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你是否要取消绑定(第三方名字)账号?

将该作品添加到专辑时,将从我的主页中隐藏
确认 取消
将该作品添加到专辑时,将从我的主页中隐藏
取消 确认
行业
  • 影坛又一巨星陨落:他留下数不尽的经典,却带走了一个时代

    前不久,电影圈传来一则噩耗——据外媒报道,意大利著名作曲家、电影配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因摔伤股骨引发并发症,在意大利首都罗马逝世,享年91岁。他的离世,让世界影坛陷入愕然和悲痛中,电影圈人士纷纷发文表示遗憾和悼念。昆汀:the king is dead. Long live the King!詹姆斯伍兹:Greatest movie experience of my life.王家卫,姚晨发文缅怀莫里康内莫里康内是殿堂级配乐大师,他一生中共为400多部电影配乐,是意大利最多产的作曲家。其中包括不同国家和语言的经典名作,如《海上钢琴师》《天堂电影院》《美国往事》《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一代宗师》等。他也是最有建树、最有国际声望的作曲家,一生5次获得奥斯卡原创配乐奖提名。1995年,获得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2007年,在第7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被授予终身成就奖,以表彰其“对电影音乐艺术的伟大而多面的贡献”。2016年,凭借电影《八恶人》(与昆汀合作)的配乐摘得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奖的小金人。他是赛尔乔·莱昂内的御用配音,朱塞佩·托纳托雷的黄金搭档,昆汀·塔伦迪诺最想合作的作曲家。(摘自新京报)他的配器构思独特、选材广泛,配乐手法富有独创性,令人耳目一新;他的音乐也极富感染力,总能在不知不觉之中渗透人心。有导演在颁奖典礼上说过,每次合作,莫里康内都会写远远超过他需要的主题音乐给他,逼得他只好拍一部新片把这些音乐用完。也曾有导演在收到他的曲子后,泪眼汪汪地让口译把自己的话逐字翻译给他:“我没想到会有这么美的音乐,或许我不配。”而你即使对他的名字感到陌生,也绝不可能没看过他配乐的作品。他的音乐也不仅仅是电影的某个元素,更是许多经典影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莫里康内十部经典电影配乐 改编自巴利科的短篇小说《1900:独白》,每每重看都让人泪流满面的《海上钢琴师》,电影中的配乐就是由莫里康内所作。其中令人惊艳、也非常能体现主角1900对音乐与生俱来的敏感和天赋的,神秘、紧张、诡异的,是在年轻情人的帮助下杀掉了自己丈夫的老妇人;缥缈、无力、悲伤的,是陷入过往记忆走不出来的男子;带着一丝决绝坚毅的,是想抛开以往身份重获新生的女孩;心虚、不安、鬼鬼祟祟的,是穿着别人西服溜进头等舱的偷渡者。(请原谅任何语言和形容词在这里都略显苍白,无法将音乐的情绪一五一十地表达出来。)这个片段非常直观地为观众展示了配乐的力量,就算未曾学过一门乐器,也很容易将音乐和描述的人对号入座、产生联系,能看出1900的天赋异禀。而这些曲调的背后,是作曲家莫里康内对自己事业的精益求精、反复推敲。《海上钢琴师》的导演,是意大利国宝级导演吉赛贝·托纳多雷Giuseppe Tornatore,他的代表作是被影迷们奉为一生必看的“时空三部曲”——除了《海上钢琴师》,还有《天堂电影院》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后两部作品也同样由莫里康内担任配乐。他为《天堂电影院》配乐,将对电影有着浓厚兴趣的小男孩多多,在属于他的电影院“城堡”里与艾佛特相处的场景烘托得无比美好;也将天堂电影院残破的结局描绘的无比哀伤。其中莫里康内的儿子安德烈创作的乐曲《爱的主题Love theme》,也成为了全片最感人的旋律之Love ThemeEnnio Morricone - Ennio Morricone: The Love Collection王家卫在他的电影《一代宗师》里,也用了莫里康内的配乐。在这部将东方美展现到极致的经典电影里,一首西方乐曲毫不违和地,将美感和情绪烘托到了顶端。伴随着音乐,当章子怡缓缓说出台词:“人生若无悔,那该多无趣啊”时,周围一切仿佛都在这一刹消失了,只剩下面对面站着的两人,还有他们身后悠扬的曲调。这一段落也成为电影中的名场面。而莫里康内在其配乐生涯中最伟大的成就,当属他为《镖客三部曲》和《往事三部曲》创作的配乐。那是在20世纪60-80年代,他和另一位电影大师——西部片宗师塞尔吉奥·莱奥内(Sergio Leone)的默契合作,为世界电影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莫里康内与莱奥内合照当然,莫里康内为《荒野大镖客》等影片写下的配乐,着实为电影镀上了更加鲜明、辨识度极强的色彩。巧合的是,后来两人才发现,原来他们上的是同一所小学,而且小学三年级就已经合照过了。这就是莫里康内,他遗传了小号手父亲的音乐天赋,6岁学作曲,12岁就考入音乐学院。他在1961年为第一部电影《法西斯》写了配乐,三年后凭《荒野大镖客》一举成名。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音乐和电影,留下数不尽的传世经典……就像《海上钢琴师》里的1900一样,莫里康内的名字里也写满了传奇。今年原本有一部属于他的传记电影《音魂掠影》要上映的,导演是托纳多雷,监制王家卫,可惜他没有办法亲自在电影院回顾自己的一生了。《音魂掠影》剧照在莫里康内的一本访谈录《莫里康内:50年一瞬间的魔幻时刻》中,采访者问他:“你是否相信人死后有另一个世界吗?”,他说:“我信奉的宗教(天主教)告诉我有另外一个世界,那才是真正的人生。”而当被问到:“假设一百年后,你的名字出现在一本百科全书上,你希望如何定义?”他沉默了一会儿,微笑着回答:“作曲家。”莫里康内童年照那么,就让我们祝愿作曲家埃尼奥·莫里康内,能继续和美妙的音符一起翱翔——感谢您给我们带来的那些经典和感动,希望您在天堂里,又变成了那个热爱音乐的小孩。愿不论天堂还是人间,艺术长存,旋律不止。部分素材来源:莫里康内的访谈录《莫里康内:50年一瞬间的魔幻时刻》。图片来源于网络。

  • 云集全球巨星的8小时线上音乐会,这还是第一次!

