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你是否要取消绑定(第三方名字)账号?

将该作品添加到专辑时,将从我的主页中隐藏
确认 取消
将该作品添加到专辑时,将从我的主页中隐藏
取消 确认
导演
  • 旅途的结束,世界的开始|NEW ERA创投路演圆满落幕

    2020年,第五届NEW ERA青年电影季首次加入创投会环节。1月1日,NEW ERA创投会开始项目征集。268天以后,9月25日,创投会路演活动圆满落幕。在这个不平凡年份的268个日日夜夜,创投会初审评委,从近四百个项目中,精挑细选出二十部入围作品;五位创投工坊导师,为项目创作人现场教学,分享宝贵行业经验,对每个项目进行一对一交流辅导;入围项目的青年创作人们,对项目进行着反复的推敲修改,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电影梦想。9月24日、25日两天,创投会路演现场活动正式开始。终审评委老师、资方代表、青年创作人们汇聚一堂。 NEW ERA创投会现场路演 24日上午10点,入围项目依次开始现场宣讲,《23号》《长湖迷雾》《风车雨牛》《进山》《游泳池的水开了》率先亮相。这些项目有着完整的剧本,部分创作人还带来了概念短片。现场,创作者们配合着演示文稿,对项目的各方面情况进行陈述,抒发着自己的创作初衷。《23号》团队宣讲《长湖迷雾》团队宣讲《风车雨牛》团队宣讲《进山》团队宣讲《游泳池的水开了》团队宣讲《只言片语》《风过犹存》《风雨萧条》《耿胤楼的一百万种可能》《我叫李宝玉》《新婚快乐》《沉默的刺梨花》《走,到春江大厦看鸟去》,是24日下午登场的项目。关于性别关系与社会文化的思辨,渗透在这些项目的肌理之中。项目所关注到的丰富的时代和地域,展现出青年影人广视域、多视角的创作维度。《只言片语》团队宣讲《风过犹存》团队宣讲《风雨萧条》团队宣讲《耿胤楼的一百万种可能》团队宣讲《我叫李宝玉》团队宣讲《新婚快乐》团队宣讲《沉默的刺梨花》团队宣讲《走,到春江大厦看鸟去》团队宣讲25日上午,《顺流而下》《村庄,音乐》《高尚的拳头》《水东游》《永德望江》《造火箭的女孩们》六个项目的团队,继续着创投会的精彩。主创们从主题、故事、导演手法等多个方面,阐述着自身的经历、专业的理解和对电影的不懈追求。《顺流而下》团队宣讲《村庄,音乐》团队宣讲《高尚的拳头》团队宣讲《水东游》团队宣讲《永德望江》团队宣讲《造火箭的女孩们》团队宣讲创投会终审评委们悉心聆听青年电影人的宣讲,对每个项目进行了耐心、中肯且富有专业启迪的点评。邝文伟老师强调创作者对自己项目主题和类型的清晰定位,他鼓励新人导演们既要积累创作经验、也要更多地互相学习;刘瑞芳老师对青年创作者们展示出的年轻气质表示赞许,同时她也着重项目的可实现性,对创作者能将作品最终制作成片、遇见观众提出希冀;陆川老师特别肯定了关于少年成长题材的故事,赞赏青年电影人风格强烈、叙事视角独特、富有想象力。25日下午,资方代表通过现场预约,开始与项目创作人的一对一洽谈。午后的时间被分为八个时段,每个项目有八组资方洽谈机会。通过前一天半的宣讲,新面孔已然成为老朋友,现场济济一堂。NEW ERA青年电影季创投会单元,旨在发现有创意、具备市场开发潜力的剧本,聚焦中小成本电影项目,为青年创作人提供实际的资源支持,在产业资方与青年创作人之间打开更高效的沟通渠道,让优秀作品加速诞生。创投会路演活动圆满落幕,是一段旅途的结束,更是一个崭新世界的开始。日以作夜,夜以继日,步履不停,生生长流,是电影人的信条,也是年轻人的精神。

  • 跨专业进入AFI学导演后,我的人生就像开了挂....

