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你是否要取消绑定(第三方名字)账号?

将该作品添加到专辑时,将从我的主页中隐藏
确认 取消
将该作品添加到专辑时,将从我的主页中隐藏
取消 确认
  • 比老师性侵幼女更揪心的是,母亲毫不知情

    说起儿童性侵题材的影片,大家很容易想到韩国电影《素媛》和《熔炉》。这些影片用激烈的情绪和暴力的场景,展现了罪犯的残忍和案件对孩子造成的伤害,让人触目惊心。而下面这部短片同样讲述的是这个沉重的题材,却没有赤裸裸的展现暴力和性侵的结果,反而用了简单温柔和明亮的色调,以一个生活切片的形式把故事讲出来。相比哭天抢地地控诉,这种安静的表现形式却更加让人头皮发麻,感觉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你身边。《朵儿》短片的主人公朵儿是个可爱的小姑娘,就像其他同龄小朋友一样,被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爸妈送到各种兴趣特长班。在去上小提琴课的路上,朵儿突然对妈妈说,“妈,我不想学小提琴”。她的神色恳切中带些不安,妈妈却只当她是犯懒了,没有理会,直接把她送到了培训班。在空空荡荡的琴房,小提琴课就这样进行着,似乎没有什么异样,但是阴郁的气氛,仿佛就在暗示之后更加压抑的情节。也许在小孩看来,就是老师在规范学生的指法动作,却让观众感到周身不自在。最亮的光打在朵儿的脸上,纯真,懵懂,就是同龄的孩子应该有的样子。而老师的半张脸在逆光下显得无比阴暗。揪着观众的心,老师以教朵儿做琴为由,带她走进了更黑暗的地方……《朵儿》是Gaia48电影节48小时实拍竞赛单元的获奖作品,要求参赛者在48小时内根据主题编写剧本、绘制分镜、拍摄、剪辑、配乐、调色,最后成片的完整电影创作活动。本片的导演夏梦怡直到开拍前的三四个小时,才写出了这个小女孩与提琴老师之间的故事。《朵儿》使用了很多懵懂的,偏孩子主观方向的镜头和基调,用写意的广角近摄来扩大视觉的张力。在风格手法上保持了纪实和克制,更加贴近小女孩懵懂的内心和客观的视角。片中的两个重要场景,琴房和制琴室,两个空间除了色调和光线的反差外,在物品的摆放上也下了功夫,比如,把大提琴放在阴暗的走廊里,空间狭窄的制琴室,还有纱帘这些元素都做到了私密和让人遐想。在营造“猥亵”镜头时,导演用一面纱帘,将气氛烘托得更加晦暗和紧张。通过小孩坐在老师腿上暗示猥亵和性行为的动作,让观众明白小孩的处境非常危险。其中大人引导性的言语,象征力量的大手包住小手,暧昧的呼吸声,暗指性行为反复摩擦的推子,让观众通过试听产生一种心理和生理上的羞愧感。整部短片里,老师这个角色一直没有露出正脸,导演采用了一些静物和动作的特写来描绘这个老师的变态情绪,把犯罪者的形象虚化,暗示犯罪者不是具体的一个人,而是“一种人”,这并不是个例。就像很多例性侵的事件一样,片中的这位“老师”,利用小孩子的无知,通过利诱和哄骗满足自己的兽欲。因为性教育的缺失,很多小孩子在性侵后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被侵犯了。父母更是毫不知情。2013 -2016 四年间全国法院审理的性侵儿童案件量达到10782起,这意味着平均每天至少有7个孩子受到伤害。短片《朵儿》从构思到成片,只花了不到48小时的时间,这对团队临场创作能力、协作能力、拍摄经验、后期流程都是巨大的考验。而成片在手法新颖、充满社会反思的同时,又扣了比赛的题目“没有什么事情会真的结束”,令人印象深刻,我们也请到了导演夏梦怡来跟我们聊聊她的创作历程。 创作谈Vol.4 创作灵感来源于亲身经历夏梦怡告诉我们,她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经历过异性的猥亵,也是以一种哄小孩的方式被要求坐在对方身上,“长大之后才知道那是猥亵和犯罪,而且是极其可怕的道德沦丧”。在她看来,悲剧的发生源于“无知”。“强奸和性侵之类的词也是在报纸和电视新闻中了解到的,家长和学校从来没有聊过这些,生理卫生课都用于自习和主课,以前电视播放到这些内容,大家也会羞于谈论。长大后对性有了成熟的认知,和同龄人谈起儿童性侵的时候才发现身边有很多朋友以前都有过类似的被大人猥亵的经历,而且对方都以对你表示喜爱的方式,或事后给予奖励。 ”长大后的夏梦怡渐渐疗愈了儿时的伤痛,相似的故事却从未停止发生。“难以启齿的性侵细节描述无一不让人痛恨,听了在心里扎针,时间过去当你忘却这些悲惨的时候,这种现象并没有结束。 ”就像影片中的故事那样,你并不是最后一个,可怕的事情一直在发生。对此,夏梦怡也作出了自己的反思。“我们的防范意识来自于成长中的认知积累,而孩子在无法独自面对这些之前,却没有得到这方面的防范教育,性教育的空缺和犯罪者的横行让社会上越来越多这样的悲剧发生。”生活体验让她更加注重现实题材采访中,夏梦怡也提到了她自己的生活。“去年的冬天我有过⼏次强烈想离开北京的想法,过去三年也好像从未想过。”那个冬天她尽全⼒拍了⼀个⼴告⽚,换来的是中间⽅拖⽋尾款,客户也把⽚⼦改到“⾯⽬全⾮”才满意。社会上又有很多负面新闻让她对北京失望。“和这座城市的⼤部分⼈⼀样,我们议论,迷茫,担忧,不满,但我们⽆法因此⽽离开北京。”在这样自顾不暇的艰难状况中,夏梦怡表现出的对他人的悲悯却令人钦佩。她关注北京打工者的生活,关注家附近的环卫⼯⼈和流动摊贩,“他们每天在城市和生活缝隙中做着力所能及的工作,在我们看不见又需要被看到的角落。”她想用相机把这些人的生活记录下来,为此和超过三十个小摊贩摊主聊过,最后却都被拒绝了记录和拍摄,“他们的担心在于现在的大环境任何细微的传播都可能有危险,每个人都小心翼翼的在北京生活着”。“我的相机像⼀个冰冻的道具,反映现实题材的记录创作变得很困难。”创作也是一种释放在生活处处碰壁的时候,她选择放手一搏。“参加比赛是给自己和团队一个创作练习的机会,去尽全力挑战48小时。”据夏梦怡回忆,在刚接触到“没有什么事情会真的结束”这个命题的时候,她就感受到当下一种隐藏在生活中的莫名压抑,她对命题的解读是“恶性循环”、“无限轮回”、“ 没有尽头”。除去前期的准备和找演员的时间,在拍摄的十二个小时中团队都在尽全力挑战并呈现这个命题。夏梦怡曾在拍摄中在片场崩溃哭泣,“这是第一次在故事片中体会到格外的沉重,来自现实社会和生活抛来的疑问和思考。长时间在心里沉积的压抑情绪在拍摄的时候爆发了”。导演说,创作者像赤裸的对着一面镜子,试着面对自己的另一面,试着去放下过去不敢对别人说的事,试着把这种忧伤和不幸转化为力量,去接受它。“这短短的六分钟给予的可能不多,但只要能对观众有一些影响和意识改观都会是好的,在此我想感谢我的团队的每一个人,感谢看这部短片的每位观众。我们每个人都是现实社会的参与者和旁观者,通过影片衷心希望社会大众关注和重视儿童安全问题,祝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平安无忧地长大。”——夏梦怡-end-你还可以查看她的完整作品集第三届NEW ERA青年电影季征片开始啦!扫描下方二维码点燃你创作的小宇宙用作品打动世界

  • 敷最贵的面膜,熬最长的夜

    这两天,厂长的朋友圈被一则广告短片刷屏。 《健康本该如此》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养生朋克”的概念在年轻人群体中悄然兴起,蔚然成风。 就像“养生”和“朋克”这两个词一样,他们的行为似乎总是自相矛盾—— 办了健身年卡,却很少用。 只有在电梯坏掉时,才会逼自己运动。 敷着最贵的面膜,熬着最长的夜。 听说手机辐射大,把壁纸换成绿色。 在朋友圈里转发远方城市年轻人猝死的消息,然后给自己设5个闹钟。 …… 看到这里,厂长的许多好友纷纷表示中枪,你,占了几样? 随着画面一起出现的,是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 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7成人有过劳死危险肥胖人口即将达到3.25亿,20年后将增长一倍1.5亿人患有皮肤病沿海城市毕业生视力低下率85%38.2%的中国人患有各类睡眠障碍每天约有10000人确诊癌症中国肠胃病患者有1.2亿,慢性胃炎发病率为30%……我们发现疾病离自己没那么远,却还是心存侥幸地过每一天。 总是自嘲没空健身,却不知道在医院排队会花更多时间。 抱怨没钱体检,却不知道ICU病房会迅速榨干整个家庭的存款。 为了减轻罪恶感,我们选择成为了“啤酒加枸杞,可乐放党参”的养生朋克。 面对紧张的都市生活节奏和巨大的生存压力,我们不敢真正放纵,却又不愿真正改变,一边作死一边养生,既害怕厄运突然降临,又总以为自己还有明天。 