    万万没想到,在魔幻且悲伤的2020年,我们竟再次成为见证历史的那批人。19日,lady gaga联合世界卫生组织一起策划了场公益音乐会——同一世界,团结在家(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目的当然是通过音乐,为疫情中的人们送去希望与温暖,给前线的医护人员加油打气。整个活动筹集的善款也将用于新冠肺炎的救助中。目前筹集到1.279亿美元V姐之所以在开头用“万万没想到”形容这场音乐会,完全是因为它的经典和不可复制性。经典在百人的演出表,还都是些封神的音乐大咖;席琳·迪翁、郎朗、张学友、陈奕迅、碧梨、碧昂丝、詹妮弗·洛佩慈……活动邀请了中国、美国、意大利、韩国、尼日利亚等多个国家有影响力的音乐人、艺术家、演员、球员…加盟。不可复制在把这群人在同一时间聚集起来,真的太难了。要知道,上次有同等阵容的演出,还是在35年前。也就是1985年那场支援非洲的live aid。不少在当时听过演唱的人都说:再也不会有第二场这样的演出了。就连lady gaga的名字都来自当年皇后乐队唱的那首《Radio Gaga》。不料想,被肺炎阴霾笼罩的2020年,将全球绑定在一起。这一次,我们依旧需要音乐的力量。这场「live aid 2020」耗时8小时。前6个小时为预热,后2个小时是正式表演。正式演出时,还邀请了美国三大王牌主持。吉米·法伦、 吉米·坎摩尔和史蒂芬·科拜尔由于此次表演形式为线上不插电,整体的听觉效果自然跟现场没法比。不过这种特殊的演出形式,也萌生了不少看点。大家纷纷把目光落在了巨星的家庭装潢以及居家装扮上。“原来偶像的家中也不过如此啊。”能让观众有如此评价的,自然是不拘小节的断眉哥。只见他头戴耳机,穿着睡衣坐在卧室里,床上堆满了凌乱的衣服。宛若一副没睡醒的样子,开口唱着那首我们熟悉的《See You Again》。好吧,听到开口酥的第一句,大可忽略他凌乱的卧室。演出结束后,他还第一时间上推辩解:“嗯哼~我的床08年后就没认真收拾过了”。另一位keep real的歌星非Kesha莫属。别看她平日里性感火辣的模样,这次连头发都没吹干直接顶着素颜上线。一曲《Rainbow》唱出这些年经历的沧桑和雨过天晴后的平和。别说,这种邋里邋遢的样子,也是治愈大家的一种方式呢。不少网友都说,星光熠熠的他们都全素上镜,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捯饬自己。跟上面两位不同,骚当和结石姐可是精致出场。尤其是骚当,还特意画了自己标志性的妖艳妆容。不止如此,他还为自己挑选了本次演出的主打色:绿色。大概是把家里能用的绿植都搬来了,颇具热带雨林气息。他演唱的那首《Mad world》更是一秒让我们回到学生时代的青葱岁月。跟骚当同样精致的,是近几年闯入国内观众视线的结石姐。虽然露出的地方不多,还是可以看到她极具设计感的装潢。作为此次演出的发起者,lady gaga的准备可是最充足的一个。一开始就slay全场,发表了极为精彩的演讲:我非常关心所有的医务人员,他们现在正为我们冒着生命危险。我每天都在想他们,每天都在为他们祈祷。等到自己演唱的时候,还安排了多机位,一个固定,一个手持。妆容、周围环境均及格。可问题是,这位姐的乐谱也太随意了吧……除了她,没人知道这些符号的意思。要说随意,谁能随意过韩国男团SuperM。镜头前干啥的都有:健身、拼模型、玩游戏……也算是给大家提供了居家防止无聊的几点攻略。郎朗、张学友、陈奕迅是本次演出的三位华人。郎朗与自己的妻子吉娜一起来了个四手演奏。别看镜头里的他们卖力投入地弹琴,镜头前的观众都在注意他们背景里的黄色沙发,以及生怕郎朗一个后仰把旁边的妻子带翻。天王张学友的出场未免太过简单,只身一人,啥也没拿,清唱了一曲《Touch of love》。相比之下,陈奕迅就稍微打扮了一番。先是用中英粤三种语言表达了对医护人员的致敬,又深情演唱了那首《我什么都没有》。由于情绪饱满,我们暂且忽略他唱错的歌词以及唱飞的音调。整场演出最令V姐激动的是,碧梨和哥哥演绎的《Sunny》;以及霉霉自弹自唱的那首写给身患癌症的母亲的《Soon You'll Get Better》。还有Shawn Mendes 和卡妹献唱的《What a Wonderful World》。平日里听他们几个人的歌最多,但在这种特殊时期的活动里再次唱起之前的歌,别是一番滋味。如果说中青年音乐人的献唱已经令你泪目,John Legend+Sam Smith《Stand By Me》Coldplay主唱克里斯·马汀唱《Yellow》那么下面这些老牌巨星的出场,才叫respect。当曾经的披头士成员保罗·麦卡特尼出现的时候,不免感叹时间过得真快。尽管他没再唱起《Hey Jude》和《Yesterday》,尽管老伙伴不在了,却还是将我们的思绪带回那个属于披头士乐队的时代。《火箭人》本人艾尔顿·约翰在自家院子里弹唱那首《I‘m Still Standing》。35年前,他在那场音乐会里唱的是《Don't Let the Sun Go Down On Me》。白驹过隙间,一切都物是人非。不变的依然是“你大爷终究还是你大爷”。这话用来形容滚石乐队一点没错。遥想当年,放浪形骸的摇滚少年穿梭在自由的边界,唱醒年轻人心中的野兽。如今,加起来快300岁的四个人,隔空开启了视频会议。主唱依旧卖力摇滚,可搞笑的是,鼓手竟然打起了空气鼓。这般顽皮的模样,着实逗乐了世界人民。音乐会最后一个节目是由Lady Gaga、席琳·迪翁、安德烈·波切利、约翰·传奇和郎朗的五人联合演出《The Prayer》。这个联唱将本次活动推向高潮,这就是他们为世界唱出的祷告之音。其实除了各大艺人的倾情演唱,音乐会上也出现了很多感人的致敬与鼓励。就比如,吉米·坎摩尔和外卖小哥的互动。前线的医护人员总被我们提及感谢,这些身居周围的普通外卖员,却常常被忽略。正是有他们这样的服务人员在,我们才能更好地维持生活补给。比如,照顾到小朋友的情绪,海绵宝宝上线为大家科普洗手的方法。比如,世卫组织成员谭德赛总结:“新冠夺走的东西太多了,但它也带给了我们特殊的机会:搁置分歧,打破障碍,反复寻找最佳结果。”贝克汉姆夫妇、比尔盖茨夫妇都在线上发表了自己对此次疫情的看法和呼吁。在音乐会插播的短片中,我们还看到了“武汉加油”的字样。诚然,全球疫情爆发后,露出了很多丑陋的现实。有歧视、有诽谤、有不理解,有隐瞒。可当越来越多的人明白这场战疫需要全人类站在一起的时候,自然体会到手拉手共度难关的重要性。这也是此次活动的初衷。用无国界的音乐,把世界人民连接在一起,打破信仰、种族、国籍……在看完整整8小时的演出后,我感觉到了高晓松所说的那种幸福。高晓松曾在自己的节目《晓说》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觉得我们是最幸福的一代人,我们正好成长在八十年代。这句话是来评价1985年那场震惊世界的慈善音乐会。为了呼吁全世界重视非洲的饥荒,鼓励身处灾区的人们坚强、乐观。像披头士这种多年不登台的乐队都加入其中,皇后乐队留下最后一次精彩的现场;大卫·鲍伊、鲍勃·迪伦、U2、谁人、滚石、黑色安息日、海滩男孩、威猛、菲尔·柯林斯、艾尔顿·约翰、尼尔·杨、恐怖海峡、齐柏林飞船、斯汀、麦当娜……当时最具影响力的音乐人用行动告诉世界:我们一直都在。那一刻,你会觉得幸福是因为世界没有抛弃任何一个人。2020年,我们成为再次见证载入史册的音乐会的观众,这次的特殊,本就无可取代。真希望每个看完8小时演唱的人,都会在多年回想起来的时候,感受到这种幸福。并带着这种精神一直走下去!

