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你是否要取消绑定(第三方名字)账号?

将该作品添加到专辑时,将从我的主页中隐藏
确认 取消
将该作品添加到专辑时,将从我的主页中隐藏
取消 确认
后期 - 调色
  • 干货丨学调色还不懂LUT,那你就OUT了

    一个视频作品好不好,是由多方面决定的,而调色则是在我们后期处理视频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在pr,ae,final等各类视频制作软件中,都有着丰富的LUTS调色预设,如今随着数字摄像机的发展,LUT的使用也变得越来越普遍,使用LUT可以转换色彩空间,进行色彩管理,也可以利用LUT进行风格化调色。下面就给大家科普一下到底什么是LUT。一、什么是LUTLUT是Look- up Table的简称,Look- up Table的意思是查找表。简单来说,从本质上可以将LUT视为一个函数,也就是给LUT一个输入值,LUT可以返回一个输出值,可以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在某个lObitRGB的色彩空间1中,一种红被表述为"R=640,G=102,B=94",而这个红在另一个lObitRGB的色彩空间2中也存在,但被表述为"R=600,G=90,B=145",那么将色彩空间1转换为色彩空间2的LUT在读取数据:"R=640,G=102,B=94"后,返回的值一定是:"R=600,G=90,B=145"。二、1D LUT与3D LUTLUT可以从结构上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1D LUT,另一种是3D LUT,即俗称的一维查找表和三维查找表。两者在结构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应用的领域也不同。如下图所示。1D LUT的输入与输出关系如以下公式:Rout= LUT(Rin)Gout= LUT(Gin)Bout= LUT (Bin)该LUT输出的三个色彩分量仅与自身分量的输入有关,而与另外两个分量的输入无关,这种分量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就是1D LUT。对于10比特系统来说,一个1D LUT包含1024×3个10比特数据,总的数据量为1024×3×10=30Kbit,可见一个1D LUT的文件量是相当小的。因此1D LUT具有数据量小、查找速度快的特点。3D LUT输入与输出关系如以下公式:Rout=LUT(Rin,Gin,Bin)Gout=LUT(Rin,Gin,Bin)Bout=LUT(Rin,Gin,Bin)3D LUT主要用于校正数字配光所用的显示器画面与最终胶片影像之间的差距,理论上讲,如果最终影像仍然在普通显示器上播放,譬如DVD和广播影像,1D LUT完全可以胜任。如果最终影像在数字影院播放,要看使用什么类型的数字放映机,如果放映机使用DCI标准,理论上讲应该使用3D LUT进行校正,因为DCI标准采用CIE XYZ色彩空间,并不RGB色彩空间。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使用1D LUT也能使DCI模式的数字放映达到不错的效果。二者之间的区别1D LUT与3D LUT的本质区别就是转换后的色彩空间的RGB三通道是否与转换前的RGB三通道单独关联,如果单独关联,1D LUT即可适用,如果不单独关联,则需要使用3D LUT。在实际应用中3D LUT被广泛应用,理论上讲,3D LUT可以代替1D LUT,反过来,1D LUT不能代替3D LUT。三、LUT的功能分类LUT从功能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色彩管理了,确保影响在各个不同系统中保持视觉上的一致;二是技术转换LUT,多用于不同色彩空间不同特性曲线下的转换,例如从Log映射到Rec709的LUT就属于技术LUT;三是风格LUT,用于制作特殊的影调风格。功能一:色彩管理在电影技术数字化的今天,影像在拍摄、后期处理以及终放映的过程中会由于不同的系统处理,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电影的色彩管理就是要确保影像在各个不同的体系中保持视觉上的一致,而LUT(查找表)在色彩管理的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统一不同系统、不同设备的色彩空间的重要工具。从影像的获取到最终放映,影像会经历不同的系统,比如用数字摄影机拍摄的画面,需要经过调色系统来调色,然后需要通过胶片记录仪将影像记录到胶片上,最后通过放映系统投射到荧幕上。每一个系统都有其独特的色彩空间,也就是说同样的影像在不同的系统中表现是不一样的,色彩管理的任务就是要让不同的系统的色彩空间统一起来。简单的讲就是需要保证制作过程中监看的画面与最终的银幕效果的一致。