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你是否要取消绑定(第三方名字)账号?

将该作品添加到专辑时,将从我的主页中隐藏
确认 取消
将该作品添加到专辑时,将从我的主页中隐藏
取消 确认
综述
  • 封城15天 | 他们用镜头记录下了真实的“围城”生活

    谁都没有料到疫情会如此来势汹汹。在短短十几天里,我们经历了很多,整个国家乃至全世界进入一种紧张的状态。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新型冠状病毒”的最新动态。(图片来自@丁香医生)截至2月6日11时55分,全国共确诊新型冠肺炎28060例,死亡564例,治愈1188例,疑似病例24702例。数字依然在增长,不断有新的应对政策出台。而与之相关的一切大小事,社会各界的救援物资有没有顺利抵达,火神山医院投入使用……在时刻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而今天,距离1月23日10时起武汉“封城”,已经过去了14天。这些天里,武汉市民的真实生活状态是怎样的?如何解决饮食等基本问题,物价有没有上涨,医院有没有床位,城市还在正常运转吗?这不只是武汉市民的问题,更是我们每个人都在关心的焦点。于是,有人拿起手中的摄像机,将疫情笼罩下的市民生活和城市样貌,一五一十地记录了下来。今天,V姐采访了新片场社区的3位vlogger。在非常时期,他们承担起城市的“特殊记录员”角色。他们上传的“封城日记”真实还原了疫情笼罩下的城市生活,在网上引起热烈关注。 011月24日,林晨发布的一支vlog在微博上被热转。视频中,封城24小时的武汉俨然一座“空城”。地铁和公交都已经停了,街上行人也很少,偶尔有一两辆私家车驶过。昔日人头攒动的楚河汉街如今人迹寥寥,平时停满车的汉街停车场也几乎空了。林晨说:“这是我十几年来,见过武汉人最少的一次。”林晨的老家是湖北荆门,现居武汉,平时工作之余喜欢拍拍片子,用vlog的形式记录的生活。原本计划在除夕前一天回家的他,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被“困在”武汉过年。收到一些新闻行业朋友的邀请,他出门拍摄一些素材。几天后,他上传了第二支短片,这次镜头对准的是武汉市7家定点医院之一的中南医院。是的,武汉各医院的现状可以说是人们最为关注、也最为担忧的。林晨来到中南医院附近,采用无人机航拍的方式,再结合热心志愿者提供的信息和照片,为网友们呈现出医院、医生、患者、物资的真实情况。实拍武汉医院、医生、武汉人生活的真实情况微博@林晨同学Hearing通过对武汉一名志愿者(95年生,武汉人)的采访,林晨了解到最一线的医院情况——前几天医院的物资缺乏比较严重,有医生反映他们需要的护目镜、防护服都没有……后来国家这边有物资过来了。医生自己的休息时间是几乎没有的,医者仁心,医生和护士们看到患者,自己的心理压力也非常大。有的医生每天要从汉口骑自行车一个多小时到武昌上班;而一些有私家车的好心人,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会用“出去买菜”的借口背着家人接送医生上班。……我们也连线了林晨,听他讲述拍摄“封城vlog”背后的故事。Q:为什么想要拍摄这样的短片?A:起初是有做新闻的朋友,因为武汉的素材稀缺请我拍摄一些内容,另外有很多朋友也在问我武汉的情况。而这段时间不论对于我个人或是整个城市来说,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间点,我觉得这个记录是有价值的。Q:听说你今年不回家过年,家人的反应是怎样?A:最开始(疫情)还没有那么严重,本来是想回去的。但考虑到一方面路上没有那么安全,而且回家后可能要串门、我作为年轻人或许好一点,但是家里老人一旦传染上身体可能扛不住。加上当时国家也在号召武汉居民减少出门,所以和家人商量后就决定暂时不回去了。Q:能介绍一下武汉封城之后,公共场合比如说超市具体情况是什么样?A:第一支视频里有提到,为了买一些食物我们去了超市,当天早晨去了两家。第一家一进门就惊呆了,从进超市就排了大概50米的队。超市里也看不到人,只看到一条很长的队,从超市入口一直延伸到出口,是很夸张的一个景象,大概要排上两个小时。于是我们去了另一家超市,跟往常的喧哗不同,大家都在各自买各自的东西,没有人聊天。除了人们手拿东西的声音,和收银员扫码的声音,没有其他的声音。Q:其他的公共场合呢?A:那天(封城当天)所有的商场全部都关门了,其他的店铺也全都没有开门,广场上也没有人。除了超市这样的地方,我去过的地方都是没有人的。公共交通是全部停掉了,私家车也收到通知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出门,偶尔能看到骑自行车的人和行人。Q:现在武汉市民手中防护物资的情况如何?人人都有口罩吗?A:早上我们想去药店买口罩,但门口会贴着“口罩卖完”的纸条,现在是之前买的还在用。所以我们在尝试从网上买一些,但是你知道一些老年人不会网购,就很难买到口罩了。Q:视频中有一些与正在工作的服务人员的交流,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是怎样,受到什么影响?A:小区的停车管理员和保洁人员是轮班的状态,外卖小哥和快递小哥街上也有很多,超市的服务人员也很忙。现在在街上能见到的,都是目前最忙碌的几个职业。Q:武汉市民的防护意识和人们的心态怎么样?A:大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后,防护意识都会比较强。我个人的心态,这种情况可能没有办法长时间维持下去,它对于个人、公司、国家都是很大的损失。希望疫情赶紧结束,我们正常的生活可以恢复起来。Q:武汉市的物价有上涨吗?A:目前来看是正常的过年期间的涨幅。Q:自己身边有朋友,或认识的人出现症状吗?A:我认识的人当中,确实有几个人是有症状出现的。有一个朋友,一家人近期出现持续发热的情况,今天去了医院。还有一个朋友,以前在武汉现在回家了,家里是有人确诊的。Q:医院目前的情况紧张吗?A:武汉目前的情况是,一般不是特别严重的不会去医院。如果去医院首先要排很长的队,一是怕感染,就算排到了也可能没有试纸和床位,等到住院可能就过了挺长时间了。Q:看到视频中有和医院志愿者的通话,如何与他们取得的联系?A:我在网上征集,留了自己的邮箱,看看大家能否提供一些素材,大概有50个人联系过来。有些人会给我一些自己拍摄的素材;也有志愿者接受我的采访,同时提供一些前线的素材。Q:自己拍片子和剪片子的心情是怎样?A:在去拍的路上,会觉得这个气氛和平常很不一样,很安静很空旷。当我开始拍,会更多集中于技术、构图、视角这些方面。更多的是回来看素材的时候,会觉得这个街道和我以前看的完全不一样,很空,很荒。令我特别感动的一个地方是,林晨在路上碰到一个外卖小哥,交流时看到他戴着一个很旧的口罩,全部脏掉黑掉了;而对方虽接到的单子不多,却还是很辛苦地在外面跑……觉得他挺不容易的,就把自己身上带的几个口罩送给了外卖小哥。林晨觉得,许多在工作状态的人,一旦投入进工作,会忘记自己要做一些更严密的防护。他想提醒在工作的人,更要做好自身防护,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比普通人更危险一些的。02蜘蛛猴面包,同样跟林晨差不多,也是身在武汉的这群特殊记录员之一。他几乎每天都会更新自己的系列Vlog——《武汉封城日记》。武汉封城日记02:作为第一批接送医护人员的志愿者与她们的聊天策划/摄影/剪辑:蜘蛛猴面包 微博@蜘蛛猴面包我们总把武汉想象成是无可救药的重灾区,武汉人也被打上了“病毒”的标签。但在蜘蛛猴的镜头下,我们却看到了封城之后的武汉人,生活都在井井有条的继续着。因为封锁,留在武汉城中的普通人其实并没有抱怨不公,他们没有恐慌,反而都在陪着这座城市运转,他们有无法过年无法回家的外地人;有维持人民生活和城市运转的外卖员、环卫工人、售货员等等;还有偶尔出门采集物资的市民们。在封城之初,政府尚未解决医护人员的通勤问题。于是武汉市民自发组成了志愿车队,接送全城的医护人员。蜘蛛猴成了首批志愿者。在他的封城日记02的Vlog中,记录了大年三十这天,几位医护人员的故事。其中一位护士,带着方便面去上班,而这桶方便面就是她唯一的年夜饭。一位医护人员描述,一位医生同事急求N95口罩,邻居伸出援手;没有护目镜,邻居送给她一副泳镜。人心的温暖此时战胜了病魔带来的冷清。武汉虽然被病毒侵占,但武汉人其实并没有放弃,他们随时待命,顽强地与死神抗争着。蜘蛛猴每天几乎都是2点睡觉,白天拍摄晚上回家剪辑。他还拍摄了雷神山医院的施工进展,还有民间自发的物资捐助后勤队……这一切影像的记录,和他加班加点的付出,只为让更多其他地区的同胞们了解,武汉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么糟糕,武汉人并不是“病毒”,他们需要理解与支持。所以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武汉的现状,我们采访到了蜘蛛猴,也为大家不加修饰地呈现出他作为第一视角,感受到的武汉到底是什么样的。