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你是否要取消绑定(第三方名字)账号?

将该作品添加到专辑时,将从我的主页中隐藏
确认 取消
将该作品添加到专辑时,将从我的主页中隐藏
取消 确认

不结婚就该判刑?这部《剩女》纪录片真实到令人窒息

2020-03-09 20:10 发布 其他

今天是「国际妇女节」

20世纪初的抗议,促成了这个节日的诞生。
目的当然是为了争取对女性的尊重和平等。
然而100多年过去了,这个世界依旧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公与性别歧视。
所以我们依然呐喊,依然在争取作为一个人的自由。
在中国,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有个词,开始频频出现:
意思就是到了该结婚生子的年龄,却迟迟没有对象。
她就要开始接受周遭环境的排斥与异样。
两个来自以色列的女性电影人将中国这种“剩”的现状,拍成了一部纪录片——
《剩女》
这部由美国PBS制作的纪录片引入国内后,掀起了讨论热潮。
豆瓣评分直飙7.8,位居一周口碑榜单第二位。
可见它的共鸣有多强。
尽管片子拍摄于2015年到2017年期间,
但在国内,关于女性生育婚嫁的问题,一直具有较强的话题度。
片中选取了三位性格、出身、职业、经历迥异的女性,
来记录关于她们“剩女”的那些事。
第一位主人公:
来自山东农村的邱华梅
她是三位主人公里,最具反抗意识的。
34岁,接受过高等教育,在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当律师。
独立、自信、有理想、不将就。
就因为迟迟未婚,成了家里的“老大难”。
父母看见愁,姐姐看见骂。
只要回家,她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家人们说出的话,堪称“金句”:
-不结婚,再幸福也不叫幸福;
-不结婚的人应该判刑;
-所有人都结婚,你怎么能不结婚不生娃呢?
-你索性别回来了,邻居也就不会说闲话了。
……
每每讲到这里,邱华梅总会满脸泪水。
她不理解,为何不结婚就像一种病,被人指责。
她也受不了父母的情感绑架,尤其是父亲说起小时候卖血供自己读书的事情,
如今未婚,好像是不孝。
事实上,邱华梅不是不想结婚,而是不想稀里糊涂将就着结婚。
为了满足家人的夙愿,她尝试去婚恋中心去相亲。
刚见到工作人员的面,就被暗伤了一把。
对方毫无礼貌,把偏见当成直言,上来就说:


你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女。
不想生孩子?那怎么结婚?没人能接受。
你职业不好,性格太硬,得柔软一点。


在V姐看来,这哪是婚介所啊,明明是女德班。
想把前来寻求幸福的女性培养成“该有”的样子。
而邱华梅的择偶要求再正常不过了,
她只是想要对方尊重自己,想要男女在婚姻里保持平等。
这种要求,却成了一大难题。
来到公园相亲角的她,更是遭受了冷眼。
有个阿姨听说她是律师,立马反驳:
那不行的,要是我跟你吵架,你动不动搬出个刑法、民法,我吵得过你吗?
说来也是讽刺,明明是个谈感情的地方,却列出各种条件,被挑选。
一边追求做自己,一边被环境打扰的邱华梅很痛苦。
她在镜头前崩溃:


我有种深深的不安全感,感觉要跟所有人斗争,敌人有千军万马。好端端的人生过成这样,感觉就是因为没有结婚。


既然无力改变大环境,也不想让自己被同化。

邱华梅决定出国留学,让自己好过些。

走前,她跟家人简短告别,

父亲终于说出了多年来最中听的一句话:
虽然咱家没有儿子,但你是我的骄傲。
言外之意,去追求自己想过的生活吧……
如今的她,找到了另一半,定居德国,并打算创立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
主人公二:
来自北京的乖乖女徐敏
28岁,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在电台工作。
有房有车,年龄适中,条件优越,却被催婚搞得头大。
她最大的问题不是找不到对象,而是找不到让母亲满意的人选。