LUT在色彩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有很多种,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校正监视器,校正监视器与胶片之间的差距、白平衡处理以及调色。LUT的特点之一,就是它可以在不改变原始文件的情况下对不同的显示设备进行颜色校正,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对原始影像处理,也就不会带来任何损失,而且不改变任何原始影像,意味着节省了大量的渲染时间。功能二:技术转换理论上,符合Rec.709标准的视频信号只能在同样标准的显示器上正常还原,我们工作和生活中接触到的电脑显示器、电视机以及手机、Pad等的颜色标准与Rec.709很接近。某些设备的颜色还可以校准成Rec.709。所以,我们把这些设备笼统地称为Rec.709设备。几年前,大多数的摄影机和照相机所拍摄的影像还都是Rec.709标准的,所以在Rec.709设备上观看的话,看到的就是正常的影像。而如今,大量摄影机甚至单反都可以拍摄对数(Log)影像了。如果将对数(Log)影像送给Rec.709标准显示器监看的话,你看到的效果如图所示。可以看到,此时的影调不能得到正常还原。对数影像在Rec.709视频监视器上显示,其影调具有如下特征:► 影调、色调还原失真;► 画面反差大幅度降低,画面整体偏灰;► 画面色彩饱和度降低。对数(Log)影像在标准Rec.709显示器上不能够正常还原,其根本原因在于二者的伽马差异很大。理论上,对数(Log)影像必须在具有电影伽马的显示系统中才能够正常还原。但是没有任何一种显示器的自身伽马是电影伽马,所以要人为地将其校正为电影伽马。最常见的改变显示系统伽马的方法是使用LUT。经过LUT转换后,你就能在Rec.709显示器上看到正常的效果了。既然使用LUT能够把Log转换为709,那么能否把709转换为Log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过要注意,709素材在拍摄的时候就没有记录到足够的宽容度,即使将其转换为Log也不会增加宽容度。但是这种转换还是有意义的,例如施加一些电影感的LUT,往往需要先把709素材转换为Log素材,然后再添加相应的LUT,或者找到针对709素材的LUT。功能三:影像风格LUT的另外一类用途就是对影像进行创造性和艺术化的处理,这类上LUT也被称为艺术LUT或风格化LUT。达芬奇软件自带了“Film Looks”(胶片风格)系列LUT。其作用就是把符合对数色彩空间的素材转换成富士胶片或柯达胶片的效果。小提示:风格化LUT被很多用户喜欢,因为很容易,“出效果”。但是如果要成为职业调色师不可因为一时之利而忘记基本功的训练和职业素养的修炼。掌握了LUT的一些基本知识才能更好的为后期使用它打下基础。

  • RGB的前世今生,你必须知道的调色理论

    学习调色,理论永远是一个绕不开的知识点,有的同学可能认为这个学了也不懂,懂了也难以指导调色,还不如直接上手凭感觉去调,这种观点有它的道理,但是不学色彩理论肯定不利于我们的调色,下面就给大家普及普及你必须要了解的色彩科学基础。一、从光与色的关系打开调色大门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光就没有颜色。任何颜色的产生,都是由光线的刺激而产生的,目前达芬奇调色研究的光主要是自然光,自然光又以太阳光为主。1.光的色散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牛顿在1666年最先利用三棱镜观察到光的色散,把白光分解为彩色光带(光谱)。色散现象说明光在媒质中的速度随光的频率而变。光的色散可以用三棱镜,衍射光栅,干涉仪等来实现。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色光组成的叫做复色光。红、橙、黄、绿等色光叫做单色光。2.光是一种人类可见的电磁波光线都可以被设备所捕获,捕获就可以成像,作为调色师一般对可见光为(400nm-700nm)这一部分进行操作。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通过特殊设备可以捕捉肉眼看不见的光。热成像:本身是热量,看到的这些颜色是人们赋予给他的,白色是热的,黑色是冷的。例如:吸管凉的(黑色)脸很热(红的)3.人类感受颜色的必备要素:如果没有物体的话,光线直接照进眼中,我们依然能够感觉到亮度和颜色。①光源:没有光源,我们什么也看不到,光源有两种,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太阳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自然光源,人造光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灯光。②接收器:人类的接收器是眼睛,摄像机的接收器是胶片或CCD。③处理器:人类的处理器是大脑,摄像机的处理器是芯片。