Q:身边有没有认识的人感染或者因为其他疾病在医院处在危险之中的?A:我妈妈就有认识的朋友夫妻俩前后患病去世,也有其他朋友身边的朋友患病的。Q:武汉的医院收治情况现在大概是什么样的?A:目前医院据说床位十分紧张,很多病患无法入住医院。Q:你的Vlog拍摄主要用了哪些设备?出门做了哪些防护措施?A:我的设备主要是gopro 7,BMPCC 4K和御2,出门戴口罩,喷洒酒精消毒车内,进医院穿防护服,回家换洗衣服还要紫外灯消毒。Q:在你的观察中武汉市民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医护人员的心情如何?A:我看到的市民和接触的医护人员都很平静,和日常差不多,有倍加谨慎,但没有恐慌。Q:在拍摄过程中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故事或场景?A:最深刻的就是遇到一对爷爷奶奶从医院步行回家,爷爷推着轮椅上的奶奶,打算走三个小时回家。Q:家人是否支持你出门拍摄?有担心吗?A:他们肯定是不会支持,但是他们了解我会照顾好自己,会叮嘱我小心防护。Q:你觉得这座城市在疫情中发生最大的变化你觉得是什么?A:这座城市在疫情中最大的变化其实还是人,所有的情绪情感都被放大了,我看到了很多温暖有爱的志愿者。Q:未来有什么拍摄计划吗?有没有想过 等疫情结束后把之前这些视频素材重新做一个回顾剪辑?A:还是打算像以前一样,一边旅行一边拍摄个人独立纪录片。将来或许会把现在的素材整理,做成一部纪录长片。Q:你觉得武汉在抗击疫情方面还有哪些问题和困难?还需要哪方面的帮助?A:我觉得资源分配和运输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困难一定是如何从根本上战胜病毒,目前需要的最大帮助是不信谣不传谣,避免制造恐慌。Q:通过Vlog展现武汉城市现状,你的初心是什么?有什么想跟大家说的话?A:我的初心是让大家看看封城以后这座城市街头是什么样,以及在这座城市记得普通人是怎么面对这场疫情。想对大家说,要相信武汉,支持武汉一定能战胜疫情。看完蜘蛛猴的Vlog和他的这几番话,我想,既然武汉人民都没有放弃,我们更没有理由放弃!因为武汉,还需要我们每个人。03除了武汉之外,其他城市也在面临着挑战,虽然没有武汉那么严峻,也仍然不可掉以轻心。疫情刚爆发初期,病例数排名第二的广东省也同样令人揪心。而广州这座现代繁华的大都市,虽然没有遭遇跟武汉一样的封城。但现在那里人们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呢?疫情爆发期下,广州的城市现状导演/编剧/摄影/剪辑:流浪阿叶 微博@流浪阿叶谁都没有预料到疫情会来得如此突然最近一直在密切关注这场关乎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硬仗作为一个一直以来的记录者我想在做好自身防护措施并不干扰城市秩序的前提下给这个城市一点鼓励给大家,给武汉,给中国带来一点正能量。这是本视频作者@流浪阿叶的一段创作感想。他原名叫叶文锐,是广州一瞬摄影工作室的创始人,同时也是8KRAW的签约摄影师。生活在广州25年的他,对自己的家乡有着浓厚的情感。平时,他可能是以一个留学生旅游博主的身份示人,大家更多看到的也是他的旅拍作品。但阿叶也有着坚持不懈记录生活的习惯。五年以来,他坚持每天写一篇日记,只要一有出行的机会,他就会带上摄影器材随身进行记录。疫情爆发后,他鼓起勇气选择了全副武装,走出家门,记录身边发生的事情,记录疫情下羊城的一切。《疫情爆发期下,广州的城市现状》是他花了3天时间拍摄,并用一天剪辑完成的。用他的话说,“身为一个记录者,我觉得我有义务去做这样的事情”。在他的镜头下,广州从未如此安静过,大家都很少出门,但也有很多人在默默坚守着岗位。因为,生活还是要继续。为了让大家更了解广州目前的城市现状和阿叶制作这支视频的幕后故事,我们联系到了他,进行了一个简短的线上采访:Q:今年春节你是怎么度过的?A:今年的春节除了大年三十和年初一有去拜年外,后面年初二开始在家看着网上各种新闻真的百感交集,于是想给广州做一个有意义的短片。Q:身边有没有认识的人感染?广州的医院收治情况有了解么?A:暂时还没有认识的人被感染,而广州的医院情况具体的我不太了解,但是从朋友口中听到的是状况尚算良好,因为广州具有发热部门的医院还是比较多,一切应该还是在有序地运作中。Q:从一个旅拍、工作室的摄影师到在疫情期间记录城市的Vlogger对你而言最大的变化是什么?A:其实我不想把这次的拍摄归类为变化,我自身平时是有很强烈的记录生活的兴趣和习惯的。这条视频其实有70%以上的拍摄素材我都没有剪出来,毕竟我记录的初衷是为了能让自己在这短暂的几十年留下一点痕迹。我不希望可能又一个17年以后,大家再谈起这件事时,只知道当时有这么一回事。有更多在这场战役中我们值得去歌颂的英雄们被后人铭记,也有更多我们全国人民一起奋战对抗疫情的无畏精神值得我们去尊敬。Q:这部片子拍摄过程是怎样的?用了哪些设备?出门做了哪些防护措施?A:拍摄过程可能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危险,因为走在路上,你可能方圆十多米内都没有一个人,大家也都很自觉地戴上口罩。当时用的设备有索尼A7R4和松下GH5以及大疆mavic 2 pro。我出门的时候带了三个口罩,也戴了手套,在人多一点的地方我会三个口罩一起戴上。回家后我把所有衣物和设备都用酒精消毒了。Q:我看到在你的视频中广州的公共交通还在正常运转,那么在你的观察中,市民们心情是什么样的?A:其实戴了口罩以后大家彼此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少了,不认识的甚至不可能有交流发生。说实话我看到更多的是大家面对疫情的眼神是挺从容的,虽然可能会比平时少了一些色彩但未见慌张。我在片尾有剪辑进去的一个卖菜大婶,虽然口罩遮住了面容,但面对前来光顾的老街坊,还是用眼角扬起的笑容继续自己的生活。Q:在拍摄过程中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故事或场景?A:拍摄时遇到一位出租车司机在我前面停下,然后有位客人准备开门下车走,但那位客人没有戴口罩。然后司机突然也跟着一起下车了,跑到后备箱拿出一盒口罩,拿了一个出来分给那位没有口罩的客人。那位客人有点惊讶,最后甚至好像连谢谢都没有就走了。接着我上了这台出租车,跟他交流后才知道:“其实那位客人刚上车的时候我就发现他没有口罩了,但是之前那个路口不能停车我没办法去后面拿口罩,所以一直送到目的地才给了他一个。本来其实也只是怕自己的车子被感染,但后来想想他一直不戴对别人对自己也不安全,就干脆给他一个了” ,然后我问他最近疫情这么严重您从事这个行业不害怕吗? 他回答:“我也害怕呀,每天接触那么多个客人,但生活还得继续不是么?” 其实每一个人都不容易,这个社会更需要的是互相理解互相勉励。Q:家人是否支持你出门拍摄?有担心吗?A:我第一天出去拍摄的时候其实五点多就起床了,大家看不见。所以家人是后来起床后才发现我出去了,也猜到我是出去拍摄了,回来后也没说什么简单问了一下就帮我一起消毒衣物和器材了。担心的话我觉得他们肯定是有的,但是年初二那会疫情还没有那么严重,所以后面他们也没有说不支持我出去拍摄。Q:这两天还有出门拍摄吗?看到这座城市在疫情中发生最大的变化你觉得是什么?A:自从拍完那几天后我就没有出过门了,因为有拍到我想要的素材记录下来就足够了,再出去也只会给这个城市添乱。除去表象上人变少了之外,这次疫情也因为较于17年前网络发达了很多,资讯传播的速度也十分快。相对于平时安稳的生活,相对于谣言或者某些对一些机构的批判,也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热议。但是毕竟这些那些让人愤怒或者不解的事情都是个别人的所作所为,我看到的更多是这个城市大家都在为正义发声,大家向往的方向都是朝着这个城市和我们祖国变回安稳去的,我们都不忘初心。Q:未来有什么拍摄计划吗?A:未来,我希望有且只有一个计划,就是做一期广州或者是全国关于最后如何战胜这场病毒之战的收官短片。毕竟很多在前线付出的工作人员,我们都看不到他们的详细情况,也听不到他们真切的心声。我希望我下一条短片内容会是万家灯火再次热闹地传出欢声笑语,千家百户商家重新回到热闹的人群里叫卖,曾经烦心厌恶的日夜拥堵再次出现……剧本在我脑海中已经慢慢成形了,我们都只等着这一刻早点重现。最后,阿叶引用了鲁迅先生曾经的一句话,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期望:“愿中国人,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待炬火”……就像林晨在vlog里说的那段话:这是城市时间长河里的某个瞬间。这段时间,足够黑暗,也足够亮眼。病毒在为城市涂抹黑云,而城市里的人,也在拼命洗刷。我们看到,人们依然在井然有序地做自己的事,医务人员在竭尽全力、加班加点救治病患,各业服务人员也在继续自己的工作。我们看到在这次疫情中,大家在全力应对,都想把自己的事做好,击溃所有艰难。城封了,但生活没有。只要我们万众一心,那么战胜疫情,也指日可待吧。

  • 开年第一爽剧,扑了?