  • 创投会资方征集|NEW ERA创投会

    第五届NEW ERA青年电影季首次加入创投会环节,聚焦于中小成本的、有市场潜力的长片新作,旨在为青年电影人打通连接电影产业的快速通道,让更多低成本且经过认真创作的电影计划能与电影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直接对话。本届创投会共征集合规的投递项目378个,经过首轮初审筛选,共选出20个入围项目,他们将先通过创作人工坊的集训,随后于9月24日、9月25日进行公开路演陈述。资方伙伴可通过在线报名,参加电影计划公开路演,并可通过现场预约与项目方进行1对1项目洽谈。NEW ERA青年电影季创投会的20个入围作品,皆为预计时长75分钟以上的原创剧情长片,目前正在处于开发阶段,尚未完成全部融资活动。每部作品都已拥有完整剧本,有确定的导演和编剧,且导演有至少两部或以上短片制作经验。项目题材涵盖面广,类型丰富,风格多元,体现出青年电影人们充分的探索精神与创作活力,具有开发潜力。点击链接 https://filmfest.xinpianchang.com/activity/filmfest/venture查看入围项目详情——报名须知——1、报名资质:从事电影行业的公司、机构和个人均可申请,包括但不限于出品、制作、宣传、营销、发行、经纪等电影产业链条公司,以及电影节展选片人、独立制片人等。2、资方报名时间:2020年8月31日至9月14日3、报名方式:点击“阅读原文”报名(或登录电影季创投会官网报名),详细填报公司/个人信息,组委会会按申请人提交材料进行资质审核,审核通过后将通过邮箱/电话与您直接取得联系。4、本次创投会不收取资方报名费用。——特殊说明——1、 如遇疫情原因,导致活动延期举办,组委会将按实际情况做出调整方案,重新安排路演和1对1约谈时间。2、 联系其他合作请添加小助手微信:sprewell100第五届NEW ERA青年电影季创投会资方报名开启期待你的到来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

  • 张大磊:拍电影无所谓形式,最重要的事情是,去拍!

    在12月14日NEW ERA青年电影季新浪潮2017年颁奖典礼上,凭借电影《八月》成为去年金马奖最大黑马的张大磊,面对为什么要拍电影的问题,也有自己的答案。以下是张大磊在颁奖典礼现场分享实录:因为热爱,所以坚持为什么要拍电影?我想不到一个特别准确的答案,我想可能每一个做电影的同行们,不一定会有一个特别准确的答案,它不是唯一,可能是一个综合的原因。对于我来说,是因为热爱,再简单不过的答案,热爱电影,也热爱生活。我进入电影这个行业,或者是学习电影纯属是一个意外,本来没想学电影,想学音乐。但是种种原因,觉得音乐学不了,我总得干点什么,就学习了电影。但是在学习电影的那段时间,我们年轻人都会有一段时间特迷盲,不知道自己做什么,想的也特别多,感觉眼前一片黑暗。我记得我的宿舍挂着黑帘子,也不知道天亮,可能是因为离家远的原因,也是因为那个时候有契机看到了大量的电影。于是,电影成了我的朋友,在我特别难过的时候有电影陪着我,电影里有属于自己的情绪的表达,有了情绪的出口。那个时候开始想要拍电影,想要成为电影工作者,拍摄自己的电影。拍电影无所谓形式,想拍什么就去拍2006年毕业之后,一直到2015年拍了我的第一部电影《八月》,这段时间其实是挺艰难的过程,毕竟新手入行难,你没有可以让其他人信任我的一些讨论。《八月》剧照所以那些年一直没有拍成功过电影,那时候是我的一个愿望,中间也有过很多次想干点别的。最终发现还是真的喜欢,喜欢用电影来说一些事儿,喜欢用电影让我的情绪能够宣泄。但是那个时候更多的是看,没有机会拍。后来我就想到了一个方式,一来能够维持我的生活,二来能够让我和电影能够再走的近一些。所以我跟朋友开了一个小的婚庆公司,拍小短片,我真的是特别喜欢干这个事儿,不是为了能养家糊口,我觉得我是在拍电影,因为电影无所谓形式,刚才说的分长片、短片、我觉得电影就是一个记录人的工具,拍自己想拍的就可以了。当时那活我干的特别来劲,我把每个要结婚的人都当成了我的演员,而且我是导演,我的存在感特别强,而且是别人付钱让我来拍,拍电影还拿别人的钱,但是我是挣钱来拍。现在想来,这些也不艰难,我还是挺享受的,真的是热爱吧。喜欢电影,喜欢这样的表达方式,或者说也是真的挺热爱生活。每次觉得自己在艰难的时候,或者是想要干点别的,转行的时候,或者是突然从我的生活中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想要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我觉得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拍电影的原因,很简单。最重要的事是,去拍!我想说一些我的经验,我也是年轻导演,只拍过一部电影,和今天所有的年轻导演们一样,刚刚有了自己的作品。谢飞导演说,在前辈们拍电影的时代,能够看到电影,接受到大量的电影信息是很难的,更多的是戏剧或者是文学。但是我们现在处在这么好的时代,我们可以随便看到任何的电影,或者是有更多的电影资源,电影文化可以吸收。这对于我们来说当然是个好事儿,但是我觉得,我们在有这么丰富的条件的同时,应该让自己尽量化简一些,想的少一些,尽量的回归到当时前辈们拍电影时候的特别简单的之下,完全用自己的热情,或者是用自己的原创去完成作品。我们现在手机都可以记录影像,而且都是4K的。这就是我想说的,对于一个年轻导演,年轻的电影工作者,最重要的事情是:去拍!。的确,对于很多年轻电影人来说,我们不是没有想法,也不是缺少对电影的热爱,只是无限期延长了准备的过程,不知道我们是可以且行且成长的。年轻,便无惧失败。拍电影最重要的不是担心拍不好,而是拿出去拍的勇气和信心。感谢导演张大磊对青年创作人的支持和帮助。第二届NEWERA青年电影季已经落下帷幕,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为迎接拍电影的新时代而努力!