跟邱华梅一样,徐敏也参加过相亲活动。

不同的是,她在活动里遇到了一些比较处的来的男嘉宾。

但都被母亲强势的观念劝退了:
不是北京人不行,农村户口不行,工作不稳定不行……

在与母亲的交谈里徐敏得知,父母的婚姻也是老人撮合的。

所谓“门当户对”才是结婚的关键。

只要母亲不点头,她就得一直“剩”下去。

主人公三:
出身书香门第的盖琪
36岁,北京一所大学的助理教授。
跟前两个人不同,盖琪对“剩女”的挣扎很短暂。

她在一年内就完成了相亲、结婚、生子的过程。

老公比她小很多,出身环境也相差甚远。

母亲在她出嫁前说了一句话:
还是应该走常人都走的路。
意思就是,到了年纪就该结婚。她曾思考过,自己的选择是不是妥协。
当拥有了世俗界定的幸福时,她自己真的幸福吗?
无从得知。
至少,在外人看来,她很幸福,她不再是剩女。
这部纪录片用一种相对客观的视角,呈现了中国家庭对婚姻的看法。
没有鼓吹单身,也没有赞同结婚。
只是让看到的人自己评判,选择怎样的生活。
也算是一种开放式的讨论。
被嘲讽、被干预、被妥协,或许是当今中国女性面临最大的不自由。
早在2006年,国内提出了关于“剩女”这个词的定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剩这个字,也落在了男性身上。
剩男遇到的情况,不比剩女好到哪里去。
不过碍于刻板印象,大家觉得男性30岁不结婚并无大碍。
相反,女性生来的归宿就应该是婚姻。
婚恋问题,就像“你吃了吗”一样,成了见面必问内容。
窦文涛曾经振振有词地对单身女性俞飞鸿说:

你觉得老是一个人待着,精神正常吗?

嗯???

问出这个问题的人,正常吗?
面对这么冒犯的提问,俞飞鸿直接回击:
为什么从你们的聊天中感觉,结婚对于女性就是一种施舍?
没错,如果这种基本的性别歧视消除不了,踏入婚姻的女性只会越来越少。
还记得前几天,美国《Girls. Girls. Girls.》杂志发布的女性广告短片吗?
片中用直白的文案,直指过去长久以来社会对女性制定的标准和准则。
不止是婚姻,对女性的要求渗透在生活的点滴。尽管经过一个世纪的抗争,女性的地位有所改善,
但在一些事情上,还是会显现不足——
比如,在这次疫情抗击过程中,对女性生理期需求的忽视以及发型不自由的束缚。
明明女护士的卫生用品缺口很大,可当问及医院时,收到的回答是不需要。
部分女护士为了不让自己过于难受,还服用了黄体酮推迟经期。

更有甚者,标榜女护士剃光头……

别看这些不公平很小,却足以伤透一个人的心。

更足以让人们忽视女性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每年的今天,我们都在提倡尊重女性。
很多人觉得老生常谈,觉得不以为意。
但却没思考,这么做的意义。
经常倡导性别平等,都有这么多细思极恐的歧视存在,
倘若哪天没了声音,岂不是回到了最初?其实,做出改变难吗?
一点都不难。
很多人已经开始改变之前的强势思维,去认同、理解女性的心情。
比如,从大方说出月经开始。
早些年,不少人羞于提到经期、卫生巾。
可这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现象,有什么丢人的?比如,婚恋、生育自由。
女性不是生育工具,她们拥有决定人生的权利。
女性不是附属品,她们理应得到尊重。
贾斯汀·比伯前几天就给出了一个标准答案。
主持人问到准备生几个孩子的时候,他回答:

这要问海莉,因为是她的身体。

李诞也在节目里表现了对伴侣黑尾酱的尊重。

很多次机场碰到粉丝想找黑尾酱合影,却去征求李诞的同意。
李诞回答:你要跟她合影,应该去问她可不可以,不是问我。
再比如,职业自由、接受教育自由等等。
就像李宇春为妇女节创作的歌曲《给女孩》里唱的那样:
请相信自己是很美好的存在;
不用怀疑,这是宇宙独一无二的色彩;
愿你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心中写满爱。
不止是女性,男性同样如此。
每个人都该自由自在,
Do what you wanna do。
举报文章

场库

评论 

还没有人发表评论,来第一个发言吧!
关闭前无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
更多

场库

发行方

感悟人生,只需一刻钟

联系TA
分享
在新片场 App 上联系他

新片场私信功能已全面迁移至 App 中使用,
网页上可以查看之前的消息记录。

扫码下载 App

查看历史消息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请输入您的私信内容

取消 确定

私信发送成功

接收私信功能已迁移至新片场APP,请下载新片场APP及时获取私信消息通知,不错过任何一次合作机会。

扫描二维码,立即下载APP

只有安装新片场APP才能收取私信回复,是否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