    “不要只想被叫导演,要喜欢做导演做的事。”这是美国电影学院AFI导演专业硕士吕诗雨切身的体验。从本科学习应用数学的理科生到手握10项电影节奖项的新锐导演,从接连被纽约大学、南加大拒绝到收获美国电影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吕诗雨一直认为导演这个名分从来都不是等着让别人给你的,机会是要靠自己去做去争取来的。点我跳转吕诗雨新片场个人主页如果热爱电影的你,有一种未解的好莱坞情结,想去美国顶尖的电影学院追逐自己的梦想,却又感到犹豫和迟疑。那么吕诗雨跨专业做导演的故事一定能给你鼓舞和激励。通向AFI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1. 本科应用数学专业该如何学习做导演在家人的期望下,吕诗雨本科在常春藤联盟之一的布朗大学就读应用数学专业。但独身一人在美国求学的日子,常常让他感到苦闷和自闭。有想要去表达生活中的很多东西的欲望,却又没有纾解的渠道。看各式各样的电影成为了他生活中的慰藉,直到他看了奉俊昊的《杀人回忆》。这个电影给了他极大的触动,他第一次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一个电影能给我带来这么大的感触的话,那我不要只做观众啊。我想做那个创造这些电影的人,至少我想知道这样子的电影是怎么做出来的。所以他就开始有了想要了解电影制作,然后想要了解什么是导演,导演到底做什么的念头。梦想每个人都有,难的是如何把梦想照进现实。在家人不支持、学业压力大的情况下,吕诗雨只能用他每一个暑期假期,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电影梦:第一个假期跑去南加州大学的暑期班去学剪辑第二个假期去了彭浩翔导演的剧组,有了电影《春娇与志明》的跟组的经验第三个假期去给好莱坞的一个制片人做助理并拍摄了人生中第一个短片这里肯定有不少小伙伴会好奇,当时跟电影完全没有关系的吕诗雨,是如何拿到彭浩翔导演剧组实习机会?他当时用了一个谁都想不到的“傻办法”就是发邮件。他找到彭浩翔导演,还有陆川导演的公开的邮箱,在邮件中描述了对他们电影的喜爱,表达了希望了解电影的制作流程。并且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我希望能有一个机会向你们学习但我一分钱也不要。也许被吕诗雨字里行间对电影的热情和真诚打动,他真的收到了彭导的回信,就这样收获了人生第一个宝贵的跟组经验。2. 硕士申请失败后该如何坚持自己的电影梦在跟组的时候,哪怕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吕诗雨依然觉得乐在其中,这更加坚定了他要继续做电影当导演的决心。于是在本科毕业后,他申请了纽约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的电影学院,没申美国电影学院是觉得太难了,根本不敢想象。结果,纽约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的电影学院也接连拒绝了他,没办法吕诗雨只能灰溜溜回国了。那么他和电影的缘分只能到此为止了吗?事实上,真的没有白走的路。当年暑假在《春娇与志明》剧组认识的第一副导演,正好在深圳拍戏,就询问吕诗雨是否有意愿学习做副导演。吕诗雨抓住了这个重回电影业的机会,两年副导演的历练,让他在片场有了更多的经验和更好的执行力。同时,吕诗雨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导演梦,他用跟组的钱继续拍短片,然后重新去申请电影学院。终于被他两年前想也不敢想象的美国电影学院成功录取。3. 跨专业做导演却让我变得更加专业吕诗雨回看自己的跨专业做导演之路,他总结出了两个经验给大家参考。第一,不要因为不是专业而自卑电影这一行不问出身,也不问学历。也许你原本的专业恰恰是带你走进电影世界的武器,因为这是其他同行没有的东西。更何况,创作电影,这件事情需要大量的人生历练和人生体验,需要用心的去感受生活,刚开始学什么都不会影响电影创作。第二,要动手让自己变得专业哪怕再没有精力,就算是自学,也要靠近这个行业。或者说恰恰因为知道自己是跨专业的,所以更需要让自己去接触电影行业,让自己变得专业。毕竟申请电影学院的导演系都需要提交作品集,平时还是要尽量多拍短片。- 关于拍摄做电影这件事情,动手真的很重要,况且现在门槛很低了。如果说你没有太多的拍摄经验,那么你就先找两个演员,用手机先去拍几遍,剪一剪,刚开始困难肯定非常多,短片质量也很低,但是你尝试不停地去修改它,你就会有所提高。所以大家一定要破除先入行才能做导演这个迷思,如果你想当导演就要先坚持拍东西,拍摄条件和成片质量都会因为你不停的坚持而越变越好,千万不要放弃拍东西。- 关于剧本关于剧本怎么写,这里面有大量的技巧和方法论大家可以去看书。比如罗伯特·麦基的《故事》,希德·菲尔德的《编剧:编剧的基础》,这些书都是全球编剧的必读经典。重要的是一定要自己动笔开始写,如果你有故事,就算不是剧本,你也先按小说甚至日记的形式先把它写出来。要知道,当你动笔写出第一稿的时候,你就已经战胜了30%的人了。在AFI学电影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美国电影学院(American Film Institute,简称AFI),于1967年由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成立,代表了美国电影界的权威。学校的地理位置优越,师资力量雄厚,选拨条件也极其苛刻。导演、编剧、制片、摄影这四个专业每年各招收28个人。美术和剪辑这两个专业每年各招收14人。吕诗雨对开学的第一天记忆犹新,他们坐在学校的电影院里面,荧幕上放了一个混剪视频,最开始是一些黑白的电影,后来也有彩色的电影,他看到很多是美国的经典电影,影片右下角都会有署名,很快你就会知道那些名字都是校友的名字。那一刻,吕诗雨的眼眶湿润了,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好像是一个很伟大的历史中的一部分,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来到这里学习电影的是有使命感的。1. 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美国电影学院的特点就是多数人都是有一些从业经历,所以学生的平均年龄也会比较大一些,但是每个人对电影的热爱是不变的。周围都是和你志同道合的朋友,你们有聊不完的电影话题,这种感觉特别幸福。而且有些电影的规律和技巧,你在之前的工作实践中,其实心里已经有感觉了,但是难以准确表达出来。在你不停地找词,打算用大段大段的语句去形容这件事的时候。你的同学已经明白你说什么,他突然说出的一个词,就能把你想说的感觉全部概括了。这样的语言表达在做电影这件事情上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在沟通上面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种感觉就好像有人一下子帮你打通了一节任督二脉。2. 近距离吸取大师的理念因为美国电影学院地处洛杉矶,在地理位置上你连美国的电影工业非常近。基本上所有的大片或者大师的作品,在上映前主创团队都会带着影片来学校来放映。吕诗雨在校期间,就参加过比如《荒野猎人》、《鸟人》、《边境杀手》等影片主创团队的分享会。这时你就会感觉电影这个行业离自己非常近,你可以一直在吸收这些大师的电影理念,一直在向他们学习,然后转化为我们每个人觉得对自己有用的东西。3. 在团队合作中不断学习进步AFI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知识,还得亲自实际体验,并知道团结合作的重要性。除了上课以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跨专业之间的组队拍片。第一年会有三个周期要完成三部短片。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上一次的拍摄表现,去和心仪的人组队合作拍摄下一部短片。短片完成后,还会有一个特色的点评环节。当你团队的短片在学校的电影院播时,主创就会被要求坐到荧幕前面那一排椅子上,然后在这一整节课的时间,主创坐在上面都不能发言,只能听台下的同学发言。底下同学提出的意见和批判,无论你赞同与否,你只能坐在上面听不能反驳。这虽然是一个挺残酷的环节,但是电影是一个和观众之间的游戏,你没有办法不在乎观众的看法和评论。这也是每个导演必经的,需要学会面对的过程。AFI的学习经历给我带来怎样的影响2017年,吕诗雨在 AFI 的毕业作品《永久居留》拿下了十项国际电影节奖项。作为一份学习的答卷,这部作品又留下了哪些他在AFI求学的烙印呢?1. 记得爱你的每一个角色在美国电影学院的时,吕诗雨上过阿斯哈·法哈蒂为期两周的导演、编剧课。这位拿过两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伊朗导演留给吕诗雨印象最深的教导就是“你要学会去爱你的每一个角色,不要轻易的去放弃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阿斯哈·法哈蒂的电影都是那种道德困境,每一个人你都能理解他的苦衷。每一个人你都恨不起来,但是他们之间又确确实实存在冲突。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纯恶的,就算是一些反派角色,也要给观众一个机会去理解这个角色的另一面,让观众去窥见一下这个人是为什么变得这么可恨?《永久居留》的剧本创作就是受到了这个理念的指引,短片根据2013年的纽约布鲁克林杀人案件改编。25岁的青年男人,非法入境美国八年却不会说一句英文,期望过上更好的生活却只能在中国餐馆苟且偷生,他无比渴望一个合法身份却被告知这辈子只能在美国“黑”下去时,命运的潮流又会将他带到哪里?2. 一定要有动手实践的精神电影是个很主观的东西,大家就天天会聊说这个怎么样那个怎么样,这个镜头是这样拍好还是那样拍好,结果可能就是和摄影师坐在那里聊半天,大家各有各的想法,谁也说服不了谁。那么其实很简单,美国人最擅长的东西就是你都去拍,你把所有的选项都拍出来放在大荧幕上,大家一起去看一起去感受,那么自然会有一个清晰的答案。在拍摄《永久居留》时,有一段是从主人公的视角看世界,需要用一颗镜头来完成整段的拍摄。那么12毫米和14毫米究竟哪一镜头更能展现主人公内心的不安和动荡呢?其实你去实践就会发现,更近的12毫米更能让人感受到主人公压抑的情绪,同时背景里的那团火光又可以看作是主人公心中那团憋屈的火焰。3. 每一次灾难都是一次机会拍摄短片的时候,在现场肯定会出现一些意外的状况,作为带领整个拍摄团队工作的导演,你又该如何统领全局呢?在拍摄《永久居留》最后那场戏的时候,饰演表嫂的那个女演员突然因为感冒加重失声了。刚知道这个消息时,吕诗雨的内心是很崩溃的,因为他知道这是整个电影里面最重要的一个镜头。他表面上还得故作镇定安慰女演员,内心实际很恐慌,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他老师说的一句话:“就是每一次灾难都是一次都是一次机会”,点醒了他。吕诗雨的这位老师名叫罗布·斯佩拉,是很多美剧的导演,比如大家熟知的《犯罪心理》和《邪恶力量》。这位老师曾经打算在加拿大拍摄一个关于夏天故事的电影,在他们秋天抵达准备开拍时,没想到雪季提前来了。更糟糕的是,此后雪就一直没停,所以他不得不把一个夏天的故事完全改成一个冬天的故事。但他反而利用了冬天的雪景来设计了一些戏份,让整个故事呈现出了冬日里独有的美感。所以吕诗雨要做的是坦然面对问题,并思考如何最大化利用危机。首先要承认这件事情,因为饰演“嫂子”的演员嗓子哑了,跟之前声音完全不一样,这事情是没法骗人的。所以一开始就让“嫂子”说我今天嗓子不舒服。吕诗雨事先故意没有让男主人公知道“嫂子”失声这件事情,面对嗓子不舒服仍要喋喋不休念叨的“嫂子”,男主人公内心的烦躁更易显现了。于是在当时场景下说出了,“嫂子你不舒服,你去休息吧”,这样一句他即兴发挥的台词,给了观众表演中特别真实的反应。吕诗雨也顺利完成了他短片结尾的拍摄,至少没有因为这个意外而毁掉了结局。出于文章篇幅有限,想要完整回顾吕诗雨直播分享【 跨专业做导演,怎么拍出好短片?】的小伙伴,长按下方二维码,回复暗号【直播】,填写问卷即可获取完整分享内容!此外,大家想去美国学电影,或想了解国外影视行业的院校信息,都可以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我们的顾问老师会给大家提供专业的留学建议和规划~

  • 竟有这么多位华人都已经拿过「学生奥斯卡」了!

