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你是否要取消绑定(第三方名字)账号?

将该作品添加到专辑时,将从我的主页中隐藏
确认 取消
将该作品添加到专辑时,将从我的主页中隐藏
取消 确认
文章 共 50 篇
  • “我不叫摄像”——摄影师称谓进化史

    本文内容节选自《胡萝卜计划电影公开课:曹郁·光影是我对世界的爱》完整课程请【点击此处】免费领取摄影师为什么要叫摄影师,其实有非常大的意义,因为这是通过长期的历史延续下来的。电影摄影大师罗杰迪金斯 (Roger Deakins)电影诞生初期,摄影师叫 Cameraman,也就是摄影机的操作工人。这个称谓延续了很久,因为最早的电影很简单,摄影师的工作也非常容易。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用的场记板上写的也是 Cameraman。除了手拿测光表,保证曝光准确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手摇摄影机。而手摇摄影机,最重要的就是速度一定要摇匀。因为如果摇慢了就变成快动作,而摇快了就变成慢动作。不过这个工作很快就被马达替代掉了。到了1920-1930年代,电影制作变得更复杂,摄影工作复杂性也更加体现出来了。逐渐就有了一个比较长的名字:Cinematographer(电影摄影师),就是把电影(Cinema)和摄影师(Photographer)两个词结合在一起了,这个称谓现在也会经常用到。随着不同的电影越来越注意视觉的效果,越来越注意电影的风格,就需要有人帮助导演一起来创造,所以现在摄影师逐渐固定为了一个称谓——Director of Photography摄影指导(简称DP或DOP)现代电影中,Cinematographer 和 DOP两个称谓在代表摄影师时的使用上没有明显区别,基本上是通用的。下图两条曲线展示出1997年至2016年间,票房前200名的电影中,摄影师职位分别以 Cinematographer 和 DOP 表示的使用频率。由图可见,DOP(蓝色曲线)相对更常用一些。数据来自 https://stephenfollows.com/ 电影就像人一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气质,而每一部电影在视觉上也会有不同的气质。而这个影像的气质,也就是整个电影的氛围以及每场戏的氛围,是由摄影师来控制的。《金刚》《卡罗尔》《银翼杀手2049》《爱乐之城》就像演员的台词,是由编剧来控制的;演员的表演, 是由演员和导演的负责。摄影师就是通过对影像的控制,给予了电影不同的气质。摄影指导在现场也是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桥梁,像一个“包工头”。他联系了导演、演员这类纯粹用思想工作的工作人员,也和CG、特效、美术等部门有沟通,也会和制片有沟通,安排工作人员什么时间进场,先拍谁后拍谁,谁要吃饭等。也正因为肩负的任务很重,摄影师在现场的脾气通常也不太好。从 Cameraman,到 Cinematographer,再到 Director of Photography,这三个称谓的变化,也体现了从1895年电影诞生的那一年,逐渐到了1930、1940年代,摄影师才逐渐取得了摄影指导(DOP)这样一个称谓。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摄影师非常在意别人怎么称呼他的原因。因为这不仅是某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所有摄影师经过自己的努力,从一个所谓摇摄影机,测量曝光的工人,一个让人瞧不起的、可有可无的人,逐渐变成了一个这么高的荣誉——摄影指导。在广告摄影中,光影控制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它不仅体现着摄影师的个性和风格,而且关系到作品的成败。新片场学院·线下实训的课堂上,你也可以通过老师面对面的指导,逐渐掌握控制影像气质,提升画面质感的本领。同时体验与剧组成员共同创作,和专业摄影灯光团队合作,助你在成为摄影指导的道路上,站得更高,走得更远。学员体验↓↓↓↓点击课程名称,了解更多优惠↓↓↓↓【商业广告创作课】4月19日 杭州 / 5月26日 广州6月7日 北京(七天-学习导向)【电商短视频广告实用课】4月3日 / 5月20日 / 6月22日杭州 / 杭州 / 广州扫描二维码关注“新片场学院小豆渣”微信咨询线下实训课程或拨打咨询电话17601029998

  • 《航拍中国》幕后摄影师: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航拍摄影师丨New Talk分享会