这支广告短片先是借由现代生活中的随处可见的现象,向观众抛出了一个沉重的问题: 如果生命到此为止,你是不是没有任何遗憾? 那句走心文案“你总是嘲笑父母会被养生广告欺骗,却不知道他们只是想陪你久一点”,更是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 相信每个看完片子的观众都能感受到:众生皆苦,照顾好自己。健康的体魄、快乐的灵魂不是理所当然,而是来自节制与自律。 这部既扎心又走心的广告片来自国内顶尖创意团队舞刀弄影,曾创作过许多刷屏级的爆款广告片,我们上周推荐过的知乎品牌宣传片《发现更大的世界》,也是出自他们之手。 《健康本该如此》是舞刀弄影为999感冒灵创作的健康日宣传片,提醒人们关爱自己,关注健康。 执导本片的导演张伟虽是一名80后,却已有13年的导演经验,执导的短片《拟音师》曾获新片场恐怖短片大赛一等奖。而扎心文案则来自于舞刀弄影的核心成员、本片的编剧/监制梁锟,(曾执导《999感冒灵偷偷爱着你》《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他对现代人压力与焦虑的深刻领悟,使得他的作品总是金句频出、句句戳中痛点。从《999感冒灵偷偷爱着你》到《人人贷|平凡英雄》,到《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再到《健康本该如此》,舞刀弄影似乎一直很擅长捕捉现代人的焦虑,每次一出手必是“爆款”,其中究竟有什么秘诀? 为此我们也请到了本片的导演张伟、编剧梁锟和舞刀弄影的品牌负责人刘亚南,聊聊爆款背后的“方法论”。创作谈Vol.3 刷屏广告片,靠的竟是“朋克养生” 本片编剧梁锟告诉我们,影片的构思过程比较简洁,“因为一开始拿到的brief非常明确,就是要推一个全民健康日的概念,就是让大家注意身体”。 “你有没有发现,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要照顾自己,要保护身体,这件事每个人都知道。那么重点就在于,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说出这句话,才能让它不仅‘正确’,而且不‘废话’,同时还‘扎心’。” 基于这个思考,梁锟花了很多时间去收集关于健康的话题,大家最多的讨论是什么。在这个过程里他发现,年轻人不是不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只是大部分人在生活的压力下无暇顾及自己,在这样的困境下,大家自发找到了一个出口,就是所谓的“朋克养生”,把对疾病和衰老的焦虑用一种谐谑的方式外化。 “‘朋克养生’的概念一出来,就得到了广泛共鸣。这也成为了影片内容的切入点。” 在文案的设计上,梁锟主要从大家对于健康这个大题目里最关注的几个点取材:肥胖、熬夜、饮食、家人的健康等等,对应去找简洁有力的文字呈现。同时辅之健康相关的数据,产生了一个“触目惊心”的效果。 “当然,结尾我们要给一个出口,不能一味地扎心,那样非常不尊重观众。” “场景多,任务重,时间赶……熬着最长的夜,劝大家不要熬夜” 导演张伟和编剧梁锟是多年好友,两人曾经合作过百雀羚的广告片《你应该骄傲》,也是梁锟编剧,张伟导演,彼此非常了解,也会开对方玩笑,而这一次的合作也是默契十足。 当被问到这次合作有什么特别的感受时,张伟回答“合作的感受就是累,哈哈,场景多,任务重,时间赶,几乎一拍他们的片子,几乎全员加班,哈哈,我和音乐老师那一个星期基本都是睡在公司的。” 张伟告诉我们,整个片子前半部分的呈现都有用心设计过很多地方,“里面的感受很多和我很像……我想呈现一种某个特定人物在濒临健康危机的那种感受,而且希望片子看到一个带有点梦幻色彩,但又真实的场景,可能这种日子是你即将要去经历的”。 “三点了还在看手机,眼睛看东西都有点恍惚了,还是睡不着”,张伟说,“可能因为我们这个行业属性,基本上每个影视人都是这样过来的”。 为了让片子看上去丰富,他们还在拍摄每一场时都做了不同的场景感觉区分,“这就造成我们拍摄的时候场地多,人员多,布景多,现场基本是拍着上一场,布置着下一场,一场压一场,楼道里面满满的都是我们的道具。” 片子拍了三天,拍摄团队基本每天都是熬夜在拍,为了最后一个镜头,赶到镇海角拍摄,来回加拍摄要花掉6个小时,器材道具靠人力搬到山顶。“为了那一镜,全组都要瘫痪了。