    10月17日,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即奥斯卡奖主办单位)揭晓了第46届学生奥斯卡奖获奖名单(Student Academy Awards)。新片场创作人源根导演的作品《大厨》 荣获了美国国内院校剧情片类银奖(Narrative | Domestic Film Schools)。也是这部作品,在今年8月底落幕的第四届NEW ERA 青年电影季主竞赛单元共获三项提名,最终源根获得最佳导演奖。学 生 奥 斯 卡 奖STUDENT ACADEMY AWARDS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于1972年设立学生奥斯卡奖,旨在为全球电影新人提供一个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所有评委来自奥斯卡评审委员会。每年一千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和大学电影学生作品互相角逐,分为七大类奖项:四个美国国内院校类别(动画片|纪录片|叙事片|实验短片)和三个国际院校类别(动画片|纪录片|叙事片)。历史上学生奥斯卡的获奖者包括迪斯尼、皮克斯公司的创意总监约翰·拉塞特(John Lasseter)、《怪物公司》导演皮特·道格特(Pete Docter)、《阿甘正传》的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Robert Zemeckis)及著名电影导演斯派克·李(Spike Lee)。学生奥斯卡的获奖者后来有62人次获得奥斯卡奖提名,11次赢得奥斯卡奖。下面为大家介绍几位来自中国的创作人和他们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曾入围或获得学生奥斯卡奖。- 排序按照作品时间顺序 -源 根《大厨》“The Chef”46th Student Academy Awards「Narrative」Domestic Film Schools | Silver点击观看《大厨》预告片这是一部以中国餐馆为故事背景,引发对未来人工智能人文道德思考的短片。导演源根大学时到美国学习电影创作,研究生曾就读于美国电影学院 AFI 导演专业,这部短片是他的硕士毕业作品。目前,《大厨》已有多家美国公司在找源根聊,想要做一个长片的版本。他表示自己的电影生涯,也非常希望能够至少做一次超英类型的电影。“但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电影,科幻也好悬疑也好,这些东西都只是一个世界观而已。真正如果你要打动人的话,还是要靠故事本身。”更多本片创作故事:用东方文化拍“黑镜”童 画《春花》“Spring Flower” 45th Student Academy Awards「Narrative」Domestic Film Schools | Gold点击观看《春花》预告片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童画赴美留学,就读于南加州大学(USC)电影学院。《春花》是童画在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电影与电视制作专业攻读研究生(MFA)的毕业作品。故事讲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苏北地区17岁的少女春花要被家人换婚嫁给一个从未谋面、智力残障的男人,但在来自大城市的表姐影响下发奋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谢承林《低头人生》“Life Smartphone” 44th Student Academy Awards 「Animation」International Film Schools | Gold点击观看谢承霖来自中国湖南长沙,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就读于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低头人生》是谢承霖在大三时期的作品。当时学校有一个课题叫“用心观察世界”,他在换了五个剧本后最终确定了《低头人生》的创作。《低头人生》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低头族的生活状态,以蝴蝶效应将整部短片的情节串联起来,每个低头已经低到扭曲的人,都只关注着自己掌上的方寸之地。导演的用意在于不仅仅刻画一种生活状态,更重要的是把人们的冷漠以黑色幽默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那个见到车祸反倒是只有兴致发自拍的时尚女。杜鹏鹏《折枝》“Cage”43th Student Academy Awards「Animation」Domestic Film Schools | Nominee点击观看一部具有庄周梦蝶东方美学的动画短片,一部关于东方女性命运轮回的前卫之作,一位来自南京毕业于纽约普瑞特艺术学院(Pratt Institute)动画专业(MFA)的中国留学生,以一人之力核心创作完成了这部名为《折枝》的二维动画短片。《折枝》是杜鹏鹏的毕业作品,所以很早就开始筹备了,入学第三个学期开始做剧本和分镜,完成大概用了两年多时间。他说 Pratt 通常不会反对学生做艺术范儿的、自我中心的作品。只要你真能做出来,不管从画面上或从立意上能让教授们无话可说,他们也会接受。并不是做艺术化的就不好找工作,但毕业答辩时如果老师们不认可或是看不懂,那就很难毕业了。更多杜鹏鹏分享:中国动画《折枝》纽约诞生记洪诗婷《维奥拉》“Viola” 35th Student Academy Awards「Alternative」Domestic Film Schools | Gold点击观看洪诗婷出生于台湾台北市,本科在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就读,而后攻读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动画学系硕士。期间她的毕业短片《维奥拉》赢得了第35届学生奥斯卡金奖,登上奥斯卡杂志封面,并获得奥斯卡提名资格。短片讲述小女孩维奥拉提起旅行箱,一步步踏上漂浮的梯子,展开一段奇幻旅程。她逐渐长大,走过生命中的阴晴风雨,初尝爱情的甜蜜与失落,直到学会跟自己的每个生命阶段相处,彷彿经历一场爱丽丝梦游仙境。洪诗婷导演专访:创作能跨越性别的限制

  • 中邪?记忆移植?张震暴瘦20斤的新片,竟然最后一秒还在反转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V姐一样在无聊的时候设想过,当人死后,人的意识会去哪里?记忆会不会随着肉身的死亡而消失?如果记忆可以保留,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永生?1999年的高考作文,也有类似的命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那时候高考的学生怕是没想到,这个命题作文会在22年后被一部国产悬疑电影实现了——《缉魂》《缉魂》改编自科幻作家江波的科幻小说代表作《移魂有术》(曾获第三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中篇小说银奖)。由中国台湾导演程伟豪执导,张震、张钧甯、林安可等主演。此前程伟豪也拍摄过不少的悬疑片,其中《红衣小女孩》、《目击者之追凶》等都是口碑之作。强烈的视觉刺激、多重反转的悬念,对人性的挖掘,都让人在观影中肾上腺飙升。这一次,《缉魂》延续了他一贯的影像风格,且借着“科幻”的外壳,给国产悬疑片带来了新的视角。在萎靡的1月院线片里,算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悬疑+软科幻,讲述一场离奇的富豪命案。富豪王世聪是一家医疗科技相关的公司集团董事长。他被人生生打死在家,当时在案发现场的,只有昏倒在身边的新老婆李燕,以及已经逃跑的儿子。案子交到了检察官阿超手里。因为身患癌症,阿超原本已休长假,可他刚得知自己已到了癌症晚期,癌细胞转移到脑部,时日不多。而他的警察同事,同时也是他的妻子阿爆正巧怀孕了。为了能给妻子和孩子留下更多财产,他选择放弃休息,回到工作岗位继续办案。在李燕的证词里,杀人凶手是王世聪的儿子。这个身上纹满纹身,神神叨叨看起来信奉邪教的儿子,自从母亲自杀后就离家出走。他觉得自己的母亲,也就是王世聪的前妻,是因为王世聪出轨且对家庭冷漠,才抑郁自杀。 所以一直对王世聪怀恨在心。当天,离家多日的儿子突然回来。先是对同样身患癌症晚期,卧床休息的王世聪作法,然后硬生生把他用法器砸死。但同时,李燕也没有被排除嫌疑。不仅仅因为她在案发现场,身上溅满血迹,凶器上留有指纹。还因为王世聪的遗嘱里,儿子没有继承权,继承权第一是李燕,第二则是合伙开公司的万博士。李燕虽然怀了孕,但和王世聪刚结婚,万博士又是个外人。虽然李燕没有杀人动机,但这遗嘱也实属不符合常识。而且,不知为何,李燕房间被万博士装了监视器。在监视器的录影中,阿超看到李燕有几天在睡梦中抽搐,身体拧成诡异的形状。仿佛中邪了一样。以前性格温顺,对监视器有所介怀。后来脾气暴躁,裸着身子在房间里走来走去都无所谓。完全变了一个人。李燕解释,是因为总是能看到王世聪死去前妻的鬼魂。并且这个鬼魂还想附身于她。一切证据都在表明,是母子俩用邪教作法,来报复王世聪和新婚妻子。故事似乎往邪教的方向走去......这时,阿超发现了王世聪与万博士合开的这家科技公司,掌握了一种非常牛逼的技术——“RNA人脑复制技术”。这个技术运用到临床医学上,可以帮助脑损伤的患者,修复脑部受损的神经元。但它还有一个更让人细思极恐的能力,就是通过提取人脑RNA粉末,影响脑部神经元,复制人的记忆。也就是说,可以把一个人的记忆复制到另一个人身上。虽然万博士说此技术还未进行人体试验。但作为唯物主义者的阿超,看到身边同事都觉得李燕是被附身,他有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或许人体试验已经在进行中了。李燕就是那个试验者。更诡谲的是,王世聪遗嘱第二继承人万博士,和王世聪前后两任老婆,似乎都有不寻常的关系。她脑中的记忆或许另有其人,是王世聪前妻?还是......于此同时,阿超的病情恶化严重,失去了自理能力。并且他发现妻子阿爆,背着他篡改了关键的证据。为了演出癌症晚期患者的状态,张震暴瘦20斤这项证据足以推翻之前李燕的证词。阿超的妻子阿爆承认,是因为不忍心看着阿超形容枯槁,精神崩溃。所以她私下去联系了万博士,希望用RNA修复术,延长丈夫的生命......作为交换条件,她帮助万博士在证据上做了假。也就是说,凶手很有可能不是儿子,而是李燕,又或者是万博士?但又有说不通的地方。既然遗产继承人本来就是李燕和万博士,王世聪也已经病入膏肓,他俩其实根本没有杀害王世聪的必要啊?阿超一边克服身体痛苦,一边深入迷雾寻真相。而案情越来越扑朔迷离,让人猜不透真凶......说实话,V姐以前推荐电影时很不愿意剧透太多,影响还没看电影的朋友的观影体验。但《缉魂》的剧情层层递进,一环扣一环。在案件推理层面上精密布局,如果不知道先前的情节,很难解释整个故事。甚至漏看了一个细节,都会有理解的偏差。片中还涉及到同性爱情的刻画,虽然非常隐晦,但也是国产院线电影能看到的最大尺度了。相信我,即便我讲了前半段剧情,你也很难才到结局。因为直到最后一个镜头,故事还在反转。并且可以看出制作团队确实有很多想法。除了悬念设计的精巧之外,为了让“”记忆提取”合理化,电影的时间设定在了2032年。蒸汽朋克风的街道、充满科技感的设备、对基因改造技术的想象......虽说不是像《流浪地球》这类“硬科幻”电影有大量视觉冲击,但故事将一个本来就错综复杂的案件,与未来科技与本土化的迷信、宗教仪式以及中国式的家庭关系融合,让我们看到了国产科幻电影的另一种可能。而无论是《流浪地球》这样的大制作“硬科幻”电影,还是植入未来科技的“软科幻”电影,归根结底,电影讲的还是人的“情感”。记忆植入,是死亡还是新生?与之前探讨沸沸扬扬的克隆人是否还是本人的问题有异曲同工之处,《缉魂》中的“记忆植入”的科技概念所带来的思考是:当你的身体里只有他人的记忆,你还是你自己吗?人的肉体和意识,到底什么才最重要。在悬疑和科幻的外衣下,《缉魂》用对科技的想象探讨着伦理道德和人复杂的情感。王世聪对权力的迷恋已到了变态的地步。李燕轻易地就出卖了自己的灵魂。阿超的妻子为了让阿超能活下去,不惜违背职业精神冒着犯法的风险,篡改证据来交换RNA技术。即便她知道,这项技术也只能延续阿超的几年生命。万博士为了爱人可以牺牲一切,甚至牺牲他人。王世聪的儿子同样也是为了母亲,抛弃自己的未来与父亲为敌。佛教中的三毒“贪嗔痴”,让人沉沦作恶,无法轮回转世。电影中的角色,无一不是为了心中那份索要得到的人或物,走向了极端。所谓缉魂,或许缉的就是自己内心的灵魂。