    要说最近实火的剧,绝对有它的名字——《赘婿》开分7.1,改编自男频IP,还是《庆余年》之后的爆款古装剧。追更20集的V姐今天来和大家聊聊,这剧到底怎么样?先说优点。带有喜剧气氛的大爽剧。拿着坏人剧本的角色总在第一时间被K.O,别提多过瘾了。《赘婿》的故事是从现代商战片里穿越回到过去的。现代商业巨子江皓辰被陷害,醒来到了另一个世界:武朝。更诡异的是,除了他的记忆一切都变了。江皓辰成了宁毅。还莫名其妙当上了别人的上门女婿。摆在他面前的第一大难题是要跟尚未谋面的娘子入洞房。而这,仅仅是开头。接下来他要面对情敌的刁难、岳父的考核、舅哥的使绊……这在别的赘婿看来简直上头,可对宁毅来说,根本不叫事。面对情敌诬陷自己已为人父,说要滴血认清,宁毅直接选择“走近科学”的办法合理怼了回去。毕竟是从现代来的,知道的总归比古代人要多。就经商这一块对他来说,也是轻松之事。为了帮娘子拿到掌印,帮自己离开入赘的环境,他给娘子所在的布行出了几个招徕生意的妙招:拼刀刀、停车位、外卖、苏宁毅购……无需详细说你们也能明白他具体实施的办法吧。不出所料,在这些办法下,布行的收益翻了好几倍。这种把现代的理念放在古代运行的方法,让宁毅入赘的生活开了挂。不仅把大舅哥怼的哑口无言,还让一众试图欺负自己的人甘拜下风。也是这种“反差”,让剧集产生了别样的喜剧效果。好笑、剧情不拖沓、坏人一集就遭到报应……这些元素加起来,促成了《赘婿》被夸的原因。可惜的是,没过多久,它就“迎”来了骂声。原因是内容造成性别对立。女性不满意原著内容,男性不满意剧改内容。这一切还要从《赘婿》的原著说起。《赘婿》出自笔者“愤怒的香蕉”十年前的同名小说。因为被翻出来说“不需要女性观众”,引起很多女性的反感。作为男频大IP,小说《赘婿》里多是屌丝逆袭式的男性意淫内容。这些内容在男频小说里出现,并没有太大的不妥,毕竟每个人都有创作的权利。但是当它被改编成剧,大范围传播的时候,就变了味。为了迎合观众,编剧尽力弱化了原著里的性别对立,加入了轻松好笑的段落来扬长避短。像是把原著里宁毅娶了好几房太太改成了一心只对娘子好的人。还在剧中加入“男德学院”,作为赘婿的改造大熔炉,男人们要在里面学习如何听从娘子的话,遵循三从四德。可是这一点引起了不少男观众的反感,他们觉得剧集很明显地在讨好女性观众而刻意丑化男性地位。可事实上,随着剧情的发展,女性观众也不买账这样的讨好。毕竟,再怎么中和都无法掩盖原著的底色。表面上看宁毅是个赘婿,可自打他来了之后,娘子的智慧和能力完全消失,变成了十足的恋爱脑,从前经营着布店井然有序,如今变得不知所措,什么都要靠宁毅解决。整个剧从根本上就没有转变男强女弱的立场,改到最后,引起骂战,两性皆不满。在整场骂战里,还充斥着一种声音:因为性别敏感,我们错过了多少好剧。不少人觉得一部电视剧而已,就因为敏感、排斥、对立,让极端骂声掩盖了剧本身。要知道,这部剧还是有不少优点的,尤其在古代和现代元素结合上。近几年,穿越剧收紧后,如何让古代的故事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成了创作团队的一大难题。去年翻车的张一山版《鹿鼎记》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因为太想融合现代人的思维,加了一些他们认为好笑的段子和适合短视频传播的人设。实则,事倍功半,彻底抹黑了《鹿鼎记》这么个王牌IP。抛开性别问题,《赘婿》在这点上却做的很成功。让现代人给古代人指点迷津,满足了不少人对过去生活方式的好奇。用现代人的说法方式对话古代人,能产生奇妙的搞笑效果。《赘婿》也成为这两年男频IP改编较为成功的一部剧。尤其在《庆余年》爆火之后,男频IP拥有了较大的市场。未来,处理好性别的边界感,将是男频改编剧要面对的首要问题。目前《赘婿》已更新过半,你对它的评价如何呢?欢迎在留言区互动。

  • 2021《时代周刊》年度电影 Top 10

    《时代周刊》影评人 Stephanie Zacharek 公布其 2021 年度十佳影片,也是好片集结的的一份榜单,说是神仙打架也不为过~01《犬之力》导演: 简·坎皮恩豆瓣评分:7.6剧情简介:富有魅力的牧场主菲尔·伯班克(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饰)让他周围的人又敬又怕。当他的兄弟将新婚妻子以及她的儿子带回家时,菲尔百般折磨他们,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对爱也存有一丝渴望。02《世界上最糟糕的人》导演: 约阿希姆·提尔豆瓣评分:7.9剧情简介:故事聚焦当下的奥斯陆,围绕年轻睿智的女性朱莉展开。30岁的她仍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尽管她与事业有成的制图员阿克塞尔彼此相爱,拥有强烈的安全感,并很开心和他在一起,但她拒绝给渴望孩子的阿克塞尔生子。朱莉决意离开阿克塞尔前往艾文德,希望能够开始新的生活……03《灵魂乐之夏》导演: 阿米尔-卡利布·汤普森豆瓣评分:8.1剧情简介:The Harlem Cultural Festival和著名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在同一个夏天举行,超过30万人参加,但如此盛大的音乐节却鲜有主流媒体报道。该纪录片回顾了当时的盛况。04《纪念品:第二部分》导演: 乔安娜·霍格豆瓣评分:7.5剧情简介:挚爱消逝,年轻女孩茱莉的生活困在死寂的余波中。那位迷人的神祕男子停驻在她行经的每一个角落,让她一再复访与他有关的人事,贪恋两人曾经的亲密相依、控制臣服,试图为狂暴芜杂的昔日关系寻获一个明晰的解答。毕业在即,她的电影创作依旧备受挑战,遥遥无期。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她能否攀伏情感的藤蔓,让这段刻骨铭心的初恋成为滋养作品的坚实养分?05《平行母亲》导演: 佩德罗·阿莫多瓦豆瓣评分7.2剧情简介:两个即将临盆的母亲因缘际会同住一间医院病房,一个是即将迈入中年的雅妮丝(佩内洛普·克鲁兹 饰),虽然意外怀孕她却对于新生命的到来感到欣喜若狂;另一个年纪轻轻的安娜(米莱娜·斯米特 饰)面对未曾想像过的母亲生活感到焦虑、害怕,甚至充满了创伤情感。当两人像是梦游一般地缓步走过医院长廊相互倾吐彼此情绪时,雅妮丝试图鼓励安娜,就在聊天过程中让他们产生紧密连结,而这样的关系也将决定性地改变他们的生活。06《冒名之肤》导演: 丽贝卡·豪尔豆瓣评分6.9剧情简介:影片改编自内拉·拉森于 1929 年撰写的著名同名小说,围绕两位黑人女性艾琳·雷德菲尔德(泰莎·汤普森饰)和克莱尔·肯德里(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提名的鲁丝·内伽饰)展开叙述,在 20 世纪 20 年代末纽约哈莱姆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她俩都可以冒充白人,却选择生活在以肤色为界的两个世界里。一个夏日午后,两名童年好友偶然再会,艾琳不情愿地让克莱尔登门拜访,结果克莱尔讨好起艾琳的丈夫(安德烈·霍兰饰)和家人,之后更打入她交游甚广的社交圈子。随着两人的生活更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艾琳发现自己曾经稳定的生活开始因克莱尔的出现而天翻地覆。07《学徒》导演: 柴塔尼亚·塔姆哈尼豆瓣评分:7.2剧情简介:沙拉德·内拉尔卡毕生致力于成为一名印度古典音乐歌手,并努力遵循前辈们、大师和父亲的传统理念和教导,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沙拉德开始怀疑他所追求的卓越是否真的现实。08《呼朋引伴》导演: 迈克·米尔斯豆瓣评分:8.3剧情简介:讲述一个好心眼儿的纪录片导演一边完成一个项目,一边照顾自己的小侄子。09《麦克白的悲剧》导演: 乔尔·科恩IMDB 评分7.7剧情简介:影片以华盛顿饰演的麦克白为主线,他被三个女巫说服,认为自己注定要成为苏格兰国王。他和野心勃勃的妻子麦克白夫人(麦克多蒙德饰)一起,开始把预言变成现实……结果是大量的鲜血、背叛和死亡。10《驾驶我的车》导演: 滨口龙介豆瓣评分8.0剧情简介:中年舞台剧演员家福撞破了身为编剧的妻子音的一次出轨,然而,他安静地关门悄然离开,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一如往常与妻子融洽且恩爱地生活在一起。直到妻子去世,家福都没能对妻子坦诚,这变成他的心结。更多精彩年度榜单,速戳~2021《视与听》年度电影 Top 102021 IMDb 年度电影 Top 102021 美国电影学会AFI 年度电影 Top 102021 谷歌年度影视热搜 Top 102021《综艺》年度电影 Top 102021《纽约时报》年度电影 Top 10