基本是加班加班加班,熬着最长的夜拍一部劝大家不要熬夜的片子。” 可喜的是,影片最终果然取得了上佳的传播效果,被称作“干倒了杜蕾斯的广告片”。当被问到给影片的最终完成度打多少分时,梁锟答道,“我觉得有90分的水平了。欠的十分给节奏占三分,音乐占三分,表演占三分,还有一分留着怕张伟导演骄傲,此处应该加个大笑的表情。” 舞刀弄影的“关键词”爆款背后的方法论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舞刀弄影的成功绝非偶然,他们对现代人焦虑的敏锐观察,背后其实有着一套完整的创作逻辑,舞刀弄影的品牌负责人刘亚南也跟我们分享了一些关于舞刀弄影的“关键词”,相信会为许多创作人带来启发。 “互联网影视制片公司”:这是我们对公司的定义。以好莱坞影视制片公司的模式运作,集策划/制作/宣发团队为一体。有大量的 inhouse 和签约导演,也有自有社群、视频平台和官方媒体等渠道体系,以制片人中心制的“云制片”模式运行项目,生产内容的效率和质量都能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准。“自来水”:每次我们的内容上线,都会获得大量的kol 和大号自行转发。我们把这些叫做“自来水“,我们平时也被戏称为”厦门自来水厂”。“金句”:每一个短片的最后,我们都会留下一句定版的短句,我们称之为传播金句。是用高度凝练的话,为观众们说出心里所想,方便观众进行分享转发。“价值观“:我们认为如果短片如果被大众转发和传播,一定是对观看者的价值观产生了影响。而这个影响我们也分了三个类型:冲突价值观(案例:《韩梅梅快跑》);超越价值观(案例:《你应该骄傲》);颠覆价值观(案例:《有人偷偷爱着你》)。“迷妹势力“:宣发团队里有不少的爱豆迷妹,也时常会巧妙借势粉丝们的庞大向心力为宣发助力,时常有传播爆炸的骚操作(案例:豌豆公主《给生活一点仪式感》,仅7000预算,造就微博700万转发)“刷屏“:刷屏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我们在设计内容的时候,就会提前设置短片“可能”产生刷屏效应的传播点。我们做每一支短片,都是往有可能刷屏去努力。(对刷屏的定义:《有人偷偷爱着你》、《健康本该如此》是大众圈层的刷屏;而《韩梅梅快跑》是官方媒体带动的刷屏;《发现更大的世界》则是在行业内和特定圈层内刷屏)“爆款“:刷屏难以复制,但是我们认为爆款有内在的逻辑,是可以遵循一定的规律去生产所谓的“爆款内容”的。“网络语境“:在互联网的内容传播中,大众的情绪是一个不断波动的曲线,而当下的情绪处在什么位置,就是当下的“网络语境”,我们会根据当下的语境,决定内容的情绪走向。(案例:当丧的情绪到了极点,《总有人偷偷爱着你》的暖引发了正面情绪的全面回升;养生朋克背后反映当下社会对健康逐渐上升焦虑,《健康本该如此》则是在这之上狠狠再次扎心)“情感翻译官“:这是我们对与品牌的身份,寻找品牌想要表达的东西和大众情绪里缺失的部分之间的结合点,再用优质的内容在品牌和大众间搭起一座情感链接的桥梁。“对话“:内容一定要尊重观众,要诚心的和观众去进行对话,触动到他们内心的情绪,才能真正得到观众的认可,才能让观众接收到品牌想要传递的东西“跨界“:每一次的品牌传播我们都会带上很多品牌调性相近的其他品牌一起,进行跨界联合发声。(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带动130+品牌官微集体发问网友)“官方媒体”:因为我们的内容往往和社会当下息息相关,且往往是正能量的导向,所以内容中对社会积极的价值,时常会让中青团中央、人民日报等官媒自行转发内容。 关于这一点,梁锟也慷慨分享了他的经验,“我觉得传播的方法论当中,最重要的是,站在观众的视角去看我们创作出来的东西,我们的内容对于观众是否有价值,有哪些价值。在创作的过程中,不停追问自己这个问题,如果你都能回答,那出来的东西应该都不会太差。” 技术参数: ARRI ALEXA mini 大疆如影稳定器- end -你还可以查看他的完整作品集第三届NEW ERA青年电影季征片开始啦!扫描下方二维码点燃你创作的小宇宙用作品打动世界

  • 新片场一周大事件 | 《花木兰》预算惊人,《将爱》又要翻拍