  • 33分钟的戳人短片,撕裂了那些避讳不谈的事情 | NEW ERA青年电影季

    跨性别者在我们的社会中,是一个长期被忽视和歧视的人群。他们生为男性或女性,却认为自己本应是另一种性别。多数人听到「跨性别」三个字,都下意识觉得是“神经病”“变态”。反应最激烈、最排斥的,是他们的父母。父母无法相信,自己的孩子会在成年后的某个阶段,否定了自己的性别,拥有相反的性别。他们认为,这一举动和想法,是精神失常。据估计,亚太地区有0.3%的人口是跨性别,按此推算,中国大约有400万人属于跨性别者。这个数量并不小。不管你能不能接受,这个群体的存在都是客观事实。他们在社会的边缘挣扎,接受着谩骂、排挤与羞辱。承受力好的会抓住微光活下来,剩下的会选择自杀,来摆脱难以承受的煎熬痛苦。在首份《中国跨性别群体生存现状调查报告》显示,超过十分之一的跨性别者曾尝试过自杀。好在,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性少数群体,发出自己的声音,并鼓励同伴坚强地活下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坚定,让人动容。尽管这种鼓励、乐观,也曾经历着至暗时刻。在过去,也就是国内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有一批跨性别者,小心翼翼地公布真实的自己,却被无情伤害。异类的不是他们,而是这个社会。本届NEW ERA青年电影季,有一部入围短片,就讲述了那个年代,跨性别者的故事——《红裙下》 01 20世纪90年代初,跨性别者陈实活在一个不为人知的世界里。平时,“他”是陈实,一个纺织车间的普通工人。下班后,“她”是舞厅里身着红裙的春草。陈实一直缺乏面对自己的勇气。“他”总是偷偷在纺织厂模仿女工刘玉美,为了让自己的举止看起来更像女生,也为了晚上前往舞厅不被别人发觉异样。直到她爱上了舞厅里的“王子”李国涛。从前的小心翼翼开始变质,将她所有作为女性的部分全部推向极端。她越来越渴望被认同,越来越渴望做自己。当她终于下定决心,努力地将自己推出去的时候,得到的却是命运的反噬……原来,鼓起勇气的陈实,没有一刻被认同过。比起陈实,李国涛同样可悲。你以为这个片子仅仅是讲「跨性别者」的身份认同吗?错。它讲得是所有人,都会遇到的认同问题。不管你是不是少数人群,你的一生,都会遇到各种大小不一的认同问题。你渴望得到认同,却也在每个认同的边缘疯狂试探。我们跟短片的导演王凯旋,探讨了关于那个时代下,性解放、身份认同的三两事。导演 王凯旋在身份认同的语境下,有一个共性问题。不止跨性别者,同性恋等性少数群体会遇到认同障碍,异性恋也会遇到。在当时的社会,没人能逃脱这种束缚,也就是为什么片尾会有出现取消“流氓罪”的原因。那个年代,在外谈恋爱搂搂抱抱或有亲密行为,被看到就是一种罪过、被认定为耍流氓;那个年代,性少数人群,就是一种变态,人人喊打;(跨性别者跟同性恋人群有本质区别)片中陈实的故事,是激烈的,撞击着观者的心,但何尝不是一种悲哀。舞厅的大门表面上向每个成年人开放,实则,却是禁锢他们的牢狱之门。导演希望,从「跨性别者」的角度入手,让大家看到这一人群的生活,体会他们的不易,从而也清醒认识自己在瞧不起、恶心别人的时候,自己的境遇。所谓,你凝望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望着你。片子极具上世纪特色的画幅、色调,呼应着当时的“风貌“。戳中社会痛点的同时,也具备艺术美感。短片还获得了首届全球大学电影奖“最佳华语短片奖”。02王凯旋导演在几年前关注到了LGBTQ这个性少数群体。在跟他们的相处中,发现了找寻自我的伟大。意识到自己属于少数并不可悲,可悲的是永远认不清自己。甚至虚伪地活着。2009年,国家出台了跨性别法规,20岁以上的人可以进行性别重置手术。审批标准是,要做性别重置手术,必须喜欢异性,而且要证明已经坚持想做手术5年以上。并且经过严格、全面的心理测试后,才可进行。舞蹈家金星老师,就是在这种测试后,开始了变形手术。一般走到这步的人,想法都非常坚定。他们太渴望性别正确。社会学家李银河(王小波的遗孀),曾公开承认自己跟一个跨性别者大侠在一起。她花了很长时间跟大众普及跨性别者跟同性恋的不同。在她看来,没有什么比做自己更值得欢呼的事情了。如此,很好的相伴生活。大侠是个普通司机,跟李银河的社会地位完全不同,但却有说不完的话,互知彼此。《黑客帝国》导演沃卓斯基兄弟也在几部作品过后,找到了本我,做了变性手术,现在是沃卓斯基姐妹。台湾纪录片《不一样又怎样》里,记录了一个跨性别者的真实故事。中学老师曾恺芯,从小觉得自己应该是个女生,很希望拿把刀子,更改性别。这个错误一直持续到妻子过世。他决定做回自己。起初,曾恺芯的这个决定,并没有得到母亲的同意。他瞒着自己的母亲做了手术,术后不敢出现在母亲面前,害怕母亲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担心儿子的曾妈妈,来到台北看他。一下明白了他做这个决定的意义。曾恺芯很幸运,得到了母亲和身边人的支持。她的学生说,“曾老师当女生真的很好看,我们很支持她。”《金星小姐》截图从去年起,我国民间组织创办了全国跨性别热线。免费为跨性别者提供心理支持和信息咨询。7位接线员,都是跨性别者。很早之前,我们只知道,人的性别分为男、女。但大自然还缔造了很多不同的存在。世界上很多地方,也设置了无性别洗手间/更衣室。这些都是跨性别者和性少数者勇敢做自己,追求自我,换来的基本尊重。因为,勇敢发声,从来都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不让这个世界改变我们。片中的陈实是不幸的,被社会、周遭的目光严打。但他又是幸运的,在无数个挣扎的时刻,选择了勇敢,选择了走出去。2019第四届NEW ERA青年电影季展映周已经开始,明天即将展映的是剧情短片,还会有主创团队到场交流哦!想看片的朋友们不要错过啦!2019NEW REA青年电影季展映周详细片单请戳>>6天展映 49部佳作 每一部都不容错过!丨NEW ERA展映日程公布

  • 从《芳华》到《只有芸知道》,冯小刚什么时候才死心?

