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你是否要取消绑定(第三方名字)账号?

将该作品添加到专辑时,将从我的主页中隐藏
确认 取消
将该作品添加到专辑时,将从我的主页中隐藏
取消 确认

2019,东北文艺还没复兴

2019-12-23 15:00 发布 综述 - 感悟


11年前,歌手董宝石和他的说唱团体“吾人族”登上了综艺节目《天天向上》。


他们唱“碧波蓝天绿瓦红砖,白山和黑水”;他们唱“哪怕是哀鸿遍野,哪怕是天无日月,我也愿与我深爱的这片沃土同存共灭。

“这片沃土”,就是中国东北



11年后,《中国新说唱》的复活赛上,一个自称老舅的歌手以一曲《野狼disco》迅速蹿红,现场评委邓紫棋说:“个人魅力很强,他可以一下子让你记住他整个人。”

这个“老舅”就是董宝石,艺名“宝石Gem”
在第二轮比赛上,他唱《山河图》,因为忘词和发挥失常,而止步复活赛127强。
但这并不影响一个因老舅和他的歌,而掀起的时代……



01
复兴喊麦



相信几乎所有人,现在听到《野狼disco》的音乐都是这个反应吧?


“大背头、BB机、舞池里的007”

——《野狼disco》


这种近乎喊出来的说唱方式咬字实、落音重,其实源自东北的喊麦。



如果你跟东北人提到喊麦,他们会想起儿时的记忆。在他们眼中,听喊麦可比看现在网络喷子的骂战带劲了不知道多少倍。

那时候的东北小县城里,除了工厂和烟囱,就是夜总会、KTV和迪厅。迪厅里有很多留着郭富城头、穿着皮夹克的小青年,东北话管他们叫“山炮”。


他们能即兴把一些经典歌曲、诗词改编成押韵的顺口溜,再夹带一些黄腔,用类似于喊的方式唱出来取悦迪厅里的客人和观众。

被改编得恰到好处的段子还会被大家奉为经典语录。于是,这些被“说唱”出来的押韵语录,就是最早东北人心中的“喊麦”。
很多年后的一首《一人我饮酒醉》,火遍了大江南北。东北的喊麦,再一次以网络直播的形式进入了大众的耳朵。

当时快手上有几位直播喊麦火起来的天王级人物,他们的昵称统一都会在名字前加上“MC”的字样,例如:MC高迪、MC天佑、MC井宁。

其中那个叫“MC天佑”的主播,真名叫李天佑,是一个东北富二代,过着日夜笙歌的生活。在快手平台上,MC天佑的喊麦作品之多、歌词之劲爆,受到了大家的热捧。


曾经《齐鲁晚报》是这么评论李天佑的:


李天佑的作品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节奏感极强,讲究押韵,将极富共鸣的说唱内容和音乐完美结合,为观众带来愉悦的视听效果。李天佑在音乐作品中,将喊麦这一音乐表现形式,打造成中国版的RAP,并完全媲美了鸟叔等国外艺人的流行歌曲。