二、色彩模式与色彩空间1.RGB的前世今生在1931年,国际照明委员会规定三基色分别为:700nm的红色光,546mn的绿色光和435nm的蓝色光。为了确定三基色的单位,我们设定单位三基色光混合后可以生标准等能白光E白,实验表明,配出等能白光的红、绿、蓝基色单位强度之比约为1:4.59:0.06。其中红色曲线出现了负数,负数说明在配色实验中在待配色彩一方增加红色光。在RGB混色曲线中三条曲线所包含的面积是相等的。当R=G=B时,混合出等能白光E白。2.RGB vs CMY①加色模式—色光三基色(RGB)RGB色彩模式是工业界的一种颜色标准,这个标准几乎包括了人类视力所能感知的所有颜色,是目前运用最广的颜色系统之一。人的眼睛是根据所看见的光的波长来识别颜色的。可见光谱中的大部分颜色可以由三种基本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这三种基本色光的颜色就是红(Red)、绿(Green)、蓝(Blue)三原色光。这三种光以相同的比例混合且达到一定的强度,就呈现白色(白光):若三种光的强度均为零,就是黑色(无光)。这就是RGB加色模式,这种模式被广泛应用于电视机、显示器等主动发光的产品中。②减色模式—色料三原色(CMY)在打印、印刷、油漆、绘画等靠介质表面的反射被动发光的场合,物体所呈现的颜色是光源中被颜料吸收后所剩余的部分,所以其成色的原理叫作减色法原理。减色法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被动发光的场合。在减色法原理中的二原色颜料分别是青(Cyan)、品红(Magenta)和黄(Yellow)。这三原色可以混合出多种颜色,不过由于颜料纯度不可能是百分之百,所以难以调配出纯黑色,只能混合出深灰色。因此在彩色印刷中,除了使用CMY三原色外还要增加一版黑色(K),才能得出更纯正的颜色。因此,在印刷中常常会听到CMYK的称呼。3. 色立体学说色立体:色彩的体系就是将色彩按照三属性,有秩序的进行整理、分类而组成有系统的色彩体系。这种系统的体系如果借助于三维空间的形式,来同时体现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之间的关系,则被称之为“色立体”。4.HSL(色相、饱和度、亮度)/HSV——感性的色彩模型HSL(色相hue,饱和度saturation,亮度lightness)也称HLS或HSI(i指intensity)与HSV非常相似仅用亮度代替了明度。二者的区别在于,一种纯色的明度等于白色的明度,而纯色的亮度等于中度灰的亮度。HSV(色相hue,饱和度saturation,明度value),也称HSB(B指brightness)是艺术家们常用的,因为与加减法混色的术语相比,使用色相、饱和度等概念描述色彩更自然更直观。HSV是RGB色彩空间的一种变形,它的内容与色彩尺度与其出处——RGB色彩空间有密切联系。三、调色公式在讲解调色公式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液晶屏幕上的像素是怎样构成的呢?其实液晶屏幕是由三个次像素构成的一个像素,一个液晶发光体背后是三个小的发光体。当三个液晶发光体:红绿蓝融合后,这时我们会看到的文字是白色的。这样就引出了我们的调色公式了。RGB—加色三原色模式RGB色影模式是工业界的一种颜色标准,是通过对红(R)、绿(G),蓝(B)三个颜色通道的变化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叠加来得到各式各样的颜色的,RGB即是代表红、绿、蓝三个通道的颜色,这个标准几乎包括了人类视力所能感知的所有颜色,是目前运用最广的颜色系统之一。当RGB相等时形成无彩色,也就是没有任何颜色倾向。三原色RGB:使用三原色可以混合出二次色,这和观察距离以及像素大小都有关系。 二次色CMY的混合:使用三原色可以混合出二次色,这和观察距离以及像素大小都有关系。 因此RGB的加色模式,其公式如下:R(红)的反色是C(青)G(绿)的反色是M(品红)B(蓝)的反色是Y(黄)ps:反色也称互补色,增加R(红)就意味着减少C(青)。如果画面偏C(青),你就可以通过增加R(红)来减少偏色。根据以上公式我们就可以推导出调色的基本规则了。例如,我们要为图像增加红色,则至少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方法一:只增加R(红)通道的数值,由于每一个像素的R(红)通道的数值都增加了,整个图像就会偏红,当然,这会同时增加整个图像的亮度。方法二:降低R(红)的反色C(青),但是达芬奇软件不让我们直接操作C(青)颜色通道,不过没关系,不要忘了C(青)=B(蓝)+G(绿),我们可以同时降低B(蓝)和G(绿)的数值,这就等于降低了C(青),同时也就等于增加了R(红),画面同样会偏红,不过由于B(蓝)和G(绿)的数值降低了,画面的亮度也会降低。通过上面的介绍,你完全可以推导出增加或减少某种颜色的方法,进而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整软件所提供的滑块或者旋钮。

  • 干货丨《鬼吹灯》上线,调色师怎么也成了“摸金校尉”?