    -免费报名方式-文章底部获取Hi,我是大白,这期我们邀请到 大疆传媒航拍摄影师@李俊昇 @谢昊锡 分享:【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航拍摄影师】如果你想要成为一名航拍摄影师?想知道专业航拍摄影师的工作流程?合格的航拍摄影师需要具备哪些素养?不妨报名3.28日 周四的New Talk分享会。本期分享嘉宾@李俊昇 @谢昊锡 来自大疆传媒 ,一家专注于纪录片、广告和宣传片拍摄与制作的公司。《流浪地球》《影》《邪不压正》《乘风破浪》《风中有朵雨做的云》《航拍中国》第一二季.....这些影视剧都找大疆传媒提供航拍服务,是一线影视剧组青睐的航拍合作伙伴。正在热播的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二季,本期两位嘉宾分别参与了广东、福建两省的航拍工作。拍摄过程中高温、浓雾等天气,对航拍摄影师和设备都是挑战。他们将以 《航拍中国》作为案例,把这次航拍项目中的经验分享给你,告诉你专业的航拍摄影师是如何工作的。嘉宾航拍现场工作照此次拍摄,用的是大疆“悟” Inspire 2 搭载禅思 Zenmuse X7 和禅思 Zenmuse X5S 云台,以及大疆经纬 M600 Pro 搭载索尼 A7S2 和 28-135mm 变焦镜头,共 10 台不同型号的无人机设备。《航拍中国》第二季 团队工作照豆瓣评分8.4《航拍中国》第二季宣传片全片由航拍完成,每集以空中飞行线路为线索,讲述中国各省市的人文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看过的观众直呼:“足不出户,体验了“环游中国”!本期分享你将了解,一名合格的航拍摄影师需要具备哪些能力,以及航拍项目的工作流程。3月28号(周四)晚20:00,New Talk第69位分享嘉宾@李俊昇 @谢昊锡,分享:【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航拍摄影师】分享嘉宾谢 昊 锡大疆传媒航拍摄影师@谢昊锡 曾参与多部电影、纪录片航拍,擅长长镜头设计,纪录片项目航拍经验丰富。参与电影 《邪不压正》、《全民目击2:过渡空间》、《流浪地球》、《大人物》、《你说我是谁》参与广告青岛啤酒七夕、平昌冬奥会中国宣传片《北京8分钟》 参与电视剧 《勇敢的心2》、《美好生活》 参与纪录片《航拍中国》福建篇、《航拍中国》广东篇、 《最美中国》、《大世界之旅》李 俊 昇大疆传媒航拍摄影师@李俊昇 曾参与多部电影、广告航拍,商业项目航拍经验丰富。参与电影 《大人物》、《全民目击2:过度空间》等 参与广告iPhone XS《一个桶》、DJI MAVIC2广告、万达影视产业园开幕片《The Teacher》 参与综艺 湖南卫视真人秀《我家那小子》 参与纪录片 《航拍中国》第二季、《最美中国》等分享主题分享大纲● 如何成为一名航拍摄影师嘉宾入行从业经历● 航拍项目的工作流程●《航拍中国》第二季 项目经验分享参与拍摄的项目背景介绍团队组成分工拍摄前的准备工作如何选择航拍器材航拍如何体现风土人情和人文活动● 成熟的航拍飞手应该具备的能力熟悉器材优缺点,熟练应对不同拍摄需求对于光线的敏感度/发现美的画面了解客户的需求/化繁为简复杂环境的飞行精准度抗压性● 答疑环节分享形式直播间内:视频直播成功报名后可随时回听分享时间3月28日(周四)晚20:00正式开始截止时间:直播开始后停止免费报名原价59元限时免费免费报名方式一扫码关注新片场学院后台回复 "69" 按提示报名免费报名方式二扫码加客服微信通过好友后,按消息提示报名报名方式方法1:关注新片场学院,回复“69”方法2:添加客服微信,回复“69”新片场学院 New Talk 分享会影视创作者的学习营每周一期同行直播 免费听

  • 李安“家庭三部曲”摄影师林良忠的12堂光影美学课

    有时限制摄影师的不是技术和形式,而是对内容和故事的忽略,他们忽略了镜头要说什么。所以不仅要关注摄影机的参数,更要倾注心力专注创作。剧本的主题决定了影片的叙事风格和拍摄手法,而思考主题是摄影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好的摄影师,不会懈怠每一个镜头和每一盏灯,擅于用镜头帮导演讲故事。曾为李安“家庭三部曲”担任摄影师的林良忠老师,就十分擅长以文化为脚本、以故事为核心,将人物的情感张力通过镜头充分表达出来;甚至能够在资金匮乏、周期仓促的条件下仍拍摄出富于质感、雕刻感的影像。早春三月,新片场学院推出线上视频课程——摄影大师林良忠的《12堂光影美学课》。课程简介在这门课程里,林老师将分享其40多年的拍摄经验,讲解构图、光线、色彩、镜头运动等四大造型手段。课程内容不仅包含电影叙事性的构图及其应用、著名导演的镜头美学、运镜的构图以及灯光等专业摄影知识;还将分享怎样从具体场景寻找光源、如何利用身边的资源让打光更好看、如何练习对灯光的敏感度等可以快速上手的实用小技巧。课程没有做固定式的操作设置,这样的话就不会被设备、场景、预算所限制,更多的是挖掘摄影师自身的创造力。比如打光方式,其实在拍摄现场,灯光师为了达到想要的效果,也不会完全依据固定的形式打光,甚至会创造出独特的打光方式。课程最后两节,将教授大家如何使用手机拍摄出一部媲美电影的大片,带大家了解如何用单一的手机镜头拍摄,更好地利用景別大小来划分拍摄,让你分分钟用手机拍出大片。先导片导师介绍林良忠中国台湾摄影师林良忠从小生长在电影世家里,父亲是电影摄影师林赞庭。1981年从台湾淡江大学法国文学系毕业。1985年考取美国纽约大学电影研究所。代表作品:李安“家庭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驴得水》、《盲山》、《追爱》等。1991年凭借剧情电影《推手》入围第2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摄影奖,2008年凭借剧情电影《季风中的马》获得南非德尔班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奖,2005年凭借亲情电影《向日葵》获得第53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银贝壳奖。课程目录

