和title待补充的杨笠,以及网红转型的李雪琴。在V姐看来,虽然国内的脱口秀距离崛起还差太远,但能看到百花齐放的舞台就算是一种进步。早在追更国产脱口秀之前,我一直是美国最受欢迎的语言类节目《奥普拉脱口秀》的忠实观众。这档从1986年播出的老牌节目,在25年后也就是2011年停播。期间诞生了太多的欢声笑语和催泪故事。《奥普拉脱口秀》无疑是美国电视节目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里程碑。“奥普拉效应”已经成为美国大众文化的符号。主持这档节目的正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奥普拉。她童年的经历十分坎坷,出身贫寒,被表哥性侵,但她却一直昂扬着心态,用微笑化解了每个苦楚。正是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乐观的性格,在她节目里,不止能听到毒舌辛辣的吐槽,还可以在情绪的制高点,收获很多激励。有的时候,节目的前半部分会探讨一个话题,像是性侵、虐童、减肥、自卑……这些大家生活里高频出现的低气压,都是她想聊的内容。与其说这是一档脱口秀不如说是心灵访谈。就像汤姆·汉克斯说的那样:奥普拉的脱口秀已经将惊喜演化为了艺术,所有的爱都将你围绕...也是因为她,无数处在黑暗、低谷的男性、女性看到了希望,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存在。缓解压力,收获自信,就是脱口秀演出的魅力所在。但想说好脱口秀真的不容易。既要稳准狠地扎中观众的心,又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当然,最直接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讲真实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然后用幽默修饰。李诞在评价草根何广智那场惊艳的表演时就说,只要你把自己的苦日子不失误地说出来,就不会太差。因为你的创作是生活给的,但当你逐渐成功,离普罗大众的普通生活渐行渐远的时候,才到了考验你创作技能的时刻,那时没有生活可以分享了。而这,才是观众真正想看的部分。