  • 又被这个男的馋哭了

    “中国第一会吃”的男人陈晓卿在拍完《风味人间2》后,又对这些美味的原产地下手了——《风味原产地·甘肃》这个系列的纪录片更像是一个精心制作的花絮。全季10集,每集只有短短的11分钟,快速讲述当地特色吃法。说起特色我敢保证,里面绝对有一些你从未听过的菜肴。01胡麻 2000多年前,胡麻由中亚传入甘肃。人们第一想到的就是用它来榨油,因此胡麻油造就了不少独特风味。胡麻油黄米饭、胡麻油炒羊肉……甘肃人就连做月饼都要放点胡麻油。胡麻的味道配上玫瑰的香气,甜咸交融,重达5斤的永登月饼犒劳着每个在中秋团圆的家庭。而这还不是它最厉害,最厉害的是用胡麻盐做成的卷卷。不但是个主食还是一种餐具。当地人每逢在田间地头劳作的时候,为了快速解决吃饭问题。他们会选择将胡麻碾碎加上盐涂在揉好的面团里,等待卷卷变熟后摆好风干。刚出锅的卷卷松软喷香,却不是首选的吃法。他们会将变硬后卷卷带到地里配着西瓜吃。也就是这道西瓜泡卷卷的特色菜。 02呱呱 这是甘肃天水的一张名片。要不是去过这里,大概从未得知有个小吃能叫呱呱吧。煮好的荞麦粉浆花费较长时间静置,就可形成呱呱。乍一看跟自家做的凉粉很像,但其实有一些细微的不同。不但比凉粉静置的时间长,做好的呱呱呈现半透明的肉粉色,嚼起来韧性十足。拿到小贩的手里,配上经典调味料:解腻的醋汁、油泼辣子、醇香的麻酱,再点缀些香菜或葱花,别提多过瘾了。在天水吃呱呱就像在武汉街头吃热干面,人手一碗,站着走着蹲着坐着都可吃。03道食合 海拔3000米的甘南,有一家游牧家庭。受天气、条件的影响,想吃上一顿饭着实不容易。因为那里的水只能烧至80度,向来以牛羊肉作为主要食物的游牧家庭该如何解决食物的成熟问题呢?这就不得不佩服咱们的老祖宗了,他们想到了一种无需烧开水的妙招。将刚宰好的羊解剖洗净后,撑开羊肚,把挑好的羊肉扔进去,再倒入葱花等调味料。然后将准备好的鹅卵石大火烧1小时,等到它们足够滚烫时丢进羊肚内。接下来,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密封的羊肚会迅速膨胀,羊肉在鹅卵石的加热下变熟。原来,牧民们就地取材做了一只天然的高压锅。羊肉在里面不止可以变熟,还能完成蒸、烤、煮三个步骤。20分钟后,切开羊肚,美味又便捷的羊肉宴就做好了。藏族把这种烹饪手段叫做道食合。在这部《风味原产地·甘肃》之前,陈晓卿还拍摄了潮汕、云南这两篇,而甘肃篇的口碑在里面是最好的,原因V姐觉得显而易见,是人们对碳水和肉类的迷恋。说起甘肃,最出名的就是牛羊多吃,面食天堂。在这里,牛羊的身上全都是宝。吃的级别自然也比一般地方要高,甘肃人会根据羊的年龄来决定该怎么吃。圈养的东乡羊,鲜嫩肥美。如果凑巧羊的年龄不大,短链脂肪酸含量较低,压根不需要单独除腥味,直接烹饪即可。但要是超过两年的羊,久煮才醇香。在众多羊肉的烹饪做法里,烤羊肉串,绝对是最受中国人欢迎的没有之一。甘肃人烤羊肉时,会充分利用炼好的羊油,将肉串浸泡,再将其放入滚烫的油锅,待到每粒肉焦化后再放到炉子上烤。肉串自身爆出的油脂与外部淋满的油结合发出滋滋的肉香,一口咬下去准能让你断魂。做完了烤肉,羊的其他部位也不会被轻易放过。烤羊排、烤风干肉、烤羊皮,甚至烤羊骨髓……剩下的羊杂,甘肃人也有绝妙的吃法。他们把羊杂分部位做成羊杂汤、筏子、血肠、羊肉垫卷子……说到这个筏子,你们是不是想到了过河用的羊皮筏。没错,这种食物正是从羊皮筏那里得来的灵感。将羊心、羊脑反复剁碎加入葱姜等调料揉搓,塞入清洗好的羊大肠里,在锅中蒸煮的时候用尖尖的木棒戳透把里面的气放出来。类似这样的做法还有一个美食叫做脂裹肝。使用羊腹腔的油脂膜(羊网油)包裹着羊肝,油脂充分渗透进羊肝再切块煎烤。3000多年来,裕固族的人民一直沿用这种传统做法。当然,还有那些拍过千万遍都拍不完的面食。北方人对淀粉偏爱格外重,因此能做的花样也很多。光是面条,就有数不尽的吃法。除了这些一提到甘肃就会想到的肉食、面食,还有一个特别的食材:百合。用百合做配菜很常见,可它多是甜点里的点缀。兰州百合大不相同,它的生长期很长,6到8年才会有收获,也正是因为长的久,这里的百合格外甜。百合花还可以直接焯水后食用,口感脆爽清甜。很多人刷完10集后,口水也跟着流了一地。跟很多密集且接地气的美食暴击片不同,“风味”系列美食片的特色在于慢。叙事节奏慢、镜头慢、讲故事的人也慢。就连摄影技巧也遵循着一个慢字。向来走学院派风格的陈晓卿, 这么多年一直在钻研美食的拍摄技巧。从《风味人间》第一季,我们就能看到应用于美食拍摄的微观摄影。用技术来表现食物的美。在这些超显镜头里,你可以清晰看到鸡蛋黄和蛋清分离散开;还有面包和腊八蒜发酵的全过程;以及糖的结晶、糖汁的流淌……如果说像《人生一串》这样的纪录片是用街头巷尾的熟悉感打动你,“风味系列片”则是用技巧牵制你的感官。在陈晓卿的镜头里,柴米油盐酱醋茶不再只是生活的调味品,而是艺术品。

  • 我去,世间还有这么好的电影礼物!

    2018年就要结束了,又到了储备明年日历的季节。这篇文章告诉还没有添置2019年日历的你:等待是值得的。即使你已经手握某街、某宫、某豆也不要紧,因为爱电影的你,一定还需要一本有趣又好玩的只为影迷打造的日历。不是一个物种和别的电影日历“我去2019”凭借独特造型在一众电影日历中独树一帜。从365张卡片整整齐齐开启全新一年,到最后一张卡片伫立到最后一天,送走一年,有始有终。连日历卡片都这么坚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做个争气的影迷? 图片是社交平台上另一个重要的组成元素,基本以自拍和非自拍两类为主。这个年代,为什么你还要用自拍和无关的文字搭配出新的蒙太奇意义呢?这个年代的自拍和本人的差距真的地球到月球一样远了。不如,找张电影图,合理地传达更多信息。我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恋恋不忘的经典镜头,以至于产生了一种迷影人士互相残杀的游戏——看剧照猜电影。大部分迷影人士也很爱用电影海报、剧照做头像,这也是一门大学问。总有些电影你再喜欢,也常被人一眼就认定你只是个豆瓣top250的水平,就像大多数人身边都有一个用《这个杀手不太冷》做头像的朋友。《这个杀手不太冷》最常见的海报就是里昂戴着墨镜、小帽子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墨镜、手枪、盆栽、娜塔丽·波特曼的bobo头,都是这个电影的标志性符号。但是抛开这些,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元素,洛丽塔情结。于是当你拿出这样一张海报的时候,是不是瞬间把那些简单的符号元素给间离开了?大家也不会看不出是《这个杀手不太冷》,但也觉得你要表达的东西,就是很内涵,不简单。但是没有办法,你就是喜欢这些片子,毕竟人家能够成为大众经典,有足够的底气。与剧照相比,电影海报会融合更多的信息,牛逼者还会体现出艺术设计感。今天和恋人吵架,发一个《蓝色情人节》,明天真的分手了,发一个《情人节大屠杀》,不仅清楚传达了信息,体现了情绪氛围,还成功装得一逼。“我去2019”日历是一个可以帮助你的小道具,每天一部电影,用台词、海报局部、关键词线索分别呈现。从具象的词、画面到抽象的关键词,逐步推进训练,增强观看和解读电影的能力。这种能力最终可以应用到实处,更高级的以电影之名,在社交平台展现自己的迷影魅力。掰下一片日历,一部好电影与你相遇,一年365部,用起来绰绰有余啦。一日一撕掌上小卡片有别于其他小本本形状的日历,我去2019从产生之初走得就很有设计师思维。正面是当天日期信息+全年倒计时,实用性与仪式感兼具。撕下来的卡片可用日历自带的盒子收集整理。从“我去2018” 到“我去2019”,这款产品已经拿到了专利哦!我撕我撕我撕撕撕为什么要做好收集整理?因为这可不是一撕一忘的日历,在过好日子的同时,“我去2019”让你在新的一年成为影迷中的收藏家、活动家,真玩家。撕下来的卡片也可变身桌游道具,真影迷聚会的时候,甩出几张便知对方几斤几两。 强大出题阵容奉上365道电影谜题 这本日历的背面非但不是设计死角,反而是重中之重。每一张日历卡片背后都有一道题目,指向一部久经考验的佳片。题面分三种:三个关键词线索、一句电影台词,一张电影海报的局部。有些日子,题目带你发掘一部冷门佳片;有些日子,题目引出一段影史沉钩;有些日子,题目本身就是一种重看经典的思路和眼光……“我去2018”日历曾被网友戏称为“北电考研真题指南”,题目线索信息量和开发影迷大脑的程度可想而知。365道题目,365部影片。365天过完,期待它从纸上走到你的心里。每日九点恭候大驾全新答题系统请将答题规则牢记于心,它能帮助你在每日的竞猜中脱颖而出,顺利开启全年的优质迷影生活。而且,想象一下,一旦把我去2019这样的新玩具摆上桌,你还要在周围小伙伴无数次的饥渴求问中一次次向他们传道授业嘛。配合我去2019日历,SAME开发的全新在线答题系统正式上线。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你可以在线答题、查看当日及往日答案、求助/帮助他人、关注当日/当月排行,还可以当家作主——在线出题,有可能你出的题就会在下一年日历中出现哦。所有互动都能获得SAME系统积分奖励,一定数量的积分可以兑换SAME观影券或周边产品的购物券。每天上午九点,当日竞猜答题准时在平台上开启。祝愿大家多多积累Bingo!,龙虎豹榜上有名!在家撕日历—网上答问题—影院看电影—躺着领周边——多位一体的美好迷影生活就从我去2019出发吧。 秀出你的友邻这些走心买家@K.作为市面上造型最另类的日历,SAME的我去在我的桌面上就像是一座岛屿,每天揪下一片解锁一部电影,随着时光的流逝,岛上的卡片越来越少,恰似中年男人的头顶……不过偶尔把已经揪下来的小卡片整理堆叠,感觉就像是一片片与电影相关的记忆碎片摞在了一起。是啊,时光的流逝是很让人惆怅的一件事,但如果这些时光与电影相伴,似乎又美好起来了呢@汪金卫以前从来不买日历/挂历,去年没忍住买了两种,一个是台北故宫狗年大月历,另一个就是SAME电影日历。每天早上撕下一块,绞尽脑汁回答当天的猜电影题目,成为每日上班地铁途中难得的乐趣。日历中还暗藏放映活动优惠券,相当于白送嘛!电影赋予我们无上的自由,在时光中自在穿梭。希望这本日历背后的365个电影故事,能帮你我重新点亮记忆和想象中的角落,享受那些在电影时光里闪闪发亮的时刻。真正地,进入一个迷影的世界。点我查看宝贝详情PS:转发并评论这篇文章,我们将在未来2周选取评论获赞前三名送出SAME精美电影周边。手速快者获奖几率更大呦!