  • 剪辑师的真心话:2019我想跟导演和摄影师们谈谈

    资深剪辑师Jonny Elwyn曾发表过一篇《剪辑师对导演的十个建议》,说出了很多剪辑师在跟导演合作时的真实想法——1.“剪辑是个协同的工作”剪辑师会全身心投入这项工作,也会与导演就呈现某个部分而进行争论,但更希望导演能敞开说明白他们的想法,别以为剪辑师只是个“程序猿”。2.“你想要的未必真能得到”剪辑师总会因为导演想要表现的和实际素材表现的差距而陷入两难,剪辑师剪辑的就是导演自己拍摄的素材,他们的工作就是尽可能地弥补这道鸿沟。3.“用不着你告诉我什么时候剪”“别拍巴掌、噼里啪啦地弄动静提醒我们了”4.“让我安静地去弄”有些剪辑师需要自己来处理这些素材,而不需要导演在旁边黏着,他们会自己组织好,统观素材,寻找亮点,并研究是否可以采用突破的方法,锦上添花而让导演少费点时间。5.“有足够时间交流”如果导演总是很忙,连个电话都打不通,那就很难协作了,剪辑师需要在合适的时间与导演交流,以集中的方式得到导演对剪辑成果的反馈、想法和鼓励。6.“说得通俗点”如果演员演的某一条不能让导演满意了,导演可能会委婉地说:“带着感觉再来一遍”,但是如果跟剪辑师说什么:“这个场景剪得缺乏一种力量感。”却足够让他们蛋疼,直接说“把这一段剪下这五帧,转移到XXXX”反而能让剪辑师更了解导演建议的精髓所在。7.“说具体点”当某个项目完成时,剪辑师希望能从导演那得到清晰具体、特定明确的反馈内容,剪辑师都恨不得能跟导演能坐一起,面对面交谈了解到导演的要求,尤其是在确定某个选择是否可行时。8.“别碰屏幕!”9.“多跟我分享一点吧”剪辑师在与导演积极的交流中,导演若能多分享关于电影拍摄,叙事结构和灵活创作上的养分,不光是对剪辑师自己有意义,也对剪辑工作上有很大帮助。10.“人无完人”有些剪辑师难免会误解导演的想法而犯下错误,希望导演大人们能多多谅解。中枪了吗?除了导演,Jonny Elwyn还发表过另一篇《剪辑师对摄影师提的十一个建议》,摄影师们也别想逃——1.“你拍出来的素材都要经过剪辑”站在叙事的角度考虑,摄影师需要确定好自己的视野、视角、特写以及动作捕捉等。以三元观点分析,通常三个镜头才能组成一个不错的剪辑序列,两个都够呛。2.“保持拍摄状态”有些坏镜头比如镜头撞击,仅记录了背景声音片段等素材的镜头对剪辑师来说也可能有用,所以请摄影师到时别用手在镜头前晃悠着说“拍得不好”,没准剪辑师能把这段“妙手回春”。3.“也别总保持拍摄状态”有些剪辑师经常围着一大段素材又复制,又剪切,又转码,其实那段素材经过剪辑最后留下来的就是一双脚的,车里的镜头,甚至还有镜头帽等一堆无关的东西。如果不是故意恶搞的话,麻烦摄影师自觉将那些无意义的片段尽可能滴删掉。4.“数据问题”请摄影师确保摄影机上那些令人头晕的文件名和时间码是正确的,并在素材积累得越来越多时,使用新的储存卡。并尽力及时保持提供给剪辑师相应的信息,如日志表和相机报告。5.“设置好摄影机”确保你摄影机的白平衡和色温已经设置正确,这不光是一个摄影师的职业素养,还因为有时在调节影像品质上还会面对很多麻烦。尤其是在一些独特的光线条件下。6.“别乱讲话”“你拍镜头用嘴吗?”,剪辑师好像用不着听,光看就行了,其实拍摄场景中的气压,同步声音以及无线话筒所发出的声音对剪辑工作也是有帮助的,“再说了,你也不想让自己说的闲话让别人听到吧?”7.“别偷懒”即便立个三脚架拍段静态片段看起来好像能很轻松,但是镜头也会时常“跑偏”的,这时又不得不赶忙扶稳, 光依靠Warp Stabiliser也不是那么回事。8.“一个画面多拍一会儿”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摄影师拍摄的段落过于简短反而不适合剪辑师操作,建议摄影师在拍完一个画面后,先静数三秒钟再移动。有时摄影师心里想表现的和在最后剪辑中能体现出来的并不完全一致。9.“注意你的变焦”在镜头拍摄中变焦并将焦点对到主体上,请确保焦点一定要对准。如果无法一次对准,素材会显现出多次对焦尝试,但都没对准。如果你不太在行,不如先对好焦点,然后再虚焦,让剪辑在后期通过反向来搞定这个镜头。10.“在滑轨上不要漫无目的”在滑轨上拍摄能为摄影师的拍摄增加益处,但是请确定是在有目的性地使用滑轨。如果是要拍远景和特写,请确保两者的拍摄都在相同的方向和速度上,以确保剪辑师在剪辑时能将两者匹配好。11.“向我们要求反馈”尽管剪辑师和摄影师的工作方式不一样,但两者仍然需要交流,摄影师给剪辑师提意见能提升最终拍摄的效果,剪辑师也能告知摄影师哪里存在问题。如果摄影师真的没空,至少给剪辑师发个邮件询问进展也可以哦。新片场学院x映美学院合作推出的《70天剪辑实战培训班》第二期目前已经上线啦!课程打破传统教育机构多人一课模式化教学,打造仅20人一课一对一指导的私人订制式剪辑教学课程。针对零基础到业内提高全部涵盖,教学内容以剪辑思路、剪辑技巧及各类真实类型片案例制作为主,包括5大商业影视类型片、100多小节课程。映美剪辑大师班截止2019年为止,依旧保持业内第一100%的就业率。