  • 本周迷倒全世界的男人,也太疯癫了

    大家都去看《信条》了吗?V姐在上映当天推送了一篇“观影指南”之后,收到了很多朋友的留言。其中大部分人吐槽,即便看了十几篇影评后,看完电影照样一脸懵。但没关系,就像片中那句台词“不要试着去理解它,去感受它”,诺兰本身也没打算让观众都变成解谜大师。毕竟连演员本人,在拍摄过程中都不知道自己懂没懂......这个人,就是罗伯特·帕丁森。他在一段采访中表示,整整六个月的拍摄里自己每天都有新领悟。每天起床都觉得自己领悟了,到了片场,恩,可能还是理解错了。甚至在拍最后一场戏时还在悄悄问饰演男主的David:“我最后到底死没死?”罗伯特·帕丁森在电影中饰演和男主有着剪不断理还乱复杂关系的“救火”搭档尼尔。很多看完《信条》走出电影院的观众,虽然搞不清电影里复杂的物理知识,但无疑不被他销魂的眼神迷得神魂颠倒。随便一张剧照,都散发着成熟男性的魅力。而上一次这么大范围的影迷夸他帅,还是12年前演《暮光之城》的时候......吸血鬼爱德华。他如大理石般光滑的皮肤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他不需要睡眠,拥有超级速度与力量,他冷酷忧郁,邪气与柔情交织。虽然现在再看这个剧情相当狗血玛丽苏,但活了108岁的吸血鬼爱德华,当年可是迷倒了万千少女。罗伯特·帕丁森也凭借《暮光之城》系列成了很多人的初恋。通过这部电影他拿下了不少时尚资源,成为红毯上正红的新星。可由于《暮光之城》系列在好莱坞的评价并不高,很长时间里,罗伯特都被认为只是长得好看的“偶像派”。罗伯特·帕丁森本人气疯了。因为他自己并非什么“少女偶像“,也不是霸道总裁,更不是《哈利波特》里曾饰演过的赫奇帕奇优等生。而是一个出口成“疯”的梗王。他曾在采访里不止一次吐槽过《暮光之城》的剧本和自己的演技。记者:如何评价自己的演技?帕丁森:演这部电影不需要演技,只需要保持‘便秘’表情就好。”记者:对原著和电影的印象是?帕丁森:觉得它根本不应该出版,它真的是很长,我们就一直拍一直拍……很多人觉得故事好浪漫,但这就是一个噩梦啊。记者:对角色的印象?帕丁森:如果爱德华(男主角)不是虚构的人物,而你在现实中遇上了他的话,他就是心理不正常的变态啊。以及:我觉得没有人活到108岁还想读高中......记者:对男女主角爱情的评价?帕丁森:你想想,爱德华告诉女主说,我杀了四五十个人,然后说,你不应该跟我在一起,因为我每时每刻都想杀你,然后女主角说,无所谓啊,我爱你。这个对白……就是她脑子肯定有问题,男的脑子肯定也有问题。官方吐槽最为致命.....也不知道他是有多不想演这个角色。在《暮光之城》系列的最后一部上映前,当被问起要告别这个角色的心情时,罗伯特的回答也没让我们失望:帕丁森:我直到拍《暮光之城》的最后一个镜头,都在克服扮演爱德华的沮丧感。记者:“很多演员在拍完一部电影时,都会从片场带走点东西作纪念。你有没有带点啥?”帕丁森:“我的节操。”最绝的是,记者问他觉得让自己在《暮光之城》的经历变得最为值得的伙伴是谁时,他思考了整整二十秒。最后说:SK2面膜吧。罗伯特和《暮光之城》女主Kristen Stewart当时因戏结缘后又分手,这个回答有调侃这段关系的意思,(女主名字缩写“sk”),但罗伯特本人确实很喜欢日系护肤品,所以也是绝妙的双关......合理怀疑诺兰导演也喜欢玩梗,并且知道他非常讨厌《暮光》系列。毕竟《信条》中信条组织的接头暗号是:“We live in a twilight world”。(我们都生活在暮光世界里。)不仅吐槽《暮光之城》。罗伯特·帕丁森每一次采访都满嘴“跑火车”,让人啼笑皆非。他曾透露自己上学时常常“不务正业”。在学校卖小黄杂志:“一开始只在包里藏了一两本,后来膨胀了,就搞了很多杂志来卖,赚了不少钱。”又因为母亲是模特经纪人,在做演员之前,他也当过一段时间模特。重点(强调):内衣模特。画风是这样的。后来有八卦杂志问起这段经历,罗伯特·帕丁森说自己模特生涯失败的原因是,那时候流行中性风。一开始他长得高像女孩所以接了不少活,后来越长越像男的,就失业了......还在采访中讲述自己如何把私生饭聊到脱粉。当时在西班牙拍戏,有一个女孩在他公寓外蹲守了三个星期。后来有一天,他实在是无聊,便主动邀请对方吃饭。女孩把他带到自家餐馆后,帕丁森对着她抱怨了两个小时的工作和生活。最后女孩买了单,并再也没有出现......讲真,如果罗伯特·帕丁森演喜剧角色,那一定是本色出演。他甚至承认因为总是在采访中“跑火车”,以至于自己也分不清哪些是真实的那些是假的。真·谎话说太多自己都信了......而且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帕丁森每次出现的新闻都好好笑。今年年初,《太阳报》评价33岁的帕丁森为世界上最帅的男人。这个评价标准是根据古希腊黄金分割法则计算,帕丁森的脸最接近理想程度,和黄金分割比相似度为92%。当然帕丁森自己是不信的。他在《暮光之城》拍完后吐槽过,电影上映后他只是站着就会被人说在摆造型,但在电影上映前,可从来没人夸他长得帅过......但我觉得主要是因为生活中的他,画风都是这样的......并且他亲口承认自己不怎么讲卫生。衣服会长达一周不换,原因是太喜欢这件衣服,又没别的可以换的,而且到处飞来飞去工作忙,又没时间给自己买新的衣服。而且还不爱洗头。这一点倒是能从他永远一头乱糟糟的发型中想象得到.....不过一旦认真起来,帕丁森浑身都散发着荷尔蒙。还记得前段时间,安妮海瑟薇在采访时说诺兰从不允许在片场放椅子。随后曝光的罗伯特帕丁森片场路透,就是他挂在栏杆上以及坐在车上玩手机.....拍摄《信条》期间,帕丁森要去参加《新蝙蝠侠》的试镜。试镜是需要保密的,所以他只能对诺兰撒谎,说家里有急事这种千年老梗请假借口,结果被诺兰一眼看穿。诺兰:别忘了我可是拍过《蝙蝠侠》的。可当帕丁森确定要饰演新一任蝙蝠侠后,很多DC迷出于对他之前的印象,并不满意这个决定。听到这个消息,帕丁森来劲了:如果《新蝙蝠侠》拍砸了的话,他就去拍A片!但必须是艺术色情片(Porn, But arthouse porn.)。但说实话,12年过去了,罗伯特·帕丁森早就不是当初那个“少女偶像”。虽然总嫌弃《暮光》系列,可作为演员,他对爱德华这一角色进行过深入研究。他曾在采访中说,爱德华这个人物身上有脆弱和无力感。但是很多观众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爱德华身上,他们只希望爱德华保持那个完美的样子。“当你想要两者都表达出来时,这就很困难了。你需要扮演的是一个很多人心中的完美人物,但什么是完美?完美是很空洞的东西。所以最后就是一方面要扮演一个抽象空洞的人物,另一方面还要演出实质内容来。于是直到最后一个镜头我都觉得有些沮丧。”他不满的不是这个角色,而是观众对爱德华的想象。而这几年里,他一直在尝试摆脱观众对他的「偶像派」认知,拍文艺片,独立电影、与大导演合作,磨炼演技。《大都会》《好时光》《太空生活》《迷失Z城》《兰开斯特之王》,没有一部主流商业电影。“最佳男主角”提名被他趁机拿了个遍。2019年的一部黑白胶片电影《灯塔》,算是罗伯特·帕丁森真正的转型。他在片中贡献出了自己从影以来最精湛的一次表演。在这部只有两名主要演员出演的电影里,帕丁森时而疯癫时而清醒,让我们在黑暗中感受到了超自然的恐怖。到了这次的《信条》,除了尼尔这一角色本身所具备的光环之外,帕丁森的个人魅力更反衬了尼尔和主角感情的意难平。也足够让我们期待,他接任的下一代蝙蝠侠。悲伤的是《信条》上映的同一天,罗伯特·帕丁森被确诊新冠。为此,他主演的《新蝙蝠侠》不得不宣告停工。希望他能尽快渡过难关,我们能早日看到他饰演的蝙蝠侠吧。