  • 不会吧不会吧,这些词都不让出现吗?!

    情人在汉语里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恋人情侣;二指等同于恋人或情侣却无法予以正式名分或承诺的人。但在某档节目中,情人有了第三种含义——不可说的含义。前天,蔡徐坤参加了青春芒果夜的活动,并且现场表演了《情人》这首歌。原本是个很正常的节目,可很快有人发现,蔡徐坤《情人》的歌词字幕被改动了不少。“你轻轻的一个吻”改成了“你轻轻的一个问”。“我疯狂体会”改成了“我翻看体会”。“危险又迷人”改成了“温馨又迷人”。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三处的词会被改掉,但好在还算通顺,如果不知道原歌词的人很难发现词被改了。但后面的改动越来越魔幻。“做我的情人”改成了“做我的晴日”。“你像丘比特赐给我的首选”改成了“你像前半天赐给我的首选。”什么叫前半天?难道后半天就要分手吗?如果说前面的改动好歹跟原文语义相近或相反,到这句已经完全语义不通了。前半天和丘比特唯一相似的地方,可能就是每个字的头一个拼音是一样的吧。QBT。“危险”、“枕边”、“情人”、“丘比特”......这些词明明都不是违禁词,一路看下来完全曲解了歌曲本身的意思,跟“色情、暴力、血腥、诈骗”也不沾边,可为什么还是被改了呢?换句话说,如果这首歌原本的歌词有问题,为什么还会被允许发行?因为这不叫文化阉割。这是自我阉割。而这也不是我们第一次看到电视节目里歌词被改动了。今年《歌手2020》里华晨宇甚至连歌名都给改了。《疯人院》直接变成《强迫症》。另外在《神树》这首歌里连“无一幸免”这种看上去完全没问题的歌词,最后都被改成了“无疑心愿”;“被困”变成“被问”;“牢房”变成“老房”。618晚会,张惠妹的《开门见山》中,“混账”被改成了“膨胀”。范晓萱的歌也算改词大户了。《那种女孩》中,“我赞成同性异性”被改成“我赞成同行一心”。《管他什么音乐》中,“每天都是情人节圣诞节”被改成“每天都是中秋节元宵节”。???中华传统节日中元节表示不服。还有选手嘴上说着“性感”。字幕打成“成熟”。成年人可以一笑而过。难道就不怕我们祖国未来的花朵对中文产生误解吗?以及《青春有你》里的那首《溯》。“进入温暖的你”和“躲进你的身体”被改成了“记录温暖的你”和“躲进你的心里”。但事实上,这首歌是写给地球母亲的,根本就没有那层色情的意思。节目组这通操作,合理演绎了什么叫做色者见色。《溯》原版歌词《乘风破浪的姐姐》更迷惑。当初打着展现30+女性的魅力的口号吸引人观看,没想到郁可唯那一组唱了首真正展现女性魅力的歌《傲娇》。却连中文字幕都不敢打,字幕只有一段歌词大意。张惠妹 、徐佳莹、艾怡良的《傲娇》是一首正儿八经的中文歌啊,放歌词大意算怎么回事?讽刺的是,歌词大意还写了“展现女性独有的个人魅力和强大的自信。”原版歌词中那句“你的脑,仍在裹小脚”。简直堪称本年度综艺最打脸的画面。V姐看着这些被改动的歌词,仿佛是在看一场当代汉语行为艺术。如果不是越来越多的词语本意被曲解,越来越多的汉字只能用拼音、谐音、缩写替代,被404。我真的想不到中文互联网环境已经变得如此病态。事实上,没有哪条法律明令禁止这些词不许出现。但也正是因为没有绝对标准,让这些平台宁可被观众骂成筛子,也要赶在风雨来临之前挥刀自割。可自我阉割,从来都是没有下线的。还记得前两年,我们热衷于讨论晋江网文中那些哭笑不得的打码。打码的被文字,至少能猜到为什么会变成马赛克。而到了现在,你根本想不到下一次还会有什么词被改,被不允许打成字幕。就像十年前,我们面对这些事听到最多的话是:"这都能河蟹?”十年后的今天,人们开始习以为常到觉得正常才是不正常,然后脱口而出:“这都能过审?”那么再过十年呢?会不会如周作人先生在《沉默》一文中所写:“沉默的好处之一是省事。古人说:‘口是祸门’,关上门,贴上封条,祸便无从发生。”所有人,都沉默不语。这才是自我阉割最可悲的地方。当被误解变成了表达者的宿命。当表达需要进行自我阉割时,表达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不知道自我阉割这场大型行为艺术最后会以怎样的方式终结,但可以肯定的是,如若彻底沉默,也便没有表达了。最后,用北野武的这段采访作为结束吧。

