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你是否要取消绑定(第三方名字)账号?

将该作品添加到专辑时,将从我的主页中隐藏
确认 取消
将该作品添加到专辑时,将从我的主页中隐藏
取消 确认
文章 共 4 篇
  • 风光类宣传片调色教程精选合集

    本专辑为大家挑选出来了适合风光宣传片类的调色教程,风光正好,正是出门拍摄的好时节,快来一起看看如何让拍摄的素材焕然新生吧!以下课程场课会员和新片场会员用户均可直接领取学习。明亮风格调色想让拍摄的城市风光视频拥有宣传片的明亮质感,那下面的宣传片风格调色教程就能帮你调出明亮的质感宣传片。点击下图传送至课程页面 电影风格调色想要调出电影质感的视觉体验,让拍摄的视频拥有故事感,那下面的课程不能错过,快去看看吧。点击下图传送至课程页面 自然风格调色拍摄的视频颜色与实际相差过大,想要将视频素材还原出原本的自然风光,那下面的课程不可错过,快去看看吧。点击下图传送至课程页面

  • 春风起,踏青时:清明绝美风光大赏

    春雨朦胧,清明将至。在这4月的时节,万物复苏,别有一番景致。而在镜头的记录之下,自然景色更加生动而富有诗意。下面整理了多部优秀短片,一起来感受镜头下的美景吧~一、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本片来自新片场创作人袁祥祎(导演/摄影/剪辑)。江南的雨总是绵长,能够连续下好几天也不停歇。创作人拿起相机去记录雨中的寺庙、城市和人。有的人在雨中不慌不忙悠然自在,也有人在雨中奔波行色匆匆。在烟雨中,这座城或喧闹,或静谧,都别有一番味道。 (原片链接:烟雨中的江南气息 | 《烟雨杭州》)二、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本片来自新片场创作人梅易斯摄影(剪辑)。江南,给人的印象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创作人混剪各大和江南有关的旅拍和宣传片,优美的画面和恰到好处的音乐,透露出有着独特味道的江南记忆。 (原片链接:江南)三、风梢雨叶,绿遍江南岸本片来自新片场创作人NAN(策划/剪辑/声音设计/译者/文案)。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每朵花都有自己的世界,每片叶都有自己的绿意,每个人都能成为含苞待放的种子。人生而自由,当如花绽放。 (原片链接:万物有灵 生而自由)四、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本片来自新片场创作人拉~苏(摄影师/调色/剪辑师)。有多少人想过独自去一次野餐呢?创作人驱车两小时前往野外露营,搭起帐篷,吃着拌饭,喝口小酒,在营帐下与夜空相伴,好不安逸。让我们在这个生机勃勃的春天里,去拥抱大自然吧。 (原片链接:晚风拂过丨山间清明)五、彩蛋本片来自新片场创作人何平(摄影),8G Studio(调色),郭俊丰(剪辑),魏浩(道具)。清明时节,追思先贤。这部央视在2019年拍摄的清明节公益广告,取景丽水的多个景区。一朵鲜花,寄托情思,一份敬意,铭记初心。悠悠的清明思念,在优雅的画面中一一展现。 (原片链接:央视清明主题公益广告《记忆篇》)结语:看了这些风光好片,有没有被春季风景打动呢?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等你拿起相机,记录更多春意盎然的美景。

  • 穿越机VS航拍机,这炸裂的视角赢了!