  • 拉片 | 从《花样年华》看王家卫的镜头语言

    属于《花样年华》的掌声已经很多了。先看影评,后看电影,有种很奇怪的感觉,总让人在不经意中想要否定什么,挣脱什么。但是,在看了《花样年华》以后,我不得不承认:尽管大家都说好,我也无法因此就违心地说它不好。这电影营造的氛围,感觉就象大朵大朵绚丽的鲜花在枯萎以后,芳香依旧弥漫在房间里,让你可以悼念它那曾经拒绝枯萎的激情,连同无奈和感伤。当然,在这里,我并不想说电影的人物和情节。我只是想试着说说,王家卫是怎样用镜头来把握这种氛围的。一、王家卫的移镜头在《花样年华》里,王家卫使用了大量的几乎是唯一的一种镜头运动方式:平移。而他的移镜头和其他的很多导演比较起来(比如岩井俊二在《燕尾蝶》“南海姑娘”那段中堪称经典的跟移),王家卫的手法要简单和标准的多——有起幅,有落幅,中间移的过程十分平稳,一点也不花哨,简直就象教科书一样。他使用移镜头的一个作用,是过场。在两个场景之间平移,或者从黑场平移到新的场景。这种移镜头配合着张曼玉纷繁美丽的旗袍,让人能简单明了的看到场景和时间上的变化。同时,平移的镜头,也给出了一种平稳的节奏:在普通的一成不变的生活里,时间不就是这样静静的流逝着么?王家卫使用移镜头的另一个作用是渲染情节。在张曼玉和梁朝伟第一次约会喝咖啡的时候,两人说起丈夫的领带和妻子的皮包,这个时候,出现了快速的平移镜头(尽管快,移得依旧很稳)。这种节奏的突然变化,产生了应有的视觉冲击力。使得已经沉浸在慢条斯理的生活氛围中的我们,开始真正感受到这件事情对于他们两个人的压力、惊讶和痛心,但是,这些不愉快的感觉,还不足以毁掉他们的全部生活,至少他们还可以维持相对平静的外表,这也许和他们的性格有关,和当时的年代有关。《花样年华》中的另一个移镜头,可能大家的印象会和我一样深刻。不错,就是张曼玉和梁朝伟两个人在写小说的时候,镜头在镜子前面来回的平移。因为这是一面三折镜,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镜头和镜子,从各个角度看到他们两个人若即若离的样子,看着镜子里的世界和镜子外的世界难分难舍的纠缠在一起。这个时候,来来回回的平稳的节奏,渲染的是他们之间既不是友情也不是爱情但是十分暧昧的感情,让我们感觉——亲密中的距离,平静中的喜悦,喜悦中的淡淡的感伤。也许,我们不用说的那么复杂,单是这种崭新的视觉效果,已经有了使用这个镜头的足够理由。二、王家卫的全景深王家卫的镜头不移动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基本上都是定镜头,没有推,也没有拉。这和电影的整个风格是一直的。于是,在这些定镜头里,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全景深的偏爱。因为,电影最美丽的画面,他总是用全景深来表达的。比如,梁朝伟走进他租的旅馆房间那组镜头。一上来就是旅馆的走廊,从这头到那头,全都轻轻的飘荡着深红色的窗帘,绚丽的地板向远处延伸着。接着,就是梁朝伟脚的特写,进门。我想我们更常见的画面是,镜头跟着一个人走在走廊上,然后,在门口停下,他进门。这是比较常规的处理方法。但是,王家卫的选择是——他给你一个深邃的空间,然后,让你的视野就停留在那个空间的尽头。他是如此的小心翼翼,似乎怕你不知道那只是一个别人的故事,似乎怕你走进去就会打扰了陈年旧事中的人物。也许,他就是想让我们远远的看着,隔着纱窗去看另一个美丽的世界,那么,当这种美丽枯萎的时候,我们所感觉到的才不会是痛惜,而是一种说不出来的不那么沉重的感伤。只要感伤,就够了。当然,他的这种全景深是和特写镜头配合着使用的。当他想让你看清一个人脸上的表情和眼神的时候,你不可能会错过。但是,整个电影的调子始终是游离的,梁朝伟的发型和张曼玉的旗袍,无时无刻的不在提醒你,这是昨日黄花,纵然美丽,依旧是一个遥远的童话。三、王家卫的光和影对于光影的把握,一向是王家卫的拿手好戏。早在《东邪西毒》里,就有很多人记住了鸟笼旋转的画面和湖水的波光流影。但是,在《花样年华》里,他对于光影的把握更成熟了,收敛了放肆的灵感和炫耀的企图,完全让光影为人物和情节服务,出现了一种更平稳的美感。在电影《花样年华》的许多镜头里,我们可以看到,画面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是黑暗的,只有一个光源照亮了一小块地方,而人物就在这小块的亮处活动,或站,或坐,或者从黑暗中来,又走进黑暗里去。这种对于黑暗的使用,这种对于空间的省略,这种强烈的明暗对比,使得画面出现了一种奇特的性格,让人联想起伦勃朗的版画,他们处理光影的风格几乎是一致的。当然,画面和镜头终究是有区别的。镜头不可能长长久久的停留在那里,等待你揣测那黑暗掩饰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空间。所以,镜头采用那样的光影美学,说到底还是为了营造氛围的需要。除了可以让观众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那一小块光亮的地方之外,黑暗总能滋长一些不安定的情绪,被挤压的感觉,和更深邃的空间感。当张曼玉和梁朝伟擦肩走过面摊前的石板阶梯,镜头移到路边那盏昏暗的路灯上。整个画面都是黑暗,只有那么一点不清晰的黄光亮着——这个画面停了很长很长时间,长的让每个人都觉得这黑暗在酝酿着什么,然后,突然就下雨了。在黄色的逆光照耀下,雨点显的格外的大,格外的晶莹。这段镜头当然有着导演想表达的隐喻,但这隐喻就是因为光影的加入,才显得那么强烈,打动人心。在说完了这三点粗浅的理解以后,我仍然要对王家卫表示尊敬。这电影,让我重新开始体会黑场的作用,在这以前,我一直对于那些在自己片子里不断使用淡入淡出企图人造节奏的导演心怀怨恨,总想把他们吊起来痛打一顿,才能勉强释放看片的郁闷。如今看来,我还需要反思。我更要对王家卫的敏感和多情表示尊敬,如果不是这样,他就不足以把握怀旧的尺度。从电影的结尾来看。他相信:即使割舍了一份感情,它仍然会在心底最温柔的部分顽强的蔓延,只有时间,才能让离别的痛苦渐渐淡去,然而对过去的感伤却始终还在那里。更多干货知识、拉片内容、新课预告,快关注新片场学院了解一下~