  • 逃婚、抗战...这位B站播放量破千万的硬核奶奶,是个狠人

    随着影像创作者的增多,B站真是囊括了不少宝藏up主。像是用一个月从小透明到坐拥400万粉丝的罗翔老师;还有央视出身,走遍世界“大开大合”的饼叔;……他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挥动着幽默的翅膀俘获了众多观众的心。有人说在B站这样一个后浪翻滚的舞台,想做出点成绩可不容易。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前浪”。不过就在最近,有位90岁的奶奶成了大家追更的对象。她就是:@敏慈不老。奶奶真名叫江敏慈,广州人。乍一看,你可能不会发现她的视频有什么独特之处,可打开弹幕看上5分钟,就明白了她为何能被央视点名表扬。满屏的弹幕,实火的证明人如其名,不服老的敏慈奶奶每时每刻都在用力跟上时代的步伐。玩转手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别看奶奶90岁了,她对电子产品可是一点都不陌生。什么扫码支付、出门打车买菜,甚至去医院挂号,奶奶都是全程电子化。刚开始的时候店家还不相信,指着二维码说这是扫码的,您给现金就行,结果被江奶奶回击,“我知道啊,我懂得扫码。”此举震惊了不少店家。她另外一个不服老的举动,是“逼”着孙子给自己开B站账号。疫情期间,她看到上高中的孙子在鼓捣视频,很是好奇的她也想参与。结果再次被泼了冷水:您能学会吗?这都是年轻人玩的。江奶奶有些不开心地回道:那怎么了,注册又不分年龄。是啊,谁说90岁就不能追赶潮流了。不止如此,江奶奶还自己跑去学了电脑和拼音,孙子剪辑视频的时候她也会在一旁,像个监工一样,指导着孙子操作。这么可爱的奶奶,逗乐了不少站内的冲浪者。大家都想看看,不服老的敏慈,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V姐搜罗了奶奶发布的21个视频,基本可以分为两类——美食和讲故事。咱先来聊聊敏慈的美食分享。奶奶是广东人,所以推荐的食谱基本偏甜口。像是特色菜薄撑、糖醋排骨、肉粽、牛排……这些菜的做法朴实且不枯燥,尤其是倍速观看,你能get到敏慈别样的萌点。不同于美食博主们精心布置的拍摄现场,奶奶的拍摄相当简单。就在日常化的厨房里,大概有两个镜头,一个固定一个运动,运动的那个应该是孙子掌镜。(偶尔还能看到他误入的手。尽管场景普通,但奶奶的口播可一点都不简单,逻辑条理均在线。从报菜名到每一步的步骤,敏慈稳而不乱,讲解地相当清楚。而她跟我们分享的这些食谱呢,都是来自她童年的味道。从太奶奶那里学来的薄撑,上初中时跟外国人学的牛排,还有自己发明的包粽子神器。做薄撑的时候,需要用力将糯米团使劲在锅中压平,看奶奶的一番操作网友们神发言:这真是道力气菜。哈哈哈哈哈没错,想吃薄撑,没点力气还真不行,有时候力大了还容易把勺把压掉。敏慈就如此,一使劲就把勺把搞掉了,她还安慰自己“没事没事,按上就好。”像是这样大力出奇迹,还有那道跟外国人学的牛排。只见敏慈拿出新买的牛排,洗净后用刀背拍打,边拍边说:“这样就给牛排打散了,口感好。”小小的牛排在她手中变得更有韧劲,简单腌制后就可丢入油锅啦。等到出锅的时候,有格调的敏慈还不忘加点西蓝花点缀,并提醒我们西蓝花加点盐煮会更绿。如此贴近生活的美食分享,怎叫人不爱。虽然敏慈出生在1931年,可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见识,她一点都不少。从她分享的故事里就能看出——为了过上心仪的生活,她曾逃婚、逃学。敏慈初中毕业前,父亲失业,为了养活全家人,不得不牺牲她这个家里的长姐。当时刚好有个临村的归国华侨,是开金矿的,就想找个儿媳妇带到美国。他一下看上了聪明得体的敏慈,真·家里有矿还是金矿,这么好的条件,父亲觉得不错。可敏慈却拒绝了。她说自己上要读大学的,还要学科学。跟这个富二代又没感情,为何为了五斗米就折腰。敏慈的想法并没有得到父亲的支持,父亲还说:“自古婚事都是父母之命,你没权利说不。”不想向世俗低头的敏慈想到了出逃。她拿上几本书大半夜沿着公路跑到舅母家,之后又拼了命地学习,只为实现自己的科学梦。但因为家中实在没钱交学费,敏慈被迫去了免费的师范学校。可是当老师并非她本意,后来有个机会,衡阳铁路学校招人,虽说录取500个,可女生的招生名额只有10%。敏慈觉得那里能满足自己学理工科的愿望,就去报了名,意想不到的是,她真的考上了。但因为没从师范学校毕业,为了追梦,敏慈逃婚后又逃学,从师范学校逃到了衡阳。这在当时那个年代,敏慈算得上是朋克女孩了。可她却告诉我们,不管身处何时,女生都可以追求自由和向往独立。除了这些,她还分享着抗日战争逃难的故事,以及跟随母亲跑到香港,为了一块钱坐在地上大哭……在她的讲述中,有好心人的相助,也有无奈的悲伤。我们会看到她时而开心地像个孩子,时而难过地落泪。这些真切的故事,在敏慈口中更加生动,甭管是不堪回首的历史还是重获新生的澎湃。是这些宝贵的记忆让敏慈在B站上迅速蹿红。刷完敏慈奶奶的几条视频,只想说一句话:“我想守在高高的B站旁边,听奶奶讲那过去的故事”。比起历史书上冰冷的记载,敏慈的故事更有温度,她用一个个普通人的生活串联了新中国成立的点滴。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我这一生虽然平凡,但个人命运跟国家的历史起伏相重叠,我就是一个缩影。”有些时候,敏慈还会花一个视频的时间来提醒我们如今的生活多幸福。很多年轻人都是生在蜜罐里,不懂得珍惜当下,满腹牢骚,可当听完真实发生在敏慈奶奶身上的事情时,多少会动容反思。敏慈自己也是拒绝抱怨、珍惜当下的践行者。大概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都会有“老了招人嫌”的牢骚吧,觉得自己老了没用了。可敏慈却不觉得,即便身边人都认为上了年纪不该折腾,可敏慈却想把每天都过得多彩。于是她不断学习,渴望新鲜事物,不被落下、不服老。美国有位63岁的社会学博士Lyn Slater也用自己的行动,给了刻板印象一重击。都知道时尚圈向来以“年轻靓丽”为标准,一旦身材走形、年龄变大,就很难在这个圈子混下去。可她却是个例外。因为从小爱美,虽没从事时尚工作,可Lyn Slater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穿搭。很偶然的一次机会,在纽约时装周外等朋友的她,突然被记者包围拍照。大概被当成前来看秀的时尚新贵吧。就这么,Lyn Slater的照片在美国走红,很多经纪公司抛来橄榄枝寻求合作。成为时尚教母的她经常在社交平台发表自己对时尚的看法:对美的追求,是永恒的。年龄从来不是一个变数,任何年龄的人都可以穿出自己独特的美。Lyn Slater爆红后收到了很多人的来信,信里的人多是因为她变得自信美丽……而大家喜欢看敏慈奶奶也是因为她的积极、励志和向上。在几百万看视频的人里,很多人爱的奶奶(姥姥)已不在,他们通过敏慈的视频感觉到熟悉;还有很多人看了敏慈也想给自己的奶奶(姥姥)拍个视频,留下珍贵的回忆。如果不是敏慈奶奶动人的讲述,我们可能永远不知道这份平凡的美好……此刻,真想回家抱抱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希望他们每天都可以健康快乐。祝福敏慈奶奶一直开心快乐健康……