    电影《只有芸知道》根据冯小刚战友张述的真实爱情故事改编,这是继2017年的《芳华》之后,冯小刚推出的又一部“情怀向”的文艺作品。并且这也是主演黄轩和杨采钰的二度合作,两人在冯小刚前作《芳华》中分别饰演文工团男兵刘峰和文工团独唱演员林丁丁。 依旧“中国式”的情感《只有芸知道》这次大量在新西兰取景拍摄,精心设计的运镜和构图展现了新西兰优美恬静的自然风光。冯小刚并不是刚进入影视行业就开始做导演工作的,他在1985年,调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成为美工师,这是为什么他的电影画面都比较考究。除了视听元素,冯导也一贯对电影对观众产生怎样的情感共鸣的高度看重。故事中没有特别强烈的冲突展现,整体叙事风格都是慢节奏,是温柔的讲述。电影中有一段最令人动容的情节,两人养的名叫“布鲁”的狗患了癌症。男主角隋东风将布鲁安乐死之后,回到家中。虽然隋东风因此痛哭,而视“布鲁”如命的罗芸却显得异常平静。她若无其事地对他说,“之前买的虾仁沙太大,换一家”。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的隐忍、克制。包括徐帆饰演的房东太太这个角色的设置,包括她家的置景,让故事虽然发生在新西兰,却依然讲述“中国式”的故事。新旧搭档——摄影、编剧这部电影的摄影师是张艺谋御用摄影师——赵小丁。他是国内目前比较知名的摄影师,以拍摄广告起步,之后成为张艺谋导演的御用摄影师。他和张艺谋一起从《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合作到《金陵十三钗》、《归来》,一直到后来的《影》。赵小丁和冯小刚导演是第一次合作故事长片的拍摄。虽然两人之前有过接触,是一次广告拍摄。后来赵小丁有一个做导演的项目将要开拍,就无法参与张艺谋导演的新片《坚如磐石》。后来,这个项目因为剧本问题拖延,就在这时冯小刚导演的这部《只有芸知道》即将开机,这个时机促成两人的第一次电影合作。该片的编剧张翎是加拿大华人女作家,这部电影是她与冯小刚的第二次合作。早在2010年,冯导拍摄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就是改编自她的小说作品《余震》。另外,当时张翎与冯小刚两人对于电影《唐山大地震》的改编存在不少分歧。张翎认为小说里的故事带有现实又悲剧的色彩,因此电影给人的感觉应该是偏阴偏冷的。在小说《余震》中的女孩并没有原谅她母亲,更没有结尾母女相认的情节,但当时冯小刚很坚定地将电影的结尾改成了大团圆结局,他说:“不让他们母女见面吗,13亿中国人民坚决不干。”不过,当时《唐山大地震》中张翎并没有担任编剧职务。而这次的再度合作,由她来担任编剧。这也是因为《只有芸知道》的故事发生在海外,而她又长期居住海外,生活背景与故事背景十分契合,因此她是合适的人选。文工团的“芳华”,简单即浪漫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可能对上世纪的故事了解不多,但包括《芳华》、《只有芸知道》在内的这些故事戳中就是有过文工团经历的那辈人的心理,特殊的时代让他们的命运遭受各种变故。导演在高中毕业后进入军区文工团后又参军,他的很多作品也来自于这段经历。因此,他的作品都是一代人共同的记忆。七八十年代,部队里管理相对自由,年轻人的理想与激情都展现出来,因此,电影中的故事在大环境下是又“正”,但又带着青春暧昧的气氛。“在时间中成长的个人,必须在已经过往的历史中,寻找青春的共同记忆来确证存在与过程。同时也在情感的交流中,释放长久以来被压抑的青春感受——这是延迟的青春写作,是成年的集体回顾。”虽然,很多看过电影的小伙伴都认为电影节奏过慢,故事有点单薄。就有看过的影迷说“如果不是真人真事,这部电影恐怕真的会沦为烂俗言情剧。”但是对于出生在1958年的冯小刚和同处在那个时代的人来说,简单就是浪漫。这段故事属于那个时代。故事中设定的主角隋东风是跟冯小刚年龄相仿的人,因此画面里的怀旧感,还有主人公隋东风经历一切之后的沧桑感都是十分贴切和真诚。后来转行之后的几十年里,冯小刚一直在做导演,如今已经拍了将近十五部电影作品。2015年7月,他曾发过一条微博:“如果我三十岁,我可以妥协,退而求其次,因为来日方长;但我已经快六十岁了,借社会新闻里经常使用的一句形容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我不愿意妥协,因为时间无多。”冯小刚认为自己到了如今这个时候,就应该要更认真努力地去拍电影,来回报电影给他所有的荣誉,也回报观众给的信任。所以,在他看来,他现在拍电影,脑子里想的最要紧的就是,“不能辜负了电影,不能辜负了观众。”回忆永远美好如今的新片《只有芸知道》验证了冯导似乎如今更加倾向于拍一些私人化的电影,讲更加“个人”的故事。实际上,这种对过去的讲述都充满了他在这个年纪,在功成名就之后对往昔的怀恋。在我们的回忆里,一切发生过的事都是美好的,就像影视剧中喜欢在回忆的画面里加上一层柔光一样。并且和冯导同代的导演姜文,在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中也是充满着对年轻时的回忆最美的刻画。片中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马小军发现挂在墙上的米兰的照片。虽然那时候的照片还是黑白的,但电影里突破性地让彩色照片出现在画面里,在马小军的回忆里米兰的照片是彩色的,她穿着红艳的泳衣微笑,照片挂在蚊帐的后面,制造出一种朦胧感。因为回忆本来就带有自我欺骗的性质,我们都会或多或少地篡改自己的记忆,对自我有些许的过度解读。*部分素材来源网络,有任何问题请留言