  • 侯咏:章子怡,这滴眼泪流下来,你就能获奖 | NEW ERA青年电影季展映周

    侯咏,中国著名摄影师、导演、制片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个人导演代表作有:《茉莉花开》、《一个人的奥林匹克》、《闯关东中篇》等。获得过4次金鸡奖最佳摄影奖,与张艺谋、田壮壮众多导演有过深入合作。他与顾长卫、吕乐,合称中国电影摄影界的“三剑客”。此次NEW ERA青年电影季,侯咏老师的代表作《茉莉花开》被列入长片展映单元,目前已是上海戏剧学院影视学院电影系主任的侯咏老师本人也特意来到了现场,在映后与观众亲切交流。以下就是侯咏老师的发言。 我刚才在观影的时候,有很多地方我看得自己都感动了,也很有感触——当年我怎么就拍成这样了?昨天晚上我在看《演员的诞生》,最近也是因为这个节目,时隔13年后,我和章子怡又合作了——帮她拍了几个短片。大家应该都看过。在拍的时候,我跟章子怡都感觉特别开心,好像回到了拍《茉莉花开》的那个时候。今天再看《茉莉花开》,我发现章子怡当年太年轻了,简直就跟十几岁的小孩一样,特别是第一部分,更加让我觉得时间一晃十多年就过去了。这部电影改编自苏童老师的小说《妇女生活》,我在看这个小说的时候一下就被吸引了。后来投资人找到我,让我拍电影,说我做摄影师这么多年了,有一定的积淀去指导一部好电影,我说我也正在考虑这个问题,但是我不知道要拍什么,他说你回家想一想。那已经是我第一次看这个小说的十年之后了。当时看小说的时候,我就有“一人饰三角”这个想法,那时候我觉得这个人是巩俐,但十年之后,我觉得应该是章子怡。其中一个原因是我跟章子怡很熟,在拍《我的父亲母亲》的时候,我就开玩笑说子怡你将来红了,以后我要找你拍电影,你可别不理我。再插句题外话,在我看《一代宗师》之前,我认为《茉莉花开》是章子怡表演最好的电影。我看了《一代宗师》以后,我觉得《一代宗师》跟《茉莉花开》是同等水准的。我当时给章子怡发了一个短信,说一代宗师是你表演经历中的一个里程碑。回到一人分饰三角。《茉莉花开》整部电影就是三个主角,全部由章子怡一个人来演。除了服装、化妆、道具之外,我还用了很多视听的手段让大家来区分这三个角色分处的三个年代,比如说画面色调,比如说用光。画面色调上很明显,大家肯定都感觉到了,第一部分是绿色,第二部分是黄色,第三部分是蓝色。为什么用这三种颜色呢?这都是来自于我的人生经验。就比如第二部分,50年代的色彩。50年代在我的印象中是热火朝天的,天天游行。我作为小孩子,特别想参与其中。那时候红旗招展,满街都是大字报。所以我就用了橙色、黄色的色调来表现。再说影片内容,改编最大的部分是第三部分。第三部分的内容基本都是我们重新加进去的,没用原小说的这个情节。因为我最不喜欢的就是小说的结尾,因为小说结尾讲了一个观点,就是女人永远也跳不出自己的命运,特别宿命,很无奈。但我觉得不行,我想在电影里面给观众一个特别有力量的结尾——女性不能被现实或者被男权社会压得毫无办法,不能逆来顺受或者说顺从所谓的命运。