    十一国庆节前后,各大网站、朋友圈已经被各种祖国风光的延时摄影和航拍短片充满了。个个都气壮山河、美轮美奂。但也有个共性,你会发现这些片中的航拍镜头,无一不是用四轴航拍无人机拍摄的,画面清晰、稳定、震撼。但今天厂长想跟大家聊点不那么稳定却有点刺激的——穿越机 (Racing Drone),无人机的一个分支。对穿越机稍有了解的,可能会认为它只能用来竞速,但在各种穿越机大神眼中,穿越机可是他们用来花式航拍的“新玩具”。先来看看国外FPV大神Johnny带来的这场高速、刺激、翻滚的穿越机飞行之旅,穿越在土耳其的热气球、古老的洞穴和童话般的穹顶之间,享受一下“空中F1”般超刺激的“灵魂出窍”。看完你绝对能领教到它的好玩之处!请戳链接观看↓↓↓穿越机飞行之旅《极致心跳土耳其》穿越机是什么?穿越机跟我们平时熟悉的大疆四轴航拍飞行器完全不同。穿越机属于高竞速、续航时间较短的小型无人机。最高时速可达263公里的穿越机,一秒就能跑80米,它可比我们一般的家用轿车快得多。不仅速度快,为了追求更高的灵活性和更低的惯性,穿越机体积更小,故此他们的轴矩往往只有 200mm-300mm,而目前主流是 250mm 左右,这可以让它们轻松穿越一些障碍物,带来兼具速度与激情的视觉体验。虽然只有巴掌大小,但其实已经五脏俱全了。机架、4 个旋翼、接收器、摄像机、电池等等……穿越机从功能上也可分为两种:竞速和花飞。竞速,一般是在固定区域内按固定线路绕圈、钻障碍飞行,计时最短者获胜,常见的赛事联盟有DRL(美国,室内,金主是ESPN)、DCL(欧洲,室外,世界各地标景点进行比赛)、x-fly(国内)等等。另一种就是花飞,主要以炫技、远航、航拍为目的,录个视频,配以音乐、调色分享惊险刺激的画面为主。爽飞不等于开赛车速度这么快,能好控制嘛?答案当然是不好操控。我们都知道航拍机需要稳定才能拍出美美的大片,因此航拍机加入了GPS、气压计、超声波或视觉传感器等电子设备,协助飞手稳定机身。大疆精灵3拆解内部结构图(来自电子发烧友)而穿越机追求的是灵活和反应,但所有透过电脑自稳的功能都会阻碍飞行,加上这些传感器又重又耗电,所以穿越机大多没有自稳的电子设备,几乎全手动飞行,其操作难度远高于航拍机;所以如果你玩穿越机,没摔过没炸过,或者弄坏过几台,都出不了新手村。除此之外,竞速用的穿越机90%都是以自组无人机 (DIY Drone) 为主。买来无人机基本是以零件为主,构成机型还要自己动手组装。好处就是,自组无人机能为飞手提供更大的自由度。真正懂得穿越的发烧友们一定都会选择自组无人机。穿越机竞速,也跟开赛车是完全两码事。由于穿越机不会接触地面,在竞速过程中是在一个“立体赛道”上飞驰。大部份时间都要以飘移的方式过弯。飞手只能单靠视觉和直觉去判断无人机的重心变化,这十分考验飞手的专注力和警觉性。图片来源于HeyDrones航拍机在行进中,转弯也是平稳顺滑的,而穿越机则能实现翻滚、急坠、水平旋转、垂直俯冲等更具动感的花式操作。穿越机航拍,就是星球大战+速度与激情当然,用穿越机航拍,也绝非易事。航拍机和穿越机在拍摄上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有云台,一个没云台。航拍机追求的是美感,所以大疆近两年也是更是把很多精力投入在了研发航拍云台和镜头上了。大疆Mavic 2上不仅跟哈苏合作,还对云台的稳定性也进行了优化。穿越机更多时候连相机都不挂,直接挂个实时图传镜头就完事,更不用说那么笨重的云台了。图片来源于HeyDrones因此,航拍机大多拍摄的画面都是大全景,很少太接近被拍摄对象和景物的镜头。穿越机则不然,跟拍、紧贴景物还是空中环绕往往都不在话下,所以驾驶穿越机,更考验飞手的反应能力,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规划好运镜路线,不能突然改变方向,容不得半点犹豫。下面这支由穿越机飞行团队Airblastr拍摄制作的山地车运动短片,无疑是最赞的穿越机跟拍短片。Fly Ride本片全程都是由穿越机拍摄完成,节奏有起有伏,实属大神级作品。这部短片由Airblastr团队的Dylan Siggers操控一台挂载Gopro Hero 6运动相机的XHover Stingy穿越机拍摄完成。这支短片的摄影层面有着丰富的镜头语言,自然光驾驭得也十分到位。还呈现了速度感极强的极限机位及跟拍运动镜头。且在后期剪辑上的节奏也拿捏有度,这也不难看出用于拍摄的穿越机和参赛竞速的穿越机玩法还是有本质差别的。用穿越机航拍,操控竞速飞行只是个基础,更高一层对艺术的追求就要把重点放在摄影上,构图、光线、运镜设计、镜头语言都只能多多实践、多多感悟。比如下面两个镜头对比,都是跟拍的画面,但是最终拍出的两条镜头语言和视觉冲击力的差别是巨大的。当然,既然这么难操作,又想拍出好画面,就需要一个实时可见的图传+这个FPV飞行眼镜。FPV,全称 First-Person View,就是第一人称视角的意思。只要戴上这个眼镜,你就像坐进星球大战里千年隼的驾驶舱一样,跟着它旋转跳跃永不停歇,追逐奔跑,亲身体验各种像电影《壮志凌云》中的特技动作。这对于想入坑穿越机,又有各种手残和炸机担心的人,是一个不错的尝试。总的来说,无人机中不论是航拍机还是穿越机,都各有利弊,也没什么地位之争。选择入坑哪一个,就努力花心思把飞行和拍摄技巧练好,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航拍机还是穿越机?你决定好成为哪个领域的大神了吗?