  • 倒计时开始!玩转光影亦是挑战极限!丨命题短片单元命题公布

    作为影视创作者,也许我们都有一个关于电影的梦想,而拍电影的灵感源泉,却往往来自那些我们听到的看到的经历过的小事。梦想支撑起了生命的高度,而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小事给了我们生命的温度,也许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过客,但他们留给我们的无数瞬间,曾让我们成长和转变。 2009年的5月29日,十年前的今天,动画长片《飞屋环游记》上映,并在随后的奥斯卡、金球奖上包揽了最佳动画长片大奖,上映十年间也戳中了无数观众的泪点。“最后那些最无聊的事情,才最值得怀念。”得来时的欢喜,离别后的释然,我们的情感随着命运的安排在不断的发生改变,在结果发生之前,总会伴随着一个关于因缘的好故事。2019第4届NEW ERA青年电影季命题短片单元的命题灵感正来自于《飞屋环游记》,我们将采用“一句话命题+限定文字”的形式命题,请创作人们大开脑洞,本届命题为——一句话命题+限定文字:山水一程,三生有幸命 题 解 析“幸福,不是长生不老,不是大鱼大肉,不是权倾朝野。幸福是每一个微小的生活愿望达成。当你想吃的时候有的吃,想被爱的时候有人来爱你。Happiness is not about being immortal nor having food or rights in one's hand. It's about having each tiny wish come true, or having something to eat when you are hungry or having someone's love when you need love. ”——《飞屋环游记》人们经常谈论梦想,经常说要放下眼前的苟且,去追求诗和远方,但往往我们慢慢会发现,重要的不是去哪儿,而是跟谁一起去。父母、爱人、挚友,亦或是是突如其来闯入你生命中的陌生人。也许那些风景永久的停留在了照片里,而不断浮现在脑海中的是那些人与人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主题本身包含了剧中人情感的转变和剧情发展的因果,当我们说出这句话时,可能是意外得到时的喜悦,可能是注定失去后的释然,甚至可能是令人意想不到的黑色幽默…我们对内容题材不做限制,同时,大家在开放想象的同时,不管是悲剧还是喜剧,重要的是突出合理的因果,展示剧情和人物情感上的转变。我们希望看到一个精彩的故事,创作人可以对剧情发展、人物刻画做丰富的发散和创作;或者可以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通过风格化的影像表达出来,形成更深入和生动的作者表达;又或者创作者有更大胆、反传统的表现方式,只要围绕主题并符合本单元的征片规则,一切新颖创新之作都是我们所寻求的。限定文字1. 限定文字为“山水一程,三生有幸”,这句话需要以汉字的形式在剧情中呈现,并且清晰可辨识;2. 它可以是一封信、一条短信、或者刻在某件物品上的文字内容,具体呈现形式不作要求;3. 限定文字不能以纯字幕的形式展示;4. 限定文字不能以剧中人物台词的形式出现,即不能有演员直接说出这台词,仅能以文字形式展示。我们希望大家能够开放想象力,特别是对“限定文字”的应用,不要以独白和纯字幕的形式出现,同时,避免刻意的煽情。对这行字的使用巧妙与否,能否帮助推动剧情和突出人物情感的转变,也将成为评审的考量标准之一。 短 片 创 作 说 明1. 2019年命题短片创作题目采用「一句话主题+限定文字」的形式,创作者需要根据评委会给出的命题主题创作一部剧情短片,题材不限,并将限定文字按上述要求融入剧情当中;2. 在上传影片时,一定要在“视频简介”中填写200字以内的导演阐述,说明创作背景和创作思路;3. 点击下载片头&海报物料包(请在电影季官网PC端下载),并按要求压制大赛片头、制作海报。创 作 须 知1. 必须按【短片创作说明】的要求创作短片;2. 所提交作品必须为剧情短片,题材、风格不限。3. 所提交作品包括剧本在内,必须是原创作品。4. 创作时间为两周,6月12日中午12:00截止接收参赛作品,影片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拍摄,不允许用现成作品和素材。5. 参赛短片时长在10分钟之内(包含大赛规定片头片尾),超时无参赛资格。6. 必须压制大赛规定片头片尾,无片头、错片头、片头时间缩减,均无参赛资格(如有忘加片头等情况需要修改,截止征片前可对已上传作品进行更改)。7. 必须按规定制作作品海报,同时在“上传剧照”中上传主创团队(包括演员)片场合影一张,并手持清晰的“NEW ERA青年电影季”标示(自制手写、打印字幅均可)。8. 作品完成后上传新片场(不接受第三方链接),上传短片格式需为MP4格式,分辨率在720P及以上,大小限制在3G以内,建议用chrome浏览器上传。*违反以上任何一条硬指标则无参赛资格,此外,团队内仅需一人提交作品即可。评 审 团文 隽香港著名电影人,香港电影金像奖前任主席香港影视人,现为资深影视广播、出版人,参与的影视作品超过一百部,近年以监制、编剧及经理人工作为主。监制及策划的主要电影有:《阳光灿烂的日子》、《风云》、《中华英雄》、《古惑仔》系列 、《停不了的爱》、《我的兄弟姐妹》、《我的美丽乡愁》等。电影《靓妹仔》获得第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提名;电影《停不了的爱》获得了第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提名;电影《风云雄霸天下》获第1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提名。相 国 强青年导演、摄影师,北京电影学院讲师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毕业,曾于中影集团担任调色师及摄影师。2013年起在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任讲师。作为导演的长片处女作《少年巴比伦》,获得2018年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最佳导演提名,2018年第52届金马奖最佳新导演提名。陆 庆 屹青年电影人、导演中国青年电影人,2013年开始拍摄纪录片《四个春天》。在每年春节假期,他用摄影机纪录了父母的日常,完成了这部个人长片处女作,并在随后获得了2018年FIRST青年影展最佳纪录片奖。法 兰 西 胶 片资深电影媒体人从事电影媒体工作11年,阅片量达6000部,完成超过300次影人访谈。2008年开始在《看电影》杂志从事电影评论、传统电影报道、电影专题策划、电影史研究等。后相继在电影媒体、门户网站、新媒体等媒体工作,担任主编超过5年,曾任第11届FIRST青年电影展初审评委。李 扬新片场联合创始人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毕业后作为自由导演,拍摄剧情短片和商业项目。2012年作为联合创始人创立V电影和新片场,曾作为新片场影业和新片场短视频负责人,开发网络电影、短视频系列栏目等网生影视内容。2014年创办影视教学栏目《电影自习室》,成为新媒体影视从业者必看栏目,曾受邀在数十所国内高校巡讲,并开发新片场线下实训营,在年轻创作人中积累了很高的口碑。从创办新片场至今,一直服务于影视内容开发和创作人扶持领域,在网生内容开发和影视教学方向有丰富经验。奖项设置&奖品本届比赛将对奖项设置做出改变,将设置: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最佳演员、最佳人气及入围奖。奖品将由飞宇、爱图仕、百诺等器材厂商提供,详细信息请关注电影季官网。版权权益及法律注释1. 全部获奖作品的完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2. 全部参赛作品,新片场享有对作品进行宣传、报道、展示的权利,并署名作者;3. 作品一经提交,将视为参赛者同意并自愿遵守比赛相关规定,若作品在展示、传播过程中其著作权存在争议,主办单位不承担因作品侵犯他人(或单位)的权利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其法律责任由参赛者本人承担;4. 主办方对本活动保留最终解释权。第四届NEW ERA青年电影季命题短片单元命题公布我们一起,用作品打动世界