可尽管这是个女性题材的电影,但我其实特别反对女权这个词儿,太过偏激了。我觉得应该讲的是人权,每个人都该有的权利。此外,我觉得女性特别伟大,特别有天赋,比如生命力就比男性强得多,所以寿命长。我觉得凭这一点女性就应该特别地有优越感,不用觉得自己哪里不如男性。有不少观众问我《茉莉花开》为什么没有像《罗曼蒂克消亡史》那样全程用上海话。这个问题其实我在拍的时候,有仔细想过。说实话我看了《罗曼蒂克》的对白设计之后,我觉得它没考虑好。因为全程用上海话实际上是不明智的选择。我个人认为整部电影中只需要用上海话点缀一下就可以了,这样不懂上海话的观众照样能听懂,但电影又会很有味道。还有观众问,为什么电影里每当章子怡饰演的三个主角的人生发生转折时,都会伴随下雨?这个其实没有特别的设计,但的确也是考虑到了上海多雨的天气。不过最后一场“雨夜生子”的戏的确是我精心设计的,而且是费了极大的脑筋设计的,因为没有这场戏,这部电影就白拍了。当时我一直很苦恼,就是拍了这么多,那故事的结尾到底落在哪里呢?如果想不出什么办法的话,那片子就只是一个家长里短的故事,一个三代悲惨女性的故事而已。最后,我想出了“雨夜生子“这场戏,来象征希望的诞生。这场戏的拍摄难度很大。造雨景就需要很大的一笔预算,而且工作量也是非常非常的大。但如果不下雨的话,章子怡一个人在路上生孩子这件事在逻辑上就不太可能——路上怎么会没人看见呢?所以大雨就特别有必要了——因为下雨,路上才行人、车辆稀少。最后的结尾,镜头落在章子怡的脸上。这其实是我对经典电影《瑞典女王》的一个致敬。我们当时在学校上学的时候,老师就给我们一直举这个例子。瑞典女王的结束镜头是电影史上最经典的镜头之一,而且也是影史上最经典的表演段落之一。这么经典的表演其实幕后有一个很好玩的故事:这个演员她是好莱坞一个大明星,大家看了电影都说,这个落在脸上的镜头简直太绝了。后来记者就采访,问演员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你怎么表现出人物丰富的内心变化的。结果这个演员说,我当时什么也没想,因为现场很混乱,我就特别不高兴了,这怎么还没拍完啊?于是催导演赶紧拍,没想到那种情绪,反而造就了影史经典。当然有类似于这样的镜头结尾的电影是很多的,但我选择这样的呈现方式也有我自己的一个道理。首先,前面的故事越丰富,最后落在章子怡脸上的镜头就越有意味。因为章子怡饰演的角色,走过了这么多的人生路程,经历了这么多的人生磨难,最后她一定会有一种会心的笑,一种对过去生活的意味深长。当时拍的时候,我跟章子怡讲,我说你要从笑开始,笑着笑着,眼泪就要流出来。一开始演,她的眼泪流不出来。我又说,你这滴泪如果能流出来,你就能得奖。然后拍第二条的时候,她的泪就流出来了,最后她果真得了最佳女主角。最后,我想说的是,这个片子表现的其实是女性的自强自立——不要去依赖别人;不要去向别人、向外界去索取什么;你自己能达到的,你就自己达到;别人给你的,你也可以接受。但是你不要去向外界索求。但我们经常会犯这种错误,这也是我拍《茉莉花开》的初心。