  • 携手迎冬奥 同心过大年:北京市广电局指导新片场开展迎春活动

    为迎接冬奥盛会,丰富春节期间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天津市广播电视局、河北省广播电视局启动了京津冀“携手迎冬奥 同心过大年”活动。新片场也通过专题形式展现站内冬奥、新春类优秀视频,向观众呈现高质量高品质的原创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视听美好生活的新需要。一、创意脑洞小央视频:不用画面,做个年度混剪本片来自新片场创作人百万剪辑狮(剪辑)。“不用画面做混剪”系列早已是百万剪辑狮的招牌作品,这次他更是跟和小央视频合作,只用文字和音乐,把今年发生的大事小事展示在了我们面前,真正做到了“此时无画胜有画”,言语无法形容的高超剪辑水平,只好献上我的膝盖~ (原片链接:不用画面,做个年度混剪)【2021年度混剪】我在等风,也在等你!本片来自新片场创作人ThisNoFire(剪辑)。又一部年度影视混剪,这部作品用多变的画面和恰到好处的配乐,一网打尽2021年国内外优秀影视作品,还增加了一点偏故事的叙述逻辑,快看起来吧! (原片链接:【2021年度混剪】我在等风,也在等你!)2021 Remixed ! (Year review by Cee-Roo)本片来自新片场创作人Cee-Roo (剪辑)。剪辑大神Cee-Roo的2021年度混剪终于来了,在这部混剪中,我们会看到世界各地这一年的欢笑与泪水,那些记忆里的事情在此刻汇聚,向我们展示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如何在这波谲云诡的时代洪流中奋勇向前。 (原片链接:2021 Remixed !)2021,我们就这样分手吧本片来自新片场创作人一个盒子OBO(出品人/制片人/策划/导演)。跟以往的年末一样一样,人们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或许2021对你来说并不是美好的回忆,你可能在一轮又一轮的疫情里挣扎,可能照顾不了住院的母亲,可能还没认识完同学就要毕业了……但别怕,还有无数的人与你同行,相信心存希望,终见微光。(原片链接:2021,我们就这样分手吧)《道别是一件很难的事》——2021年度回顾本片来自新片场创作人孔维(导演/策划)。纵然有再多不舍,我们都要挥手向2021说再见了。而道别,终究是一件很难的事。创作人用黑白画面配上恰当好处的钢琴声,把世界各地的大事小事变成一幅幅动人心弦的画面。向2021道别吧,2022必将更好。 (原片链接:《道别是一件很难的事》——2021年度回顾)2021年视频巡礼本片来自新片场创作人Jessenewman(剪辑/策划/声音设计)。无需多解释了,创作人每年年末都会放出一部混剪,每一部都是爆款,戴上耳机尽情享受吧!这一部还不过瘾的话,移步创作人主页发现更多精品! (原片链接:2021视频巡礼)【2021】年度影视混剪 :漫长的告别与飞往明日的火箭本片来自新片场创作人Sum天(剪辑),回声映画EchoesPictures(监制/策划)。这是一个关于告别和重新启程的故事。在这部影视混剪中,你将踏上一段穿越记忆的旅程,旅程的终点是你曾经亲身所处之地。整整七分钟,让你一次看过瘾。 (原片链接:【2021】年度影视混剪 :漫长的告别与飞往明日的火箭)二、品质宣传片《穿透》央视 & 知乎 2021年度大事记本片来自新片场创作人谢鹏(导演)。如何用一个词概括2021年?央视联合知乎给出了他们的答案:穿透。是老兵守候边境无人区整整57年的穿透岁月,是巩立姣夺得我国首枚奥运田赛金牌的穿透力量,是神舟十二号平稳降落在东风着陆场的穿透实力……曾经我们面前有无数坚硬的天花板,但再坚硬的天花板,也挡不住一个时代的穿透,那是未来更强大的中国给我们的信心。 (原片链接:《穿透》央视&知乎 2021年度大事记)三、旅途情书电影感旅拍短片| 和我,听一场旅行吧!用声音打开我的2021年度旅行高光时刻!本片来自新片场创作人风光喵(导演/摄影/剪辑/声音设计)。这支视频,请带上耳机用心听。创作人用细腻的剪辑手法,献出了这部电影感旅拍短片,希望这些来自自然的美好声音,可以让你暂离城市的喧哗,得到片刻的治愈~ (原片链接:电影感旅拍短片| 和我,听一场旅行吧!用声音打开我的2021年度旅行高光时刻!)热爱永不停歇|我们的世界 由我们去讲述本片来自新片场创作人叁井(剪辑/调色/摄影/策划)。对创作人来说,2021年是从0到1的蜕变,他看过了许多未曾见过的风景,也经历了许多不曾想象的体验。他把对生活的理解在路上践行,哪怕日后对生活可能会归于平淡,但至少不会后悔这一年的勇气。这是否也对我们有些启示呢? (原片链接:热爱永不停歇|我们的世界 由我们去讲述)【我的2021】在旅行中寻找不同的自己本片来自新片场创作人鹿屿溪(出品人/导演)。每当十二月来临,创作人都会坐下来认真地回望这一年,从中打捞起一些愉悦或沮丧的片段。创作人第一次骑摩托车,第一次拍TVC,第一次体验雨崩徒步,哪怕遇到不少困难也乐观面对。春夏秋冬又过一年,属于你的回忆又是什么呢? (原片链接:【我的2021】在旅行中寻找不同的自己)无限热爱丨辞职创业的一年,摄影师镜头里的故事本片来自新片场创作人我就是宏宇啊(导演/摄影/剪辑)。创作人三年前有了第一台自己的相机,仅仅过了两年就辞掉稳定的工作,干起了专职摄影。因为他明白,做喜欢的事比什么都快乐,生活本就不该被定义。视频里的大好河山,是多少人向往却又迟迟不敢接近的地方呢? (原片链接:无限热爱丨辞职创业的一年,摄影师镜头里的故事)1个人1辆摩托2万公里半个中国!我的2021,再见!本片来自新片场创作人程見飛FreeChin(制片人/摄影/剪辑/导演)。旅行不一定要结伴而行,一个人也可以很尽兴。创作人今年独自骑着摩托,走过了宁夏、海南、云南、重庆等地,给2021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你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敢与毅力! (原片链接:1个人1辆摩托2万公里半个中国!我的2021,再见!)

  • 一集飙到9.4,中国第一会吃的男人回来了!

    8年前,央视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横空出世。一夜之间火遍大江南北,满足了人们视觉和味蕾的双重体验,直到今天依然最受欢迎的美食纪录片。可以说《舌尖上的中国》大获成功离不开总导演陈晓卿的努力。陈晓卿将镜头对准普通人的生活,让我们第一次,看到食物和中国人之间的关系。2年前,陈晓卿又拍了一部堪称“舌尖上的世界”的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一经播出就火遍全网。与《舌尖》不同,《风味人间》不仅仅把镜头对向中国,而是以食材为线索,从中国人对待食物的角度放眼世界。最近,带着浓浓的烟火味,带着令人垂涎的各地美食和下饭的文案,《风味人间2》开播了!1周播一集,1集50分钟,一共8集。首播刚过,豆瓣网友们就打出9.4的高分。《风味人间2》仍由陈晓卿导演,李力宏配音。看完第一集,V姐就忍不住想说,那个最会拍美食的陈晓卿回来了。熟悉的音乐,熟悉的配音。就算不看画面,听到李立宏老师沉稳优雅的声线,搭配行云流水的解说词,口水就已经忍不住要流下来。《风味人间2》预告片《风味人间2》依旧沿袭了上一部的血脉:走遍世界,去品尝同一种食材的不同吃法。但从分集标题就能看出,这一次选取的都是最基础的食材和味道,却依然能让你百转千肠。第一集,甜蜜缥缈录 顾名思义,这一集讲的是「甜」的数种吃法。在酸甜苦辣众多口味中,唯有甜,会穿过舌尖,加速分泌多巴胺,给全身心传递着快乐的信号。而无论是片中爆浆珍珠蛋糕,颜色各异的马卡龙、还是传统美食拔丝苹果。要想知道这些食物为何让人上头,还要从甜的源头寻找。甜,来自哪里?来自蜂蜜。虽然当今蜂蜜已经是我们饭桌上常见的食物。但在过去几千年来,采蜜,是人们冒险的“产物”。摄制团队来到了尼泊尔米亚格迪地区的一处悬崖峭壁之上。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传承技艺、深入险境,只为寻找一种甜蜜而古老食材——“崖蜜”。这也可能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蜂蜜猎人”必须要在藤条做成的梯子上,用一只脚稳定摇摇欲坠的身体、悬空而置,其余三肢同时进行高空作业。全程没有任何防护,稍不小心就会被蜂蜜蛰咬,或掉下悬崖。没想到,与“甜蜜”有关的故事,竟然也会惊心动魄。在最危险的地方采集到的蜂蜜,必然也有着最甜蜜的味道。将崖蜜淋在刚出炉的饼上。蜂蜜的甜香醇厚,加上烤饼的酥脆。便让一道普通的食物,有了不寻常的味道。除此之外,甜,也来自甘蔗。2000多年前,甘蔗流传到我国。数百年后,这种制糖工艺才逐渐被我们掌握。让甜这种滋味,不再是富人的专属享受。而是制成糖,走上餐桌,被更多人品尝。因为糖可以在不同温度下任意改变其分子结构。这也让糖在不同食物中,有着不同的作用。比如中餐中常见的拔丝。它考验厨师对温度的掌控,需要在油锅中不停翻炒,同时也考验食客的手速。在热糖将凝未凝的临界点,适时起筷。甜蜜一丝一缕,稍纵即逝。而当熬糖的工艺传至土耳其,甜又成了另一种滋味。伊斯坦布尔有一种代表美食,名叫巴克拉瓦。类似国内的千层馅饼。必须要将面皮擀到像纸一样薄,才可以进行下一步。将一层层面皮撒上奶酪、干果碎,放入烤箱。再熬制最关键的糖浆。糖的熬制,除了掌控火候和色泽,还需要适时加入柠檬汁,让糖浆不易凝结,同时提升甜度。最后,在烤好的酥皮上洒入糖浆。巴克拉瓦才得以完成。糖浆与油脂让酥皮颤栗,浓郁香气层层浸透。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它的香甜。除了蜂蜜喝甘蔗,甜蜜缥缈录中还介绍了更多关于甜味的制法。海胆的鲜甜;海胆黄含有游离氨基酸,颗粒细腻的脂肪,具有细腻的甜味。越是优质的海胆,味道就越鲜甜。鸡头米的微甜;六到八成熟的鸡头米天生带有甜味。一年内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能吃到,而且需要手工采摘,费时耗力。能尝到实属难得。成熟苦瓜内里的甜。《风味人间2》中让我们看到人们对甜的热爱。就像片中引用俄罗斯作家Y.A.冈察洛夫的那句:“人无疑是大地的主人,却又是肠胃的奴隶。”即便地域不同,制法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但甜带给人类的快乐,却都是相似的。而这也是《风味人间2》,或者说陈晓卿团队一直以来对美食纪录片的追求。无论是《舌尖》还是《风味人间》,在美食之上,始终藏着对人的关照。这种关照,并非仅仅挖掘美食背后的人间烟火气,讲讲人生的故事。更是通过人与美食的关系,探究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就如尼泊尔的米亚格迪,采蜜人冒着死亡的危险,徒手爬上悬崖峭壁,只为采摘最甜的蜂蜜。即便每年都会有人因此丧命,但他们依然甘之如饴。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这群将制作古老甜点巴克拉瓦当做毕生事业的年轻人,必须擀几年的面皮,成为学徒中的佼佼者。才能进行下一步熬糖的学习。年轻的学徒一边干活,一边看老师如何熬糖、浇糖。这眼神里不单单是渴望学习,还有对改变命运的渴望。就如那些生活在海上,可能是最后一支海洋游牧民族巴瑶族人,他们从小把耳孔穿洞,以自由潜的姿势,可以在海底行走长达五分钟,以此寻找最诱人鲜甜的海胆。能拍到海底的海胆固然精彩,但这里展现的,更是人生的另一种活法。《风味人间2》如它名字一样,记录的不仅仅是“风味”,更是“人间”。最后,分享几段片中我很喜欢的文案:“甜,发端于唇齿,在口舌处搅得风生水起,却在心头落得百转千回。所有的勇气力量,以及漫长的信约、悲喜与起落,终成万千滋味。”“也许,只有经历过低谷和种种不如意,才能更知道那些触手可及的日常和平淡竟来得如此珍贵。”“无论何时,都有热爱生活的人跨越高山、河流、海洋,在不同的土地上,碰撞出相似的美食;穿过昼夜、四季、三餐,在迥异的文化中,绽放出相同的热爱。而不同的方式孕育出的各色人间至味,都包含着幸福和欢欣。”

  • 它是今年最猛的韩国电影!