    大家好,我是本周还没被开除,你们喜爱的102。《巴霍巴利王2:终结》能否继续今年印度片一贯的好成绩?《花木兰》的高预算究竟多么惊人?猫眼“退票事件”又有新动向。废话少说,跟我一起回顾一周新闻。印度开挂票房冠军《巴霍巴利王2:终结》国内已经上映印度影片《起跑线》在国内的累计票房已经超过2亿,自去年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在国内斩获13亿票房后,印度电影就格外被市场宠爱,不管是《神秘巨星》还是《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不过,102必须要说这些都是印度现实题材的电影,接下来要上映的《巴霍巴利王2:终结》可是印度的“史诗”大作,印度票房冠军。全程开挂的印度电影表现究竟如何?让我一起拭目以待。迪士尼《花木兰》预算高达2.9亿来一条国际资讯,迪士尼对真人版《花木兰》投入的预算将高达2.9亿美元。据了解,如此高额的资金主要是用于片中宏大场景的建设,而负责布景的人员来自于迪士尼漫威影片《雷神3》的剧组成员。制作成本2.9亿美元,足够拍个《阿凡达》再搭个《终结者》了,《速度与激情》系列各种真豪车,也不过1亿美金冒头。迪士尼怕不是把盖乐园的钱一块算进去了吧。《江湖儿女》入选71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5月11日全球首映商业片说完了,我们看看艺术片,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官方排片表正式公布,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唯一一部华语片《江湖儿女》确定将于法国时间5月11日晚上19:30举行全球首映,片长为141分钟。《江湖儿女》讲述了一段时间跨度为17年的爱情故事,主人公巧巧和斌哥经历了街头暴力、入狱,也经历了相爱、背叛,他们分离又重逢,但始终没有走入家庭。这部“狂暴的爱情故事”受到了国际电影人及观众的高度期待。贾樟柯导演在个人微博上表达了感谢:“谢谢帮助过、关注这部影片的朋友们。谢谢徐峥、冯小刚、梁嘉艳、刁亦男、张一白、张译、丁嘉丽、董子健及各位好友。”对于102来说,贾科长入选戛纳这也不算新闻呀,没选上戛纳我估计才是新闻。猫眼声明“54%订单为用户改签行为”对涉嫌诽谤的自媒体提起诉讼本周,猫眼平台针对《后来的我们》退票事件发表声明,其中表示28日出现的退票订单中54%为用户正常改签行为、剩余的46%退票订单中有部分确定为恶意刷票。猫眼表示以后优化售票电商平台的退改签功能;优化底层设计,帮助影院识别“改签”用户,避免“退票”数据统计当中的误解。是改签不是退票,是发错货不是假货,互联网还真是一个很较真的行业那。5月4日晚,猫眼电影官方通过社交媒体发表一则声明,表示有人对猫眼娱乐进行的有组织的舆论攻击。并称将对涉嫌诽谤的自媒体提起诉讼。102得帮我的同事指不到说一声呀,我们名字虽然很标题党,但是绝无诽谤哟。淘票票拟推出票房异动预警新功能下面一条新闻,淘票票预告将更新版本,推出新功能“票房异动预警”功能,预计两周内向行业开放。淘票票这个功能,可以说非常的蹭热点了哟。喜天影视获得《将爱情进行到底》独家翻拍版权看看国内的剧集市场,喜天影视发布消息,称已经取得了《将爱情进行到底》的独家翻拍版权,作为内地第一部青春爱情偶像剧,《将爱情进行到底》承载了许多人的青春回忆。喜天影视表示将努力再造经典,延续一代人的青春记忆。近期不少公司都公布了,经典剧集的翻拍计划,包括《深夜食堂》《网球王子》《圣斗士星矢》等,看来大家势必要将翻拍进行到底呀。《黑豹》七项领跑2018年美国MTV电影奖最近美国MTV电影奖提名揭晓 《黑豹》七项领跑2018年美国MTV电影奖今日揭晓了提名名单。这个颇具娱乐性的奖项,今年把最热切的目光锁定在了爆款超级英雄片《黑豹》身上,该片获得了包括年度电影、最佳演员在内的7项提名,领跑整个提名名单。看看人家诺兰多有眼光,当时看完直接就说“这电影(指《黑豹》)应该去参加奥斯卡。”中国版《旅行青蛙》开启内测 将游遍国内著名景点最后跟大家说说游戏资讯,阿里巴巴集团宣布与日本游戏公司Hit-Point达成战略合作,获得Hit-Point授权,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发行旗下手机游戏《旅行青蛙》,目前在淘宝APP上开启内测,旅游地点从日本旅游点变为故宫、长城等中国景点,青蛙携带土特产和道具也变为烤包子、玉佩等中国元素的物品,玩家需在淘宝APP搜索“旅行青蛙”,进入内测页面提交激活码以体验游戏。大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想办法玩一下哟。 好了,本周的文娱资讯就到这里了,大家可能发现了迪士尼的新闻超多,为什么迪士尼的新闻这么多呢?还不是因为人家钱多下周再见,我是依旧还在试用期担心被开除的102(逃-end-扫码关注新片场第三届NEW ERA青年电影季征片开始啦!扫描下方二维码点燃你创作的小宇宙用作品打动世界