  • 短视频实训营第8期回顾 | 摄影师的"功夫秘笈":说不尽的故事与空间,全凭一个画面

    说不尽的故事与空间,全凭一个画面。对一束光的敏感和对一个画面的构图,代表了摄影师对于审美的基本要求。纵使变化多端的画面,凭借摄影师的眼睛,丰富的视觉阅历和敏锐的捕捉能力,运镜随心所欲,拍摄游刃有余,全靠一身“功夫”。第8期新片场学院短视频实训营的第3天,Lucas给学员讲述广告拍摄的画面构图、高级构图技巧、运镜,以及小情书风格视频如何制作的相关技巧。巧妙的构图,让一个平凡无奇的物件变得不再单调,构图的奇思妙想,代表了一种美术上的审美程度,没有一个摄影师会怠慢。在一个小小的人造摄影棚里,学员们布景、摆道具,用构图凝聚温度和动感,把光影形色变成影像,展现在画面里。光效的设置,必须搭配构图和演员的出色表演才能出彩。在这样一个画面的背后,是摄影师、灯光师繁重劳动的结果——“一个心仪的画面,其实花上几个小时布光也不出奇,因为即便是最普通的产品画面,也要讲究产品的摆放、光影层次感、运镜。”“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际,切切实实拍出来,其实很难,但是做的同时我也感到很踏实。因为这样才能找到自己不足的地方,才能进步。”学员C这样说。而这,也是每一个学员来到短视频实训营中努力学习的目的。“运镜,也是摄影师的首要手艺。”要获得动感、静态、强调、弱化的视觉效果,运镜可以推拉摇移,参考不同的电影、短视频,各家都有自己的方法。Lucas给大家演示几种常用的运镜方式。他也把运镜的思路和心德,深植在学员的记忆中,如同传授母语一样,镜头运动,也是一种语言。镜头运动的设置,节奏感的把握,千变万化,但是相对于技巧,倾注的心意才值得回味。这些拍摄思路的“种子”一旦生根、发芽,即使走得再远,熟悉的、根源的基础,摄影的基本要素,也会提醒学员,光、影、运镜的本源与传承。讲述了短视频的摄影要素之后,Lucas开始讲授“小情书风格”短视频的深度分析。小清新的校园相逢,叫人动容的邂逅偶遇,令人击节的相见恨晚,“小情书”系列短片中的情节并不是此次讲述的主题,此次的重点是分析从它成片的筹备、制片、费用预算、拍摄、剪辑的整体流程。一部“小情书”的短片,其实是短视频制作的缩影,也是一种行业制作水平、标准的侧面折射,为学员提供了一次了解行业现况的机会。课程到了第4、5天,学员开始他们时尚广告的拍摄。每组学员分别被分配了一个商品主题,不同的商品,各自的风格也不一样,学员在第3天晚上就开始进行紧张的拍摄讨论,整整一晚未宿。“那天晚上我们一直讨论到凌晨3点,第二天6点就到了拍摄场地进行拍摄。但是幸好一切顺利,期待我们的作品~”设计演员动作,运镜方式,光影效果,学员们都在拍摄筹备中寻觅最适当的展现商品的方法。实拍也给予了学员进行学习反馈的机会,检验学习的最好方法,就是实践。要让主题的突出,必须最大限度的彰显画面的叙事能力,运用在商品上,则是展现商品的实际功能。学员也为此绞尽脑汁。整整两天,学员都在高度紧张的节奏中度过,迫近的时间,最后的“交卷”时间像日落一样准时。明天,学员们将进行最后成片的后期制作。期待他们的作品!

  • 短视频实训营第8期回顾 | 光,永远眷顾摄影师

    新片场学院在拍摄的法则里,“布光”重于一切。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人造的光影,神奇的“光”,似乎永远都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紧跟着霜降时分,北京一夜的大风把空中的雾霾吹去。北京所有的一切变得异常清晰,“光”也变得异常分明。除了目之所及,色之所辩,对于每一位影视人来说,在拍摄行当里,对于“光”的感知和定义,既起于拍摄,又超越拍摄。经过第一天课程讲述的沉淀,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候。于是在第2天的课程里,学员一共被分为5组,分别拍摄各自的作业:不同的布光效果。5组的作业内容分别是高调、低调、交叉测光、不完全调、高反差,其中还要按照特定的光比,或者场景布光法则,来表现出不同风格的人物。不同的布光,带来不一样的效果,精细的光线、构图、色彩、运镜都一一存在于拍摄的每一个环节,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创造出多变的观感。学员在欣赏如何打造“光”的同时,也很善于欣赏“暗”。只要打开开关,移动灯架,每一个平凡的表情都能在某个瞬间被颠覆。“一个郁郁寡欢的青年男子”,这一个命题,就是其中第4组的作业。“通过柔和的顶光,减少脸颊光,显示出消瘦的效果,在侧面补面光,精细地调节一下,就能营造出一个郁郁寡欢的样子”。在拍摄中,“光”更重要的使命,是调动出被摄对象本身固有的真实性,改善某种场景或机体的轮廓和质地。一个摄影棚,在几个灯架之下,就可以演变出白昼和黑夜的不同效果。Lucas给大家演示了在一个场景里面,模拟在日光下窗户的光源。“用反射光打亮窗帘,用轮廓光、柔光片和主光来营造出室内日景的效果。”在讲述的间隙,还给了学员不少技巧干货:“如果场景比较小,用大光圈虚化,或使整个画面看起来通透。日光的布光逻辑就是按照太阳来决定。”在夜景的布光中,Lucas则演示了不同色温的变化之下,画面冷调暖调的变化,“用侧逆光的冷光来补充,大面积的暖光,可以使画面更加均衡,再配以缓慢的镜头运动,使画面看起来不沉闷。”夜景中窗外的复杂光源,考虑到月光、路灯的映射,也意义作出演示。“不同的场景中光线的逻辑,其实都是为了让布景代入场景,层次、精致度、角度一一考虑,再配上演员的表演,一切都水到渠成。”除此之外,学员提出了很多关于“布光”的疑问,Lucas也一一作出解答。第2天的紧张学习中夜幕慢慢降下,新片场学院短视频实训营每一位学员在埋头认真上课和低头吃饭的时候,也不忘抬头看一看天。期待明天的课程!第3天课程预告:1. 构图2. 高级构图技巧3. 镜头运动4. 小情书风格视频深度解析

