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你是否要取消绑定(第三方名字)账号?

将该作品添加到专辑时,将从我的主页中隐藏
确认 取消
将该作品添加到专辑时,将从我的主页中隐藏
取消 确认
文章 共 9 篇
  • 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作品合辑——国产科幻再度来袭!

    4月1日上映的《宇宙探索编辑部》因其8.4的豆瓣高分、科幻荒诞喜剧的创意题材以及《流浪地球》导演郭帆担任监制而备受关注。电影主要讲述没落杂志社主编唐志军召集落魄的伙伴们踏上一场寻找外星人的未尽之路。该片的情节设计、拍摄制作、叙事风格等都颇有新意,吸引了不少创作人,涌现出一系列二创、预告、幕后、解说等作品。本文收集了与该影片相关的9部作品,快来看看吧~ 1、影迷二创给《宇宙探索编辑部》做个有趣的宣传片策划/剪辑/动画:百万剪辑狮 剪辑/声音设计:cod9宇宙探索编辑部风格仿拍《城市篇之二》导演/演员/摄影/剪辑/调色:K.Wong2、近距离了解电影幕后大湾视频丨上映日 孔大山出品人/监制:大湾视频 导演/摄影:Kyle走近《宇宙探索编辑部》的幕后故事导演/创意/美术:Pju 摄影指导:开赛江·哈斯木 市场:rushmore 剪辑:Chenglin调色:时文龙 执行导演:戈洲 3、必看精彩预告《宇宙探索编辑部》“宇宙的线索”预告策划/剪辑/制作:幻星 NUROSTAR 声音设计/混音:邵航《宇宙探索编辑部》终极预告策划/剪辑/制作:幻星 NUROSTAR 声音设计/混音:邵航4、电影深度解析带你深度解析《宇宙探索编辑部》剪辑师/出品人/编剧/配音/动画:银屏系漫游指南没看懂《宇宙探索编辑部》?万字解析制片人/出品人/演员/剪辑/编剧:汐小叨大侦探5、彩蛋:科幻电影怎么看【颇有见解·中国科幻】科幻电影怎么看出品人/解说/剪辑/制作/文案:颇有文化更多优质短片,欢迎评论区补充-end-

  • 第四届蓝星球科幻电影周×新片场联合征片

    蓝星球,中国第一个科幻电影节,点亮所有以科幻之名重塑时空的青春梦想。四年以来,蓝星球科幻电影周,与时代同行,捕捉从现实到超现实的剧烈变化,与青年电影人一起,用科幻影像探索未来与未知,至今已经征集到全球40多个国家超过3000部科幻影片。新片场,是中国最有活力的青年电影人社区,对于当下时代语境与生活方式的关注与新锐探索,为中国电影发掘出了一大批富有创造力的青年电影创作者。青年人的创造与想象力,对于时代与未来的积极探索,让新片场与蓝星球,以科幻之名重聚。第四届蓝星球科幻电影周联手新片场联合征片征片要求1、方向① 泛幻想类电影及强类型片。包括科幻、奇幻、悬疑烧脑超现实类影片。包括长片、短片和剧集;② 科幻艺术影像视频。包括科幻装置艺术短片、幻想类游戏视频、未来科技概念视频等;2、形式符合上述要求的所有影像作品,包括真人电影、动画电影、剧集以及游戏视频等。3、时长长片:60分钟以上;短片:60分钟以内。4、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制作完成的影片。5、影片格式MOV、MP4,不低于1080P6、放映格式DCP7、报名截止时间2022年12月10日8、点击>>下载报名表 奖项设置最佳科幻影片最佳科幻动画最佳科幻导演最佳科幻剧本最佳科幻表演最佳视觉想象蓝星球STAR奖

  • 《瞬息全宇宙》| 天马行空的低成本佳作,提前预定年度最佳!

    武打动作片?脑洞科幻片?无厘头喜剧?太强了!太强了!太强了!在当下片荒的后疫情时代,急需一剂天马行空的猛药打破生活的无聊。《瞬息全宇宙》电影在社交网络的刷屏,打开了电影人的思考和想象的阀口。由杨紫琼主演的独立科幻类型片《瞬息全宇宙》在各大网站都获得了大量好评,烂番茄新鲜度95%、mtc新鲜度81、IMDb影史第44名,票房成绩成为A24北美票房最高作品!该片集合了亲情、喜剧、动作、科幻等多元素。讲述了步入中年的华裔移民Evelyn,和老公Waymond苦心经营着洗衣店,上有年长生病的父亲,下有性格叛逆出柜的女儿,在面临事业和爱情的危机时,发现自己被卷入了一场关乎多元宇宙命运的战斗,而自己是这场冲突的关键人物,并由此展开的一系列拯救自己和身边的每一个人的故事。《瞬息全宇宙》用一句话通俗概括就是,妈妈的救女之旅。可能听起来是有点单调普通,但在观影的过程,这部影片镜头语言的细腻和戏剧表达,让观众在多元宇宙的万花镜之下,依旧能与故事剧情实现共情。揭开天马行空的面罩,就像影片看到的那样:中年妇女华裔移民Evelyn和普通人一样,不仅需要辛苦经营着洗衣店的生意,还要每天周旋于软弱丈夫、叛逆女儿和苛刻父亲之间,还要应对税务局的财务调查。这些矛盾复杂的点连接在一起,构成了她丰富立体的画像。在深受父亲权威规训的Evelyn,又将这种情感关系照搬投射到女儿身上,导致女儿内心深处的“宇宙魔头”出现,而在Evelyn和被黑化的女儿相爱相杀的过程,我们看到了“爱”和“相信”的伟大,可以克服一切虚无主义。以小窥大,这部影片除了看到东亚家庭情感的语境映射,还应该看到“自我救赎”的觉醒。拯救女儿的外壳下也是对自我的救赎,穿梭在无数荒诞和乌托邦式的平行宇宙空间,Evelyn拥有不同人生可能性的选择,但她仍然选择回顾现实,去寻找爱和希望。我们终将要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解。涉及剧透,剧情的讨论就不再具体赘述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找片源观看哦。除了这部电影想象力背后建构的人生隐喻和世界观,还有科幻框架下的小成本制作。据说这部影片的预算只有2500万美元,整部影片中将近500个视效镜头,仅由5人团队完成,而且当时受疫情影响,后期制作是这5人在家用PR剪辑完成的,虽然特效并不完美,但恰恰是它的影片特色。在仅有的预算里,制造“穿越感”和解释时空区隔是个难题。特效团队找来了一台可以拍4K的口袋摄影机,在街道走来走去,拍摄了一大堆街景,接着让杨紫琼置于LED屏幕前,先是用慢动作表演情景动作,然后再后期调快速度,后面的背景视效也尝试找了不同效果,最终确定了日漫风,但几乎看不出来。可能很多同学在确定作品集选题立意的时候,总是会在形式和内容上寻求“标新立异”,但可能会忽略了最平凡的恰好也是我们正需要的。正如这个影片传递的泛滥又烂俗的“爱”的主题,让我们看到了影像背后的可能性和思考想象力。最后,有电影留学相关的问题欢迎来咨询哦~