  • 只拍了3天的片子,他用40天排练

    曾以《揍他一顿》入围2017New Era青年电影季的导演杨科,近来又推出了他的新作《男孩们》,这也是他“校园三部曲”的最终章。就此,新片场对导演本人进行了采访,聊了聊剧情片的创作方法,也聊了聊小鲜肉、暴力和神明。导演的前两部作品《这不算什么》(入围2017 First青年电影节)和《揍他一顿》均收录在新片场官网杨科的个人主页,您可以点击文章底部下方链接观赏。《男孩们》正式预告片创作谈Vol.2你第一部片子《出血》是2007年拍的,那时候是刚毕业吗? 不,已经参加工作了, 当时是做电影特效工作, 也在电影学院进修。 前排中间,导演杨科处女座《出血》入围第四届中国独立影像展大学学的什么专业? 我是97年在首都师范大学学美术(大专),然后毕业后在电影学院继续进修.。高中也都是美术生。 《男孩们》海报有没有某一个特别的时刻让你决定要去学习电影的? 有!小时候我的小学同学的爸爸是搞电影的,他总能借来好多录像带,小时候看了《东方不败》《亡命天涯》,就觉得特别震撼,就特别想做电影。特别沉醉于影像里。包括小时候舅舅家老借录像带回家,老看。 那后来为什么不选择读电影专业呢而选择美术? 因为高考的时候报名了四所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戏;中国戏曲学院;首师大,只有首师大考上了。再加上高中也是美术生,就顺其自然了。其实很感谢自己的美术生背景。 你觉得美术的背景对你电影创作有哪些帮助? 有啊,就是相对没有学过美术的人,我不会特别在意在电影中掺杂有经过美化的形式感。我会尽量朴实,因为有的电影(比如公民凯恩)会特意强调了美术上的形式感。我反而会有一种类似的创作自由在里面。那感觉就好像是:这个东西你知道是怎么回事,有些东西不值一提,千万别为了追求形式而迷惑。其他的就是学美术史的时候很多西方艺术史,增加了我在这方面的造诣。就好像我是做电脑特效的,而作为导演我有意去回避电脑特效的。尽量拍的朴素,学美术,做电影特效,这个是联系的,但他们恰恰提醒了我要回归电影的本质:故事和演员。所以我从业从学多年让我有了放下这些的勇气。也许是我追求的太过了,没有音乐,一场一镜,单机拍摄,自己可能还没有那么强的功力去做这种特别纯碎的东西。 07年到17年这十年发生了什么呢为什么间隔了十年才有新作品? 因为工作啊。移民。07年的电影实际上是06年拍的,然后就是上班啊,然后办移民。可能是北京人的原因吧,我骨子里又有一种北京人的无所谓,差不多就OK。 我的电影实际上是从2015年才筹划的。自己在异国他乡有了在北京不曾有过的辛酸苦辣,积累了一肚子的话想说。 我一连拍了好几部短片,也是觉得短片安全,因为大家对于短片相对陌生,也是宽容的,特别是对于这种独立制片,大家比较给面子。 《男孩们》剧照 那些辛酸苦辣可以展开讲讲吗? 因为我2015年的时候过的特别郁闷。我男朋友很不忍心,觉得因为我爱电影,却没法去做,然后他就给我一笔钱让我拍片。拍完了没想到还有了不错的回响,然后又拍了新作。感觉有一个什么力量在指引我,好像那个力量在成就我。《男孩们》剧照你觉得那个力量是什么? 我觉得可能是神吧。有个东西在跟我沟通,或者一个什么能量。我觉得,我的创作是得到了某种能量的协助,好像时时刻刻在指引我,帮助我。至于这是什么能量,我觉得我并不太清楚。只是觉得创作这个东西不能“光靠自己”。 你本人是基督信仰吗? 我不算是基督徒,因为我觉得基督和基督教是两码事。但是我制片团队很多基督徒,我觉得基督教给我了很多影响,我自己的作品也是试图传递我心目中的基督精神。我可以说几件在拍片时期发生的非常神奇的事情。可能很多人希望听到一种坚持不懈的励志故事,但是于我来说,似乎更多是巧合和命运使然。 