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你是否要取消绑定(第三方名字)账号?

将该作品添加到专辑时,将从我的主页中隐藏
确认 取消
将该作品添加到专辑时,将从我的主页中隐藏
取消 确认

六楼:在镜头面前自然地生活 | NEW ERA青年电影季最佳纪录短片

2017-12-20 11:43 发布 导演

在上周结束的NEW ERA青年电影季颁奖典礼上,最佳纪录短片奖由《六楼》获得。著名电影剪辑师孔劲蕾、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会长王红卫,将奖杯颁发给了导演刘佳韵。


微信图片_20171220113905.jpg

刘佳韵的第一部片子,拍的是自己的外婆。《六楼》拍的,则是自己的奶奶。


香港浸会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她,称自己从来不是一个认真的好学生。就是这样一个“不认真”的学生,最终获得了NEW ERA青年电影季最佳纪录短片。


微信图片_20171220114012.jpg

献给「家人」


身为泉州人的刘佳韵,决定回自己的家乡,拍摄一部毕业作品。

泉州是 “历史文化名城”。一个比较闲适的小城市,但我对泉州至今都觉得不是很熟悉,因为大学、研究生去了好多城市。

各站停靠中,于她来说,最难忘怀的却是亲情。从小到大和奶奶一起生活的她,在价值观形成的青年时期,奶奶,是给她带来最大影响的人。

我从小是爷爷奶奶带大的,我的奶奶和传统的奶奶不太一样,她是那种女强人,年轻时是解放军,所以她的思想特别开明。我学电影,一般老人家都不支持,会觉得很辛苦又不是什么稳定工作。奶奶也很心疼我,但是她的表达方式是,你想做的事情我就支持你。


微信图片_20171220114016.jpg

拍一部关于生活的片子,是刘佳韵想了三年的事情。而选择拍奶奶,对她来说则像是去履行某种关乎感恩的仪式。

头两年回去,上楼梯的时候,奶奶都是健步如飞。这两三年,她开始一格一格地走。我深深地感觉到生活的戏剧冲突,我们长大了,正要飞的时候,抚养我们长大的人却老了,飞不动了。

平时你也不会总跟她说,我有多爱你。那我就需要把这些影像记录下来,可能二三十年后再看,还是会有很感动的感觉。

以纪录片的形式来拍自己的奶奶,她不是没有犹豫过,也想过要不要找演员。但在刘佳韵的心中,归根到底想拍的,是“真实的生活”。而《六楼》正是记录了她真实生活的具象化片段

老人九十多岁了,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我没有办法写个剧本让她跟着(剧本)走,但最后决定还是拍我自己的奶奶,毕竟这是一个很个人的想法。奶奶对我的关心,虽然不是很激烈,但是很真实,这种东西如果我要找演员来演的话,肯定会很做作,如果我跟她没有那样的感情,演出来肯定就不是那么自然了。


“在镜头前面自然地生活”

《六楼》中一处动人的场景,是奶奶和“我”共同躺在床上,相视对话。这个场景实则是拍摄过程中的一个“意外”带来的。

那一天我确实是不舒服就倒下了,本来是什么都拍不了,要特别感谢我的摄影师,他觉得可以抓拍一些镜头。我用的是跳剪嘛,摄影机在那录了很长一段时间。

自然、真实化的纪录方式,甚至让老人没有意识到镜头的存在。

我跟她说,这是一个作业,我要拍你,她就说,好。很无所谓的感觉。相机摆在那里,一开始她会看,后来就不太理睬了。

整个拍摄环境很简单,就发生在老人日常生活的住处,拍摄过程中没有打灯、收音,只有刘佳韵和摄影两个人。

摄影师奶奶也认识,她就觉得我们俩就是玩儿呢吧。没有把这当成在“拍戏”,所以她就是平常心对待。如果拉上灯光、收音,家人就会觉得这是一个大事儿。就会变成问我“你希望我怎么样”,而不是说“我就是这样”。