  • 没有这篇指南,看《信条》就像裸考

    诺兰的号召力果然不是吹的。今天是《信条》中国大陆上映首日,本来没什么人的工作日早场竟座无虚席。(疫情期间还是隔一个坐一个)《信条》2020.9.4开场前,担心脑容量不够用,V姐又仔仔细细看了一遍预告片才进去。结果走出影厅时,还是不出意外地对自己的智商产生怀疑……怎么说呢,诺兰这部新片,像是一场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头脑风暴;期间不断伴随着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感官刺激。如果把它比作考试,那绝对是英语听力考试的难度级别——上一题还没听清,它已经劈头盖脸地给你读下一题了。目前,《信条》的豆瓣评分已经公布,8.3分算是一个不错的开局。(这两天浮动可能比较大)它在IMDb上评分有8.0,烂番茄新鲜度74%,随着关注度上涨争议也在继续。许多影迷看完后陷入自我怀疑:“我是看了一部有关时间穿越的电影吧?”听说还有人差点走上了相反方向的电梯。《信条》的后劲确实有点大,海外各媒体的评价也是“冲击”和赞美交叉:FILM:《信条》是引领观众重回大银幕的完美作品……但它又是一部比较难理解的作品,挑战性很大。TheWrap:《信条》不会是诺兰最令人满意的作品,不过在我看了四五遍之后很有可能会改变想法。洛杉矶时报:诺兰把“不可能的任务”中的不可能,由单纯的身体打戏变为复杂的量子物理……他的手法是熟练且带着让人迷惑的任性的。好莱坞报道:《信条》使人感到浮游,入迷。首先,作为一部谍战动作片来说,《信条》是优秀且没有欣赏门槛的。你想看的枪战、肉搏、直升机和炮火,那些紧张刺激的大场面它都有。除此之外,还可以看到其他动作片里没有的“奇观”,比如收回枪膛的子弹,向内“爆破”的地雷和炸弹,逆向行驶的飞机……其次,作为一部科幻电影,它的理解难度就有些高了,对观众的集中力、洞察力、理解力包括知识面都是一次考验。还有视力,因为影片中有些一闪而过的细节,你错过了就只能等着二刷了。有不少人说:“这次诺兰完美解决了被剧透的可能性。”所以,V姐决定在完全没办法剧透的情况下,给你提供一些观影上的帮助——下面这几个 观影小tips ,建议大家作为第一次看《信条》的观影指南收好!【1个故事】一句话来说,《信条》讲的是一个“时空逆转”的故事。男主通过一项测验后,进入了一个国际秘密间谍活动的世界;为了执行任务,他要穿梭于不同国家,面临各种危险,完成一个“逆转时空”的秘密任务,来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战发生。不管电影里发生了什么不可思议的场面,让人分不清时间是正行还是逆行,都只要记好“男主是在拯救世界”这条主线就可以了。【2位男主】为了更顺畅地观影,咱们来认识下两位重要出场人物。原谅我实在想不起男主叫什么,有谁看过电影能来帮帮我吗?《信条》的男一号由约翰·大卫·华盛顿饰演,他是影帝丹泽尔·华盛顿(费城故事、光辉岁月)的大儿子。他原本是一名橄榄球运动员,后来子承父业走上演员道路。这是全片贯穿始终的角色,将带你进入“逆转时空”,完成充满危险的特工任务。另外一个主要人物,随男主出生入死的Neil,由著名男演员罗伯特·帕丁森出演。中国的观众比较熟悉他主演的《暮光之城》,正在拍摄的好莱坞影片《蝙蝠侠》也由他领衔主演。只是今天早晨突然传来“罗伯特·帕丁森的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的新闻,目前《蝙蝠侠》的拍摄已全面暂停。所以在大荧幕上看到罗伯特全力奔跑、试图拯救世界时,内心有些百感交集,希望他早日康复啊。【3个名词】作为一部烧脑级别5颗星的科幻片,《信条》运用到了一些现代物理学的专有知识和理论。电影中出现的几个重要的物理名词,如果提前做功课,一定会对情节理解有帮助。(至少你不会像英语作文的题干里遇到不认识的词,被突然出现的这个字眼给吓懵)熵是热力学中表征物质状态的参量之一,其物理意义是代表体系中的混乱程度。简单说,一个系统的“熵值”越高,说明系统越混乱,反之则越有序。而一个孤立系统,总是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大的方向变化,熵值增加,这就是“熵增原理”。但在《信条》中,“熵”是可以逆行的,代表世界会从无序变有序——表现就是射出的子弹可以收回,撞翻的汽车可以瞬间恢复正常行驶。当两位男主通过“旋转闸门”逆转时间时,会遇上“时间钳形运动”。特点就是,在逆行时空中的自己,和另一个时空中的自己是对称、或者说是相反的。所以处于一个空间的自己活动时,一定要照顾到另一个时空的自己,否则稍有不慎就可能“永远都回不来了”。如果一个人回到过去,杀死自己的祖父,那么未来的自己就不会出生;但如果自己没有出生,又是谁回到过去杀死了祖父呢?这就是科幻界著名的“祖父悖论”。它在许多科幻片,尤其是涉及“时间旅行”的电影里都有运用,比如《十二只猴子》,《环形使者》等。《信条》中这个词又出现了,可是这次,诺兰给了该理论一种全新的可能性……【1个关键词,Tenet】最后,如果要从电影中提取出一个最重要的词语,那应该是它的片名“tenet”。在电影里,它是一个暗号,一个组织。这个单词的形状很有意思,以T开头、以T结尾;同时它还是一个回文单词,从右往左颠倒过来还是同一个词,暗示着影片里的时间逻辑。而在英文里,tenet是“信条,信仰,原则”的意思,这是否和电影的主题有关?这个答案要大家自己去影片中找。不得不说,诺兰确实是位玩转时间的达人。他曾说过:“我一直对时间着迷,对它的主观性着迷。”所以在他的每一部作品里,时间都承载着重要的意义——《盗梦空间》里,时间贯穿多层梦境,现实中的几分钟,在梦里可能变成几十年。《星际穿越》里,太空里的钟表“滴答”声,代表着地球上迅速流逝的一天又一天,只有父亲对女儿的爱能跨越这条时间的恒河。《记忆碎片》就更直接了,他运用“交叉剪辑”的杀手锏,把正常的时间线剪得支离破碎。《信条》里,他干脆把让时间“倒流”;有意思的是,《星际穿越》中有句台词偏偏是“时间可以拉伸可以压缩,却无法倒流。”是不是可以说,诺兰又一次挑战并试图打败过去的自己呢?《信条》的制作成本高达2.2亿美元,确实是他执导的影片中最高的:为了在大荧幕上呈现出最震撼的场面,他横跨爱沙尼亚意大利等七国取景,运用IMAX和70mm混合拍摄;为了实现尽可能的真实,诺兰坚持实景拍摄,炸了一架真的波音747飞机,主演帕丁森连连感叹这一举动的“荒唐”;而对于各位主演来说,打出“逆向拳头”,表演完全逆向的运动轨迹,也是他们从未有过的高难度挑战,所以每一个场景都尽了全力去研究。总之《信条》看下来,第一遍是不可能完全看懂的。你可能明白了大概剧情,但是对于影片某些细节仍存疑,也会有记忆的偏差,这些都很正常。毕竟150分钟的高能轰炸,想要理清剧情、又看清导演埋在电影里每一个伏笔,太为难人类的大脑了。所以在观影时,你完全可以把它当作一场视觉盛宴来欣赏。当闸门打开的那一刻,走进那个“时空逆行”的世界,跟主角一起陷入逆转的时间。去感受它带给你的紧张和激动,成为电影中的一部分,为每一颗还未引爆的炸弹紧张。就像电影中的一句话说的:“不要试着去理解它,去感受它。”