给我们讲讲那件神奇的事吧 当时去台湾参加金马奖的一个创投晚宴,我记得当时我是在凌晨睡觉的时候,当时我记得特别清楚,我头朝窗户那边睡觉,然后我感觉到有一个什么东西好像就躺在我床上,趴在我耳边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我还印象特别深,我当时脑海里的画面是一个掰开的面包,然后好像有人在揉搓那些面包,掉了好多面包渣,那个人的故事就是伴随着这些面包渣下落的时候给我说的。 然后我就觉得还不错,说等我睡醒了一定把这个故事写下来,然后就感觉那个东西在推我,那个东西似乎很了解我,也鼓励我,让我立刻写下来,我还记得当时我醒来时候是凌晨4:20分。 然后我就坐在电脑前,把这个故事写下来,然后写完之后是早上5:40分。 然后酒店开早点是6点多,我就迷迷糊糊地去吃早点了,然后回来后,看自己在电脑前打的这个故事,心想,好像还不错,然后晚上我台湾的制片人就来了,我就给他讲了这个故事,他说很有意思,不如就拍出来吧,然后我们就筹拍了,这部片子就是《揍他一顿》。《揍他一顿》是一个讲述‘知罪’的故事,而我制片人第一次带我去教会,牧师讲的就是‘知罪’这个主题。当时我好惊讶,后来随着每次去教会,我都会对我《揍他一顿》的这个故事的内涵有更深一层的感受。我觉得我写下这个故事的时候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可能是3,但到不断地去教会,我才理解到10。 李安曾经说过,他平时都很蔫,但是一碰电影就活了,他觉得有一个通道在将他和什么东西链接。这基本上也是我当时的感觉。我相信李安有跟什么东西沟通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能力,而且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些时刻很神奇。 我的电影海报,我从来不会打‘杨科电影’这样的标题。我都是把我的名字隐藏在海报下面工作人员里面不显眼的地方。因为我觉得这些东西作者其实不真正是我。 后来为什么去到台湾拍片? 我觉得就是神的安排吧。因为真的没有什么原因,就是在那里认识我的制片人,然后一连串的人和事就好像在那里等我了。我从认识我的制片人到开始工作不到15天,然后一直到现在。 你平时应该是住在加拿大,那是去台湾旅行的时候认识了制片人? 是去金马奖的一个活动,经人介绍。我只在2015年去过一次台湾短暂的旅行,其他并无跟台湾有交集。我现在想,我2007年的《出血》是以一首我听不懂的台语歌做结尾,似乎也预示了下面的什么。 你的几部片子都和青少年男生之间的暴力有关,为什么对这个主题情有独钟? 有两点考虑:第一是源自之间的学生时代的记忆,我觉得上学阶段的孩子们几乎是在蛮荒中长大的,因为这个时候各种性格还有待于规范,所以,很多暴力事件发生,包括米脂高中那个杀手在学生时代遭受的欺负,这些极端人际关系往在我们逐渐进入社会就消失了,但是,这种极端关系我相信是很多人的共同回忆。 第二就是观众的考虑,我的前两个短片出来以后,全小鲜肉阵容的《揍他一顿》的YouTube预告片的播放量是我上传所有YouTube视频的总和的好几倍,可见小鲜肉阵容的确是非常管用的,我其实是希望用《小时代》的颜值来拍一部达内兄弟制片思路的电影。我这些演员们目前都是在校生,还为出名,但是大家都很努力支持我。我期待能“讨好”观众进入我们的电影,然后为他们讲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 《这不算什么》入围2017First青年电影节最后还就是台湾的学校比较支持我们,场地费几乎减免了,这样我们可以进行实景走戏,但是如果安排在一个餐厅或者其他什么场景,可能就没怎么优惠了。 拍片过程中有没有什么诀窍和大家分享?我自认为自己是比较笨的人,临场发挥以及即兴创作都是我认为不擅长的,于是就把前期准备作为重头戏,全片我们正式拍摄大概3天,但是我们前期排练就花了一个半月。演员们都非表演专业,白天还要上学,因此,每天下学到晚上就是我们排演的时间,我们每次会拍一到三场戏,每次4个小时左右。我始终相信优秀而说服力的表演应该是演员们由内而发的自发性表演,因此,大量的排练让这种自发性成为可能: 演员在排演一周时间左右就已经不用剧本了,台词剧情已经胸有成竹,接下来就是针对每场戏的精雕细刻。