  • 编剧是“零成本”的导演 | 专访短片《水!》导演钟艺

    近日 NASA 发布了一张 Okjökull 冰川的照片,宣告位于冰岛 Okjökull 冰川已经“死亡”,它是第一个被“杀死”的冰川。气候变化依然长期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关注,无数环保题材的影视作品也用各自的叙述方式来诠释环保的意义。第四届 NEW ERA 青年电影季中,就有一部环保题材的剧情短片入围主竞赛单元,用写实的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好像每天都在发生的故事——《水!》导演:钟艺一对城市夫妇,怀着对大自然的天真向往,搬到内蒙草原居住。他们像当地牧民一样,养起上百头牛羊,梦想过着无忧无虑的放牧生活。⼀天清晨,男人发现家中的井干了,而围绕在身边的 300 多头牛羊却等着喝水。⾯对妻子的愤怒和埋怨,男人决定去外面打水。只是他不知道,简单打⼀次⽔,可能需要⼀天之久......01导演钟艺第⼀次关注内蒙古⼤旱是在2014年。还记得那年的报道—内蒙古全年⼤旱,近四百万⼈受灾。原本以为那就是偶尔⼀年的事,但同样的新闻却反复出现,直到今天。于是她决定拍一部关于草原的公益短片。首先确定了找水这件事情是否符合实际,另外就是了解当地文化,比如牧民对牛羊马的重视。丢几匹马,我们也许意识不到是什么大事,但对于牧民来说,这是丢了很重要的资源,甚至会涉及到尊严。“有时拍片并不是自己努力就行,跟机缘也有关系。”勘景时遇到了一些没想到的问题。常年干旱的草原在开拍前突然长了草,本可以勉强开拍,但为了追求更写实的效果,继续找了其他场景。可惜拍摄结束没多久,那里就又干旱了。确定大环境后,在附近找到了房子、水井等具体场景。演员副导是当地人,找到几位形象非常符合的演员,还帮忙找了一些场景。如果没有当地的人带着,像水井这种会随机出现的东西会很难找。“我想让别人觉得这个故事确实发生了,而且一直在发生。”相比于真实生活,片中的故事更戏剧化,但钟艺在拍摄手法上还是选择写实,因为不想把它拍得故事感特别强。过于细腻,会让别人一看觉得这就是个故事。当特写或者是细节的镜头比较多时,会导致写实风格的弱化,也会拖慢节奏。当我决定想拍一个公益性的写实的片子时,自然在镜头上就会做出现在这种以中景、全景为主的选择。远景比较多,也是为了表现人物关系。拍赛马的那场戏,因为跟车拍马无论是对摄影师还是摄影机,都有一定危险性,初期会遇到阻力。另外因为当时是贴秋膘的季节,开拍后才知道为了不让马消耗太多体力,马群可以奔跑的次数是有限的,所以得到的素材也有限。最后一场夜戏,男主在一个偏僻的井口取水。当时现场不远处有户人家的狗一直在叫,拍摄时因为精力主要在画面和表演上,看素材时才发现狗的叫声在音轨中十分明显,后期花了比较多精力来处理背景音。02钟艺毕业于NYU(New York University 纽约大学)Tisch School of the Arts电影专业,和导演李安是校友。出国学电影,算是一个偶然。虽然钟艺从小成绩一直不错,但好像还不知道学习有什么意义。在对电影还没概念的年纪,她会经常参与学校组织的短剧表演。自己写剧本,组织同学现场表演。让她印象深刻的一次,是演一场关于母亲去世的片段,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竟然随着说台词自然而然地流下了眼泪。“直到做了许多编剧的工作后,回想起中学写周记,老师说我写些东西总是简单的动作和台词,缺少华丽的描述。现在回忆起来那也许就是剧本的格式。”学生时期的钟艺偶然间看到了纽约大学的招生简章,电影专业引了她极大的兴趣。一瞬间,好像生活都了目标,也开始为这件事努力。为了准备考试,人生中第一次去了自习室。“家长首先不大支持出国读大学,学电影专业就更遭反对。但是我比较拧,也是因为就是有人反对,导致我更有决心。”美国电影学院普遍的一件事,是学生基本都有基础。老师也会是业内有一定成就的,比如剪辑课的老师是导演 Spike Lee 的御用剪辑,还在活动上听到奥斯卡获奖影片《三块广告牌》导演 Martin McDonagh 的经验分享。收获和启发最大的一门课叫 Director's Craft(导演技艺),这门课会请来比如说美术指导,摄影师,调音师等从业者,分享自己拍片时遇到过的问题,是怎么处理的,了解这些后钟艺发现自己对电影的理解一下变得清晰很多。电影艺术其实也可以用生活中的逻辑去理解。“出乎意料的是,入学以后发现学电影居然比我想象的还有意思,觉得自己选对路了。”国外的剧组可以完全由学生组成,一个美国的电影节上的学生作品,编剧、摄影、剪辑、配乐的质量和细腻程度,已经是专业水平。哪怕作曲都是学生,水平也不比专业的差。钟艺在美国参加电影节钟艺在留学期间最大的体会,是纽约大学的学生在追求电影艺术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技术,一定会想办法把作品做好,很少看到有人偷懒凑合。“这就要看一个人在创作上是更注重结果还是更注重过程,当你的重点不一样的时候,就彻底不一样了。”美国的电影体系相对更成熟,尤其好莱坞,会更工业化。国内的商业电影发展起来后,也会越来越工业化。工业化没有什么不好,他会让每个人都会专注于自己的 Craft(技艺)。当然无论国内国外,只要够优秀的人,在哪儿都优秀,只能说也许国内还不够普遍。03想成为优秀导演,编剧的能力必不可少。钟艺平时会持续地写剧本,每年争取拍个短片。她选择把编剧当做“零成本”的导演,用文字执导想象中的片场。“一开始我写剧本会靠感觉会多一些,但是慢慢发现,编剧是需要理性的,我们得先理性才能再感性。”剧本不像小说可以用词汇营造气氛,故事结构和设定清晰比什么都重要。文字上的几句对话用镜头也许一个表情就完成了,所以尊重原著,还是脱离文字的局限,这就是导演需要去做的选择。“相比于编剧来说,我觉得自己最擅长的其实是导演。”钟艺有时候觉得自己不适合做编剧,因为编剧得强迫自己特别细腻。编剧要沉下心来用剧作的方式思考人物的语言、动作,但她喜欢画面感。而导演就是一种可以把“某一种感觉”通过画面表现出来的能力,这个是她感到擅长的。“每次做导演,我都很享受把控表演、镜头、后期等创作的过程。即使会遇到各种困难,但解决就好,一点都不会觉得累,反而很爽。”刚回国时,钟艺会因为种种原因不被一些人看好,可能因为她是女孩,她年轻,或者她刚从国外大学毕业。反而在这个行业里有些真正优秀的人,更会意识到对年轻人来说刚入行有一定困难,告诉你有哪些优势和不足,愿意去培养你。钟艺出席第四届 NEW ERA 青年电影季展映活动“在经历过这么一段时间的打击之后,突然有一天可能机缘巧合认识一位优秀的前辈,尊重你、肯定你、给你机会发展,你反而更加感激,更加珍惜机会。”在这个行业里慢慢走来,钟艺发现天赋不会带你走太远。从长远的角度看,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真正优秀的还是一部分人,天赋、努力、坚持,这三件事缺一不可。

  • 上周最受欢迎的十部作品 | 新片场周榜单(下)

    新片场周榜单是由新片场社区推出的一项作品榜单。我们通过统计站内外各项数据综合得出排名,精选出每周社区里最受欢迎的10部作品,推荐给大家,让你不落下每一支好片子,也希望好作品能让更多的人看见!上一期周榜单中获得投票赞数最多的作品为滴滴打车广告片 新片场周榜单 | 7.23-7.29上周在新片场社区,最受观众喜欢的10支作品,像是五彩斑斓的万花筒,有时尚的欧洲古典气息,有青春校园的告别季感伤,也有来自于亲情、爱情、友情的关怀与温馨,也有文艺爆棚的特立独行……而影像是最能引起人共鸣的工具。6 《逐影》——我是演员徐峥《逐影》是近年来国内首部系列型中国导演纪录片镜头对准导演及电影人以客观纪实的方式呈现他们极具时代标签的电影传奇《逐影》第一季共邀请了十位中国目前最具时代代表性的导演在《逐影·徐峥》中让我们跟随徐峥回到母校上海戏剧学院和他一起重温初心倾听他对自己艺术创作理念的分享和坚守7毕业季 | 经典怀旧歌曲合 — 《明日将告别校园》在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里就像一首首经典的歌曲每天都有不同的心情从不浪费每一种情绪在即将分开时这些却像是倒带的电影点开的都是回忆而你最难忘的是哪一首?8永和大王虽然只是一杯现磨豆浆但却是一份承诺与关怀在每一个奋斗、奔波的日夜里在每一个需要安慰的时刻永远会有人在等你温馨的画面与动人的音乐让所有故事都变得有意义9腾讯新闻病毒H5手机里每天上演信息爆炸真假新闻让人目不暇接最关心的热点话题都是关系到每个人结合最有态度的嘻哈说唱永远保持最纯真的real10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获奖作品《醒狮》 第六届北京电影学院导演奖黑白的色调讲述最深刻的故事重刑释放的男人回到故乡家乡早已物是人非他拼尽全力想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却发现妻女根本不愿接纳自己而他唯一能让家人幸福的事情其实正是自己放手上周最受欢迎的十部作品 | 新片场周榜单(上):戳这里-end-长按关注新片场第三届NEW ERA青年电影季征片开始啦!扫描下方二维码点燃你创作的小宇宙用作品打动世界