  • 侯咏:章子怡,这滴眼泪流下来,你就能获奖 | NEW ERA青年电影季展映周

    侯咏,中国著名摄影师、导演、制片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个人导演代表作有:《茉莉花开》、《一个人的奥林匹克》、《闯关东中篇》等。获得过4次金鸡奖最佳摄影奖,与张艺谋、田壮壮众多导演有过深入合作。他与顾长卫、吕乐,合称中国电影摄影界的“三剑客”。此次NEW ERA青年电影季,侯咏老师的代表作《茉莉花开》被列入长片展映单元,目前已是上海戏剧学院影视学院电影系主任的侯咏老师本人也特意来到了现场,在映后与观众亲切交流。以下就是侯咏老师的发言。 我刚才在观影的时候,有很多地方我看得自己都感动了,也很有感触——当年我怎么就拍成这样了?昨天晚上我在看《演员的诞生》,最近也是因为这个节目,时隔13年后,我和章子怡又合作了——帮她拍了几个短片。大家应该都看过。在拍的时候,我跟章子怡都感觉特别开心,好像回到了拍《茉莉花开》的那个时候。今天再看《茉莉花开》,我发现章子怡当年太年轻了,简直就跟十几岁的小孩一样,特别是第一部分,更加让我觉得时间一晃十多年就过去了。这部电影改编自苏童老师的小说《妇女生活》,我在看这个小说的时候一下就被吸引了。后来投资人找到我,让我拍电影,说我做摄影师这么多年了,有一定的积淀去指导一部好电影,我说我也正在考虑这个问题,但是我不知道要拍什么,他说你回家想一想。那已经是我第一次看这个小说的十年之后了。当时看小说的时候,我就有“一人饰三角”这个想法,那时候我觉得这个人是巩俐,但十年之后,我觉得应该是章子怡。其中一个原因是我跟章子怡很熟,在拍《我的父亲母亲》的时候,我就开玩笑说子怡你将来红了,以后我要找你拍电影,你可别不理我。再插句题外话,在我看《一代宗师》之前,我认为《茉莉花开》是章子怡表演最好的电影。我看了《一代宗师》以后,我觉得《一代宗师》跟《茉莉花开》是同等水准的。我当时给章子怡发了一个短信,说一代宗师是你表演经历中的一个里程碑。回到一人分饰三角。《茉莉花开》整部电影就是三个主角,全部由章子怡一个人来演。除了服装、化妆、道具之外,我还用了很多视听的手段让大家来区分这三个角色分处的三个年代,比如说画面色调,比如说用光。画面色调上很明显,大家肯定都感觉到了,第一部分是绿色,第二部分是黄色,第三部分是蓝色。为什么用这三种颜色呢?这都是来自于我的人生经验。就比如第二部分,50年代的色彩。50年代在我的印象中是热火朝天的,天天游行。我作为小孩子,特别想参与其中。那时候红旗招展,满街都是大字报。所以我就用了橙色、黄色的色调来表现。再说影片内容,改编最大的部分是第三部分。第三部分的内容基本都是我们重新加进去的,没用原小说的这个情节。因为我最不喜欢的就是小说的结尾,因为小说结尾讲了一个观点,就是女人永远也跳不出自己的命运,特别宿命,很无奈。但我觉得不行,我想在电影里面给观众一个特别有力量的结尾——女性不能被现实或者被男权社会压得毫无办法,不能逆来顺受或者说顺从所谓的命运。可尽管这是个女性题材的电影,但我其实特别反对女权这个词儿,太过偏激了。我觉得应该讲的是人权,每个人都该有的权利。此外,我觉得女性特别伟大,特别有天赋,比如生命力就比男性强得多,所以寿命长。我觉得凭这一点女性就应该特别地有优越感,不用觉得自己哪里不如男性。有不少观众问我《茉莉花开》为什么没有像《罗曼蒂克消亡史》那样全程用上海话。这个问题其实我在拍的时候,有仔细想过。说实话我看了《罗曼蒂克》的对白设计之后,我觉得它没考虑好。因为全程用上海话实际上是不明智的选择。我个人认为整部电影中只需要用上海话点缀一下就可以了,这样不懂上海话的观众照样能听懂,但电影又会很有味道。还有观众问,为什么电影里每当章子怡饰演的三个主角的人生发生转折时,都会伴随下雨?这个其实没有特别的设计,但的确也是考虑到了上海多雨的天气。不过最后一场“雨夜生子”的戏的确是我精心设计的,而且是费了极大的脑筋设计的,因为没有这场戏,这部电影就白拍了。当时我一直很苦恼,就是拍了这么多,那故事的结尾到底落在哪里呢?如果想不出什么办法的话,那片子就只是一个家长里短的故事,一个三代悲惨女性的故事而已。最后,我想出了“雨夜生子“这场戏,来象征希望的诞生。这场戏的拍摄难度很大。造雨景就需要很大的一笔预算,而且工作量也是非常非常的大。但如果不下雨的话,章子怡一个人在路上生孩子这件事在逻辑上就不太可能——路上怎么会没人看见呢?所以大雨就特别有必要了——因为下雨,路上才行人、车辆稀少。最后的结尾,镜头落在章子怡的脸上。这其实是我对经典电影《瑞典女王》的一个致敬。我们当时在学校上学的时候,老师就给我们一直举这个例子。瑞典女王的结束镜头是电影史上最经典的镜头之一,而且也是影史上最经典的表演段落之一。这么经典的表演其实幕后有一个很好玩的故事:这个演员她是好莱坞一个大明星,大家看了电影都说,这个落在脸上的镜头简直太绝了。后来记者就采访,问演员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你怎么表现出人物丰富的内心变化的。结果这个演员说,我当时什么也没想,因为现场很混乱,我就特别不高兴了,这怎么还没拍完啊?于是催导演赶紧拍,没想到那种情绪,反而造就了影史经典。当然有类似于这样的镜头结尾的电影是很多的,但我选择这样的呈现方式也有我自己的一个道理。首先,前面的故事越丰富,最后落在章子怡脸上的镜头就越有意味。因为章子怡饰演的角色,走过了这么多的人生路程,经历了这么多的人生磨难,最后她一定会有一种会心的笑,一种对过去生活的意味深长。当时拍的时候,我跟章子怡讲,我说你要从笑开始,笑着笑着,眼泪就要流出来。一开始演,她的眼泪流不出来。我又说,你这滴泪如果能流出来,你就能得奖。然后拍第二条的时候,她的泪就流出来了,最后她果真得了最佳女主角。最后,我想说的是,这个片子表现的其实是女性的自强自立——不要去依赖别人;不要去向别人、向外界去索取什么;你自己能达到的,你就自己达到;别人给你的,你也可以接受。但是你不要去向外界索求。但我们经常会犯这种错误,这也是我拍《茉莉花开》的初心。