    对于期待韩国电影的观众来说,今年可真是难熬的一年。现象级爆款《釜山行》时隔4年推出的续集《釜山行2:半岛》,扑街。疫情期间一度引爆期待的丧尸片《活着》,扑街。由吓哭全网的恐怖漫画《整容液》改编的同名惊悚片,扑街。没想到临近年末,韩片终于迎来一波小高潮,其中属一部Netflix出品的悬疑惊悚片最为凶猛,成了许多影迷的年度惊喜!它就是11月27日刚刚上线的新片—— 电话(2020) the call 影片时长不到2小时,却节奏紧凑,信息量大,在剧情推进过程中不断反转……开播当天,它就强势杀入Netflix电影榜TOP10,拿下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单日冠军。你说猛不猛?《电话》改编自2011年的英国电影《超时空来电》,是由一部电话引起的,连接过去和现在两个时空的电影。影片的两位主角一个生活在1999年,一个生活在2019年,却因为这通特殊的电话产生了联结。一场甜蜜又危险的游戏由此开始。听上去不是特别新鲜的设定了,关于时空交错的影视作品前前后后也拍过不少。《黑洞频率》剧照比如经典的《蝴蝶效应》系列,科幻片《海市蜃楼》,韩剧《信号》;可能是最早的时空连线电影《黑洞频率》;比较冷门的有《定时拍摄》《记忆提取》等(都是V姐的独家收藏,喜欢这类影片的可以马起来慢慢看)。电话常常在这类影片中,作为一个重要载体,将过去与现在相连。这部直截了当取名《电话》的电影,为什么还能给人惊喜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位女主。朴信惠是老朋友了。小小年纪就走上演艺道路的她,接了《原来是美男啊》《继承者们》《匹诺曹》等不少大热韩剧,甜美的长相十分讨喜。出道17年,是新生代女演员中代表作拿得出手、资源和实力都很不错的几个人之一。今年那部被无数人诟病的《活着》也是她和刘亚仁主演的,可惜剧本太烂,演员再拼也无能为力。全钟瑞作品相对少一点,老实说只有一部。可这一部就够分量——李沧东2018年获戛纳最佳影片提名的《燃烧》。她作为李沧东选中的新人,可谓是万中挑一。《燃烧》剧照在《燃烧》里,她冷清的气质和电影给人的疏离感相互辉映;尤其是落日下那段如痴如醉的独舞,生猛又温柔。竭力促成这对“双女主”组合的导演李聪贤是位新人,这是他的长片处女作。1990年出生的他,长得像马上要出道的样子,用实力证明了颜值和才华是可以集于一身的。《电话》这部电影,引人入胜的一个原因是没有太长铺垫,直接迅速地展开剧情。开头,朴信惠饰演的书妍因为母亲生病,回到童年居住过的老宅里。因为小时候的一场事故,她和母亲的关系一直不好——妈妈出门忘关煤气,导致家里失火,父亲早逝,书妍的腿上也留下了可怕的伤疤。宅子虽然很大,却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光线昏暗,阴风阵阵。在一面墙壁后,居然还藏着一间深不见底的地下室,里面放置的物品也十分古怪。最奇怪的还是客厅里的一部老式电话,当电话铃响起,那一头居然有一个女孩在呼救:“我妈妈想杀了我!”本以为是打错了电话,却听到那个叫英淑的女孩说出和自己家一样的地址;那间地下室的箱子里,还有一本英淑的日记,和她在1999年的一张照片。种种迹象表明,书妍和英淑两个人现在正在同一间房子里,只是时间相隔20年。起初,生活在20年前的英淑很难接受这一事实,直到书妍正确“预言”了一场即将发生在当晚的空难……这一奇妙的缘分,让两个女孩迅速熟络了起来。她们的电话打得越来越频繁,起初英淑会聊聊1999年的偶像徐太志,书妍讲讲2019年的智能手机和视频通话。接着,她们聊起彼此的家庭,相似的伤痛经历,让她们像一对惺惺相惜的闺蜜。一切从“那通”电话开始变了,变得十分“有趣”。在英淑某天打来的电话里,书妍竟听到小时候的自己,以及已经死去的父亲的声音。两人这才意识到,生活在1999年的英淑,可以通过改变过去,改变2019年的书妍的命运!比如说,阻止20年前那场大火,让她的爸爸复活。当看到爸爸完好无损地站在自己眼前——因为父亲去世得早,记忆中只有他黑头发样子的书妍,终于亲眼看到父亲白头,书妍幸福得不知所措。不得不说,电影对于“在过去改变现在”的画面处理十分惊艳。20年前英淑的一个举动,给书妍带来的影响,是肉眼可见的天翻地覆:伴随着电话铃响,书妍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腿上的疤痕,像变戏法一样消失。地毯上的火苗在逆向“燃烧”(听上去有点像《信条》)。父亲回来了,她卧室的装潢也由阴森灰暗变成了紫色。她不再是那个年幼丧父的小女孩,而是成了一个在美满家庭下长大的小公主。至此,电影像是一部美好到不真实的童话,但惊悚的部分也是从这里开始的。喜提美满家庭的书妍,沉浸在拥有父亲的喜悦里,越来越容易忽略英淑了。这传递到英淑身上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那边是多亏了自己,现在幸福到要“踢开”自己的书妍;这边却是被养母的阴影笼罩,依然身在水深火热中的自己。镜头一转,是英淑发狠地撂下“无人接听”的电话。桌子上,是一堆被咬掉头的小熊软糖。全都没有脑袋这个画面虽然是糖果味儿的五颜六色,却让人预感到,有什么可怕的事情要发生了。你没猜错,英淑马上就要“黑化”了。为了让大家看电影时,可以感受到剧情不断反转的刺激和惊喜,后面的剧情V姐就不剧透了。只是想提示一下,既然活在1999年的英淑有能力救活一个“死人”;是不是也代表着,她可以杀死一个,或者更多个“活人”呢?细思极恐。从恩人变仇人,一切都在她的一念之间。可见在这段关系中,英淑是占绝对主导的。其实这一点,在影片之前也多次有过暗示,你看两人各自进入“对方世界”的方式——书妍是通过报纸和网络,各种搜索引擎和交友网站,来查询那个年代发生过的事。也就是说,她无法改变什么,顶多是作为旁观者窥视,是被动的接受者。而英淑就厉害了,她在零食盒子里给书妍留下礼物,书妍手中就多了几袋“陈年零食”;她在墙上拍下手印,书妍家的墙壁就多了一个手印;她的一个动作可以对书妍产生巨大影响。所以《电话》的海报上会印上一句:“这个女人正在觊觎我的过去。”读起来就让人寒毛倒立。同样让人感到寒意的,还有全钟瑞的演技。李沧东的眼光不服不行,在这部电影里她成功塑造了一位集清纯、冷峻、心狠手辣于一身的女人。在前期和书妍聊天,尤其是每每聊到她的偶像徐太志,她是一位眼里有小星星的少女。面对“巫女”母亲,她眼里的星星消失了,看得出受过太多折磨而变得冷漠。一点点黑化后,咬掉橡皮糖脑袋的样子,面无表情吃着草莓的样子,哪怕是一个挑眉都让人害怕。她就是一本“少女变成冷血杀人魔”的教科书。总之全钟瑞的演技,绝对是这部影片的一大亮点,秒杀自己的前辈朴信惠。此外,为了营造惊悚的氛围,电影中有许多细节处理得极为巧妙。比如从听觉上就能感受到的紧张和紧迫感,辅助着视觉上的恐惧。“血”这一意向的替代品,反复在影片中出现的草莓、小熊软糖、假发等“红色”物品。用两个时空光源的差异,将主人公的情感更有力地传达给观众:蓝色的是书妍,表现她的绝望和悲伤,红色的是英淑,表现她的愤怒和危险。这些细微之处的累加,都给影片增加了成为爆款的筹码。最后,V姐想跟大家讨论一下“时空交错”的主题。书妍在借助英淑改变父亲命运之后,“不知道”自己正一步步走入危险。是真的不知道,还是被她选择性忽略了?妄图改变过去,改变自然规律,要付出什么样沉重的代价,假如她看过《蝴蝶效应》,应该也会预料到几分——而谁又知道过去改变后,现在会变得更好还是更糟糕呢?我们可能也想过回到过去某个时间节点,去弥补某个耿耿于怀的遗憾。可万事万物都有联系,环环相扣,你无法保证修正了一个纽扣后,你的世界会往哪个方向发展下去。所以我们能做的,或许只有把握现在吧。总之,《电话》这部影片,值得一看。假如它能在剧情不断反转带来惊喜之余,引起你的一些思考,那就是额外的收获了。愿你我都能活在当下。不论过去发生了什么,往前走,别回头。

1 ... 910 11 1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