  • 大张伟,你怎么那么敢说!

    看了这几天风云变幻的热搜,V姐必须要说一句:我可太喜欢大张伟这张嘴了。作为人间清醒第一人,他又以2倍速的节奏为我们带来了一句细思狂笑的话大张伟简直是《脱口秀大会》最该存在的宝藏。话密、胆肥的他不仅踢翻一切嘉宾试图装逼的机会,还给毒鸡汤们一个灵魂重击,当“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心灵鸡汤,劝你要坚持梦想,人生美好的时候。大老师::没有人能让你放弃梦想,你自己试试就放弃了。人生无难事,只要肯放弃。被请去参加催婚催生节目《我家那小子》,面对妈妈团们的生育观,其他嘉宾想着怎么圆,大老师就不同了。直接:婚姻不合适可以离,孩子又塞不回去。对待爱情他告诉你:想要生活过得去,头上就得带点绿。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倒也省话费。哈哈哈哈哈这些话句句在理,在爆笑中轻松点出要害。可谓是真·语言大师。这些年,只要是有大张伟在的场合,其他人别想插上话,就连反应敏捷的汪涵都有点招架不住。在他们合作的《天天向上》的舞台上,自从大张伟加入,基本听不到其他人的声音,每次都得汪涵生拉硬拽才能让他闭上嘴。刚开始,很多观众都不习惯,觉得大张伟太烦人了,言多惹人嫌,给他一个话筒,他能躁动整个世界。不过随着互联网吐槽文化的全面普及,大张伟这个段子手鼻祖让不少人路转粉。别看动不动就“这个feel倍儿爽”的大张伟总是嘻嘻哈哈,可在一件事情上,他会立马变得安静认真。那就是音乐。去年《乐队的夏天》找来大张伟做嘉宾,要不是这个节目,观众应该都要忘了大张伟原本是个歌手了吧……突然认真的他看见新人乐队会鼓励,看到大家对音乐的热情会高呼音乐万岁。他说,音乐是快乐的,如果不快乐,干脆别做了。他还说,他打心里眼喜欢音乐,为之歌颂为之起舞。尽管曾被音乐市场狠狠地伤害过。 01迷糊宝贝,过早接触现实 大张伟从小就是个有点音乐天赋的孩子。央视银河少儿艺术团就曾选中他去澳门和马来西亚演出。北京市的歌唱比赛拿奖拿到手软,还因为这个天赋被保送去重点中学。只可惜,上天不会让他这么平庸地度过此生。因为青春期变声,嗓子倒了后,重点中学也没去成,曾经的荣耀被狠狠地踩在地上。从被同学追捧到没人搭理,甚至被小混混欺负,大张伟没用几年。说来也是戏谑,他过早体会到了人间所谓的冷与暖。只不过那会的他还没发现自己这个逗贫的本领,但他发现了摇滚乐。跟着唐朝、黑豹逐渐接触摇滚,从国内到国外,疯狂听、疯狂练,疯狂追随小众,摇滚成了他心灵的寄托。后来的时间,大家也都知道了,他签了公司组建「花儿乐队」。最初花儿乐队还叫“迷糊宝贝”,3个未成年小孩成了“中国首支未成年乐队”。圈里人都觉得他们是“摇滚新希望”,首张专辑《幸福的旁边》就卖出了四十多万张。张亚东把全北京最贵的钱给他们用,崔健也来亲自鼓励。可以说,花儿当时集所有宠爱于一身。年纪轻轻,才华、金钱都有了,要么堕落要么造作。大张伟选择了后者。公司老板给他们定的路线是走忧郁、暴躁的摇滚新生代,而大张伟却觉得,音乐是件快乐的事儿,为什么不能唱点开心的呢?好像在当时,专业人都觉得开心就是没有深度,就是低端。大张伟不信邪,他解约,开始做开心音乐——《嘻唰唰》就是他造出来的第一首快乐歌。实践证明,大张伟的选择是对的,这种不挑听众,大家听了图一乐的歌,迅速火遍全国。那会的音乐圈竞争激烈,别家愁的卖不出专辑,他可倒好赚得盆满钵满。可是外界赞声一片,摇滚圈却骂声不绝。仅以此歌,大张伟稳坐国内摇滚圈鄙视链的底端,也被曾经的摇滚好友踢出局。摇滚老炮们不明白,“摇滚,怎么能出这种东西?”还没理清楚摇滚圈对自己的排斥,大张伟就摊上了直接摧毁音乐事业的大事——《嘻唰唰》被爆抄袭。不止这一首,随后发布的《花田囍事》也难逃抄袭的指责。最关键的是,这项控诉并非空穴来风,他的这两首歌确实抄袭了。大张伟对这件事“供认不讳”。唯一觉得委屈的是,因为法律知识薄弱,在他看来他的这些搬运没问题,摇滚圈之前不总是扒带子嘛?拼拼凑凑,把国外的拿回来再利用,是他这么多年接受的教育。所以,还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在以后,原以为随着时间的更迭人们会忘记这件事,谁曾想,被盯上的大张伟,又被批着装出格,音乐市场直接将其封杀,事业就此停止。经历了这么多,他说出了一句“至理名言”:人生就是裤衩,什么屁都得兜着。此句一出一发不可收拾,大张伟开始了音乐后的第二春:上综艺、讲段子。 02活着干,死了算 直到今天,大张伟都觉得,人生就是一个字“难”,能开心就开心点。《非常道》节目采访他,讲起过去,他还是不觉得摇滚就一定得那样,一定得跟钱过不去。“我不像汪峰、许巍那帮,都他妈快50了,还迷茫,有什么可迷茫的。”“爱情有什么可写的,今天离开我,明天离开别人的。”喷怒是摇滚的底色但不是全部。能产出这么多参透生活的话,是他自己本身就看透了。赚钱!就是大张伟一切的先行道。幸运的是,他刚好赶上网络综艺的爆发和语言类节目的红利,有段时间,综艺节目里全是大张伟的身影,号称“北张南薛”的二人,包揽了内地各大综艺。后来因为太过审美疲劳和艺人本身的问题,南薛逐渐淡出综艺,但北张依旧在。终于,大张伟身上的闪光点被太多人看到。疯狂输出价值观。跟很多高歌keep real,实际却疯狂打脸的人不同(对,我diss的就是gai),大张伟一直就是知行合一。从前想做开心音乐,现在还做开心音乐,从不拒绝商业,不把自己放在神坛,怎么说的就怎么做。尤其在当年抄袭风波后,他听北京小曲《叫卖十三香》写了一首《穷开心》。然后欢脱地告诉大家:我就是一音乐裁缝。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绝了。看到这里,你还不觉得大张伟才是一个摇滚狠人吗?兜兜转转一大圈,仍旧混不吝地朝你说:“怎么了怎么了,我就是我,你欣赏不了的烟火。”最后,附上大张伟老师这些年贡献给我们的名言金句,一起开心——(可能不太全,欢迎评论区补充)外面的世界,只要你有钱你就可以去看,但是家不是你有钱就可以回的。认怂报平安。空调吹多了得病,闲事管多了要命。不要去埋怨生活,因为生活给过你很多的机会,只是你没有抓住。万丈高楼平地起,成功还得靠自己。如果所有人都能理解你,你得普通成什么样。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江湖险恶,不行就撤。我们不怜悯悲伤,我们带着悲伤一块玩。别人是高处不胜寒,我们是低处纳百川。在错误的道路上后退就是前进。神经病和小丑最大的区别就是:神经病不下班,而小丑下班。东边日出西边雨,西边日出不可以。我就是我,看自己都上火。