  • 收藏! 科幻电影百年发展史

    科幻电影 从诞生起就在描绘天马行空的科学现象。这类影片将现实世界和超自然现象相结合,探索科学中的未知之谜。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科技改进了这些电影中的特效和未来元素,使得这一电影类别在行业中日渐受到欢迎,获得成功。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科幻电影在电影诞生的一百多年间是如何发展的。默片时代上溯到20世纪早期的无声电影时代,那是的科幻电影通常是1-2分钟的黑白短片,用喜剧的形式来展现一个科技主题。第一部被称为科幻电影的是乔治·梅里埃的《月球旅行记》(1902年),关于一艘宇宙飞船被大炮发射到月球的故事。本片是科幻电影的开山之作,灵感来源于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和H·G·威尔斯的小说《最早登上月球的人》。影片于1902年发行了黑白版和手绘彩版,全长约14分钟。电影中使用的特效为未来的科幻片奠定了基础,在上映后深受欢迎。科幻小说对早期的电影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例如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1910年)和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的《化身博士》(1913年)都被改编成了科幻与恐怖相结合的电影。1930s - 1940s30年代电影有了声音和对白,并受到了大萧条的影响。在这十年中,成本低、制作快的电影开始兴起,出现了许多未来冒险题材的系列短片,其中常常包含动作戏和机械设备。《幽灵帝国》(1935年)就是此时期里较早的一部,该片讲述的是一位牛仔偶然发现了一个技术先进的地下文明,那里有激光枪、机器人和电视机。这段时间里的电影仍然在讲述关于太空旅行、高科技设备和狂热科学家的故事,大多在30年代获得成功的科幻片都在40年代拍摄了续集。不过,随着二战爆发,科幻电影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二战后 - 1950s原子弹的发展和核战争引起地人们对世界末日的焦虑强烈影响了50年代的科幻电影,美国的冷战也促进了科幻片的发展,科幻电影的黄金时代随之开启。此时期的一部重要电影是《登陆月球》(1950),该片讲述了美国与前苏联竞争期间,使用一枚核动力火箭将四个人送上月球的故事。这部电影得到了广泛地宣传,大获成功,吸引到了更多对科幻题材电影的投资。外星人电影也在这个时期内逐渐流行,这些电影通常会描写UFO与当时的政治时局相结合的故事。《原子怪兽》(1953)这部影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也掀起了一阵科幻怪物电影新浪潮。该影片讲述的是一场在极圈进行的原子弹爆炸实验,释放了冰层中沈睡一亿四千年的恐龙,这只恐龙跑到纽约市大肆侵略,造成巨大恐慌。五十年代的科幻电影包含了恐怖的元素,并将对核能技术与外太空威胁的担忧融入其中。这个时期科幻片的成就影响了科幻这一电影题材在未来的成功以及国际上的发展。1960s经历了五十年代的电影热潮,六十年代初制作的电影并不多。这一时期的电影要么是面向儿童观众,要么就是五十年代科幻电影的续篇。然而在1965年后,许多科幻电影面世并使这一类型有了转变。《华氏451度》(1966)是一部导演特吕弗的第一部彩色片,也是其作品中最富社会及政治意识的一部。《神奇旅程》(1966)讲述了主人公探索人体内部的故事。此外,《人猿星球》(1968)也是一部非常受欢迎的电影,最终拍了四部续集和一部电视剧。这十年最重要的科幻电影之一是斯坦利·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1968)。影片关于人类开展一项木星登陆计划。飞船上有冬眠的宇航员,还有一部叫“HAL9000”的高智能电脑。HAL在宇宙飞行过程中发生错乱,导致几位宇航员相继丧命。从死亡线上回来的船长大卫一气之下关掉主脑系统,HAL彻底失效。茫茫宇宙中只剩大卫一人,向木星进发。这部电影在视觉效果、对太空旅行的真实描绘和故事设定都是独具开创性的。这部电影的上映,使得后续的科幻电影有关的预算大幅增加,特效也有了明显的提升。1970s 时间来到70年代,人们对太空冒险主题的科幻电影更加感兴趣。这十年间人类在太空中的发现为创造出这些电影中描绘的宇宙奇迹提供了支撑。在70年代早期,许多科幻电影主题依然关于因环境和技术产生冲突,从而威胁人类的反派。这段时间代表性强且有影响力的作品有《发条橙》(1971)和《人猿星球》的续集。这类着重描写政府或企业阴谋的悬疑惊悚电影在当时非常流行。70年代的最后三年,相继诞生了几部在日后提起科幻电影,就不得不提的经典影片。1980s由于《星球大战》的成功,科幻题材在八十年代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许多电影公司开始制作更多科幻电影。受到电影《星球大战》和《星际迷航》影响的影片,成为了80年代科幻电影的主流形式。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E.T.外星人》(1982)是这十年中最成功的电影之一。科幻、奇幻和超级英雄电影之间的区别也因这些电影的影响而变得模糊。这个时期每年都至少有一部大型科幻或奇幻电影上映,这十年也见证了科幻电影的另一种形式——动画片的发展。动画在动漫起源地日本尤其成功,这个行业也变得非常受欢迎,逐渐扩展到世界各地。 1990s进入二十世纪末期,互联网的诞生催生了赛博朋克(cyberpunk),是科幻小说的一个分支,以先进的计算机或信息技术为主题,故事中通常有社会秩序受破坏的情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赛博朋克主题的小说为许多有关网络题材的电影开辟了道路。电影《黑客帝国》(1999)就诞生于90年代。影片讲述了一名年轻的网络黑客尼奥发现看似正常的现实世界实际上是由一个名为“矩阵”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控制的,尼奥在一名神秘女郎崔妮蒂的引导下见到了黑客组织的首领墨菲斯,三人走上了抗争矩阵征途的故事。同时,灾难片在这十年里仍然受欢迎,内容通常包含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主题来引起共鸣。计算机硬件的性能和软件的功能对后期特效和电影制作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特效软件的飞速发展使电影中能够展现更多复杂的特效,这种提升让许多如《星球大战》的电影系列在视觉效果又上了一个台阶。2000s二十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科幻电影的故事开始从太空旅行逐渐转向奇幻类型。《星际迷航》(Star Trek)和《星球大战》(Star Wars)几乎是仅有的两个关于太空旅行的电影系列,在2000年后直到近几年仍然陆续推出续集。神话奇幻和超级英雄电影在这一时期非常火热,但像《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2003)和《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 》(2003)这样的在地球上发生的冒险科幻电影也很受欢迎。另外,科幻电影仍会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像《人工智能》(2001)和《少数派报告》(2002)这样的电影,质疑了当今世界的物质主义以及9/11之后的政治形势。《人工智能》的设定是在21世纪中期,由于温室效应,南北极冰川融化,地球上很多城市被淹没。此时,人类科技已经高度发达,人工智能机器人就是人类发明出来用以应对恶劣自然环境的科技手段之一,而且,机器人制造技术已经高度发达,先进的机器人不但拥有可以乱真的人类外表,还能感知自身的存在。《少数派报告》的故事背景,则是在2054年的华盛顿特区,谋杀已经消失了。未来是可以预知的,罪犯可以在实施犯罪前就受到惩罚。到了今天,科幻电影已经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电影类型,不断突破着人们的想象力。而像《银翼杀手2049》(2017)、《头号玩家》(2018)这样致敬经典,并隐藏了无数彩蛋的科幻电影也唤起了人们对过往的美好回忆。总而言之,科幻电影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改变了电影产业。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影中的特效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使得视觉效果真实地超乎想象。而在线流媒体的普及,让愿意走进影院的观众人数有所缩减,越来越多的电影观众会选择在线观看。科幻电影能把各种奇思妙想搬上银幕,将会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2019 年初《流浪地球》爆火之后,“中国科幻元年”的说法被电影媒体无数次提起。未来中国科幻电影的精彩,也许就会由你来创造!

