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你是否要取消绑定(第三方名字)账号?

将该作品添加到专辑时,将从我的主页中隐藏
确认 取消
将该作品添加到专辑时,将从我的主页中隐藏
取消 确认

豆瓣7.6!用屎尿做菜,还有什么是中国人不敢吃的?

2021-03-10 16:26 发布 综述 - 全面剖析
有段日子没给大家投放“深夜炸弹”了。


没错,在这样一个平平无奇的夜晚,你将收获一波猝不及防的投喂——
《奇食记》
这是B站近期推出的美食纪录片,豆瓣评分7.6,低调开播。
跟一般美食纪录片不同的是,
《奇食记》里很少有那种让你看到就流口水的画面。
它所记录的全是自然届颇为奇特的食物。
而这些东西,有人垂涎三尺,有人则会闻风丧胆。
就像片名一样,“奇”是这些食物的统称。
云南大理 | 见手青
受到地貌的影响,这里“聚集”着大量菌类。
每年到了菌菇旺季,当地就会出现很多误食野生菌中毒的新闻。
在云南,不仅路边的野花不要采,路边的菌菇最好也不要随便动。



因为一个不小心,你可能就落入菌菇的毒性中,天旋地转。
但就是有的人,越是危险越是要挑战它。
见手青就是他们下手的对象。
见手青其实是牛肝菌的一种,常见的有黄、红、白、黑见手四种。
当地人认为,只要炒熟,它的毒性就挥发掉了。
所以老饕在接待外地好友时,就会烹饪一盘。
炒熟后,见手青里面的谷氨酸会让菌菇的鲜味充分提升,从而达到口感松软,入口即化的美味体验。

不过,在你下咽前要是看到厨师诡魅的笑容,不知还能否开心地进食了。

哈哈哈哈哈调皮归调皮,当地人不忘提醒我们,任何时候吃菌都要记得“三熟法则”:

菌菇的种类要熟,菌菇要炒熟,去医院的路要熟。

毕竟“菌菇千万种,安全就一种。”