微信图片_20171220114123.jpg

因为拍摄的对象主要是老人,《六楼》大量地采用抓拍、固定机位。

大部分都是直接抓拍生活中真实的场景,他们就在镜头前面自然地生活。

摄像机对刘佳韵来说,更像是一种纪录生活点滴的工具。她仿佛不是那个掌控镜头的人,她只是自然地纪录,让故事自然地流动、发生。

我不想去打扰奶奶的生活,打扰这个真实性,我可以在美术啊,灯光啊,在收音上都能够更好一些,但是相较于工艺,我更看重的是真实性。


拍摄是一场事关人生的纪录

对于那些风格化的导演来说,他们的许多作品都具有阶段性的标志。而刘佳韵采用黑白影像、4:3画框,求的却不是个人风格化,而是出于“怀旧”的考虑。

黑白最直接的原因是,我没有时间美术、打灯。当然我也希望是黑白的,4:3也是为了复古,我们小时候看的电视就很少有宽画幅。这也是摄影师给我的意见,整个画面的感觉,我看了之后就觉得特别对。

拍摄的过程,又何尝不是一段回到小时候的旅程。拍摄者既是一个参与者、当局者,也是一个旁观者、聆听者。

看着奶奶一步步爬楼梯,我会觉得我抽离到场景之外了,我变成了一个摄像机,变成了一只墙上的苍蝇,看着这一切,我不是生活中的人了。

4:3画框会很有一个摄影机的感觉,从而有种从生活中抽离出来去看生活的感觉。


微信图片_20171220114152.jpg

摄影机纪录故事,也刻录下我们的情感。对于刘佳韵来说,人生各个阶段,最好的铭记方式就是,用摄影机去纪录。

这是我对于前二十年生活的一个记录,在这个阶段我要打这么一个点。可能再过二十年,那个时候又有别的体验,我会再拍一个什么片子,也是很个人的,又打一个点。

之后回看,是一个人生的纪录,这也是我最开始想学电影的一个原因。电影是对于人生一个很好的纪录的过程。


“最满意的是,我拍完了”

当谈到投资与拍摄团队的时候,刘佳韵坦言“没有投资,特别便宜”。

团队就我和摄影师两个人,大部分的钱在于我们回泉州的路费和住宿费。我们就拍了五天。我用的是FS7、收音用的是H6、罗德的那个杆、一个三脚架,我们就带了这么一点设备。所以花的钱很少。

《六楼》作为一部毕业作品,却不是刘佳韵必须拍的毕设,她学的是编剧,这不是一份强制性的作业,因此是否能坚持拍完,成为了最大的挑战。

对于作品我没什么不满意的,唯一的问题,就是我能不能把它坚持下来。它是一个我酝酿了三年的东西,去香港之前就想拍的东西,是我探索亲情题材的东西,所以这个东西是我一定得去做的。


「六楼」之后

获奖并没有给这个年轻女孩的心境带来很大的波动,她并不排斥拍商业性质的短片,但心底最喜爱的的,还是拍亲情题材。

如果有人想要找我拍的话,我也可以拍。如果纯从个人出发,拍一部片子的话,可能得再有个一二十年的积淀,生活经验很重要,我还是会多拍亲情的东西。

谈到艺术和商业的差异性,她认为两者“并不矛盾”。

现在很多商业片是投资大小的区别而已,如果说纯粹自己拍片的话,要先自己喜欢才行。如果说为了养家糊口,那拍商业片也不是不可以。而且商业片很锻炼人,你的节奏,怎么样说好一个故事,都是很锻炼电影人的东西。

拍摄影视作品,对刘佳韵来说,最重要的始终是,首先得“打动自己”。

我觉得大家的情感是有共通部分的,你要是自己很受感动的话,那肯定别人也会被打动。有共鸣就会有喜爱,让观众产生共鸣就很好了。

让观众产生共鸣,她已经做到了。

微信图片_20171220114231.jpg



新片场原创稿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举报文章

评论 

还没有人发表评论,来第一个发言吧!
关闭前无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
更多
联系TA
分享
在新片场 App 上联系他

新片场私信功能已全面迁移至 App 中使用,
网页上可以查看之前的消息记录。

扫码下载 App

查看历史消息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请输入您的私信内容

取消 确定

私信发送成功

接收私信功能已迁移至新片场APP,请下载新片场APP及时获取私信消息通知,不错过任何一次合作机会。

扫描二维码,立即下载APP

只有安装新片场APP才能收取私信回复,是否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