  • 大学老师拍出了一部获奖长片,让你看到久违的东北市井

    为期一周的NEW ERA青年电影季展映周已经接近尾声,在明天的长片单元,我们将送上两部好评如潮的长片作品,其中一部是由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监制、优酷电影出品的黑色幽默方言电影《寻狗启事》,在不久前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获亚洲新人奖最佳编剧提名和最佳男演员奖,来自青年导演、新片场创作人蒋佳辰。 原汁原味的东北市井生活 影片讲述研究生张广胜即将毕业,却弄丢了教授的狗,害怕因为教授责怪影响自己留校的机会,想尽了一切办法找狗,却引出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演员浓重的东北口音、家庭教师“上炕”讲课的桥段、澡堂子里“禁止池内搓澡”的标识、以振兴东北为主题的硕士论文,都给这部电影带上了浓重的东北色彩,却与人们所熟悉的二人转、春晚小品气质截然不同,贯穿始终的关键词是“焦虑”。 在蒋佳辰看来,这种焦虑是许多东北年轻人的常态。“东北近几年发展速度远远赶不上很多南方城市,很多东北年轻人都热爱自己的家乡,可是留在家乡却没有那么多机会,所以他们要么追求稳定工作,要么选择去外省发展。” 在《寻狗启事》中,主人公张广胜就是这样一个为了一份“铁饭碗”而绞尽脑汁的东北青年,因被暗示有留校机会而对教授言听计从,主动替教授照料宠物狗,狗丢了之后又因害怕教授怪罪而心急如焚。影片表面上讲的是一个寻狗的黑色幽默故事,其内核却在于反映东北青年真实的生活状态。 为了呈现男主角焦虑的情绪,全片使用纪实感强烈的肩抗镜头拍摄,而在表演上则追求不强调戏剧化地再现生活状态,镜头运动相对松动不拘谨,全片61个镜头,没有过多使用蒙太奇和剪切,而是用走位和机位转换来实现叙事。 “我希望让演员情绪持续不间断,让表演沉浸于真实,让观众沉浸于虚构的故事,希望观众看到的是相对完整的电影时间,真实再现客观影像”。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影片完全没有使用配乐来渲染氛围,而是只依靠故事本身打动观众,“不需要用配乐来做过多的烘托,所有声效都是环境音,‘够了’‘到位了’就行了。”公园干仗、小区碰瓷,连珠炮似的台词也许会让许多南方观众招架不住,其目的却也是为了还原一个真实的东北市井场景。“影片的背景是当代东北,东北方言对影片的地域性刻画起到重要作用,影片对白比较多,是与东北人日常对话词汇量大的习惯相同。用东北方言讲就是喜欢‘唠嗑’和‘磨叽’。所以要求演员表演时语言节奏密集,而这种节奏与真实发生的节奏也必须吻合。这些形式的使用,都可以为电影带来更加真实、生活化的观感。” 不甘寂寞的大学教师 青年导演的身份之外,蒋佳辰还是一名大学老师,在鲁迅美术学院任教。 和许多80后一样,蒋佳辰对电影的热爱从录像带开始。读高中时,一位学艺术的朋友向蒋佳辰推荐了《肖申克的救赎》,从此便一发不可收。 高考未能考入电影学院,蒋佳辰选择了曲线救国,进入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在校时,他便展露出了导演的天赋。 2004年,还在读大一的蒋佳辰用DV拍摄了短片《伏》,讲述一个无所事事的东北青年喝可乐中了”南方五日游“的大奖,为此四处筹集旅费最后却鸡飞蛋打的故事,黑色幽默的市井气质已初见端倪。 短片当时便入围了北京798艺术节,给了蒋佳辰继续拍片的信心。次年,蒋佳辰又拍摄了模仿盖·李奇多线叙事风格的短片《家贼》,入围第五届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 毕业后,蒋佳辰又进入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班,系统学习电影知识。随后北漂跟组,虽让蒋佳辰积累了不少经验,却也让他感受到了巨大的生活压力。 此时,母校鲁美向他伸出了橄榄枝,邀他回校任教。考虑到学校稳定的生活更有利于创作,蒋佳辰开始试着备课教书,“其实当你梳理自己以前所学过的知识时,也是一个思考和自我总结的过程。” 鲁美集中授课的特殊教学方式,让蒋佳辰有更多的机会带着学生拍短片积累经验,由蒋佳辰写好剧本,让学生们来拍。 2012年的《被禁锢的人》,讲述了一个男人因不满于日复一日平淡生活而背着老婆与女网友“偷情”,结果自食其果的故事,带有一丝奇幻色彩,获第20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14届原创影片大赛最佳编剧奖。 2014年的短片《牛教授的秘密》则是关于一个四处偷腥的大学教授,在妻子的生日聚会上,“情人”们竟集聚一堂。作为一部学生作品,这部短片融合了动作喜剧等类型元素,制作水准也大大提高,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百花奖优秀微电影奖。 2015年的短片《32号寝室》则是封闭空间多线叙事的校园凶杀案,从不同人口中的供词展现出了“罗生门”,兼有悬疑反转讽刺元素,也获大连国际微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2013年的悬疑影片《迷途》时长达到了58分钟,几乎已经达到了电影的规格,时间早于“网大”概念的兴起,质量却远优于许多早期的网大,“没赶上,做早了”,蒋佳辰笑道。 “因为每一届学生的情况不一样,比如《被禁锢的人》那一届比较早,人比较少,所以做了比较小体量的;《迷途》那一届人比较多,就做得规模大一点,也加入了一些类型片的元素;《32号寝室》是因为周期紧,所以选择了封闭空间;《牛教授的秘密》时我们有了升格拍摄、航拍、达芬奇调色,技术上也可以达到了,所以就可以尝试拍一些动作戏,都是一点一点发展起来了”。 这些风格时长各异的短片项目的拍摄,让蒋佳辰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为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间,蒋佳辰的创作理念,也从对精致结构的追求,转向了更“耐看”的生活化影像。 一路曲线救国却从未放弃过电影梦的蒋佳辰,终于在2016年迎来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片《寻狗启事》,影片的摄影指导蒋建兵、美术指导杨佳慧、副导刘赫,都是曾和他一起拍摄学生毕业短片的鲁美同事。 做好自己的事,让规则无话可说 《寻狗启事》的剧本起源于2016年中旬,蒋佳辰在饭桌上从朋友口中听说的一个故事:一个东北年轻人辞去了稳定的工作,将全部积蓄用作宠物繁殖,最后却赔到血本无归。这个极具地域代表性的故事,立刻吸引了蒋佳辰。 这部现实题材的电影,角色原型也来自于蒋佳辰身边形形色色的朋友。“他们从小在东北长大,都是平凡的百姓,像绝大多数的东北人,仗义、爱耍小聪明、爱吹牛,过稳定的慢节奏生活。大家聚会时,酒后总避免不了攀比工作、收入、猎艳等琐事,他们的生活状态与自我满足感是这部电影人物的灵感来源。” 在朋友当中,稳定与否是他们衡量工作优劣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到了适婚年纪,家庭背景和工作是否稳定,也是择偶的主要标准。“为什么东北近几年与中国其他地区,在经济发展、观念意识上的差距越来越大?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离开东北而去北上广深发展?基于即将毕业选择工作的这一人生拐点,这个略带荒诞的找狗和找工作的故事思路就逐渐形成了。” 在那之前,蒋佳辰已经写完了剧本《不治之症》,并入选首届中国青年导演扶持计划全国15强,却因没能找到投资而只得搁置。蒋佳辰没有气馁,而是转而写其他剧本。 在饭桌上听到那个东北青年和狗之间的故事后,蒋佳辰当晚便开始写《寻狗启事》的剧本,次年春天完成了万字初稿,当时,这部剧本还叫《人模狗样》。 蒋佳辰把剧本初稿投到由合一影业和香港国际电影节联合举办,旨在发掘新导演的“早鸟计划”,在亚洲范围内的30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投资。 今年4月,这部由香港国际电影节监制、优酷投资的方言电影在香港电影节首映,并在随后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亚洲新人奖最佳编剧提名和最佳男主角。自己的导演处女作即得到了如此的肯定,让蒋佳辰倍感压力,却也使他备受鼓舞。这一路走来的种种,让蒋佳辰更加坚定了创作的信念,“会一直拍下去”。 对许多曾和他一样,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做这一行的创作者,蒋佳辰也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坚持很重要,虽然这是老生常谈,但的确非常有价值。你要相信这件事儿能成,它就一定能成,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相较于从前的深居象牙塔、两耳不闻窗外事,蒋佳辰如今也更积极地“走出校园”,建立了自己的电影工作室,参与到更多与电影创作有关的活动中去。今年,蒋佳辰带着《寻狗启事》参加了今年的长春电影节,影片也获得了很好的反响。采访前,蒋佳辰才在第五届丝绸之路电影节参加完看电影举办的“青蓝计划”,从西安回到学校。 面对今年影视行业的巨变,蒋佳辰的信心也并未受到影响,“就像你拍一部电影,你想让它能上映,你就得先拿到龙标,这就是规则,在自己还没有能力改变规则的时候,就别多想了,把东西做好就行了。不管风向如何变化,只要作品足够好,就一定会得到认可。” -end-

1 ... 89 10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