  • 短视频实训营第5期回顾 | 想象力,是摄影师的挚友

    新片场学院短视频实训营第一天从宏观上的行业分析,提供给学院互联网短视频领域的定位、发展、运营和变现的逻辑。课程第二天开始,则侧重于短视频制作、生产手艺——从最普通的一个商品、一个人像,到变化万千的精致商业广告,都是创作人经验积累和审美水平的结晶。然而,不管拍摄什么内容的广告、短视频,摄影都是创作人拍摄过程的“主角”,而光则是摄影环节的基础。另外还有——想象力,也是摄影师的挚友。☟实训营第5期·开课第二天&第三天在课程的第二天,由“小眼萌龙”——侯劲宇Lucas老师,给学员系统化地讲述摄影的光线构成、棚内照明设计、曝光控制和自然光的运用。光线运用是一个短视频的精髓所在。看似简单的画面构成,情绪表达,“灯光”的背后其实有着很深的门道。Lucas给大家展示不同的光线运用——光线对于事物的塑造,两者有着一种不言而喻的共通,会产生不同的影调关系。学员在影棚演示的时候也充当被摄对象,参加到拍摄当中对于学员来说,一系列影棚的灯光设置、打光技巧都是不容错过的课程干货。明暗关系的把控,表现在影象上的明暗层次——在造型处理、画面构图、烘托气氛、表达情感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员一边观察布光的不同下,监视器中的人物的变化如果要模拟一个下雨天窗边的画面,这时候就可以施展自己的“脑洞”了。Lucas给大家演示了用玻璃和水珠以及背后打光的场景,模拟出一个人物在窗边焦虑地打电话的情形。同学细心地记录课堂笔记——所有这些节省成本的智慧的转化,它们的技巧所打造出来的画面令学员领会到短视频制作时候的灵活性。并且形成一种叫做“想象力”的部分,得以传习。而在第三天的课程中,杭州的天空开始下起了小雨,我们也迎来了一位从杭州烟雨来的“佳人”。这位佳人就是实训营实拍的美女模特。第三天开始进行现场拍摄的流程梳理,现场构图技巧,还有风格化的光效,其中包括:硬光风格、柔光风格、背景光运动、光栅、交叉主光的营造。Lucas把在新片场的拍摄经验悉数教授给学员,“好的拍摄当中,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在经验当中,对于“画面”的感知和定义,既起自于技术,又超越了技术。学员在一天的学习之后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也在课后进行了对之后小组实拍的讨论。第5期短视频实训营开营三天时间,学员精心认真的学习,老师因地制宜的变通——使不同的审美、理解,运用各自智慧,适度,巧妙的利用摄影机、灯光、道具、置景,获得高质量精致的画面。现场拍摄效果第3天的课程在杭州的雨中暂时结束了,被净化了的空气,和学员热烈讨论的氛围,都是这两天的烟雨送给我们的礼物。学员对于课程的分享期待明天的课程!

  • “中国影响力”青年导演竞技综艺节目发布会启动,节目即将在央视播出

    经过5个多月的激烈比拼,由电影频道联合茅台集团打造,新片场作为媒体支持的“中国影响力”青年导演剧情短片创作季正式进入“十强突围赛”环节。1月16日22时起,从百位参赛导演中层层突围、脱颖而出的24位优秀青年导演,将在CCTV6的6期电视节目中,竞争十强席位,争夺总额为千万元“中国影响力”剧情短片拍摄基金。这也是中国第一档青年导演竞技综艺节目。在1月12日举行的“中国影响力”青年导演剧情短片创作季“十强突围赛”开播发布会上,著名导演、导师唐季礼,创作季导师、著名导演冯小宁,“中国影响力”电视节目总导演甲丁,“中国影响力”青年导演剧情短片创作季班主任、电影频道总编室主任董瑞峰,“中国影响力”项目总策划赵宁宇,评委翟俊杰(著名导演)、娜仁花(金鸡百花奖影后)、陶经(著名录音师)、曹久平(著名美术指导)、赵小丁(著名摄影师)、舒楠(著名音乐人)、任宝茹(著名编剧)、高璇(著名编剧)等诸多电影圈名人悉数到场,为所有参赛青年导演加油助威。 许磊、姚庆涛、田波、黄莉、张馨元、潘龙、刘高翔、尤本智、范玲、赵春梁10位青年导演作为参赛导演代表出席发布会。现场还播放了由青年导演范玲制作的“中国影响力”青年导演剧情短片创作季形象宣传片。本次“中国影响力”青年导演剧情短片创作季的获奖导演,不仅可获得100万元现金奖励,还有机会进入张艺谋、成龙、唐季礼、胡玫、冯小宁等知名导演团队,获得参与北京冬奥会申奥宣传片、与电影频道签约、戛纳电影节组委会影片投资等事业发展机会。据本次创作季剧情短片总导演、三大导师之一的胡玫表示,就在比赛进程中,她已与7位参赛优秀青年导演签约,比赛结束后将优先考虑与这些导演投资合作拍摄作品。“中国影响力”剧情短片创作季班班主任赵宁宇也透露,优秀青年导演也会拥有与博纳、星美等电影制作机构合作的机会。可以预见,未来不久,中国电影屏幕上就可以看到这些青年导演参与和执导的作品。

1 ... 3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