  • 我们必须更加专注,才能获得自由 | NEW ERA青年电影季颁奖礼

    NEW ERA青年电影季 2018颁奖典礼完整获奖名单昨天,我们用一部经典电影《芙蓉镇》作为展映周的结束。今天,是一场属于青年电影人的颁奖礼,是一场闭幕式,更是很多青年创作者新的开始。“自从火车进站”,电影艺术不断给银幕前的观众带来惊喜,也开始了百年的迷恋,我们回望过去,许多名留史册的经典电影,在当时都是大胆的革新者。这也让我们更加重视那些有着大胆想法,在个人创作生涯早期就展现天分的年轻人,也许他们就是未来电影继续保持迷人魅力的希望。在过去的183天时间里,2018第三届NEW ERA青年电影季的命题短片单元收到来自全国20个省/地区的创作人的作品,共征集到了347部影片,30部作品获得入围。主竞赛单元征片816部,有50部入围短片对7项大奖进行角逐。在过去的一周时间里,我们将主竞赛单元的8部入围长片和32部入围短片推上大银幕,展映内容也从去年的12场,扩大到了24场,并邀请主创团队进行映后交流。同时,我们用特展的形式,将《芙蓉镇》《小街》《大桥下面》《高山下的花环》《城南旧事》5部经典电影修复版进行重映。在北京的深秋,安安静静看电影,面对面聊电影,仅此而已。我们有很多东西想要跟大家分享评委方励老师上台分享:没有任何行业比做电影更幸福的著名电影制片人、监制和编剧,制作了包括《安阳婴儿》《颐和园》《苹果》《观音山》在内的多部电影,并多次在国际电影节获得重大奖项的方励老师,担任本届电影季主竞赛单元评委会评委,并上台分享自己做电影的经历: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面,把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所感受到的情感和情绪分享给我们观众的时候,你获得的共鸣并不一定叫认同,共鸣,是最能打动人的,有这么多跟你内心是共同的,你有这么多知音,在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相对孤独的,当你发现天下有这么多跟你是同类的人,你能不感动吗?评委焦雄屏老师上台分享:电影是我终身的使命著名电影人焦雄屏老师,曾经担任金马奖主席,她监制及参与的多部电影包括《十七岁的单车》、《蓝色大门》等在各大电影节获奖无数,也上台为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经验。电影真的是一个一辈子的事情,电影是值得你去付出,值得在这个领域中间我们能用尽我们的力量帮助别人,也许哪一天,你的哪一个作品感动哪一个人,在世界上哪一个地方发芽,你真的不知道,所以在这里这个是我做电影的目的。评委会主席万玛才旦老师上台分享:电影和修行有相似的地方凭借《撞死了一只羊》获得今年金马奖最佳导演和最佳改编剧本两项提名,同时获得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剧本奖的万玛才旦导演,作为本届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在现场分享了他对年轻人从事电影行业的一些建议。首先需要对自己有个很准确的认识,认清自己有没有这方面的天分:电影和修行有相似的地方。有了认识以后,需要个人对专业的训练和掌握,有了自己的方向,实现自己的愿望,那就有很多专业辅助的训练。专业学习是一个方面,更多的积累来自电影之外,因为在有了这些之后,你的电影才有可能有深度和独特的世界。(嘉宾完整分享视频请关注电影季官网)我们有很多东西值得享受今年主竞赛单元收获了超过800部投递影片,这其中有国外留学背景的创作者成为今年的重要力量。在所有入围作品中,海外留学生作品超过1/3。现实题材作品仍是青年创作者最喜爱的题材,同时更多人在表现形式上加入了魔幻、科幻的元素,让视听更佳丰富多元,也成为今年的一大亮点。 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 雨季不再来 黄骁鹏以现实的手法,表达青少年成长的焦虑和痛苦,情感单纯执着,令人有共鸣。 主竞赛竞赛单元最佳导演 姊姊 阮凤仪影片将镜头聚焦于一对随母亲刚刚移民到美国的中国小姐妹,用简单的手法,温暖地表现了姐妹俩在新环境中的疏离,细腻地刻画了她们的成长。主竞赛单元最佳编剧 今日结课 薛驰原影片结构干净利落,转折微妙有趣,混合了幽默与凄凉,编剧点染生色,角色立体有感染力。主竞赛单元最佳摄影 伊莎贝拉 Jason Chau影片整体颇具工业水准,虽为一部短片,却展现出来了摄影师对电影摄影艺术的整体把控能力。主竞赛单元最佳动画实验短片 爱山记 洪嘉宝影片大胆地将一位盲人的内心话语用风格化的动画进行了呈现,在现实素材中超过了现实,让“明眼人”通过影像直接地看到了盲人脑中画面想象的不确定,这是导演独特的创意和尝试。主竞赛单元最佳纪录短片 天坑人家 姚祖彪用文明发展来改造传统生活,妥协、反抗、无法平衡的矛盾,作为虚弱的个体的人们被赶到清冷的小路上,大路上的热闹会怎样?值得追问!主竞赛单元组委会长片奖 《柔情史》 杨明明本片成熟又自成一体,以独特的视角呈现了一对母女虽然冷酷,却又不失温情的特殊关系。主竞赛单元评委会特别提及 《不眠少女》张凡夕 导演用手机拍摄了诸多真实生活,并于真实素材之中插入了一个超现实的故事,形式大胆却不违和,主客观视角的转换亦完成度颇高。 主竞赛单元评委会特别提及《母腹之外》魏丹导演直接切入生活,把家庭困境和成长的尴尬呈现的自然生动,影像风格简洁固执,气氛营造真切。想要看到这些获奖影片的朋友解下来还有机会,此次电影季的所有获奖电影都将在12月开幕的小庄电影馆放映。作为一个新落成的艺术电影空间,小庄电影馆Cinesquare将以国际化视野,持续为观众提供优质艺术电影内容。还有我们的命题短片单元“人经常会感受到内心的召唤,如果不去回应它,人就始终不能平静下来,如果去回应它,就意味着必须放弃很多心爱的人和物。”——1988年 《碧海蓝天》 吕克贝松我们今年采用“一句话主题+关键道具”的命题形式,一句话是“感受内心的召唤,关键道具“蜡烛”,在短短14天的限时创作时间里,创作人作品的完成度超出我们的想象。命题竞赛单元最佳影片 《家出少女》作者用极小的篇幅,生动而颇具悬念地展示了一对陌生人之间的情感羁绊,折射出广阔的社会现实。分镜准确,节奏丰富,调度精彩,在短短14天的时间内完成这部完整而成熟的作品,展示了作者全面扎实的创作功力。命题竞赛单元 最佳导演《风来了》导演巧妙地将主人公内心的风雨,和城市中肆虐的山竹台风密切应和、相互辉映,营造出极具感染力的“心像”效果。氛围营造恰到好处,叙事张弛有度,镜头简洁有力,显示出导演巧妙借用现实和驾驭场景的能力。命题竞赛单元 最佳剧本《不惑》影片紧紧扣住了”听从内心召唤“的主题,蜡烛的运用恰到好处,对命题的理解和展现深入而自然。剧作细节丰富,情节起伏有力,抽丝剥茧地展示出一个40岁逃亡者的内心世界。命题竞赛单元 最佳摄影《花纹》摄影与场景的巧妙结合为影片大大加分,在狭窄空间里自如地展现空间和人物的心理状态,发现女朋友的过程拍出了影像的小高潮,让人惊喜。全片镜头语言丰富,长镜头精心设计而不露痕迹,堪称本届作品中影像复原现实的典范。命题竞赛单元 最佳剪辑《泯题》行云流水的剪辑为影片大大增色,禁锢和自由的两极影像在对比中快速转换,声画对位的效果在片尾处形成高潮,淋漓尽致地凸显出感受内心召唤的主题。命题竞赛单元 最佳美术《魂兮归来》影片的立意和结构,都颇有创意和深度,揭示了人在极端处境下人生信条的逆转。布景中宗教元素的运用平实而荒诞,有力地参与了叙事。开头结尾强烈的色彩对比也暗示了人生转变的戏剧性,颇具匠心。命题竞赛单元 最佳人气《余震》从新片场平台累计微博电影点赞数统计,《余震》获得了超过100000的点赞,荣膺本届最佳人气奖。颁奖典礼现场视频——华语电影混剪在这个深秋时节,华语电影圈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也开始降温。有人说冬天将临,而我们觉得这恰恰是青年创作人最好的时节。经过了盛夏的喧嚣和秋日的丰收,冬天一片清白。在这个时候耐下心来用功,也许下一个春天我们就有禾苗疯长,就有百花齐放。对于创作人如此,对于NEW ERA自己亦然。发现未成名的好电影,鼓励纯粹的创作,发掘优秀青年电影人。每个人必须更加专注,才能获得自由。

