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彰显文化的根脉

让城市彰显文化的根脉2022-08-26T06:48:02+00:00

让城市彰显文化的根脉

·宣传片 - 活动/赛事432播放84人气值
发布时间:2022-08-26 14:48四川

扫码使用新片场app投屏

城市书房公益讲座:诚邀自贡城市规划设计的天花板,刘亮晖老师。 欢迎您!一起聆听刘老师讲座:千年盐都的城市发展简史! 主办单位:自贡市委宣传部 、 自贡市委统战部 、自贡市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自贡市城市科学研究会 、自贡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时间:6月30日晚上7点(星期四) 地点:南湖体育中心·城市书房 让城市彰显文化的根脉当人们沉醉在自贡城市的青山绿水之中,置身于城市文化的包围之中,会感觉到她是一座让人亲和的城市。“亲和”是什么?是蓝天碧水中显露的无限生机,是在延续历史的文脉中铺陈的城市文化内涵。为守住这份“亲和”,刘亮晖致力将千年的历史文脉留存于城市规划和建设进程之中,让家乡盐都在拥有“市”的繁荣的同时,更有“城”的独特内涵和品位。 我国城市建设的急速推进,使蕴含城市特质、折射城市形象的文脉特征正逐渐快速消退。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摸不到历史根脉,感受不到原有的历史文化积淀,在繁华和喧嚣的都市深处,人们体味到的是一种难言的落寞。正因如此,刘亮晖在走遍自贡的古街小巷的同时,对古镇、古街、古村落和历史建筑格外留心,每发现一处极具价值的地方,他都兴奋不已。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他就非常关注仙市古镇的文化遗产价值,在自贡城市总规中就选取仙市古镇编制了导向性的“保护规划”,他多次在省建委和专家们中奔走呼号,使仙市古镇得以在1992年申报,成为四川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06年他又主持编制了《自贡仙市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总结提炼出仙市“井盐故道明珠、川南明清古镇”的地域个性特色,制定了切合仙市实际的保护规划和对策。2007年5月,仙市成功申报成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该项规划亦获得四川省2011年度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 1982年国家公布了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让刘亮晖产生极大感触,“自贡拥有上千年的盐业历史,如何才能在城市不断发展中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应是一个很好的机遇。”1984年4月,国家建设部、文化部着手“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工作,刘亮晖同其他专家一起,一边查阅资料学习各地经验,一边参与调研,完成了《自贡市历史文化概况》的整理和申报材料。1986年12月,自贡成功申报成为第二批38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与此同时,刘亮晖还负责雅安荥经,自贡赵化、牛佛、艾叶等历史文化名镇的高质量保护规划的编制,为这些古镇成功申报省级、国家级名镇提供了扎实的技术支撑。 “中华源远并流长,百座名城灿四方。时把老街当破屋,还将古迹困高房。回观伤痛心沉重,每面无知语激昂。文化家园当守护,千秋万代永留芳。”这首刘亮晖创作的感怀诗反映出他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坚定信念。保护盐商大宅贡井天禄堂、天车井架、富顺县后街……尽管遇到诸多困扰,但刘亮晖和同仁们通过长期不懈努力和积极争取,使得属于盐都独有的记忆保留了下来。2009年6月,刘亮晖以其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街区及文物古迹保护等方面的杰出贡献,成为全国第二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26个提名奖获得者之一。

标签

评论

等待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