而关注的人越多,其中负面的评论也就越多。在MC天佑的喊麦歌词中,他对色情粗俗甚至违禁之事无所畏惧的表达,使他自己陷入了众矢之的。


一时间,77首MC天佑的喊麦歌曲随之遭到封杀。快手平台也连续封号,禁止他直播。就这样,他一手建立起的喊麦网络帝国,又被自己亲手摧毁了。


但不可否认,喊麦这种东北特有的音乐形式需要有人来发扬,但不能像MC天佑那样“发扬”。
而同样听到MC天佑喊麦的,还有人生道路截然相反的董宝石。



02
东北老舅

“等你稳当地进入梦里,再给老舅点赞双击”
——《社会老舅摇》


1986年,董宝石出生在吉林长春。

90年代初,东北兴起下海经商潮。董宝石的父母在长春黑水路做批发生意。刚开始生意不错,家里的生活也比较富裕,董宝石一家搬进了家具齐全的商品房。


但90年代的很多东北家庭都跟宝石的家一样,在光鲜的外表下,藏着衰落溃败的内势

靠着工业和重工业发展起来的东三省,在经历了90年代末的下岗潮之后,使无数家工厂相继倒闭,又把无数人推出了工厂大铁门,沦为社会和时代的边缘人。

下岗潮影响了整个东北的经济,宝石父亲的生意也接连惨败,家里揭不开锅了。父母为了生存辗转反侧,日渐焦虑,还没长大的宝石,成了父亲的情绪垃圾桶,家里的气氛异常压抑。

2003年,在董宝石高二那年听到了郝雨《大学生自习室》这首说唱,但自己不会乐器,于是拉上好兄弟莲花搞了一个叫“禅”的说唱组合。



长春最早几个玩说唱的组合“牵桥搭线”“钻石公园”和“禅”决定一起出张专辑,就合并成了“吾人族”, 名字是莲花父亲想的,取义“非吾族者,不与为谋”

而“吾族者”,是一群什么人呢?

他们是像宝石一样从小少不了港台流行乐、大陆和西方摇滚,以及西方饶舌熏陶的东北文艺青年。


四大天王、成龙、发哥和星爷的港片、TVB港剧、三级片,如梦似幻地填满了宝石的整个青春。除此之外,诗歌也成为了他的精神支柱,惠特曼、里尔克和海子,是他文学和精神世界的“支柱”。



那首备受赞誉的《海子》,宝石创作了整整两年。后来,写出《冬泳》的东北伤痕文学作家班宇,逢人便推荐这首作品。


他在歌词里释放了自己的想象力:


他叫查海生,为了大海生,阿尔的太阳照亮他一生;
一个诗人一个时代的象征,只留下信一封飞在山海关的大风。


董宝石说,自己每每录到这首歌,眼泪就止不住往出涌。因为他的眼中有一个美好的浪漫主义诗歌梦想。



董宝石写的诗歌


他给自己的双臂纹上了海子的诗:左手,“流浪、爱情、生存”,右手,“诗歌、王位、太阳”,出自海子的《夜色》。


2009年,大学毕业步入社会的董宝石在西安晃荡了大半年,考公务员没考上。玩说唱的好兄弟高煜燃坐了半年班儿甩手不干了,着手创建了他们的独立厂牌“吾人文化”。


2011年,吾人文化做的第一张正式版专辑就是《吾人归来》,卖了一千多张,对于一个“新”说唱组合来说,这个数目说少也不少。


因为当时正值中国说唱的“寒冬”……本以为自己能把说唱当成事业的董宝石,再一次陷入了迷茫。他说:“那几年是民谣最好的时代,是摇滚尚有余力的时代。把这张专辑做出来之后,没办法,想生存还是得上班,得工作。”


时代的打磨装不下的是寂寞。当初5个人的吾人族,只剩下了宝石一人。于是他决定跑去成都。


这期间,做过商场主管、卖过水龙头、倒卖过手机、开过滴滴Uber,但每年一直在坚持写歌,一年写三首,“靠这个赚钱太难了,我网易云当时只有300多个粉丝”。


2017年《中国有嘻哈》,让无数rapper走红。董宝石看到了希望,在他准备重操旧业之时,却错过了选手招募期。但他很快发现,所有在《中国有嘻哈》火了的歌手,都有一个人设。


一天,他听到了一个“蒸汽波歌单”。这种风格的音乐是2010年左右在日本和美国风靡的一种电子舞曲,但颇有80年代的“City-pop”的感觉,是复古怀旧与电音的混搭拼贴,代表着工业高度发达之上的“未来复古主义”。


于是有心的董宝石准备复刻蒸汽波的音乐风格,并为自己建立一个“老舅”的人设。


老舅,在东北特指最小的舅舅,而他塑造的“东北老舅”形象是东北中年小人物的缩影,要面子、没本事、老好人儿。
董宝石说,老舅其实就等同于他自己。他希望利用“老舅”的人设,跟自己和解、跟音乐和解,也跟这个时代和解。