  • 2017影视创作人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在新片场社区建立起来的4年中,我们一直以服务创作人为宗旨。要服务创作人,我们就要知道聚集在新片场上的年轻创作者们,大家的创作环境如何,有怎样的目标,希望得到哪些方面的支持,以及年轻创作人处在什么样的生存状态。为此,我们每年都会基于新片场社区,发布一份“影视创作人发展现状调查报告”。基于新片场上60万创作人用户,我们进行了这项问卷调查。我们希望通过一些统计,来了解影视创作人这个群体,从另一个角度,更精准的把握从业者现状、行业现状和影视行业发展的前景。从业者现状结合之前几年的行业报告结果,年轻人依旧是影视行业内容创作中的主力军,30岁以内的年轻创作者,在最近的几年的统计中都超过8成。一是因为院校扩招,更多的学校加入了影视创作相关专业,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涌入;二是因为互联网影视的发展,让更多人选择成为内容生产者,而互联网对于年轻人来说显然更加得心应手。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之前的报告中,21-25岁的参与调查者是占压倒性优势(超过50%),但在今年的调查报告中,20岁以下和25-30岁的人员占比都大幅上升。这说明市场给了影视创作更多的空间,高中生、大学生可以早早的接触到影视创作,而影视专业毕业生,在经历几年的打磨之后,仍然坚持站在创作一线而没有离开,他们得到的创作空间、发展前景和收入让他们可以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有影视专业学习背景的人占比比往年升高。这两项数据结合在一起,基础从业者变得越来越专业,而且工作年限更长,积累了更多经验,这对于行业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从2013年开始,互联网影视从起步到疯长,短视频成为影视创作的风口,行业加速度超乎我们的想象。大波内容生产者、创作者的涌入也带来相应的问题,内容创业风险极高,很快被淘汰出局非常正常。在2017年,“创立工作室”的比例大幅下降,自由职业者稍有减少,而挂靠公司的比例有所上升。工作地点的选择上,北上广作为一线城市,仍然占据压倒性优势。但从整体数据上看,创作人逐渐变得更加分散,互联网的普及让文化产业不再只能依靠北上广,创作人可以选择生活成本更低,自己更熟悉的创作环境中进行创作。在收入上,年收入十万元以下的人群还是占据绝大多数,但同时,年收入10万以内的创作人比例较之前大大下降。年轻创作人的收入在改善,但平均收入水平还很不理想。随着从业经验的丰富,工作年限的增长,平均收入会呈递增趋势,但在此次调查当中,收入波峰出现在从业10年左右,经验、人脉、精力以及创造力,让这波青壮年创作人的收入可以达到新的高度。综上,之前影视行业的现状是,大量专业、非专业年轻人涌入,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在遇到困难之后转身离开,所以从业者非常集中在20-25岁年龄段,而且收入偏低;同时,影视内容公司又苦于新人上手难,很难找到有战斗力的专业人才,但从今年的报告中,我们可以认为这种情况正在改善。从创作人的发展方向看行业发展方向随着影视内容多样性的增加,利用影像营利的途径也越来越多,创作人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影视内容创作,来为自己的未来积攒资本,去追求自己的终极目标。在下面的对比中:现在从事商业广告和政企宣传片拍摄制作的创作人超过40%,真正走上传统意义上的“金字塔尖”——参与拍摄电影长片的人不到4%。但同时,有10倍与这个数字的创作人依旧梦想拍电影,接近6成的创作人希望拍摄电影长片、电影短片,最近一年当中华语电影市场慢慢降温,但想要进行电影创作的人只增不减。其实这项调查数据非常有趣,在过去两年的调查中,有接近三成的参与调查者在面对“你最想拍什么”这道问题的时候,选择了微电影和网剧,比其他选项的选择比例都高。从2013年到2016年微电影、网大、网剧逐个井喷,制作周期短、回报颇丰,而且可以获得更多的创作自由,这吸引了很多创作人的注意力。但在今年的调查中,随着政策的变化和互联网影视行业走向精品化,网大网剧已经不是创作人的首选,长片电影占压倒性优势。但这说明互联网带来的影视圈风暴过去了么?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在播出渠道上,有35.77%的参与调查者选择在视频网站上推广自己的作品,还有26.48%的用户选择用社交媒体和移动端app推广自己的作品,也有13.51%的人乐于上传新片场这样的专业创作人社区,互联网已经潜移默化的改变了观众的收视习惯,也改变了创作人的观念。好的作品不一定要走进院线或者登上电视,而实际数据也向我们说明,大家早已经认可了互联网的力量,而且越是年轻创作人,越懂得如何善用互联网将自己的作品影响扩大化。再来看与另外一个调查问题:坚持不拍商业作品和一直在做商业项目的人几乎对等,而绝大多数人选择了用拍广告来谋生,而留一些空间来完成自己的纯粹的创作。从现在的数据反馈来看,绝大多数创作人在过去一年多中拍摄的项目还在10万以内,占73.2%,接触过百万级甚至千万级项目的创作人是金字塔尖上的娇子。而实际参与过院线电影创作的影视创作人,还不到12%。梦想还是要有的,只不过现在通往梦想的道路多了无数多条,可以供大家选择。当然通往梦想的道路上会有各种各样的阻碍,之前这道问题获选票数最多的选项,是“寻求投资十分困难”,而现在,高居榜首的变成了“缺少成熟团队搭档”。随着包括电影在内的影视行业大步向前,市场上并不缺少资金,不管是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会有金主为创作人买单。但是,对影视作品的质量的要求一再提高,磨合出一套真正靠谱的团队成为创作人的主要诉求,这也成为成熟创作人的重要标签。综上,更多的年轻创作人依旧是“心怀理想,面对现实”,将参与电影创作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同时大家也在面对生活时也更趋于理性,对创作也更有耐心,在影视行业日益规范化和精品化、内容类型更加丰富的今天,创作人可以通过各种互联网影视形式来表达自我、传播作品,逐渐积累人脉资源和制作实力。华语电影新视野我们提问创作人,会不会自己出资来拍摄非商业性质的短片或电影,有4成创作人坚定不移的说是,只有不到15%说一定不会。但与之相对的,有73%的参与调查者没有将自己非商业项目的作品投递到影展或者电影节,也许对于创作人来说,缺少的更多的是对创作欲望的刺激,和市场的鼓励。我们举办的NEW ERA青年电影季,就是为了给创作人提供创作的动力,让大家的作品可以得到更多的展示,创作本身也得到更多的鼓励。作为国内的影视创作人,对于华语电影圈一定非常关注,有66.46%的创作人很关注华语电影市场,不管是院线商业片,还是艺术电影。但是这个数据还应该有更大的提高,让大家更了解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中的共性和区别,让艺术电影被更多人接受,也是所有华语电影人的责任所在。我们可以看到,通过电影节和影展观影的人群,即便在影视创作人这个专业群体中,依旧非常小。这应该跟扶持华语电影青年导演的人很多启发,一是我们的影展和电影节太少,很多优秀的作品没有被发掘出来。另外,先不必区分商业还是艺术,电影人也应该更多的善用互联网渠道展示自己和自己的作品,让国内电影市场获得更多的关注,培养观众也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我们在问卷的最后设置了问答题,在过去的一年到一年半中,那部华语电影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高兴的看到,选择《路边野餐》《百鸟朝凤》《八月》的人,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也有很多人提到了《喊山》《黑处有什么》。不可否认的是,艺术电影,或者带着艺术性的商业电影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它们得到了资方和媒体更多的关注。对于创作人来说,整体上影视内容制作的前途变得更加宽广,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不同渠道来创作和推广作品,资本市场也变得更加宽容,对有经验有能力的团队,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以电影来说,商业电影高票房低口碑,而一些低投入的艺术电影开始让部分人兴奋起来,虽然其中的佼佼者才能在夹缝中赢得极少的院线拍片,名气也近局限在有专业影视背景和大学人文艺术专业人群之中,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拍电影,越来越多的资本愿意投向艺术电影,越来越多的媒体愿意讲述年轻电影人的故事和作品,对于整个行业来说,现在也许就是爆发前的矛盾期。