  • 用东方文化拍“黑镜”,他为中国科幻电影打了个样儿 | NEW ERA青年电影季

    2019年初《流浪地球》爆火之后,“中国科幻元年”的说法被电影媒体无数次提起。可对于很多人而言,国内电影节中的科幻片想崭露头角依然寥寥无几。而在本届 NEW ERA 青年电影季中,就有一部科幻短片突出重围。在主竞赛单元连获最佳导演、最佳剧情片、最佳演员三项提名,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颇具未来感又与现代社会紧密相关的故事——《大厨》点击视频,观看《大厨》预告《大厨》的故事发生在在不远的未来。各行各业的人力都在被看起来完全和人类一样的机器人所取代。为了生存,人们纷纷上街抗议游行,甚至暴力毁坏机器人。洛杉矶的华人厨子老蒲一心想培养徒弟,却被店长要求将自己的中餐厨艺传授给一个名为威廉的机器人。原本对机器人也颇有不满老蒲,在和威廉长久相处之后,却渐渐改变了看法.......老蒲和机器人威廉故事设定听起来和近年来大热的英剧《黑镜》很相似。都是通过对未来科技的幻想,去探讨深不可测的人性,以提醒我们享受高科技时代所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要警惕背后存在的各样隐患。不同的是,包裹在科幻外衣下的《大厨》,有着比《黑镜》更细腻的情感,饱含着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关照。01故事的构思,源于导演源根回老家过年的经历。源根出生于甘肃,幼年跟随父母来到广东深圳,大学时到美国学习电影创作,曾就读于美国电影学院AFI导演硕士专业。2019年春节,在大洋彼岸生活十年的源根终于回到甘肃老家过年。图 | 导演源根在片场刚进家门,奶奶就迫不及待想要给他做点吃的,还滔滔不绝的罗列起她拿手的菜:“活络面、麻食、洋芋疙瘩、菠菜面...”。在飞机上吃过饭的他完全没有食欲,但为了不让奶奶失望,还是随便挑了个菠菜面,硬着头皮将一碗面塞进了肚子里。接下来的十几天里,奶奶换着花样的给源根做各种家乡菜,到要离开的时候,还不忘在包里塞了一大袋她刚做好的菠菜面。“我本想说其实国外也能吃到,她却拉着我的手对我说“国外又没有菠菜面,你好好吃,吃完了再想吃就回家,奶奶再给你做”。“吃完了就马上回来哦!”奶奶看着我,再三确认着。后来怕放坏,我还是在回洛杉矶前把菠菜面留给了父母。”但每当想到这次经历,源根总是会忍不住热泪盈眶。于是便想写一个关于食物传递情感的故事。后来在洛杉矶,源根住的楼下有一个小酒店,酒店门口摆着一个只会说“欢迎”的机器人。他几次早上路过时,都会看到一个美国老头坐在机器人旁边,摆弄着手里的收音机。有时候不知道调出什么频率,机器人就会动一下,老人以为是机器人给他反应,会开心笑起来。过了段时间,酒店门口的机器人不见了。那位老人却依然会坐在那里,又过了几天,老人也再也没有来过了。这件事带给源根一种奇异的感觉;“我们常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多么宝贵,但身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淡化。在这种情况下,当一个机器反而给了你旁人无法给你的情感,你会怎么样去做选择?”带着这种思考,源根把中华美食的传承和人工智能结合在了一起。便有了《大厨》的故事。片中,机器人威廉对老蒲的言听计从,与此同时,老蒲的徒弟阿强总是不务正业参与抗议人工智能的游行运动。随着阿强越来越让老蒲失望,老蒲和威廉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也将老蒲推向了人类的对立面,进退两难……源根想要通过这部短片,不仅仅去呼吁中华美食的传承,更想要探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否能被科技取代。能被取代吗?影片没有给出答案。在电影的最后,老蒲无法阻止徒弟一群人毁坏了威廉,他坐在徒弟的摩托车上,开往了一条昏暗悠长的隧道。就像走进一个没有出口的答案,带着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02这部短片是源根就读美国电影学院(AFI)导演硕士的毕业作品,在入围NEW ERA 青年电影季之前,已经先后参展并入围多个国际电影节。看似顺风顺水,但源根在筹备毕业作品时,遇到过很多难题。最大的难题,免不了资金上的捉襟见肘。尤其是人们提到科幻片,总会对影片的成本堪忧。《大厨》也不例外。除了烧钱的特效之外,结尾摩托车的镜头,要拍出来预期的效果至少需要12000美金。其中包括要封路,要有警察在现场。而在美国拍片有很多外在的限制,比如需要遵守工会的要求,只能够在学校周围30英里的范围内拍摄。“我们之前也做过很多不同的尝试,其实说白了,整个过程都在想怎么样去省钱。”幸好有美国的一家科技机构给了团队一大笔奖金,才最终得以拍出了他们想要的效果。还有很多突如其来的问题。比如他们找到的这条隧道,曾拍过《蝙蝠侠》等好莱坞大片。隧道顶上有好多灯管,源根非常喜欢。灯管会给人一种忽明忽暗的感觉,像是一个个坎,体现出老蒲纠结的心境。但市政府却说隧道的灯要换成浮夸的led灯。在一番交涉未果之后,因为运气好,在灯还没有开始换之前他们拍完了这个镜头。短片中有很多厨房的戏,他们联系了一个当地的餐馆,结果在拍摄前一天得知,餐馆因为非法营业被被市政府取缔了。但是学校要求要继续拍摄,他们只能调整时间,把厨房的戏往后挪,每天拍完戏再去勘景,非常辛苦。也是因为运气好,三天后他们顺利找到新的餐馆完成了拍摄。能解决问题,运气当然很重要。但源根导演特别提到想要感谢几位主创:制片人/编剧/最早找到他做这个项目的人:邓怡娴。编剧:孔乐琪。摄影师:Carlo Mendoza。剪辑:杜光玮。美术:Mboni Maumba。主演:Jim Lau,Quinn Hoene,Allen Rowe。因为能完成整部作品,更多的是靠整个团队对这些细节的努力与坚持。03“我觉得电影是一个可以让我去飞的事”在美国学习导演多年的源根,还有一个身份——演员。他曾在出演过多部影视作品,也因为表演,让他第一次接触到了电影。但谈及为什么后来选择学习导演这条路,源根说:“我觉得电影是一个可以让我去飞的事”。那个时候父母工作很忙,源根便从小就在学校里住宿,基本没有在家待过。可能因为小时候没人给幼年的自己讲故事,天一黑,又很害怕。以至于后来他养成了一个奇怪的习惯,就是要在晚上睡着前,给自己讲一个故事。“而且我要把它演出来才能够睡着。”没开玩笑,说到这时他认真告诉我,每一次到了这个时候,他其实最开心。“对于我来说,这是终于可以逃离一下的感觉。让我稍微做一些我能现实生活中没办法做的事,有一种至少飞一下的感觉。后来当我真正接触到电影的时候,我觉得电影给我的感觉跟晚上睡觉前讲故事是一样的。”从甘肃到广州,从寄宿学校到独自一人在外求学。对源根来说,电影是一个能够表达他孤独感的东西,他也将内心的孤独感,投射进了自己的作品中。就拿《大厨》来说。影片整体的基调很暗,让人有一种如临末日的感觉。因为源根在和摄影师讨论后认为,整个故事是从老蒲的视角去讲,那么画面也应该去体现他的心境。比如老蒲在家的场景,基本上连灯都没有。外面直升机在轰鸣,让我们感受到老蒲非常的孤独无助,在这个世界没有人可以依靠。而画面色彩最丰富的画面,是他跟机器人在一起。此时他的心境也发生了改变,从机器人身上得到了依靠和安慰。利用画面色彩和细节的处理,老蒲的人物形象饱满而富有张力。也让观众从中感受到那份孤独与无奈。他还有一些私心,在人物设计上,选择了白人做机器人,而亚裔人为雇主。这在好莱坞电影中并不多见。“我们想让美国社会高层的白人,第一次感觉自己是少数人。”这是他在美国通过大量训练得到的经验。当问到在美国学电影的优势时,他说:“(美国电影学院)会非常严格的去训练你去如何塑造人物,这个故事到底讲的是谁的故事。那边有一个训练模式,就是说你要非常明确自己要讲什么,不拍费的戏不讲费的话,包括我们在设计镜头的时候,绝对不拍废的镜头。”表达无深浅,格局有大小。源根将这些对种族和对人性的关怀,投射在了这个探讨社会问题的科幻片中。虽然我们暂时无法得到答案。但至少,影片为我们留有一丝希望。近两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亚裔演员在好莱坞大放异彩,超英电影也接二连三向华裔导演伸出橄榄枝。这对于源根来说,是一个好机会。目前,《大厨》已有多家美国公司在找他聊,想要做一个长片的版本。他表示自己的电影生涯,也非常希望能够至少做一次超英类型的电影。“但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电影,科幻也好悬疑也好,这些东西都只是一个世界观而已。真正如果你要打动人的话,还是要靠故事本身。”ps:文章部分图片由导演本人提供,请勿商用2019NEW REA青年电影季展映周详细片单请戳>>6天展映 49部佳作 每一部都不容错过!丨NEW ERA展映日程公布