  • 创投会资方征集|NEW ERA创投会

    第五届NEW ERA青年电影季首次加入创投会环节,聚焦于中小成本的、有市场潜力的长片新作,旨在为青年电影人打通连接电影产业的快速通道,让更多低成本且经过认真创作的电影计划能与电影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直接对话。本届创投会共征集合规的投递项目378个,经过首轮初审筛选,共选出20个入围项目,他们将先通过创作人工坊的集训,随后于9月24日、9月25日进行公开路演陈述。资方伙伴可通过在线报名,参加电影计划公开路演,并可通过现场预约与项目方进行1对1项目洽谈。NEW ERA青年电影季创投会的20个入围作品,皆为预计时长75分钟以上的原创剧情长片,目前正在处于开发阶段,尚未完成全部融资活动。每部作品都已拥有完整剧本,有确定的导演和编剧,且导演有至少两部或以上短片制作经验。项目题材涵盖面广,类型丰富,风格多元,体现出青年电影人们充分的探索精神与创作活力,具有开发潜力。点击链接 https://filmfest.xinpianchang.com/activity/filmfest/venture查看入围项目详情——报名须知——1、报名资质:从事电影行业的公司、机构和个人均可申请,包括但不限于出品、制作、宣传、营销、发行、经纪等电影产业链条公司,以及电影节展选片人、独立制片人等。2、资方报名时间:2020年8月31日至9月14日3、报名方式:点击“阅读原文”报名(或登录电影季创投会官网报名),详细填报公司/个人信息,组委会会按申请人提交材料进行资质审核,审核通过后将通过邮箱/电话与您直接取得联系。4、本次创投会不收取资方报名费用。——特殊说明——1、 如遇疫情原因,导致活动延期举办,组委会将按实际情况做出调整方案,重新安排路演和1对1约谈时间。2、 联系其他合作请添加小助手微信:sprewell100第五届NEW ERA青年电影季创投会资方报名开启期待你的到来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