2019年3月,董宝石写完了新歌《野狼disco》,这是他“老舅系列”的最后一首。


2019年9月29日,长春演唱会上,老舅和台下互动:“虽然(《中国新说唱》)名次不太行,但咱们的歌还是很牛逼的。讲完,台下忽然嗷一嗓子“干就完了!”,顿时掀起“老舅牛逼~老舅牛逼!”的声浪,一切就像董宝石当初的梦境一样……



老舅回到家乡,比在成都的生活更精神了些。爆红后的老舅,仅10月份就有14座城市的巡演。


无数明星、网红、短视频博主,开始翻唱他的这首《野狼disco》,快手、抖音、B站上,只要是跟这首歌有关的二次创作视频,都会赢得网友疯狂地双击点赞。

这时候很多人说,老舅带起了一股“东北文艺复兴”的热潮。

03
短视频战场

“东北初代牌牌琦,DJ瞅我也懵逼,
不管多热都不能脱下我的皮大衣”
——《野狼disco》
老舅唱的“牌牌琦”,是最早一代的东北快手红人。

2017年冬天,在零下十几度的哈尔滨街道上,你或许会偶遇一群穿有印着不明所以英语单词的廉价套装、露着脚脖子的一群瘦成杆儿的年轻人,配上震天响的喊麦音乐或者是《激光雨》,齐刷刷地扭来扭曲,边扭边喊麦。旁边还站着一个拿着手机录视频的人。

牌牌琦的沙雕舞蹈视频,在快手上爆红,很多人被这种莫名其妙的混搭和“土味”逗得哈哈大笑。

后来,有了一众模仿牌牌琦的东北青年,穿着类似的服装,摇晃着脑袋,嘴里说着各种土味台词和情话,他们管这玩意儿叫“社会摇”


再后来,这股风波在牌牌琦被封禁之后传到了广西,有一群穿着旺仔套装的小青年自称为“精神小伙”。他们的标志性动作是“摇花手”

牌牌琦带火的社会摇,也成了东北小伙儿们的土味乐趣。在董宝石离开东北的5年中,承载土味娱乐功能的短视频这种形式,让很多东北人意识到,发挥他们余热的时候到了。


除了“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小烧烤”之外,东北人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搞笑劲儿,或者称之为“喜剧天赋”。


东北昼短夜长,气候寒冷,一年能干的农活也就那么三四个月,剩下的大把的时间就是东北人聚在一起消磨时光,而消磨时光的方法就是讲故事、说笑话,东北人称之为“唠嗑儿”。

今年10月12日,老舅发了一条微博,他和短视频博主老四在一起给他的《野狼 Disco》拍MV。
老舅说“Make 东北 great again!,有人形容说:这是东北文艺复兴双杰的历史性会面。


“老四的快乐生活”在抖音和快手双平台上破圈了。


老四,凭着一人能演全世界的自信,扛起了男女老少各种的人物形象。




老四最有名的系列就是《酒桌上的故事》


“我提一杯”的口头梗,既是酒桌饭桌上的开场白,更是喝酒和办事之间的摆渡话术,也是交际场上的一个暗号。


在“老四的快乐生活”这一“连续剧”IP下,老四把东北苟且度日、中年油腻的成年人们的“酒桌文化”、“人情世故” 一一说了个遍。




老四的表演很细腻,几句短短的对话里,一个眼神、一个语气或是一个小动作,都包裹着世俗冷暖。


在他一人扮演的人际关系网里,折射出了东北甚至华北地区错综复杂的交际场。


虽然只是小小的手机竖屏视频,但却被他扩展出了一卷北方社会群像的《清明上河图》。


老四,把东北人的短视频,玩深刻了。





而这些创作灵感,全都来自老四的生活经验。


跟董宝石同岁的老四,1986年出生于黑龙江佳木斯,父母是工人。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太好,穷到母亲为了让他解馋,给唯一的肉食就是5毛钱两根的火腿肠,红色皮的那种。