  • BFI中国青年影人培养计划开启!打造你自己的科幻短片

    英国作为老牌电影大国之一,背后有大量顶尖的电影创作者,例如世界五大特效公司中,就有三家都在伦敦。British Film Institute(BFI)英国电影协会相当于英国的“中影集团”,成立于1933年,由英国政府直接资助。BFI每年举办的为期两周的伦敦电影节,是英国乃至世界电影届最重要的活动之一。7月-8月,新片场学院联合英国电影学会(BFI)和伦敦制造公司(Made In London Media),实训落地青岛东方影都,将带你去英国拍摄、到青岛(《流浪地球》制作基地)制作一部属于你自己的科幻短片!你将能得到什么:两周伦敦实训课程+两周青岛实地拍摄。BFI伦敦总部完成王牌电影课程,《流浪地球》拍摄地制作独立科幻短片。每位学员都将获得BFI官方证书;还将获得英国电影大师推荐信,优秀学员可被推荐赴英国顶级电影学院学习或加入知名电影公司工作。每位学员在课程中担任一项职务,自编自导制作一部十分钟左右的科幻短片,成片带有BFI标识。成片将在伦敦电影节作为中英文化交流成果进行展映。课程介绍两周内在英方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短片的前期筹备和拍摄,系统了解英国文化和伦敦的城市背景,深入学习英国电影的制作体系。学员们分组进行电影短片的前期学习与准备工作。为期12天的课程中,学员将在拥有全球领先设备与资源的拉文斯伯恩大学进行研讨,并通过大师班课程向英国顶级的电影行业专家学习。计划涉及培训内容包括:电影艺术、摄影摄像、导演、剪辑、制作设计、制作管理(执行制片)、编剧、声音设计、特技协调、视觉特效制作等。返回青岛后,后期及特效将在《流浪地球》、《长城》的取景拍摄地青岛东方影都完成。优秀作品还将在伦敦展映,有机会获得世界顶级影人的关注。课程大纲伦敦阶段课程将侧重于前期制作,摄像及电影技术和剪辑技能。学员们参加一系列的大师班和实训工坊,确保掌握完成电影前期制作所需技能,并为青岛阶段拍摄与后期做好准备。课程结束前通过“绿灯”比稿向专业人士进行成果汇报。Day 19:30 抵达/茶歇/签到10:00 欢迎仪式课程负责人与学员见面;参加小组破冰活动(可能进行双语活动)10:20 课程简介学员将得到课程详细概述及课程手册;任何有关课程内容的问题都会得到回答角色和职责介绍:一系列技能循环工坊,介绍本次课程的每个人职位(讲座形式,包含小组合作与讨论)。10:45 角色和职责介绍 - 导演艺术诠释与作品处理选角工作排练/现场团队领导力11:30 角色和职责介绍 - 制片人预算日程表风险评估12:15 角色和职责介绍 - 副导演第二、第三副导演之间的区别剧本分解运行机组13:00 午餐14:00 角色和责任介绍 - 摄影师艺术和技术决策故事板设备选择14:45 角色和责任介绍 – 录音师不同类型的声音技术选择声音后期15:30 休息 / BFI参观16:30 角色和职责介绍 – 剪辑师剪辑前的准备剪辑的不同阶段在后期制作期间与导演的合作17:15 每日总结/问答17:30 前往莱斯特广场18:30 欢迎晚宴和电影Day 29:30 抵达/茶歇所有学员被分成6个工作组9:45 角色分配每位学员选择他们希望在组内担任的角色,每个小组都有一名电影导师10:00 Adam Tyler导演大师班导师Adam Tyler多次获得BAFTA奖,他将向小组展示他获奖的短片选集,并分享他的创作手稿和准备工作,使学员了解前期制作阶段中准备工作的重要性。11:30 剧本阅读及分解学员将收到短篇电影剧本,分组阅读并交流理解。在导师的带领下,小组完成剧本分解任务,并为前期制作做准备。在组内担任副导演角色的成员将作为任务组长。12:30 艺术解读从Adam Tyler大师班汲取灵感,小组建立最初的情绪版,并对他们将要创作的剧本做出风格选择。在组内担任导演角色的成员将作为任务组长。13:00 午餐14:00 艺术解读15:00 前期制作任务在导师的带领下,开展以下的前期制作任务:位置考察与选择(可从预选或自选位置选择)制作时间表制作预算健康及安全注意事项小组将完成文书工作,组内副导演及制片人将作为任务组长。18:00 休息 / 晚餐19:00 制片大师班奥斯卡获奖纪录片《Amy》制片人James Gay Rees大师班,学生们将观看奥斯卡获奖纪录片《Amy》,James将讨论筹资过程、比稿阶段等。通过制作和发行的角度探讨电影。Day 39:30 抵达/茶歇/小组制片会议分组进行小型制片会议,更新团队进展。组内导演将作为任务组长,并由导师协助。10:00摄影技能介绍 - 实训工坊每组将分配一台摄像机,讲师将对正确的安装、拆解和镜头选择进行讲解。每个小组都将在课程中练习所学内容,并将掌握以下技能:正确的设备运输设备装置(包括相机内选择)镜头选择在现场使用设备如何与摄像团队合作紧急情况处理设备整理11:00 摄影实训工坊外景练习摄影机的运输、设置和打包的整个过程。组内摄影师将作为任务组长,并由导师协助。12:00 摄影师大师班学员将了解摄影师负责的创造性镜头选择,查看手稿或故事板,并了解最终如何在屏幕上呈现这些内容。他们还将学习光影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13:00 午餐14:00 前期制作任务在导师的带领下,继续进行前期制作任务:故事板摄影器材清单分镜列表组内摄影师及导演作为任务组长。15:00 声音介绍 - 实训工坊讲师将对电影中录制声音的技术细节进行讨论。学员将练习正确的麦克风设置和吊杆练习,还将探讨不同地点下声音录制的挑战。16:00 声音介绍 - 实践小组将确定根据剧本中不同的声音的挑战考虑每个麦克风设置。还将考虑整个电影的声音设计,并作出创造性的计划。组内录音师作为任务组长。17:00 前期制作任务在导师的带领下,继续进行前期制作任务:组内录音师将研读剧本并作出最终的声音设计,其他成员将继续他们分配的任务。18:00 休息 / 晚餐第三天没有晚间课程,学员可自行安排个人或小组工作,并为绿灯比稿做准备。Day 49:30 抵达/茶歇/小组制片会议分组进行小型制片会议,更新团队进展。组内导演将作为任务组长,并由导师协助。10:00 前期制作任务/绿灯比稿准备在导师的带领下,继续进行前期制作任务。同时开始准备绿灯比稿,展示以下内容:创意选择/导演愿景健康和安全审查、时间表和预算故事板/分镜列表地址选择声音选择13:00 午餐14:00 绿灯比稿 - 每组有30分钟展示前期制作每位成员都需概述到目前为止他们的工作及接下来的任务安排,小组共同进行问答环节。绿灯比稿结束后,每组将获得他们的全部装备和预算。他们将利用这段时间来练习拍摄设置,并在拍摄开始前完成所有准备任务,这包括:购买服装/道具检查设备拍摄练习17:00 声音介绍置景 - 实训工坊为了准备拍摄,全部学员参加实训工坊学习如何置景。这个实训专门针对副导演,但所有学员都将参加,以了解他们将在实战中扮演什么角色。18:00 休息 / 晚餐晚间活动在导师的带领下,开展以下的前期制作任务:组内录音师将研读剧本并作出最终的声音设计,其他成员将继续他们分配的任务。18:00 休息 / 晚餐在BFI南岸实战拍摄。学员也可以选择利用这段时间(以及培训空闲)完成最终的前期制作任务,以确保他们准备好拍摄。Day 59:30 抵达/茶歇/小组制片会议分组进行小型制片会议,更新团队进展。