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扎五谷画传承人 索南本

尖扎五谷画传承人 索南本2021-05-16T17:57:16+00:00

尖扎五谷画传承人 索南本

·宣传片 - 人物·剧情短片 - 文艺2.4k播放745人气值
发布时间:2021-05-17 01:57

扫码使用新片场app投屏

“五谷画”,顾名思义,即用大米、青稞、小麦、油菜籽等五谷粮食制作的一类工艺美术作品。 相传尖扎五谷画起源于尖扎县措周乡。其原本是当地藏族人民祈盼五谷丰收,风调雨顺的好日子而制作成的一种供奉三宝和各路神仙的供品。秋收之时,人们会在收好庄稼前,摘几棵颗粒饱满的青稞和麦穗插在客房中柱上,以感恩吉噶拉姆在这一年的保佑。藏传佛教认为“五谷”乃是凝结天地精华之吉祥物,藏族民间也常则将“五谷”作为避邪镇宅之宝。 “尖扎五谷画”制作工艺较为复杂,要经过选粒、浸药、蒸熏、烘干、磨板、粘贴、增亮、装裱等多道工序。绘制五谷画,首先要在硬纸板上用铅笔画进行“起底稿”。画好底稿后,要根据设想中的画面颜色,确定所要使用粮食的种类及其大小。粮食的使用要遵循“近大远小”的原则,画面中不同的区域要选用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种类的粮食。当选好了所要用到的粮食颗粒后,就要将粮食颗粒按照一定顺序一一粘贴在底板上。制作一幅普通五谷画一般需要3-8天,但像唐卡题材的大型五谷画则多需要9-12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索南本,出生于1978年,措周乡措香村人。索南本经过十余年来的不懈探索与研究,将八十多种粮食运用到五谷画的制作中。2015年11月,索南本耗时九个月完成大型五谷唐卡《释迦摩尼》,该五谷画唐卡画已被上海某文化旅游企业收藏。在索南本的多年不懈探索下,唐卡、字画、花草虫鸟、人物肖像、民俗、山水风景都能作为“尖扎五谷画”的内容选题。 索南本创业成功后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2015年,尖扎县政府重点扶植青海引福五谷画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全县扶贫产业基地,当年该公司就解决了二十七名残疾人、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截止到2020年,青海引福五谷画开发有限公司共举办五期手工艺技能培训,培训人次累计达一百六十六人。2016年,“尖扎五谷画”产品进入塔尔寺等旅游景区进行销售,青海引福五谷画开发有限公司所开发的各类五谷画产品极有市场前景。 2020年,索南本公司被评为青海省民族手工艺品加工生产扶贫基地。

标签

评论

等待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