  • “城镇艺术家”五条人,可土的太上头了

    今天,你捞五条人了吗?自从《乐夏2》开播之后,五条人就仿佛是住在了热搜上。#被五条人笑死#、#五条人表情包大赛#、#五条人淘汰#、#五条人回应被淘汰#、#五条人复活#、#五条人改编Last Dance#……看到他们,总感觉自己看的不是音乐类栏目,而是一档脱口秀。因为仁科和阿茂,实在是太有梗了。上台,西装配人字拖。下台,怎么舒服怎么来。临时换歌把灯光师气死被淘汰之后,天真地以为对接导演会丢工作,安慰对接他们的导演:“你会找到更好的工作”。要求用“夏”、“酸”、“爱”即兴创作歌词。在十分钟准备的时间里,他们只用了不到两分钟。写出的歌词竟然是“拖鞋酸了”......改编《Last Dance》。仁科把“明天我要离开”变成了“今天我又回来”。这次终于记得告诉导演,却没告诉阿茂。还说给他的惊喜.....说着一口蹩脚的塑料普通话,唱着一首首充满市井烟火气的歌。没有刻意炫技和煽情,有的只是台上台下的随性自如。这只来自广东的乐队,用独一无二的气质征服了广大网友。因此淘汰后,大家纷纷表示要把五条人“捞”复活。结果好不容易复活成功,上周末最新一期的《乐夏2》播出后,他们又双叒叕被淘汰了。害,能咋办呢,接着捞吧。我看这不叫“乐队的夏天”,怕是要叫“捞五条人的夏天”.......的确,仁科和茂涛,就像乐队logo那只飘着的红色塑料袋一样。无论是性格性格还是他们的歌,都随性洒脱。阿茂出生于1981年,仁科出生于1986年。他俩都来自广东海丰,两个人都是不同年代里高考失利的青年。在被阿茂发掘之前,仁科在一家贝壳工艺品工厂上班。之后因为音乐相识,两个人为了生计卖过盗版书、打口碟。后来乐队做的有声有色,他们出入于中大校园,在香港的书店,在重点大学做演讲交流,被写进文学院的论文…...早年的阿茂与仁科(摄影:快美林)在他们身上,有过很多标签:广东海丰道山靓仔、珠三角布鲁斯民谣朋克、CANTON POP劲歌金曲新浪潮、中国迷幻摇滚土特产、城镇艺术家......他们有的歌有些只有两三句歌词,有些听完像刚从城中村走了一遍。阿珍爱上了阿强 在一个有星星的夜晚飞机从头顶飞过 流星也划破那夜空虽然说人生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爱情确实让生活更加美丽有的是普通话,有的歌是海丰话,有的歌讲粤语,有的歌里还能听到包头方言。你很难把他们和他们的音乐归成某一类,就如仁科说的一样:“像塑料袋,虽然大家提倡环保不使用,但是你走到哪儿都看得到它。” “土”的艺术 《乐夏2》节目播出后,很多之前没接触过五条人乐队的网友认为他们太土了。但却土的越听越上头。五条人的音乐多以讲述市井生活为主,但却并不媚俗。你能从他们的歌里听到城中村里小姐的故事,能听到他们对高房价的调侃。他们自己也承认“土”这件事。采访中,仁科说:“我们宁愿土到掉渣,也不俗不可耐。”但或许土到极致就是潮。翻开他们的专辑视觉设计,怎么看都有点先锋艺术的味道。例如《梦幻丽莎发廊》这张CD的设计。用碟片反光当镜子,内页三面立起来就是发廊的样子,加上封面的透视效果,展现了小城街头的发廊一景。2018年发行的《故事会》。封面则做成了民国时期的电影海报的风格。背面像上个世纪的杂志插画。内页则借鉴了小时候最流行的读物《故事会》。将歌词本做成了一本“故事会”。而这张专辑中有11首歌曲,可以看成11个独自成章的小故事。每一个故事背景来自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物形象,或荒诞、或诗意,最终构成了这部五条人版的《故事会》。不得不说五条人真的对发廊爱的深沉。《广东姑娘》这张专辑的设计中,也有发廊灯的元素。而今年发行的新专辑《昨夜我又梦见自己去流浪》。或许是因为专辑内容囊括了他们去年在葡萄牙的演出。封面一改往日的“土气”,用一张照片做封面,采用了布艺包装。其中的单曲《做梦》封面还有最近新出的单曲《食醉狗》封面,以及早些年的专辑封面都各有特色。单曲《地球仪》封面《世情》《阿琳娜》2009年首张专辑《县城记》。(在《乐夏2》中临时把《《问题出现我再告诉你》》改成《道山靓仔》,这两首歌就出自这张专辑)。偏方言专辑《一些风景》除了专辑视觉设计,五条人的巡演海报也非常有五条人的特色。比如2012年海丰歌友会的海报。背景的信纸,想必年纪大一点的人都很熟悉。还用红色标注了关键词,仿佛领导的批示......另一张海报则将五线谱上贴满了当地特色小吃。还真有一种好朋友一起去堂会里嗑瓜子儿看演出的氛围。2013年冬季巡演2015年大时代歌厅2015年南京音乐会2016年广东巡演2017全国巡演2019年深圳巡演说起来,仁科和阿茂的电影品味也不错。伍迪·艾伦、阿基·考里斯马基、阿莫多瓦、贾木许、贾樟柯、王家卫、黑泽明……众多知名导演的电影他几乎都看过。截图来自GQ报道的采访仁科还非常喜欢《南方车站的聚会》,想来五条人的歌确实还蛮适合做毕赣电影配乐的。截图来自GQ报道的采访虽然他们自己说“宁愿土到掉渣,也不愿俗不可耐。”但我更觉得这只是句玩笑话。他们其实一点都不土,完全清楚五条人的独特风格和定位,每一次的创意和设计,都是他们对社会的细致观察。南方城市特有的粉色灯光发廊,牛皮癣、人字拖、走鬼、打口碟……或许只有像仁科和阿茂这样脚踏实地在生活过的人,才能写出这么真实的歌。不说了,我去捞人了。

  • 495万播放,4万弹幕!刷爆B站的“病人”到底哪里病了?