组内导演将作为任务组长,并由导师协助。10:00 实训工坊 – 与演员合作学员将参加关于与演员合作的实训工坊。他们将听取组内导演的意见,并观察演员与导演在合作中的关系。导演将与演员进行初步合作和排练 – 讲师将主持会议,包括提问和反馈环节。12:00 午餐13:00 演员抵达/排练分配给每个小组的演员抵达。在拍摄开始之前,每个小组将有时间于演员进行排练和磨合。他们将使用上午课程中所学到的技能。这项活动将由分配的总监领导,并得到电影导师和团队其他成员的支持。16:00 拍摄测试每个小组将开始简单的拍摄设置及测试镜头,来进行影片的初步制作。本课程包括回顾练习,并与他们的电影导师和合作演员一起置景。15:00 休息 / 晚餐Day 6 可选活动:The Three Mills – 伦敦现存最古老的工业中心之一Day 7 可选活动:华纳兄弟伦敦片场之旅 – 哈利波特Day 8 全天拍摄:第8天为全天拍摄日。每个小组将在导师的指导下,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根据前期确定的拍摄日程表)进行拍摄。每个小组须按照以下要求,按照拍摄日程表完成他们的拍摄清单:置景按计划安排预算和风险评估作为团队工作,履行分配的工作角色并相互帮助根据前期培训/准备使用设备按计划完成分镜列表(Shot-lists)按照通告单(call-sheet)中的计划进行休息第八天结束时,每个小组应完成他们50%的拍摄工作,包括补拍镜头。这一天不应超出工作限度,并应正确安排正休息时间(最多工作12小时,包含安排适当的休息时间。)午餐和晚餐休息时间应预先计划好,并在生产预算之外提供。工作样片(Daily Rushes)将由导师进行收集备份。Day 9全天拍摄:第9天为全天拍摄日。每个小组将在导师的指导下,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根据前期确定的拍摄日程表)进行拍摄。每个小组须按照以下要求,按照拍摄日程表完成他们的拍摄清单:置景按计划安排预算和风险评估作为团队工作,履行分配的工作角色并相互帮助根据前期培训/准备使用设备按计划完成分镜列表(Shot-lists)按照通告单(call-sheet)中的计划进行休息第八天结束时,每个小组应完成他们50%的拍摄工作,包括补拍镜头。这一天不应超出工作限度,并应正确安排正休息时间(最多工作12小时,包含安排适当的休息时间。)午餐和晚餐休息时间应预先计划好,并在生产预算之外提供。工作样片(Daily Rushes)将由导师进行收集备份。Day 109:30 抵达/茶歇/小组制片会议每个小组将与他们的导师碰面,对当阶段的制作流程进行汇报和评估。10:00 剪辑讲解– 实训工坊(整理和回看拍摄素材)学员将以小组为单位参加实训工坊,了解电影剪辑流程。将有一位优秀的剪辑师进行主讲,每个小组将被分配一台MacBook进行之后的工作。实训工坊的课程内容将包括:未经剪辑的图像和声音素材是什么?备份未经剪辑的图像和声音素材文件管理整理剪辑片段回看和素材浏览11:00 实际操作(整理和回看拍摄素材)每个小组应确保拍摄素材整理妥当,并能进行部分素材的回看和浏览。12:00 剪辑讲解– 实训工坊(粗剪)学员将以小组为单位参加实训工坊,了解如何进行粗剪。将有一位优秀的剪辑师进行主讲,每个小组将被分配一台MacBook进行之后的工作。实训工坊的课程内容将包括:挑选片段入点/出点的确定创建时间序列镜头筛选和剪辑技巧13:00 午餐14:00 剪辑 - 粗剪剪辑团队(导演和剪辑师)将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始后期制作,一起创作出粗剪版本。组内其他成员将继续进行以下工作:后期制作的书面工作筛选配乐/音效构思标题/致谢顺序(可选)创作电影海报18:00 休息 / 晚餐19:00 拍摄+剪辑大师班学员将参加由专业人士主讲的拍摄+剪辑大师班,探讨他们的创意性剪辑流程和行业成功捷径。Day 119:30 抵达/茶歇/小组制片会议每个小组将与他们的导师碰面,观看粗剪版本并对当阶段的成果给予反馈。10:00 剪辑 – 精剪剪辑师和导演在导师的指导下继续进行剪辑工作,完成精剪版本。组内其他成员将继续进行以下工作:后期制作的书面工作筛选配乐/音效构思标题/致谢顺序(可选)创作电影海报13:00 午餐14:00 继续任务所有学员将继续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精剪以及其他的前期制作任务,所有任务需在下午6点前完成。15:00 调色学员将以小组为单位参加实训工坊,了解如何对作品进行调色以及调色对成片的影响。将有一位优秀的剪辑师进行主讲,每个小组将被分配一台MacBook进行之后的工作。实训工坊的课程内容将包括:添加调色调色的效果以及创意性选择作为实训工坊课程的一部分,每个小组将对他们的影片进行最终调色的创意性选择。18:00 休息 / 晚餐19:00 声音大师班 – Chris Benstead奥斯卡奖得主Chris Benstead(《地心引力》)将讲授声音设计和混音的流程。Chris将以《地心引力》为例,探讨高质量声音设计及混音为电影带来的效果。当天课程结束时(下午6点),工作人员和导师将确保剪辑工作完毕,并将此剪辑版本应用于最终润色、混音和调色(按照小组之前的指示)。Day 129:00 前往英国电影分级委员会BBFC(British Board of Film Classification)在BBFC,学员将了解到英国电影审查和媒体监管机制,并将有机会进行Q&A环节,并观看电影片段。12:00 午餐/返回BFI13:00 小组制作会议每个小组将与他们的导师对成片的最终版本进行组内试映,并对各环节进行评估。13:30 小组展示准备以小组为单位,对下午的成片展示会进行准备,内容包括:介绍电影所达成果所学经验14:30 电影的分销,推广及电影节学员将了解到英国电影产业的分销及售卖模式,包括英国及欧洲范围内的电影展。15:30 课程评价及其他书面工作学员将完成对课程最后的书面工作,并对整个课程作出评价。16:30 BFI Southbank成片放映会学员将在BFI Southbank进行成片放映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展示,包括电影制作的流程以及课程收获。特别嘉宾将为学员发放BFI结业证书和BFI影评。18:00 课程结束师资力量报名信息时间:2019年7月15日-2019年8月9日地点:伦敦&青岛费用:(自行选择)课程费用68,000元(不含往返机票及课程期间住宿费)或课程费用68,000元+差旅费用28,000元(包含中英往返机票、英国签证费用课程期间英国及青岛的食宿费)注:英文授课,配备翻译,学员需有一定英语基础。学员报名后, 将由BFI官员组织面试筛选。报名后需填写申请表,阐述对电影制作的兴趣与理解,提交往期作品集和本次课程中选择的专业领域(如导演/摄影/剪辑等,学员可在课程中接触到电影制作的所有领域,但需要专注于其中某一领域)。英国电影协会为保证教学质量,将对学员进行电话面试。最终择优招收24人。如有疑问及其他咨询可联系客服新片场学长(xpcxuezhang)点击链接http://xinpianchangschool.mikecrm.com/0KEpnpx填写表单 立刻报名!