2004年,18岁的老四没背景、没文化、没特长、父母下岗。唯一的机会就是朋友联系的中介,能把他输送到日本做务工人员。


当时的老四求之不得。然后就去了日本打工。


“当时我在离东京不远的埼玉县租了一个小复式,特别小,十五六平方,能做饭洗澡,东西一摆,一层就没有下脚的地方了,上层睡觉。”



在日本的老四


跟日本人相处不来,不懂敬语被人误解不礼貌,去医院看病说不明白病情……这些都是老四的日本痛苦生活。一年内,他从180斤瘦到了120斤。


光是在日本的打工生活,老四能跟你讲一天一夜都说不完。


他说:“很多人都把去海外务工看做是一种光环,说白了都是为了面子。但那个光环里面到底有多少辛酸,只有自己心里才有数。”




回国后的老四,一直在老家送快递。每月攒个几千块,结了婚生了娃,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两年前,他第一次拍摄短视频。


因为精通日韩当地人文特色,他的第一支视频就是模仿韩国人喝汤,第二支视频是模仿日本人吃饭。




老四的生活让他见识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成为了一个眼光毒辣的生活观察家。


他心里明白什么样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打扮,说什么样的话,他心里明白有哪些最典型的矛盾点会引发戏剧冲突。


就这样,老四扛起了东北人在短视频战场上的大旗,打下了一片阵地,告诉了全国人民:东北,不只有李天佑和牌牌琦,我们也可以做有价值的文化输出。


大概今年7、8月份,老四在抖音上听到了《野狼disco》,那时候他还不知道歌手是谁,但心里有了感触,有了共鸣。


后来因为微博上音乐博主耳帝转发老四和老舅,两人才牵线认识。于是老舅就找来了老四一起拍《野狼disco》MV,老四说:“我认为是抬举我了。


老舅接:“东北文艺复兴靠大家。




04
二人转伤痕


“我是你的男孩谢广坤,你要眼睁睁的看我给你一个吻 ”
——《你的老舅》

2010年,《乡村爱情故事》在电视上播出,成了东北文化最有力的输出。谢飞机的那句“她扒拉我”,几乎成了全国人民都会的一句东北话。



没有哪个电视剧能像《乡村爱情故事》一样,一做就是11季。而且到了第11季还能挤进2018-2019中国电视剧满意度调查百强榜单,连今年大热的动画网剧《全职高手》也只能排在它之后。


而这部剧的幕后推手,其实是告别春晚舞台的赵本山。剧里大家熟悉的刘能、赵四、谢广坤这些经典角色的演员,也是赵本山的徒弟。


跟本山大叔一样,他们最早都是二人转演员。


自1990年登台春晚以来,赵本山始终没忘记自己是一名二人转演员。他也曾多次在他的小品中融入二人转元素,也让自己的徒弟在今后表演的小品中融入二人转元素。



但由于二人转歌词经常被诟病低俗、语言赤裸,遭到了不少抵制。于是2003年,赵本山作为当时的东北文化符号,首先倡导起了“绿色二人转”,并创立了“刘老根大舞台”,大力扶植二人转演员。


但多年过去后,赵本山的徒弟们都火了,二人转却从大众的视野中消失了


在赵本山心里,东北文化的传播总要让后面的一代又一代去进行。于是他铺路、他投钱,他主动淡出公众视野。


从千禧年开始,《刘老根》、《马大帅》还有接下来的《乡村爱情》,让乡土气息成为了全国人对东北的一大印象,也让辽北第一狠人范德彪名震四海。


而自称“社会人”的彪哥,是东北人的最后排面,他自由、随性、还有扯点犊子,但他正直刚毅,挺身而出。最重要的是,彪哥从不向社会屈服。



在赵本山的喜剧里,表面上是一个个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是搞笑、是土嗨,但深层次是赵本山不愿揭开的东北人心里的疤痕……