    寻龙分金看缠山,一重缠山一重关。最新的电视剧版《鬼吹灯之龙岭迷窟》定档4月1日,网大版《鬼吹灯之龙岭迷窟》也紧随其后,在四月我们即将可以一睹为快摸金校尉的风采。而在后期圈有这样一种说法,说调色师也被称为“摸金校尉”,为何会有这样一种说法呢?资深达芬奇调色师孙春星老师向大家解释,为何将调色师戏称为“摸金校尉”,因为他们两者的有许多相似之处。一、工作状态上的相似之处1、不见天日:为了避免外部过亮的光线干扰调色师对监视器上颜色的判断,调色师需要在较暗的环境中工作,一天工作下来再出门已是天黑,这一点与摸金校尉在地下“不见天日”的状态十分相似。2、收入颇丰: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调色师在影视后期中的地位不断攀升,随之上升的就是调色师的收入,当然这一点主要是针对有了一定资历的调色师了。同时由于调色项目分成种类很多,而且影片的分辨率、时长、播放渠道等都有区别,再加上地域经济的差别,调色师能力的差别等,所以难以有统一的标准。下面根据不同的项目类型,列出的达芬奇调色报价单仅供大家参考。3、隐姓埋名:在电视剧或者电影片尾的工作人员列表中,很少会写上调色师具体的姓名,一般以某某公司一行代过。这里实名心疼下调色师~二、工作技能上的相似之处除了在工作状态上调色师们像“摸金校尉”,调色师们的调色功夫也不遑多让。1.眼力关。首先,最基本的要求是调色师不能是色盲。做调色师之前需要进行色盲检查,中国男性色盲概率为59%-~8%,女性色盲概率为0.5%~1%。从遗传角度来讲女性的色盲概率远低于男性。但这并不代表女性调色师一定比男性调色师更优秀。其次,调色师必须拥有一双很“毒”的眼睛。这双眼睛不仅能看出颜色的细微差别,还能“看出“某种调色风格的关键所在。2.手感关。调色师主要使用调色台工作,调色师必须精通调色台的使用。练习调色台就像练习弹琴一样,没有一定的时间是摸不出手感的。因此,调色也是一门手艺”,这门手艺越老越值钱。3.沟通关。调色是一门沟通的艺术。调色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要不断深入研究色彩科学、视听语言和光影造型等学问,进而和导演、摄影师们根据具体项目进行快速有效沟通。4.板凳关。首先,初学调色的人在短期内会感觉进步很快,但是紧接着就会遇到一个漫长的瓶颈期。能够挺过瓶颈期的人才能够成为成熟的调色师。另外,调色行业的入职门槛高,绝大多数求职的调色师只能从助理开始做起。经过1~2年的考验,会有90%以上的调色 助理被淘汰掉了,真正坚持下来的并不多。行业内普遍的说法是,成为一名成熟的电影调色师需要5-10年的苦工。5.功利关。很多人学调色是奔着钱去的。从打工的角度来说,调色助理的收入并不风光,调色师的收入也不像传说中那样高。从调色业务角度来说,你应该明白调色业务是受市场规律支配的。如果准入门槛低了,竞争自然会更加激烈,如果恶性竞争加剧,就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所以,迈过了名利这一关才表示你是真的爱调色。最后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做调色师还需要一定的天分,而天分不是靠勤奋努力就能够获得的。一切与艺术相关的门类,都看中天分,这也是艺术家和匠人的重要区别之一。因此,虽然整体环境看似宽松了很多,但是成为一名调色师的路仍然是坎坷的。虽然坎坷,但是仍有门路可寻。重点来了!