  • 从2D平面到CG世界,多维度解析赛博朋克的魅力

    最近你是不是也被Netflix 的动画片合辑《爱,死亡和机器人 》(Love, Death & Robots)刷屏了朋友圈呢?这部满满赛博朋克风格的动画着实吸人眼球,也让赛博朋克重新引起关注。赛博朋克是翻译自cyberpunk,是cybernetics(控制论)与punk(朋克)的合成词。其核心主题是:高科技、低生活。1968年菲利普·狄克撰写的科幻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是赛博朋克的基石,后来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斯科特执导科幻电影《银翼杀手》,成为往后许多科幻电影作品的原型和母题。1984年,威廉·吉布森的科幻小说《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问世,为后来大部分赛博朋克作品提供了视觉素材。日本和美国是最出名的赛博朋克电影国家,两个国家都是黑科技和城市化高度集中,与此同时带来的隐患引起了创作人们的思考。日本比较有代表性的导演是大友克洋、押井守,美国有雷德利·斯科特、沃卓斯基兄弟、特瑞·吉列姆等。本期专题总结了五个不同类型的赛博朋克题材的片子,带你走进赛博朋克的世界。一、高能视效致敬大友克洋《阿基拉》《唤醒阿基拉》导演/美术/动画师:Zaoeyo我要为这部不到一分钟的CG短片疯狂打call!无论看多少次,依旧有着如初遇的惊喜。而作者zaoeyo,《PPT图形创意设计》作者,PPT骨灰级大神,现在是视觉设计者,主要涉及三维,平面和影视。自初中就开始用office powerpoint 进行交互、游戏设计和动态设计。后来大二退学,到中传去旁听一年,在此期间接触三维软件,到现在一直在这个领域里进行创作。动漫电影《 阿基拉》是漫画家、动画人大友克洋最经典的一部作品,影片讲述普通少年铁雄在意外获得超能力之后的反应,通过普通的凡人铁雄,甚至是处于被欺辱地位的弱者,在突然间获得强大的力量之后,各种欲望的膨胀对他的这种力量的使用有什么样的影响,借此影片是在讨论这样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在现代社会的情况下,人们如何更好的利用科学技术所 带来的强大的力量,面对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巨大的力量,人们能否正确的利用科技而非满足永远不能完成的贪欲 。这部短片高度还原了《阿基拉》电影里的场景,一开始就是铁雄那令人头皮发麻的能力失控、血红色的阿基拉神经切片、坍圮的东京、残破的反抗旗、孤独的王位和铁雄留下的红披风等,最后以阿基拉的身影一闪而过结束,配合节奏超燃的原作bgm,简直让人看得大呼过瘾。当然,这可不仅仅是让粉丝大呼过瘾而已。这部CG短片的制作方面也堪称大片制作,CG 影像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视觉特征:照片真实感。这部片的真实感很强,无论是摩天高楼的远近景还是药丸的特写,都好像是实景拍摄一样。这是一种综合性的真实,是物理真实、人眼的视觉真实和摄影机真实的综合。细节处理方面无可挑剔,甚至可以看到王位四周上扬的灰尘颗颗清晰,真实世界的纹理和深层的肌理感都展示了出来,水平绝对是巅峰!二、结局开放引人深思2D动画赛博朋克风格动画《礼物》出品方/发行方:VLIGHT工作室很有日本赛博朋克风格的一部小动画,深夜漆黑静寂的巷子里,一场打斗正在进行。银发男毫无悬念地击杀了蒙面男,并挖取其心脏和眼球。银发男回到了他的实验屋,那里有着各种半成品机器人和器官内脏残肢等,血迹染满整个房间,气氛黑暗阴郁。他把带回来的眼球给了人造小孩,小孩开心地接受了,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人造人。拿回来的心脏银发男给了另外一名短发人造人,但是被拒绝了。动画最后显示短发人染满血迹的照片,他依旧是全身插满管子不能自由行动的人造人。这部动画短片以电脑二维的方式讲诉了一个关于选择与追求的幻想故事,展现了未来高科技世界中两个人造人所选择的生存方式。里面的机械臂、人造人、各种断臂血迹等画面很有赛博朋克感,随着银发男走进房间,画面拉过的各种人造人半成品、破碎的娃娃和暗黑风格的房间有没有让你想起童年被《魔方大厦》支配的恐惧?三、大片质感风格十足旅拍东京重庆旅拍 赛博朋克2019摄影/剪辑师:Ronmonkey 东京、重庆、香港可以说是最赛博朋克的城市了,那里的对立比任何城市都要多。大多数赛博朋克经典作品,比如《银翼杀手》、《攻壳机动队》都有从东京和香港取景,而重庆山城作为一座正在焕发新生的老城,那能上天入地、穿山入江的轻轨和老旧的楼房相得益彰,妥妥是赛博朋克了。这个《东京重庆旅拍》整部片子的基调是赛博朋克,有老电视的效果,一会故障风格,一会又切换成暗沉的色调,加上后期剪辑的配乐,让所有素材以合理的方式呈现。这部片子风格有《银翼杀手》的影子,无论是对东京街头错落的店铺招牌的取景还是重庆那穿山而过的轻轨,充满高科技感的大楼和深夜打烊的小铺,都很有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赛博朋克作品的风格。四、意识流打法记录潮流夜生活VICE x K11 Where are you going tonight ?摄影/剪辑/调色:丛林 这部片子异视异色和chiK11 artspace 合作而成的,VICE的风格一贯是个性符合年轻人的潮流,打开VICE家的官网,可以看见很多赛博朋克风格的作品。而K11同样是个文艺青年与潮流前线的聚集地,一个充满奇妙幻想的艺术空间。它们合作的这部纪录片当然是值得期待的。这部片子开头便用粤语问了一句:“你今晚去哪里?”然后引出后面的内容。开头通过几个特写和后面连接的几个快镜头,行云流水地确定了整部片子的基调。通过各种场合的拍摄向我们讲述了大多数年轻人在夜晚的选择。有种暗黑的颓然的赛博朋克美。结语赛博朋克作品从现实生活的灰色地带吸取灵感,并凸显社会阶层之间的对比。正如庞德史密斯所说:“赛博朋克关乎未来世界的不平等,机会的分配不公平。所以没错,它有政治性,并且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强烈”。看赛博朋克类的作品时,我们会陷入思考,思考人与科技、思考社会对立……那里面的世界没有对错,只有对立,似是光怪陆离又似是黑暗无边。我们会沉思:“如果科技持续高速发展,我们的生活真的会越来越美好吗?人类最终是更加繁荣昌盛还是最终走向自我毁灭?”

