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手法诗意短片《我们是否仍相爱?》

隐喻手法诗意短片《我们是否仍相爱?》2016-08-14T00:00:00+00:00

隐喻手法诗意短片《我们是否仍相爱?》

·纪录片 - 人文/历史·视觉探索 - 概念短片1.1w播放1.2k人气值
发布时间:2016-08-14 08:00

扫码使用新片场app投屏

本片改编自Ta-Ku(原名Regan Matthews)和Jhene Aiko合作的一首电音单曲《we were in love》,收录在EP《Songs To Break Up To》中,主题是关于分手,歌曲本身的风格就已经很迷离低颓,而在这支短片里(作为歌曲MV的后续,所以称作第二章),导演Jason Bock更是刻意用零碎化的手法,刻画失去爱情的人的群像。他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让每一个人都感同身受:激情犹在时,如干柴烈火,世界的一切都是我们的想象;激情褪去时,歇斯底里,疯狂地想要寻找一个出口。 缓慢的节奏配合大量隐喻蒙太奇的手法,如独自一人时,遥对大海,孤独的物象是形单影只的飞鸟,眺望相对,会不会像诗中所写“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还有呼吸沉浮如同太空星云的聚散和破裂,等等,这种意此言他、由此及彼的手法,趋于诗化、趋于意识流,构成了这部晦暗阴郁的电影诗短片。 好的电影是每一帧都可以成画,如果说10分是一个界限,那么导演对镜头的要求或许是11分。 而Bailey Wiley的旁白,像每一个猝不及防从爱情中跌落的人的口吻,在回味、在乞怜,做不了“唯一”,于是成为唯一的孤独,这种溃不成军的纠缠、欲说还休的挣扎,将爱情的纠葛演绎得令人心酸。 现代人的爱情并无水分,只是呈流水式的特征:当高潮到来时,常常表现出不顾一切的特点;而高潮退去后,也常常表现出一种迅疾的空虚。 真想对沦陷在爱情里的人说一句,恋人们呐,情深不寿。

标签

评论

等待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