建国之初,作为“共和国的长子”,东北人口一度占全国10%,GDP占全国85%。


1978年时,全国经济总量前十的城市,东北占了四席。那时候的东北文艺是兴盛的,是老舅唱的“大背头、BB机、舞池里的007”。


而时至今日,东北繁华殆尽,经济衰颓。


2011年,大连人编剧高满堂,写下了电视剧《钢铁年代》的剧本。描绘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鞍钢建设发展,以及东北在率先工业化后的经济状况和风土人情。



同年,张猛自编自导了一部电影《钢的琴》,成为了当年评价最高的国产电影冷门佳作。


故事就发生在东北90年代的工业城市,王千源饰演的陈桂林是一个钢厂的下岗工人,因为跟妻子离婚后能让女儿留在自己身边,买不起钢琴的他决定为女儿手工造一架“钢的琴”。



为了女儿,他近乎放弃了一切,但又逃不掉小人物的劣性和无法成功地宿命。



钢琴造出来了,但女儿却不能回到陈桂林身边了。因为他自己,也因为那个时代。


在这些早已不再运作的废弃工厂里,望着高高的烟囱,回忆过去那段热火朝天的日子。那是东北劳动人民最后的倔强。


同样倔强的,还有彪哥。经历了无数次下岗再就业的范德彪,奋斗过、风光过,也挨过打、受过冷落,但彪哥从没服过软。



那个时候的东北,还有千千万万个范德彪,有被下岗压垮的,也有挺过来的。


从某种程度上讲,《野狼disco》和《钢的琴》有着相同的精神内核——现实残酷的东北落寞时代。



他们虽然都有些非主流、浪漫主义、复古怀旧,都没有华丽的镜头和精致的剧本,但那却是一部贾樟柯式的时代纪录电影,只不过地点从山西换成了东北。


如果把《野狼disco》拍成电影,恐怕真会有一种《山河故人》加《白日焰火》的气息。


而亲眼目睹了这场不堪时代变革的董宝石,只能在自己的歌里书法这种无奈:


“没有事,没有事,我对着天空笑一笑” 。


如果说,海子是董宝石的精神支柱。那二人转,就是全东北人的精神支柱


但因为语言的限制,因为在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趋势下没能与时俱进,二人转就像那些下岗工人一样,逐渐与时代脱轨,而被主流舞台淘汰。


而二人转的复兴,就不得不提起成立于1999年的摇滚乐队——二手玫瑰


自从出道开始,二手玫瑰的演出现场就充斥着浓郁的黑土地二人转风情。无论是红绿碎花布、大花袄,还是黑丝袜和大红唇,夸张艳俗眉飞色舞,西方的吉他贝斯鼓搭配东方的唢呐和笙,加上生动朴实口语化的嬉笑怒骂,从里到外,从服装到歌曲都体现着二手玫瑰的特立独行。


很多人看待二手玫瑰,跟看待二人转是一样的:艳俗、魅惑


但主唱梁龙毫不避讳:“这就是炒作,但我从来不怀疑自己的风格,我的化妆是在讽刺这个同样戴着面具并不真实的世界。



东北二人转的曲调和故事、摇滚乐态度、二手独有嗓音……奇怪的混搭风却造成了一种荒谬又真实之感,仿佛古典的血液植入摇滚乐,却能看透现代中国的灵魂。


而在国内一大片要“走出去”的乐队来说,二手一直是一个“反骨”的存在。
他们扎根于东北大地,鼓捣着他们嘴里的“曲艺摇滚”。


因为在二手心中坚信:民间的就是社会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坚持民族特色,才是真正的文化输出。