  • 干货 丨 类型片观众爱看票房能赚,为什么我们还要拍艺术电影?

    在7月9日NEW ERA青年电影季发布会暨评委见面会上,评委会成员杨超导演做了“华语电影在海外电影节、电影市场的表现和前景”的主题分享,他的观点新鲜而犀利,为什么中国电影在海外电影节不如上世纪风光,文艺片和艺术片算不算同一种电影等等。以下是杨超导演在发布会现场分享实录对于参展海外,现在是华语电影的低谷最近几年,华语电影在海外市场都表现不太好,这五六年、甚至十年以来,华语电影在海外电影节的表现是一个低谷,这是一个大的判断。在谢飞老师的那个年代,第四代的时候,甚至第五代导演的黄金时期,我们大量的在海外电影节获奖,对于华语电影来说那是一个高峰。但是从六代开始,这个势头止住了,尤其是今年和去年,除了在座的李睿珺导演外,没有一部电影在戛纳的竞赛单元出现。为什么?我个人理解是四代、五代,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海外电影节,其实是西方文化圈的“优待”,他们把我们看成风味小吃,你们的风格非常独特,很有“风味”,所以对于华语电影本身,电影的信息量、做艺术的精致程度、探索度,就没有必要西方的同行一样高,这既是一种歧视,也是一追优待。多年以来华语电影享受着这个优待的,这个优待在近十年以来逐渐的停止了,海外观众以更加平视的方式来看待华语电影。应该说我们在2000年之后就不可能再在三大上拿到特别重要的奖项,当然不能否认也有部分例外,但整体上来说,新一代作者确实很难在问鼎海外电影节。文艺电影,不是艺术电影我们反过来问在座的青年导演,海外电影节到底要的是什么呢?首先要澄清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为了他们而拍片。不是的。然后我们再考虑一个问题,电影节在电影行业中的存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性质,它的价值是什么?要知道,现在大部分观众不看电影节上的获奖电影的,大部分观众是看类型片的,那么它如何存在,它对电影行业到底有什么价值呢?我们讨论这个问题才有意义。我的观点是,任何一个真正的电影节追求的是艺术电影,它要求导演提供给他们的是艺术电影,而不是类型片,甚至不是文艺片。这里提到我对电影有一个“三分法”:电影可以简单分为三类:类型片,文艺片,艺术片。大家看到我把艺术片和文艺片分开了,一般是不分开的。但当我们谈起文艺片的时候,在我的观念中它是严格区分的。100部电影中,我认为90%必然是类型片,大部分公众需要这种生命和情感的带动,需要这种享受,需要这种白日梦,这个梦中国现在做的还不好,或者说才刚刚开始做。除此之外,我觉得还有8-9部文艺片,只有1-2部是属于艺术电影。而电影节需要的就是这一到两部艺术电影。什么是艺术电影呢?就是那些探索影像表达的边界,试图为电影艺术探索新风格,新语言,新观念,新手法的电影才叫艺术电影,而不是主题很深刻,很有情怀,它特别的“不商业”就叫艺术电影。艺术电影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它是不是为电影艺术作出了努力和贡献,如果做了就是,如果没做就不是。