  • 他想问的问题比《黑镜》更残酷!前4A创意人这样思考科幻丨 电影季展映周

    对于很多人来说除非是科幻片影展,常规电影节中科幻片想崭露头角可谓寥寥无几。但本届NEW ERA青年电影季就出现了几部科幻佳作,比如《杯子蛋糕》以及《伊莎贝拉》 。科幻片中的机器人,无论美剧还是好莱坞大片都承载了人类对于未来世界预言和猜想。魏齐鸿导演的《伊莎贝拉》,用13分钟的时间讲述了一个关于机器人细思极恐的故事 。科幻片:影展上的稀客《伊莎贝拉》开始于未来世界的一个清晨,女主角玛利亚早上被一通电话匆忙叫到了公司。原来玛利亚是一家智能机器人公司的员工,某天,公司售出的一台机器女佣发生了意外故障,唱起歌来。《伊莎贝拉》预告截图在影片的设定中,机器人听命于主人,是从来不会作出无指令的自发行为。所以,机器人唱起歌对于玛利亚来说十分意外。 就此,她以调查员的身份对机器人开始了考核,没想到自己却挖掘出了另一个秘密。Alpha Go 战胜李世石魏齐鸿说在Alpha Go战胜李世石后,他开始对AI产生更多兴趣,阅读了不少相关的文章,发现AI发展可能正在走向一个质变的阶段,并且AI技术几乎决定着我们的未来,甚至是人类到底会永恒还是消亡,这背后所蕴含未来世界演进的可能性,让他十分着迷。《大都会》《机械姬》海报的确,纵观科幻片的历史从科幻鼻祖《大都会》;到结构宏大的《星球大战》;再到充满复杂人性的《机械姬》等,机器人早已不是脸谱化的光纤电缆混合体,而越发人性化、复杂化。甚至有时候比人更像人!科幻片在影展上不受重视,在学校里也是一样。作为魏齐鸿的毕业作品,他向SVA(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的老师提出了好几个创作思路,其中就有这个关于机器人的科幻题材。得到的反馈并不乐观,最主要的原因是,对于独立电影尤其学生电影来说,科幻片太难做好了。SVA同学合影魏齐鸿反而说了一句:那好,就这个了!“我的同学,还有以往历届的同学,拍摄悬疑题材的、宗教题材的、家庭题材的都有,但科幻题材没人碰,这很好!“《伊莎贝拉》预告截图敲定了故事后,学校在作品的创作和落实上提供了很多有效的帮助。“我们的剧本写作课老师是写《鸟人》的编剧,他不仅对每个学生的剧本结构提出了尖锐的修改意见,后期还利用自己的人脉,找到了很多业内人士帮助我们抠剧本细节。编剧课与导师以及客座嘉宾的合影《伊莎贝拉》导演魏齐鸿与联合编剧 John Rivol在这部影片中魏齐鸿担任了导演、联合编剧和联合制片三个角色,其中另一位署名的联合编剧John Rivoli就是导师请到的专业人士,John在剧本上让英文台词更简练、更地道,也更符合英文的思考习惯,为一个出色的故事保驾护航。“他可以说是把我的英文翻译成了英文。”《伊莎贝拉》拍摄花絮《伊莎贝拉》预告截图搞定了十多页的剧本,就开始张罗拍摄地点。最初魏齐鸿有好几个选择,其中一处是广告公司麦肯总部漂亮的大厦。可以免费提供拍摄使用权,但大厦需要一笔高额保险,超出学校可提供保额很多,之后他还找到另外两处理想的拍摄场地,但都因为预算无法承担,而不得不放弃,最终,他选择了自己居住的Building来拍摄影片内景,并通过美术、灯光设计以及摄影,来弥补未来感的不足。《伊莎贝拉》预告截图当人们提到科幻片,总会对影片的成本堪忧,魏齐鸿坦言整部影片的成本是10万人民币,在他这一批毕业的同学中算是中等水平。自己很幸运在很多方面都找到了专业人士加入,在制作上也幸运得到了帮助。魏齐鸿特别提到,在这个影片的制作过程中,他慢慢了解到,纽约其实是美国独立电影的一个重镇,这里聚集着一大批摸爬滚打在独立电影领域的人才,他们对电影的热爱,有时是不计较收入的。这样的土壤,让学生们能够以非常低的预算,找到有丰富经验的合作者,也大大提高了能做出好作品的可能性。《伊莎贝拉》拍摄花絮比如负责摄影的Jason Chau,他在拍摄前整整花了三天时间,到拍摄现场与导演沟通,确认每一个镜头的走位设计、构图等细节;而拍摄的3天时间里,他不需要看分镜头列表也不需要看脚本,每一个场景需要几个镜头,每个镜头导演是怎么设计的,他全都记在脑子里,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没有丝毫偏差和遗漏。完全符合魏导对镜头电影感、和准确体现目的性的要求。这一点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要知道,前三天的准备时间我是不付他钱的。只有拍摄那几天才付钱”。真的很专业、也很敬业!《伊莎贝拉》预告截图还有影片中的女主角扮演者Mandy,因为档期的关系没有办法参加面对面的试镜,只是自行录制了一段casting video发送给剧组,但魏齐鸿还是从几十位候选者中果断地选择了她。在拍摄的3天时间里,她不但展现了导演所想要的专业性的表演,还奉献出了不少让人惊喜的微妙瞬间。4A广告公司出身,远赴重洋科幻电影在中国一直处于欠发展的状态,然而魏导一直以来最喜爱的影片类型就是科幻。在这一点上,与其小时候迷上科幻读物有很大的关系。魏导出生在大都市上海,大学毕业后进入了广告公司工作。出国前担任4A广告公司麦肯光明创意群总监一职。作为广告人,想法总是不受控制地往外涌。《伊莎贝拉》导演:魏齐鸿采访过程中,当厂长问到,对于科幻片来说,是“好概念”重要还是“好故事”重要的时候,魏导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好故事。2016年,魏齐鸿作出了出国留学的决定 。当时也有犹豫过到底要选择学习什么,在忧疑不决的时候,他的老板——广告教父莫康孙先生一句看似玩笑的话,让他下定了决心选择电影。“学什么将来都未必有用,所以为什么不选自己喜欢的呢?”麦肯光明同事合影(右一为莫康孙先生)至此,魏齐鸿开始了在纽约视觉艺术学院(SVA)学习的时光。后来回头想想,他很庆幸当初选择了纽约,因为纽约拥有世界上最好的艺术土壤,特别是拥有许多一流的博物馆和美术馆,这开阔了他的视野。对于奖项,魏导并没有强求。开始学习电影之后,他发现世界上大大小小的电影节不计其数,不光是科幻片,大多数所谓“类型片”在得奖这件事上似乎都低人一等。《伊莎贝拉》拍摄花絮在观看了大大小小的电影节后,魏导半开玩笑地和同学们说了一下自己总结的一套“得奖攻略“。用三个子母概括是“C.S.I”,Contemporary(当代的)、Suffering(受着苦的)、Individual(个体)。总结一下,绝大多数电影节所钟爱的题材都是,反应当代个体人物,挣扎于各自不同苦难状态下的影片。有点拗口,但一语中的!科幻!也许是一则悲剧童话当人们都在问怎么证明AI具备人类智慧的时候《伊莎贝拉》想问的是“我们怎么证明自己是人?”《伊莎贝拉》中的很多细节都不是心血来潮,比如影片第二幕一开场,女主角与机器人问好的段落就是参照了图灵测试。通过《伊莎贝拉》这部影片,观众能够看到一个关于AI精彩的故事,但魏齐鸿希望大家能在观看过影片后发散出更多思绪。就像片尾字幕处,以十六进制数字的形式演绎的演职人员名单,谁才是真正的人类,谁才是AI? 想想都让人脊柱发凉!《伊莎贝拉》片尾截图科幻影片与现实题材影片的区别在于,科幻比较容易做到抽象化和去世俗化,这就让科幻片天生就有利于探讨一些更本质和更哲学的问题。魏齐鸿所困惑的问题是:“人们都坚信自己是真实的,但我们如何证明呢?”对于人类的未来的发展,他说,自己相信就像《黑镜》某一集中讲述的一样,人类终将有一天都会被上传到服务器里。他打趣说,这很环保。细细想来,这也许是一个自幼对科幻着迷的电影人,既悲观又充满敬畏的回答了。-end-本站文字和内容均为作者原创或翻译,新片场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转载前请务必通知本站并注明内容来源(新片场)附以原文链接( http://www.xinpianchang.com/e13898 )。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但拒绝有商业目的的转载!