  • 束焕:我不想被人当做是一个骗子

    在12月14日NEW ERA青年电影季新浪潮2017年颁奖典礼上,刚刚杀青了首部导演处女作的著名编剧束焕,也来到现场为我们分享了他对拍电影的看法。以下是束焕在颁奖典礼现场分享实录:电影首先是工业,其次是艺术,最后才是文学为什么拍电影?因为我不想被人当做是一个骗子。我当了20年的编剧,最近我发现自己越来越难证明我写过某部电影,因为现在电影海报上已经没有编剧的名字了,百度百科了也没有了。但是,当电影导演,可以写上束焕作品,我觉得特别爽。当编剧一直很被动,因为编剧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给你看原剧本”。这句话其实蕴含着很多编剧被迫背锅的辛酸,往往是认为导演的问题,但是剧本很好,往往是导演拍砸了。我自己当导演,自己背这个锅,出了任何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但是,我发现其实在各个工种里,编剧当导演的成功率很低,我们能够看到很多演员做导演,能看到摄影、美术,甚至录音,他们都有做导演成功的履历,但是编剧当导演的成功率很低。我到了现场之后发现,其实我什么都不懂,到了现场你会发现,电影首先是一个工业,其次是艺术,最后才是文学。做导演,前期筹备要做到非常扎实为什么编剧当不了导演?是因为编剧的工作在脑海里,编剧可以把剧本写的很有画面感。但做导演,你需要在脑海里呈现的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有完成度的影像。但是作为编剧,你不知道怎么达到那个影像。中间所要经历各种各样的争吵,或者是坚持,或者是种种的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你是不知道的,也从没有想象到的。所以在现场时,作为一个导演最重要的是前期的筹备要做的非常扎实。我们这次做了数字预演,就是用替身在虚拟场景里演一遍。我们连最简单的两个人说话都用数字预演,如果到现场我们表达不出来的时候,给演员说这是我们演好的,你就照着这个来就行了。这是笨功夫,但是到了现场,我认为这是非常必要的。前年某位老师跟我们的编剧曾经有一番争执,是关于演员在现场改剧本的事儿,我的观点是在现场的火花可以有,但是这些火花究竟是不是火花,一定是建立在你对一个很扎实的剧本的判断基础上,如果你相信这个火花效果能够超过已经深思熟虑的情节和对白的时候,它才是火花,不然的话,它就是一个妥协。拍电影是一个不断妥协的过程我发现编剧当导演,问题往往出在剧本上。因为编剧到了现场,他发现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统筹会要求你把日戏改成夜戏,还有说这个演员来不了,或者说有一个场景没有割下来,这个时候该怎么办?编剧出身的人,往往会说没关系。因为剧本是我写的,知道怎么改剧本,也许把这个剧本改了,导致没有这个角色,也能完成。但是其实所有的这些都是给这部电影减分的。拍电影的过程就是一个妥协的过程。但是妥协的程度最后导致你这个作品从你想象的高度一点一点往下滑。我的建议是,首先把你的剧本尽可能的做到你的能力的天花板。在你的能力范围内,它已经不能再好,这个时候你到了现场,千万千万不要妥协。有人问我,一个电影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我觉得最大的困难就是两个字:“拍完”。这个时代,我们倾向于用不合理的快速度治愈问题,于是有了诸多妥协。束焕老师的一席话,把行业内最真实的一面摊开在我们面前。也让我明白,如果有艰难,就去跨越;如果有痛苦,就去照料;如果有火焰,就不要掐灭。感谢束焕老师对青年创作人的支持和帮助。第二届NEWERA青年电影季已经落下帷幕,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为迎接拍电影的新时代而努力!点击链接,回顾NEW ERA颁奖礼全过程!

  • 感受内心的召唤,命题公布!