我们可以明确类型片、文艺片与艺术片的区别:如果我买了一个恐怖片的电影票,我就要被吓到才会爽,就像在超市里买的老坛酸菜面,你就要给我那个味道,不给我这个味道你就违背了商业原则,这就是类型片。文艺片其实是一种软类型片、轻类型片,它也是商业片的一部分。如果大家接受以上所说,就知道为什么这些年在海外电影节上,我们的表现没那么好,就是因为艺术片的生产降到了一个低谷,很多导演,很多资本,很多都只关注类型片,甚至是文艺片。我们可以再引申一点,艺术电影有什么价值,为什么这个行业要拍这个东西呢?他们生存的价值是为这个行业提供未来的风格、观念、手法、语言,来避免类型的单一和僵化。就像我们看《变形金刚五》已经完全没法看了,花了这么多钱,这么强大的工业系统扭转现实,我们觉得还是闷,非常僵化,有待于像诺兰这样的导演重新注入生命力。举个例子,微软公司有自己的微软研究院,每年几十亿花费却并不产生效益,只是为微软提供未来的互联网基础核心。我觉得艺术电影就是电影行业的微软研究院,而电影节是每年给这些电影提供展示平台——发现创造这些语言的新导演的平台——这就是这些年我们为什么越来越少。如果在座的年轻人有这个雄心壮志,要为中国电影探索新语言,这就太好了。目前我们正值低谷,也许正是触底反弹的时期。比如说去年的一位导演,只有十万块,后来追加了几十万投资,成为了现象级的纯艺术电影,这个电影在语言上的成熟,给各位带来的电影的美感和快感是任何观众都能体会到的。大家要明确的知道自己要的到底是不是艺术电影,然后才能去电影节。如果你拍的是类型片,你去电影节那不是疯了嘛。如果你拍的是一个软类型片,是一个文艺片,投去电影节,其实也会比较不好。因为电影节,尤其是那些比较有公信力的电影节,他们对这一点的判断是非常非常明确的,是不会出错的。说回华语电影的发展,中国电影目前最好的方向:一个是纯粹的艺术电影,一个是纯粹的类型片,用极小成本做非常精准类型的类型片,比如说去年的现象级作品、孔劲蕾剪辑的《中邪》,只用7万块钱拍了一个长片,也不见得是多么崭新的方式,但是他很好的执行了下来,拍了乡村真实生活,得到了无数公司和资本的追捧。从追捧的程度大家可以明白,这个市场有多么渴望年轻的、崭新的年轻导演,尤其是低成本,在相对简单的环境中,先不动用“大工业“做出这种创意的导演。华语电影的发展,也许还有第三条路讲完了上述两个方向,也许我们还可以期待第三条路,这是我个人的一个期待。在我拍《长江图》的时候,圈内很多朋友都知道我们拍的非常艰苦,我的梦想是拍一个《乡愁》或者是《牺牲》那样的电影,需要大规模改变现实,需要那种工业级的力量。我们开机的时候,其中一个演员,就是演“小武”的那个演员,他说他觉得没有三千万是不能拍的这个剧本,拍的话会让前期策划所想要的效果大打折扣。今天回头看,他说的没有一点错。《长江图》就是因为没有钱才缩成了今天这样,我个人也不是很满意。现在,我觉得中国已经可以出现真正的用重工业电影资源来拍摄的电影,我们这个文化,我们这个种族,我们今天的市场以及资源,都足够支撑这样的电影出现。它能够代表文化的水平,能够代表这个种族对于新技术的掌握程度——重工业加艺术电影,这是我的期待的,也希望有一天大家都能加入到这个工作的过程中,也许你们能比我更早完成这个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