  • 干货丨视觉享受,末代皇帝中竟隐藏着“葫芦娃”配色?

    电影里,变换一种颜色,就变换了一种氛围、一种心境,乃至一种命运。可见颜色在电影中的作用是多么重要,《辛德勒的名单》就曾用黑白展示了一个灰色的、冰冷的世界,仿佛每个人的内心也都被渲染成了灰色,一下子让你的感官坠入了深渊。电影中不同的颜色运用以及搭配都会带来不同的感情表达,颜色的背后,体现着文化,历史,心理、性格、年龄等多重特质。它可以从侧面展现出人物当时的心理或者处境、把重点放在重要的细节上、为电影定下基调、展示故事中的变化。下面就带大家来盘点下影史上经典的配色电影。一、《 布 达 佩 斯 大 饭 店 》颜色风格:粉彩与霓虹色相反,远离极端的明亮和黑暗,即粉彩美学,中性的牛奶色,带着轻松感,柔软温和。导演韦斯·安德森,文艺青年的最爱。《布达佩斯大饭店》是安德森目前为止最有名的作品。除了粉彩之外,他对于居中也有一种偏执。虽然“粉彩”与“居中”并不能代表他的全部,但安德森的电影就是有一种魔力,你只需看一眼,便能辨认出来。电影中相比比黄色更多使用芥末黄比粉色更多使用嫩粉二、花样年华颜色风格:珠宝风格前期文章提到过《花样年华》这部电影利用跳剪来刻画人物内心,导演王家卫是个讲故事大师,在电影颜色的运用上也有自己独到的审美,在电影《春光乍泄》中也有惊艳的色彩搭配。《花样年华》在粉彩的基础上,颜色更深更丰富。几种具体的颜色拥有极高的饱和度,这便形成了珠宝风格。尽管丰富华丽,却不显露虚假生硬。即使是灿烂夺目的色彩,也变得无比的自然。它所想要表达的人物独特的气质和韵味,都深深的渲染在了配色中。人物脸部的黄色,让人能感受到人物压抑的情绪走廊中红色窗帘让人感受到了锐利的痛感香烟上的红色唇印则暗示了欲望三、迷魂记色彩风格:补色1958年上映的《迷魂记》,是典型的希区柯克的色彩美学,《迷魂记》在对比色使用方面极为出色,这里的色彩完全利用了人们心理上对颜色的反应,它所表现的效果与影片的内容十分契合,似幻似真,真假难分。红绿色来渲染情感。男主角一开始的“红”与玛德琳诡异的“绿”相互补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和谐”的视觉体验,红色代表谨慎,绿色代表嫉妒。这种色彩对比即使是在原本没有色彩的场景中也能感受到,缺少了它们的画面,就像电影丢失了浓烈的情感一般令人遗憾。四、末代皇帝色彩风格:多种颜色配色就《末代皇帝》这部影片,导演斯托拉罗说:“核心就是色谱。在把这部电影视觉化的过程中,我努力地用可见光来代表不同的生活。用色谱中的某一种颜色来代表生活中的不同阶段。”斯托拉罗认为,色彩能够引发情绪的作用是有生理基础的。斯托拉罗拍摄《末代皇帝》的方法是,用不同的颜色所能引发的感受突出溥仪的人生演变——从一个皇帝,最终变成一个平民百姓。开场的红色血液引发了一段很长的闪回,溥仪经历了人生的红(出生以及在婚礼之夜再次出现)、橙(童年)、黄(看到朝拜皇帝的人)、绿(西洋汽车)、蓝(在出租车里)、靛(宫殿)以及紫(放片室)。这些色彩背后是创作者对于作品的独到理解,一色一世界,如果你想自己创作色彩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