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即将消失的民间艺术——茶灯

寻找即将消失的民间艺术——茶灯2016-08-01T06:28:01+00:00

寻找即将消失的民间艺术——茶灯

·纪录片 - 其他4.5k播放2.9k人气值
发布时间:2016-08-01 14:28

扫码使用新片场app投屏

孟溪老区(今孟溪镇、大路乡、妙隘乡)素有“梵净府城”、“文化老区”之称,是黔东五大古镇之一,孟溪茶灯大约产生于唐代,兴盛于宋代,已有逾1000年历史。孟溪茶灯来源于当时的茶山文化“十二采茶娘子”上山采茶而得,是一种集灯、歌、舞、戏、锣鼓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为一体的民间综合艺术。据史料记载,远在唐、宋时期,松桃就有种茶制茶的历史,并被朝廷所选用,素有茶乡之美誉。到明朝,种茶、制茶、饮茶在县境内已普及规模。相传,孟溪民间制茶艺人为表示庆贺,把采茶、制茶过程中男女歌舞戏耍汇编成一种民间文艺表演形式,由于白天上山采茶,只有晚上才有时间聚在一起一边选茶一边歌舞,“灯”就这样伴随着茶文化歌舞诞生了,“孟溪茶灯”就这样形成并一直传承下来。   因有“女不跳茶灯”之俗,幺妹子角色通常由男角扮演。演员除丑角和旦角外,还有帮腔人员,人数从十多人到数十人不等,伴奏乐器以打击乐为主,孟溪茶灯的现状由于茶灯文化的音乐和表演形式都无法用文字来加以记载和传承,所以千百年来都只能靠群众代代口耳相传。   在谈及茶灯的现状时,老艺人戴昌汶老泪盈眶“像我们这样专业的茶灯艺人越来越少了,要是再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这一优秀民间艺术可能很快就会随着我们这些老人的逝去烟消云散。”到2006年,孟溪原老区的茶灯专业队伍已不到7支,表演人员不足200人。   为了不让这人千百年留传下来的民族民间特色文化消失,孟溪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如何继承和发扬这一民族瑰宝。在经过多次讨论研究后,该镇决定通过建立专业的茶灯队和举办一年一度的茶灯文化艺术节的措施来对这一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发展。

评论

等待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