云南芒市 | 撒撇
撒,当地人凉拌美食的一个称呼;
撇,牛的消化物。也就是牛苦肠和苦肠液。

这两者混在再加点生牛肉,一道当地人颇爱的美食就做好了。

单看文字描述,冲击性并不大,但你配合着下面这个画面看,怎么都不觉得它和美味挂钩。

吃屎?!
不存在的。

这个牛苦肠呢,从生理构造上解释,是牛吃完草消化后变成粪便的前一步。

把这个当吃的,可真有他们的。

额…就姑且相信它和屎没关吧。

毕竟当地人去挑选牛苦肠的时候还会舔一口说“真香”。










而他们对这道食物的偏爱,和当地湿热多雨的环境脱不了干系。

这种苦味的撒撇,正是清热去毒的妙方。

当地人会把从市场寻觅的牛苦肠简单清洗后,倒出里面的苦肠液,待到煮沸后加入滚烫的火炭杀菌消毒,是不是挺迷惑。

这还不算完,消毒后的苦肠液还要再熬制成黏糊状作为调味的配料。

剩下的只需将牛里脊拍打加入,牛苦肠烧烤调味,撒撇就算完成了。

不得不说,这种迸发野性的味道,可真不是一般人能享受得了的。


福建永春 | 尿蛋尿肉
是的,你没看错,在永春,湖洋人信奉用童子尿烹制好味。

尤其有《本草纲目》的撑腰,当地人对童子尿(10岁以下)的钟爱更大胆了。

只有在红白喜事、祭祖的时候,才会有幸品尝这道美味。

蛋要挑选鸭蛋,肉呢要选择猪蹄。

将猪蹄简单处理调味后,放入瓮中,周边再放上准备好的鸭蛋。

一切准备就绪,就可加入灵魂童子尿了。

也就是说,鸭蛋要靠煮沸的童子尿煮熟,而猪蹄依靠的是童子尿的蒸汽。
跟猪蹄隔空受热比起来,鸭蛋才是直面尿液的勇士。

不好意思,看到这种画面别说吃了,吐都来不及。


有了这些屎尿打底的食物,吃虫子都觉得很好接受了。



广东神湾 | 禾虫披萨
禾虫,学名疣吻沙蚕。
形似蜈蚣,遇水就疯。
常年钻在稻田或水草里,属于极度稀缺的软体动物。

(啊啊啊啊有密集恐惧症的可以安排离开了

虽然捕捉很难,但奈何当地人想吃,自然就有搞到它的办法。

而当代常见的烹调手段,就是煎炒或者用牛奶炖以及做成披萨。

要说禾虫的味道如何,食客们形容,那个浆爆出来的快感,爽到无法用语言去表达。

Ummmm我们也只好意会一下了。
神湾人爱吃禾虫,连云港人偏爱豆丹。

连云港炒豆丹,绝对算得上待客的招牌菜了。

用擀面杖将其擀碎,里面的白肉呲出来的一下,便可达到颅内高潮。

虽说画面有些难以接受,味道还是很受闭眼食客的喜爱的。

人们常说,生活的滋味与食物的味道息息相关。
“酸甜苦辣”构成人生四味。
殊不知,还有一味致命的味道“臭”。
在独山,酸到极致,就是臭。

独山三酸(盐酸、虾酸和臭酸的总称),独山人作料的必备,让一众人汗颜。

这么形容吧,螺蛳粉在它面前,都只能算得上弟弟。

多数第一次尝试这种味道的人 ,都会直接yue出来。

面对当地人的热情邀请试吃,食客们的大脑可能还想客气客气,控制表情说“好吃”,但味蕾不允许,只要沾一口,立马就要吐。

不过也有猛士的存在,填满一嘴大拍胸脯说“好味好味”。

可能你也怀疑了,《奇食记》里就没点看起来真的好吃却奇特的食物吗?

也有。
比如这道「鹤庆吹肝」。

它的奇不在味道的奇怪,而是制作手法的奇特。

明代驴友徐霞客品尝过这道菜后,就在《滇游日记》里留下了“奇食“二字。

可以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奇食了。
不要小看这块肝,想要把它吹起来不是件容易事。
这得需要老练的功力和极强的肺活量,并且一鼓作气吹制而成。

经营吹肝店的老板说,上乘的肝脏要在3斤左右,撕掉里面的苦胆便可风干晾晒。

风干后的吹肝表面胆固醇充分挥发,收缩成纤维状的气孔,完全改变了肝脏原本厚实的口感。

也是难得,能在这一集的弹幕里看到有人说“这个看起来还行”。

要知道介绍前面几个美食的时候,弹幕里飘过的全是sos之类的奔溃。

一口气刷完5集,V姐觉得它真是美食纪录片里的宝藏。
虽然片子记录的都是奇食,节目组还是在片头作出了声明?
不同于其他程式化的美食纪录片撒鸡汤、卖情怀,《奇食记》就是实打实地从内容出发,给大家介绍那些猎奇又新鲜的食物。

尽管里面也有很多像是北京豆汁儿、柳州螺蛳粉等常见的“奇食”,但更多的还是第一次见到的真·奇食。

有趣的是,《奇食记》充分结合了时下热门的短视频风格,在每集加入了素人回家乡带大家吃美味的线索,把动人的美食故事真正落在人身上,而不是依靠单薄的独白。


而且片中的文案也是具有B站特色,不仅网感十足,还特别野。

各种改编耳熟能详的歇后语,像是“吃的苦中苦,方为德宏人。”
《奇食记》不止记录的食物奇特,就连它本身的调性也很奇特。

毕竟,一般美食片都会让人欲罢不能、深夜疯狂进食,而它却另辟蹊径,用画面提醒你“看完这,还能吃下去吗?”

几乎每集结束都感觉它在朝我们说:

对,没错,我就是来恶心你们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举报文章

场库

评论 

还没有人发表评论,来第一个发言吧!
关闭前无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
更多

场库

发行方

感悟人生,只需一刻钟

联系TA
分享
在新片场 App 上联系他

新片场私信功能已全面迁移至 App 中使用,
网页上可以查看之前的消息记录。

扫码下载 App

查看历史消息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请输入您的私信内容

取消 确定

私信发送成功

接收私信功能已迁移至新片场APP,请下载新片场APP及时获取私信消息通知,不错过任何一次合作机会。

扫描二维码,立即下载APP

只有安装新片场APP才能收取私信回复,是否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