    小时候在课堂上,我们都接受过这个灵魂拷问: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同学们众说纷纭,有的想做老师,有的想做医生;还有记者、工程师、科学家、宇航员等“高票”回答。虽然不知道后来谁实现了,至少那时看来,每个人身上发着不同的光,可现在问孩子们同样的问题,听到的回答却是:“我要当网红!”这一场景,出现在B站最近很火的一部微电影——《病人》里,这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20届学生的毕业作品,由新片场创作人双帆制作。它在B站上获得了超过495万的播放量,53万点赞,视频里的弹幕有4万条。短短9分半,网友们却都说:“太真实了”“这就是现实”“细思极恐”……短片剧本由知乎网友@laq是只仓鼠的一则小故事改编,讲了一个在娱乐泛滥时代之下的“魔幻现实主义故事”。受到了原作者的肯定一上来就是对电影《教父》片头的致敬,一位男子在黑暗中独白:他的梦想是做一名老师教书育人,却被家人阻拦,恶狠狠地骂他“病了”。于是他被送到精神病院看医生,却意外进入一个赛博朋克的“娱乐镇”。这里高楼林立,霓虹闪烁,到处充满着高科技的符号,和灯红酒绿的浮华。在娱乐镇,“网红经济”已经成为全新的经济形态。年收入最高的职业是“网络红人”“网络经理人”,影视娱乐和医美行业紧随其后,“金融高管”却只能屈居第五。曾经受人尊敬的崇高职业,如医生、法官,不过是一些“过气”的脑力劳动。苦苦钻研一门高精尖技术的性价比,也远远比不过乘着流量的浪潮——在直播行业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全民皆网红。人人是主播,人人也都是观众而们疯主播狂输出的,却几乎都是无价值内容,今天吃了哪家烤肉,去了哪个商场,又或是戏弄了某个路人。讲到这里,有一则韩国搞笑配音博主张鼻猪的短片,用恶搞的形式讽刺了社会上的“全民直播”乱象——一个在直播“找面包房店员要电话号码”挑战的男主播,遇上一个在直播“突然扇顾客一巴掌会怎样”的女店员。(套娃警告)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BOSS在后面呢……假如现实真的像短片里一样,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刚出生不久的婴儿,都成了网络主播或是直播对象,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呢?可令人难过的是,这样毫无意义,只能让被拍摄者无语的实验,我们并不陌生。比如前两年在短视频平台很火的“菜换肉”,“拉别人男友”,还有短片《病人》里突然“抢路人手机”的桥段,来拍下路人惊愕的反应博眼球赚流量。发生过太多了,还传出过主播被不明所以的路人打进医院的新闻,也无法阻止乱象继续发生。而手握几千几万粉丝,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的“网红”,现实中也大有人在。你大概听说过前不久的“主播医闹”事件,两名主播为了流量故意去医院闹事,一边拿手机直播,一边称自己是“大V”。直到护士长喊来医院一位400多万粉丝的医生大V来“反直播”,这件事才终于平息。这些主播似乎认为,所有给他人造成了不便的行为,用一句“我在直播/拍短视频”就能解释得通了,你跟他们计较,就是开不起玩笑,就是“土老帽”。恶趣味在他们眼里成了幽默,原本违法违规的事都被解释成娱乐,这是不是魔幻主义现实?更可怕的是,这种思想正潜移默化地传给下一代,也就是文章开头的情景——梦想成真的男主角当上了人民教师,走上讲台。却发现他的学生们对学知识丝毫不感兴趣,只想 搞钱 做网红。金钱至上是小孩子都懂的主流价值观;而一问三不知的学生们,说起自己崇拜的网红却如数家珍。首当其冲的错用,是不是导演的设计?还有毫无敬畏心的学生,在课堂上公然恶搞老师。底下孩子们哄堂大笑,弹幕上飘过的却是清一色的:笑不出来。的确笑不出来,因为现实中真有学生这么干。够匪夷所思了吧?更让人寒毛倒立的还在后面。被恶搞的老师气得拍桌子的样子,被班里同学做成鬼畜视频传到网上,火了。留言区的人却都在鼓励作者,调侃老师……深深的无力感,更让人无力的是,它的似曾相识。当男主走进主任办公室,门上贴的是“打造网红”海报,电脑里放的是美女直播;当他走在路上,看到到处都是正在拍视频的网红、直播卖货的博主……你能分得清这是虚构还是还是现实吗?虽然这部学生作品中,还能看出一些制作和处理方式上的粗糙;以及因为演员是没有专业学过演戏的同学,偶尔显得青涩的台词和表演。但它已经足够让我们反思——“娱乐至死”的时代,是不是真的正在到来?当短片里荒诞的正在成为现实,当曾经让人嗤之以鼻的成为主流,当十年寒窗苦读比不上网红日进斗金,当没人再将努力工作和追求上进当作奋斗目标,当各种恶俗直播间里的无价值内容产出过剩,花式赚眼球博流量……谁是真的“病人”?是这个世界,还是那些拒绝随波逐流的人?我想这是值得每个人思考的问题。并不是否定直播业、网红的价值,只是凡事若是失去了“度”的制约,就很容易走向极端。如果人人都追求一夜成名,一夕暴富,谁来做那个踏踏实实研究学术和科技,扎扎实实建设国家的人呢?尼尔·波兹曼曾在《娱乐至死》中写道:一切的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人文精神。我们的政治、体育、新闻、教育、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这是我们都不愿看到的。前提是我们得醒着。电影《成长教育》里,年轻漂亮、成绩优异的珍妮为了考上牛津大学苦读多年;却在结识了有钱又绅士的中年男人大卫后,内心出现了动摇。她甚至想过放弃学业与他结婚,这是一条通往财富和“上流社会”的捷径。可惜现实并非那么美好,最终她看到这个男人的真面目,也明白了一切都是幻影。这时她来到之前自己“看不起”的单身女老师家。却在看到老师的钢琴、壁画、书本时,发现这才是她梦想的未来,是她渴望成为的样子。而不是像大卫一样有很多钱买名画,却不懂得欣赏名画。或许没有多富有,但却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这才是她的价值所在。那你呢,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了吗?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别让外界嘈杂的声音,挡住你前进的方向。

  • 40岁被嫌油腻的水木年华,凭什么不配怀念青春?