二手玫瑰把“艳俗艺术“的滥觞到摇滚这一脉很好地承接并发扬光大了。





05
东北文艺复兴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野狼disco》


2019年10月,陈伟霆跟老舅来了一次“合作”。


被称为东北蒸汽波的《野狼disco》,塑料粤语换成了陈伟霆的地道粤语,这也为这首歌带来了二次传播的高峰。



因为大家觉得陈伟霆和正版粤语的搭配,让他们对这首歌更能燃起欲望。


于是《野狼disco》真正从网络神曲,变为了全民熟知。但对于老舅来说,这其中却略带一些嘲讽。


《野狼disco》爆红的原因,非一言以蔽之。但一定少不了一些关键词:土嗨,魔性,洗脑,复古,风骚,混搭,拼盘,粗糙,low就是潮。


老舅在歌中融入的东北人对时代的思考,却被大众娱乐逐渐消解……


老舅直言:“我们这个年纪的说唱歌手,不只是那种插科打诨的小丑,我们有很多对社会的责任感。


在陈伟霆合作版的野狼Disco里,结尾的电话里两人讨论的不再是如何与姑娘搭讪的内容,而是商演的价格


老舅深知商业对于文化传播的价值,希望有更多年轻人消费自己的音乐,希望让东北文化跟得上产业化的浪潮。



但像老舅这样的东北艺人还是少数,当东北从全国十强到经济没落,这逼得东北人走出东三省,把他们日常自嗨娱乐的方式变成一门手艺,靠卖艺养家吃饭。


而经济的不景气只会快速加重东北文化、曲艺土壤的沙化与贫瘠,老舅、二手,他们其实也并不想奋力呐喊,但他们都不由自主地表达出了对于东北本土文化的一种彷徨。


二手玫瑰,有一首歌叫《伎俩》


歌词唱道:


我必须学会新的卖弄呀
那样你才能继续地喜欢
因为艺术是个天生的哑巴
他必须想出别的办法说话


透过歌词,深感无奈。


在这些看似娱乐土嗨的歌声、舞蹈、笑声里,藏着的是中国最严肃的灵魂。


新一季的《吐槽大会》上,二手主唱梁龙隔空吐槽,依然不忘传播他的摇滚和东北二人转。


在无情的自黑下,说尽了对传播东北文化的辛酸。



2019年,我们都说“东北文艺复兴”、“东北文化复兴”,


二手玫瑰以摇滚的方式传播二人转,老舅用说唱在带入喊麦的元素,导演们在用镜头记录东北的变迁……


他们的作品,实际上是在用新浪潮下的艺术方式,带动东北文化的复兴。但在东北这片沃土之上的文化,真的复兴了吗?


事实在“东北文艺复兴”这条路上,还需要走得更长远。


不可否认,对于近二十年的东北文化传播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


但在人人面临社会重压而娱乐至死的大环境下,这也是最坏的时代。


只求这世界再多一些老四,再多一些老舅……


-END-


参考资料:

《东北文艺复兴一杰:拍视频的老四》采访、撰文:黄昕宇

《唱《野狼disco》的东北老舅,为什么会火?》,作者:黄莹莹

《专访《野狼DISCO》宝石老舅:东北的蒸汽回忆,老舅的诗与远方》来源:圈外Outsider

《《野狼Disco》与“东北老舅”的大时代》2019.10《南方周末》,作者:李在磊

《从《马大帅》《钢的琴》到《野狼Disco》,东北“伤痕文化”三部曲》来源:犀牛娱乐

《你不懂《野狼Disco》,就不懂东北年轻人的生活》来源:南窗音乐


《快手上的老四是东北民间哲学家》来源:北戴河桃罐头厂电影修士会
《从野狼disco到郎朗媳妇,东北文化为何总能上头?》来源:娱乐产业
举报文章

新片场

评论 

还没有人发表评论,来第一个发言吧!
关闭前无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
更多

新片场

不限

新片场官方账号 为客户创造价值

联系TA
分享
在新片场 App 上联系他

新片场私信功能已全面迁移至 App 中使用,
网页上可以查看之前的消息记录。

扫码下载 App

查看历史消息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请输入您的私信内容

取消 确定

私信发送成功

接收私信功能已迁移至新片场APP,请下载新片场APP及时获取私信消息通知,不错过任何一次合作机会。

扫描二维码,立即下载APP

只有安装新片场APP才能收取私信回复,是否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