  • 他想问的问题比《黑镜》更残酷!前4A创意人这样思考科幻丨 电影季展映周

    对于很多人来说除非是科幻片影展,常规电影节中科幻片想崭露头角可谓寥寥无几。但本届NEW ERA青年电影季就出现了几部科幻佳作,比如《杯子蛋糕》以及《伊莎贝拉》 。科幻片中的机器人,无论美剧还是好莱坞大片都承载了人类对于未来世界预言和猜想。魏齐鸿导演的《伊莎贝拉》,用13分钟的时间讲述了一个关于机器人细思极恐的故事 。科幻片:影展上的稀客《伊莎贝拉》开始于未来世界的一个清晨,女主角玛利亚早上被一通电话匆忙叫到了公司。原来玛利亚是一家智能机器人公司的员工,某天,公司售出的一台机器女佣发生了意外故障,唱起歌来。《伊莎贝拉》预告截图在影片的设定中,机器人听命于主人,是从来不会作出无指令的自发行为。所以,机器人唱起歌对于玛利亚来说十分意外。 就此,她以调查员的身份对机器人开始了考核,没想到自己却挖掘出了另一个秘密。Alpha Go 战胜李世石魏齐鸿说在Alpha Go战胜李世石后,他开始对AI产生更多兴趣,阅读了不少相关的文章,发现AI发展可能正在走向一个质变的阶段,并且AI技术几乎决定着我们的未来,甚至是人类到底会永恒还是消亡,这背后所蕴含未来世界演进的可能性,让他十分着迷。《大都会》《机械姬》海报的确,纵观科幻片的历史从科幻鼻祖《大都会》;到结构宏大的《星球大战》;再到充满复杂人性的《机械姬》等,机器人早已不是脸谱化的光纤电缆混合体,而越发人性化、复杂化。甚至有时候比人更像人!科幻片在影展上不受重视,在学校里也是一样。作为魏齐鸿的毕业作品,他向SVA(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的老师提出了好几个创作思路,其中就有这个关于机器人的科幻题材。得到的反馈并不乐观,最主要的原因是,对于独立电影尤其学生电影来说,科幻片太难做好了。SVA同学合影魏齐鸿反而说了一句:那好,就这个了!“我的同学,还有以往历届的同学,拍摄悬疑题材的、宗教题材的、家庭题材的都有,但科幻题材没人碰,这很好!“《伊莎贝拉》预告截图敲定了故事后,学校在作品的创作和落实上提供了很多有效的帮助。“我们的剧本写作课老师是写《鸟人》的编剧,他不仅对每个学生的剧本结构提出了尖锐的修改意见,后期还利用自己的人脉,找到了很多业内人士帮助我们抠剧本细节。编剧课与导师以及客座嘉宾的合影 《伊莎贝拉》导演魏齐鸿与联合编剧 John Rivol在这部影片中魏齐鸿担任了导演、联合编剧和联合制片三个角色,其中另一位署名的联合编剧John Rivoli就是导师请到的专业人士,John在剧本上让英文台词更简练、更地道,也更符合英文的思考习惯,为一个出色的故事保驾护航。 “他可以说是把我的英文翻译成了英文。”《伊莎贝拉》拍摄花絮《伊莎贝拉》预告截图搞定了十多页的剧本,就开始张罗拍摄地点。最初魏齐鸿有好几个选择,其中一处是广告公司麦肯总部漂亮的大厦。可以免费提供拍摄使用权,但大厦需要一笔高额保险,超出学校可提供保额很多,之后他还找到另外两处理想的拍摄场地,但都因为预算无法承担,而不得不放弃,最终,他选择了自己居住的Building来拍摄影片内景,并通过美术、灯光设计以及摄影,来弥补未来感的不足。《伊莎贝拉》预告截图当人们提到科幻片,总会对影片的成本堪忧,魏齐鸿坦言整部影片的成本是10万人民币,在他这一批毕业的同学中算是中等水平。自己很幸运在很多方面都找到了专业人士加入,在制作上也幸运得到了帮助。魏齐鸿特别提到,在这个影片的制作过程中,他慢慢了解到,纽约其实是美国独立电影的一个重镇,这里聚集着一大批摸爬滚打在独立电影领域的人才,他们对电影的热爱,有时是不计较收入的。这样的土壤,让学生们能够以非常低的预算,找到有丰富经验的合作者,也大大提高了能做出好作品的可能性。《伊莎贝拉》拍摄花絮比如负责摄影的Jason Chau,他在拍摄前整整花了三天时间,到拍摄现场与导演沟通,确认每一个镜头的走位设计、构图等细节;而拍摄的3天时间里,他不需要看分镜头列表也不需要看脚本,每一个场景需要几个镜头,每个镜头导演是怎么设计的,他全都记在脑子里,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没有丝毫偏差和遗漏。完全符合魏导对镜头电影感、和准确体现目的性的要求。这一点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要知道,前三天的准备时间我是不付他钱的。只有拍摄那几天才付钱”。真的很专业、也很敬业!《伊莎贝拉》预告截图还有影片中的女主角扮演者Mandy,因为档期的关系没有办法参加面对面的试镜,只是自行录制了一段casting video发送给剧组,但魏齐鸿还是从几十位候选者中果断地选择了她。在拍摄的3天时间里,她不但展现了导演所想要的专业性的表演,还奉献出了不少让人惊喜的微妙瞬间。4A广告公司出身,远赴重洋科幻电影在中国一直处于欠发展的状态,然而魏导一直以来最喜爱的影片类型就是科幻。在这一点上,与其小时候迷上科幻读物有很大的关系。魏导出生在大都市上海,大学毕业后进入了广告公司工作。出国前担任4A广告公司麦肯光明创意群总监一职。作为广告人,想法总是不受控制地往外涌。《伊莎贝拉》导演:魏齐鸿采访过程中,当厂长问到,对于科幻片来说,是“好概念”重要还是“好故事”重要的时候,魏导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好故事。2016年,魏齐鸿作出了出国留学的决定 。当时也有犹豫过到底要选择学习什么,在忧疑不决的时候,他的老板——广告教父莫康孙先生一句看似玩笑的话,让他下定了决心选择电影。“学什么将来都未必有用,所以为什么不选自己喜欢的呢?”麦肯光明同事合影(右一为莫康孙先生)至此,魏齐鸿开始了在纽约视觉艺术学院(SVA)学习的时光。后来回头想想,他很庆幸当初选择了纽约,因为纽约拥有世界上最好的艺术土壤,特别是拥有许多一流的博物馆和美术馆,这开阔了他的视野。 对于奖项,魏导并没有强求。开始学习电影之后,他发现世界上大大小小的电影节不计其数,不光是科幻片,大多数所谓“类型片”在得奖这件事上似乎都低人一等。《伊莎贝拉》拍摄花絮在观看了大大小小的电影节后,魏导半开玩笑地和同学们说了一下自己总结的一套“得奖攻略“。用三个子母概括是“C.S.I”,Contemporary(当代的)、Suffering(受着苦的)、Individual(个体)。总结一下,绝大多数电影节所钟爱的题材都是,反应当代个体人物,挣扎于各自不同苦难状态下的影片。有点拗口,但一语中的!科幻!也许是一则悲剧童话当人们都在问怎么证明AI具备人类智慧的时候《伊莎贝拉》想问的是“我们怎么证明自己是人?”《伊莎贝拉》中的很多细节都不是心血来潮,比如影片第二幕一开场,女主角与机器人问好的段落就是参照了图灵测试。通过《伊莎贝拉》这部影片,观众能够看到一个关于AI精彩的故事,但魏齐鸿希望大家能在观看过影片后发散出更多思绪。就像片尾字幕处,以十六进制数字的形式演绎的演职人员名单,谁才是真正的人类,谁才是AI? 想想都让人脊柱发凉!《伊莎贝拉》片尾截图科幻影片与现实题材影片的区别在于,科幻比较容易做到抽象化和去世俗化,这就让科幻片天生就有利于探讨一些更本质和更哲学的问题。 魏齐鸿所困惑的问题是:“人们都坚信自己是真实的,但我们如何证明呢?”对于人类的未来的发展,他说,自己相信就像《黑镜》某一集中讲述的一样,人类终将有一天都会被上传到服务器里。他打趣说,这很环保。细细想来,这也许是一个自幼对科幻着迷的电影人,既悲观又充满敬畏的回答了。-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