    等了一个夏天,《乐队的夏天》第二季终于开播了。2019年,《乐队的夏天》第一季将平日存在于live house等演出现场的小众乐队搬上舞台,火爆全网。让国内的小众摇滚音乐走向大众,收获了更多听众。马东的那句“燥起来”,也成了整个夏天最燥的流行语。但没想到今年还没开始燥,水木年华就因为被批油腻淘汰登上了热搜。说起来《乐队的夏天》本质还是一个比赛节目,有淘汰很正常。但之所以能掀起热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被淘汰的原因,竟然是因为油腻。事情是这样的。在水木年华唱完《青春再见》之后,由各地livehouse主理人和乐评人组成的40位专业乐迷,仅仅只有2个人投了票,最终水木年华因为票数过少而惨遭淘汰。其中一位23岁的专业乐迷评价道:“这种中年人的油腻,根本打动不了我这种23岁的年轻人。”还有一个人说:“四十多岁的人还唱青春再见,不知道他们来这儿干啥了。”excuse me???郑钧看到后第一个不服:不可否认,水木年华的歌可能已经不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了。而《乐队的夏天》第二季请来的33支乐队,仅仅从第一期和第二期出场的几只年轻乐队里,也能看出新生代乐队在技术和创新上都有所图突破。比如成立不到一年的mandarin。三个公认的天才少年组在一起,最小的仅仅22岁。一向毒舌的丁太升说起他们都是:太强了。主唱chace。14岁发布了个人实验专辑《Alpha Test》,15岁获得新加坡华人打击乐艺术节金奖;17岁成为第一个登上Tomorrowland演出的中国人,第二年就登上了主舞台。这是电子音乐最至高无上的舞台,在此之前无人敢想。 吉他手肖骏被称为“中国爵士新贵”。他的首张原创爵士专辑就入围了第29届台湾金曲奖“最佳演奏录音专辑奖“。参加《一起乐队吧》,汪峰说他是“高手”,被李荣浩称为“真正的顶级”。鼓手安雨,也非常厉害。安雨16岁便成为首位代言YAMAHA爵士鼓的中国人,之后还代言过SABIAN镲片、REMO鼓皮等。在这么多光环加持下,他们三个人的表演确实也没让人失望。无论是技术还是整首歌的编排,都让人沉浸在他们营造的迷幻氛围里无法自拔。连一同参加节目的刺猬乐队也发出了感叹:"他们是从娘胎里开始做音乐的。”之后出场的由三胞胎女孩组成的乐队福禄寿,也非常亮眼。白裙,合成器和竖琴。一首献给外婆的歌,让人忍不住泪流。她们在台上唱着:“直到她的苦衷,变成了我的,她的仁慈,也变成我的了。”画面感扑面而来。福禄寿的音乐并不简单,其中加入了多种配器,却用最真诚的声音唱出了最质朴的情感。包括玩电子核的超级斩。二次元的热血和女主唱惊艳的核嗓,丰富了整个节目的音乐性。以及来自台湾的傻子与白痴、北京的号外乐队等等,都让人忍不住感叹一句,后生可畏。身为专业乐迷,你可以说水木年华十多年来的音乐没有突破;可以说他们作品技巧和音乐性上输给了年轻乐手。但不应该上升到对人身的攻击。说水木年华油腻,潜台词就像是在说:你们都这么老了,还有啥脸跟年轻人比,赶紧走吧。 虽然我很少听水木年华,但我绝对不认同这位23岁的专业乐迷对他们油腻的指责。尤其是在一档音乐比赛节目中,拿一个人的年龄或者外表说事本身就很低级,也并不公平。更不用说去讨论“油腻”这个词来评价音乐作品到底合不合理。真不知道这些被冠以“专业”的评审,到底专业在哪。水木年华在微博上针对网友提出“炒冷饭”的回应还有这两年,油腻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太高了。一开始,人们吐槽那些中年男性的油腻感,来自于他们不修边幅,口无遮拦,言语粗俗,夸夸其谈……后来延伸到生活习惯:大腹便便,手带佛珠,听草原歌曲,使用翻盖手机皮套......再后来,不止中年男性。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个人旦凡搭上了油腻,就成了被嫌弃的对象。油腻到底是什么意思?没有定义。它可能用来形容一个喜欢在朋友圈分享娃照的妈妈;可能用来描述一个有些发福爱谈论往事的父亲;或者,仅仅只是用来归类一个你讨厌的中年人。只要你不喜欢,都可以是油腻的。坦白说光看“油腻”两字,我就能感觉到这个社会对中年人满满的恶意。在一些年轻人眼里,过了三十五岁的中年人,如果做不到像年轻人一样潇洒、有拼劲,就该被张东升推下悬崖了。他们怎么就不配和年轻人一起比拼了?怎么就不配怀念青春了?虽然从节目的观感上来说,水木年华一出现,其实可以大概率预测到他们的结局。时间回到2010年。发行新专辑《启程》之后的水木年华,就陷入低潮期。近10年来,你很少能从荧幕上看到他们的身影。卢庚戌忙着拍电影。廖杰忙着下乡助农做公益。他们的精力已不再音乐创作上,偶尔接商演,也总唱那首《一生有你》。三个月前,水木年华出了首新歌:《忘不了就别忘了》。但是除了歌迷,这首歌没有让水木年华在大众视野里留下任何痕迹。当被问到这么多年水木年华去哪了时,卢庚戌都不免自嘲:过气了。带着这样的水准,想必他们自己也知道难以和其他常年坚持创作,在live上不断突破的乐队比拼。比赛是残酷的,或者说市场是残酷的。当你的作品拿到台前,就应该做好接受观众评判的准备。就像大张伟在水木年华被淘汰后所说 :“起码他们有他们的勇气,站在这个台上,出道这么多年了,还能愿意被别人评论,我觉得很棒。”但作为80后的集体回忆,听着他们唱《青春再见》,也依然能感受到属于他们那一代人青春里的热血与热情。毕竟青春是美好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曾拥有青春,这本就不该是年轻人的特权。你可以评价水木年华的音乐,但不该剥夺他们怀念属于自己的青春的权利。

1 2 3456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