    1988年,法国导演吕克·贝松的《碧海蓝天》在戛纳公映,在直到今天的30年间,这部电影的经典桥段依旧打动着无数影迷的内心。“人经常会感受到内心的召唤,如果不去回应它,人就始终不能平静下来,如果去回应它,就意味着必须放弃很多心爱的人和物。” 2018第三届NEW ERA青年电影季命题短片单元的命题灵感正来自于《碧海蓝天》,我们将采用“一句话命题+关键道具”的形式命题,请创作人们大开脑洞,开始你的创作! 一句话命题:感受内心的召唤指定道具:蜡烛 【命题来源】人经常会感受到内心的召唤,如果不去回应它,人就始终不能平静下来,如果去回应它,就意味着必须放弃很多心爱的人和物——吕克•贝松 《碧海蓝天》上映30周年 【命题解析】人们因为不同的机缘过着某种生活,不管生活是富裕或贫穷、光鲜或暗淡,但往往,平静的生活表面看不到内心向往激起的波澜。来自内心的召唤不是邪恶欲望的发声,而可能是对某件未竟之事的初心不改,可能是对某种感情的念念不忘,可能是对未知之境的迷恋与渴望…不管现实生活如何进行,内心的声音总在不经意的时刻反复响起,提醒人们做出选择。现实与内心追寻两者本身隐含了戏剧冲突,为人物的下一步动作提供了动力支点,能够进一步的推动电影剧作的发展。这种戏剧冲突外化为类型化创作中提供了核心支点,创作人可以对剧情发展、人物刻画做丰富的发散和创作;或者可以将这种冲突通过风格化的影像表达出来,形成更深入和生动的作者表达;又或者创作者有更大胆、反传统的表现方式,只要围绕主题并符合本单元的征片规则,一切新颖创新之作都是我们所寻求的。 关键道具:蜡烛【道具规定】1、蜡烛,是一种日常照明工具,主要用石蜡制成,可燃烧发出光亮;2、不对蜡烛的种类做规定,日常中出现的照明、香薰蜡烛等不同种类的蜡烛都符合本次命题的规范;3、对蜡烛在影片中的状态(燃烧或者未点燃等)不做要求;4、蜡烛需要在影片中起到刻画人性形象或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评委会根据影片视听语言、艺术内涵等多维度的标准进行评选。 【道具解析】蜡烛,是日常生活中的照明工具,是黑暗与光明之间的介质,电影也正是光影汇集的艺术展现。不同场景中的蜡烛各具含义,在生日场景中是祝福与欢乐的符号,而在中国的丧葬文化、宗教教义等不同的仪式则是宗教神圣、神秘的指代,在日常生活中则是承担照明的功能。烛光虽然微弱,在黑暗中依旧是在耀眼的存在,给予人更多的希望与心灵的支撑,或是夜幕低垂中蜡烛引领历经沧桑的长者回忆起曾经的岁月……希望与欢愉、庄重与神秘都是通过这个关键道具可以传递给观众的感受,亦或是蜡烛在一些类型题材中所承担的剧情推动作用……创作者对这件道具的使用巧妙与否,也将成为评审的考量标准之一。短片创作说明1、2018年命题短片创作题目采用「一句话主题+指定道具」的形式,创作者需要根据评委会给出的命题主题创作一部剧情短片,题材不限;指定道具必须在影片中出现,并起到刻画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等作用;2. 在上传影片时,一定要在“视频简介”中填写200字以内的导演阐述,说明创作背景和创作思路;3、点击下载片头&海报物料包(手机端请使用自带浏览器打开下载),并按要求压制大赛片头、制作海报。 创作须知1. 必须按【短片创作说明】的要求创作短片;2. 所提交作品必须为剧情短片,题材、风格不限。3. 所提交作品包括剧本在内,必须是原创作品。4. 创作时间为两周,9月19日中午12:00截止接收参赛作品,影片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拍摄,不允许用现成作品和素材。5. 参赛短片时长在10分钟之内(包含大赛规定片头片尾),超时无参赛资格。6. 必须压制大赛规定片头片尾,无片头、错片头、片头时间缩减,均无参赛资格(如有忘加片头等情况需要修改,截止征片前可对已上传作品进行更改)7. 必须按规定制作作品海报,同时在“上传剧照”中上传主创团队(包括演员)片场合影一张,并手持清晰的“NEW ERA青年电影季”标示(自制手写、打印字幅均可)。8. 作品完成后上传新片场(不接受第三方链接),上传短片格式需为MP4格式,分辨率在720P及以上,大小限制在3G以内,建议用chrome浏览器上传*违反以上任何一条硬指标则无参赛资格,此外,团队内仅需一人提交作品即可

  • NEW ERA青年电影季 | 新片场大师班正式开营!

    新片场大师班《好莱坞摄影实训营》,正式开营啦!7月9日,我们在北京雍和宫糖果星光现场举行了一场关于年轻人的聚会——NEW ERA青年电影季发布会暨评委见面会。而作为NEW ERA青年电影季的三大板块之一 ——新片场大师班《好莱坞摄影实训营》,也在7月10号正式开营!为期5天的实训营迎来了一期班学员们。这次大师班的导师——有着38年一线好莱坞实战经验的ASC(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技术委员会名誉副主席、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摄影指导Eric Zimmerman是首次来华开课。此次的大师班是为了让国内的影视从业者更多的接触好莱坞电影工业,更多的接触好莱坞电影工业,学习到更加先进的电影知识和拍摄经验,新片场携手好莱坞大师,给大家提供一次与大师近距离学习的机会。☟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摄影指导面对面赐教Eric在实训营的第一天,首先作出了课程概述,对摄影导演的存在意义进行了经验谈。对作为一个摄影师在如何产出视觉化的东西、与导演交流、如何合理地选择器材,以及后期部门的协作,以及 如何搭建最理想的摄影团队(灯光组、摄影组、常务组、DIT)一一分享给学员。并对每一个学员的个人经历和专业水平进行了解,以便更好地帮助创作人提高专业技能。Eric笑言“作为一个摄影指导,其实感觉像有点像在跟导演跳舞。”当这位摄影大神来到学员面前,许多学员都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拍出来的和想出来的不一样?摄影怎么才能和导演进行有效的沟通?到底是自己的摄影风格先行,还是导演的意见先行?如果我要拍一部纪录片,我应该怎么写一个模拟的剧本?”他们的问题都得到了Eric的详细解答!除了这些了解彼此诉求的问答交流,Eric还分享了他在38年中在一线好莱坞的摄影实战经验,还有一些作为电影人的世情之道。“在一个电影的筹备,分非正式筹备和正式筹备;非正式筹备也就是场景设计、道具、灯光、美术等等等,正式筹备更取决于你的投资,但是到了这个阶段,你的每一句对白对应的画面,每一个场景对应的构图,事无巨细都要一一准备充足。“Eric测试色温,向学员展示不同的光线效果开拍之后,你要与剧组的每一部分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灯光、收音、制片、美术......基本上所有的都需要建立联系;而自己摄影组的小团队:第一摄助、第二摄助,场工、灯光都是你需要紧密联系才能完成一个画面。”学员进行器材实操结合自己的实战经验,Eric演示了专属摄影的现场勘景步骤。之后Eric和学员一起在大放映厅进行“拉片”。对影片的场景灯光效果、情绪营造、静物和人物局部光影塑造方法进行细致地分析。告诉学员如何利用镜头语言最大程度的还原剧本和导演的意图。☟ 接下来的几天,实训营课程中Eric将独家倾囊相授多年摄影经验:4天教学,1天实战X艰深晦涩的电影理论X浮夸空谈的拍摄教程将从灯光架构、电影级别画面构图、镜头运动三大模块进行授课,并结合好莱坞电影案例分析讲解,配合学员专业电影影棚的实操演练,最后一天学员将在Eric现场指导下进行实战拍摄训练。38年摄影经验面面谈!在实训营的最后,每一个学员将在大师指导下完成一部毕业作品,而新片场大师班作为NEW ERA青年电影季的板块之一,为年轻和电影而生。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青年创作者迈出第一步。期待学员们在接下来的几天会有所学得。因为奥逊·威尔斯说过,“摄影机是诗人的一只眼睛。”最后感谢合作方 ARRI 和 北京新动力影视器材租赁有限公司:在5天授课期间,提供配备专业电影级别摄影器材,包括专业电影级别摄影器材ARRI Alexa SXT +Alexa Mini,SkyPanel LED平板柔光灯,及 M8镝灯,如下图所示: 图一:ALEXA SXT 图二:ALEXA MINI 图三:M8镝灯图四:SkyPanel LED平板柔光灯 以及SanWarm 电影级别监视器以及大厂小镇的场地提供:

12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