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你是否要取消绑定(第三方名字)账号?

将该作品添加到专辑时,将从我的主页中隐藏
确认 取消
将该作品添加到专辑时,将从我的主页中隐藏
取消 确认

豆瓣9.3!难怪它能火600年

2021-01-11 18:20 发布 综述 - 感悟


要说在中国,谁才是粉丝最多,火的最久,一有点风吹草动就会上热搜的网红?
毫无疑问,是故宫。
2017年,《我在故宫修文物》意外刷屏,让几经时代变革的“老网红”故宫,再次走进了年轻人的视野。
这部讲述故宫文物修复工作者的纪录片,也带火了文物修复师这个有些“神秘”的职业。
纪录片播出后当年,就有1.5万人报名要到故宫博物院去修文物。
2020年,伴随着人们生活的动荡不安,
故宫迎来了自己的600岁生日。
着故宫600岁,又有一部和”修“故宫有关的纪录片,这两天悄悄上线了——


《我在故宫600年》

和《我在故宫修文物》一样,这部纪录片一共3集,都是通过文物修复师的工作,来回溯故宫历史的传承和文化。

但和《我在故宫修文物》不同是,《我在故宫600年》里的匠人们,修复的不光光是文物,更是整个故宫的建筑。

因为建筑本身,就是故宫最重要的馆藏文物。


所以这部纪录片最大的看点,便是了解经历过无数风云变幻,却依然是存世最大、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群的600岁故宫,到底如何保持“青春永驻”。
纪录片从一场名为“丹宸永固”的展讲起。
为了迎接故宫的600岁,故宫博物院在2020年举办了一场为时3个月的大展——
【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


展览中的453件展品,顺着600年的时间线,带人们穿越时光,讲述着这座巍峨的皇家宫殿的建成史。
这次大展由故宫博物院古建部负责。
古建部从1958年设立之初,就一直承担着负责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既然是展现故宫的修建过程,那么了解600年前的工匠如何为皇家宫殿打地基,必然是展览的重点之一。
毕竟坚实牢固的地基,是让故宫600年来屹立不倒的基础。
可是想在故宫里“挖土”,进行大规模的地下考古,那肯定不行。
为了寻找“丹宸永固”的秘密,古建部的工作人员来到了安徽凤阳,朱元璋的家乡,明中都遗址。

当年朱元璋登基后,决定在家乡凤阳建造第一座都城。
营建过程极尽奢华,却在第六年被朱元璋突然叫停。虽然至今关于明中都建造被废弃的原因,历史仍没有定论。
但在明中都遗址中,依然保存着明初宫殿土作工艺的最高标准。
根据古建部工作人员的介绍,我们看到紫禁城太和殿的前身,这座明中都遗址中最核心的宫殿裸露在泥土中。

虽然并不完整,却也能感受到当时建造的规模气派。
这座建筑的台基为层层碎石、夯土交替夯筑而成。
台基仅挖掘出来的部分,就各有18层之多。
其中还有用来来巩固碎石层的木桩。

这些木桩深深插入地下,深不见底。
可见当时的建造工序繁复又充满前人的智慧。
有了明中都的建造经验,故宫的营建显然会比明中都规格更高,技艺也更精湛。
如此厚重坚实的地下结构,不仅确保了建筑之上的宫殿历经600年岿然不动,也寓意着王朝能够永远延续。
而借助聚焦【丹宸永固】大展,养心殿大修工程,这部纪录片也为我们徐徐展现着故宫古建部、工程管理处、修缮技艺部、文保科技部、考古部等部门中,那些为故宫岁修保养的专家和匠人的工作和生活。
有人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给故宫里上万块砖上的字做拓印。
只为记录好每一块砖的出处。

有人临摹绘制着房梁顶上难以看到的彩画小样。
将每一幅小样悉心保存,只为给下一代彩画修复者提供完整的参考。

有人年纪轻轻刚入“宫”,就被派去凤阳的明中都遗址“挖土”多年,考古故宫建造时的工序。

有人已经退休又回到故宫,从一捧沙,一桶泥开始,向新一代匠人传授故宫岁修的技艺。

片中,彩画师在临摹完难得一见的彩画后开心得像个孩子。
在他看来,文物都是活的,临摹彩画就是和古人对话。
他用这种方式学习古时画师的绘画手法,然后将临摹的画作当做信息,留给下一代修复师。


你也能看到有人研究了市面上所有粘合剂,找出最适合粘合剥落的文物的粘合剂。
粘合的时间不快也不慢,并且可逆。
这才能未来再修复文物的匠人,留下了重修的余地。

他们修复的不光是现在的故宫,也是未来故宫。

这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责任。

看完这部记录片,你不得不佩服这些故宫修缮专家与匠人们精巧绝伦的手艺和敬业的精神。

无论是一砖、一瓦、一檐、一殿,无论是崩塌、朽坏还是褪色、残损,故宫的匠人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精心地用自己的技艺呵护着这座皇家城池。

而他们很多人都是年纪轻轻就来到故宫。

一待,就是一辈子。


片中有个细节。

在筹备大展时,策展人员找到了一张新中国成立以后故宫第一座较楼修缮者们的合影。

照片中建筑学家与营缮匠人们站在一起,他们当中很多人都已经离世,其中一些建筑学家尚可凭借记录认清面貌。

但更多修缮故宫的工匠们,却已在历史中遗忘了姓名。


没有城池能离开人的存在。

600年前,紫禁城作为明王朝的都城拔地而起吗,从此开始了它的历史征程。

600年里,是这样一代又一代匠人的传承,才能让故宫以一种永恒的视角,凝视着万代更迭。


故宫的修缮,是一份看似平凡却伟大的工作,修复的工作不停止,是匠人精神的传承,才能让如今的故宫依然生机勃勃,依然在二十一世纪中“丹永固”

想看的朋友,B站上有。


举报文章

场库

评论 

还没有人发表评论,来第一个发言吧!
关闭前无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
更多

场库

发行方

感悟人生,只需一刻钟

联系TA
分享
在新片场 App 上联系他

新片场私信功能已全面迁移至 App 中使用,
网页上可以查看之前的消息记录。

扫码下载 App

查看历史消息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请输入您的私信内容

取消 确定

私信发送成功

接收私信功能已迁移至新片场APP,请下载新片场APP及时获取私信消息通知,不错过任何一次合作机会。

扫描二维码,立即下载APP

只有安装新片场APP才能收取私信回复,是否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