由于我们的风格是单机手持拍摄,因此,对于场面调度和节奏控制摄影师也必须熟知,因此排演期间让摄影师和录音师跟着排演几次也是必须的,录音师的出现主要是熟知演员如何运动,确保各种线和麦克风不穿帮。在排演到三周的时候,我们会到实景去“预拍”一次,我们会尽量按照实拍的规格来预拍。然后回来我会将预拍内容剪辑一次,然后跟各部门开会,对表演节奏以及故事进行讨论和修改,然后再接着排演,预拍这一步给后面的排演和最后的实拍带来难以估量的巨大益处和信心保证。在这个时候,作品的最后效果基本已经定型。排演的过程是无比享受的,因为这个时候大家都拧成一股线成了一个人:创作者。演员由于已经对剧本台词倒背如流,因此会提出自己的创作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候会让导演茅塞顿开,有意想不到的惊喜。等到最终的实拍,各个创作部门已经做到心中有数,然而这才是我希望大家尽情创作的时刻!而且我坚持是按照剧本的先后顺序顺拍,因为我相信这让演员的心理上会容易表达剧本的精髓。特别是表演,在排演和预拍阶段,我们有太多条精彩的表演,然而你如果要求演员去复制这些精彩就会容易失败,因为好的表演无法模仿,一旦你想模仿之前的表演,就会有“瞄准”的感觉,这种会让人感觉死板,也让演员失去了创造力。你和台湾的团队合作得怎么样?我的台湾制片团队非常团结,也给我了很多帮助。目前我们在筹备的新片都是大家一起来研发,大家会给我很多意见和影响,我很喜欢这有着共同梦想和追求的团队们一起创作的过程。-end-你还可以点击这里查看他的完整作品集新片场主办的New Era青年电影季开始新一轮的征片啦!扫描下方二维码点燃你创作的小宇宙用作品打动世界

  • 我们让知乎回答了“如何看待知乎新广告”

    本周,知乎最新的品牌广告片《发现更大的世界》在新片场官网受到了大家的追捧。许多留言表示想对这支创意短片的幕后有更多、更深的了解。于是,新片场对知乎和制作这支短片的舞刀弄影团队分别做了一次独家访谈。人类的求知欲也许是世上最强大的一种欲望,这种欲望推动着文明的进步。而作为一个创作人或有意从事创作的人来说,对作品的求知欲,对探寻创作背后的秘密充满激情,是成为一个出色创作者的必备素质。今后,新片场将每周定期推出新片场创作谈,与大家分享业内人士的经验之谈。我们首先采访的是本片的主角知乎。接受采访的是知乎品牌负责人孙天文(以下简称知乎)。新片场:作为知乎第一支品牌广告,想要塑造什么样的品牌形象,和以往拍摄宣传片有何不同? 知乎:其实这不是知乎的第一支品牌广告,几年前我们曾发布过一支品牌广告《存在因答案而不同》,那个片子的结构跟刚发布的《发现更大的世界》有一些相似的地方,片子都是先抛出一些问题,然后讲述我们的观点。 我们先提出了四个每个人都会问自己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很多问题的源头:为什么努力?为什么是爱?我是谁?世界在哪?——几个特别哲学的发问。 最新的这个片子也是一样的,全片 33 个问题穿插,讲述「已知和未知的边界在哪里?」我们想通过这个片子塑造一个更加立体的知乎。也把知乎专业、有趣、多元的品牌调性更完整的表达。截止 2018 年 3 月,知乎注册用户数 1.4 亿,日活 3400 万,站内的内容也更加丰富,从美食、旅行到科技、互联网、自然科学。涵盖了全领域的内容,我们相信没人感兴趣的内容,好奇的内容都能在站内找到相应问答,并获得解答或启发。 所以我们在片子中提到的问题选择上,也涵盖了几十个知乎目前的热门领域。我们希望用户通过片子中的某个场景、或某个问题能理解知乎对于他的价值在哪里。 新片场:为什么选择这个团队,通过什么渠道知道这个团队? 知乎:这个品牌视频的拍摄计划,去年 11 月就有了,我们计划今年拍摄一部品牌视频,来讲述「已知和未知的边界」,当时发起了一次比稿,邀请了很多广告公司/创意热店来参加。舞刀弄影因为刚操作了「总有人偷偷爱着你」刷屏,他们的风格和调性和很多广告公司/创意热点都不太一样,我们期待有机会和他们之间能产生化学反应,所以就有向他们发了比稿邀请。 最终在提案的时候,他们的创意脚本打动了我们。 在我们内部团队讨论的时候,其实我们很明确,这只片子是要讲述什么——已知和未知的边界在哪里?以及我们要通过讲述,来让用户对知乎的slogan 「发现更大的世界」有更深层次的认知。但是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把这个道理变成画面语言和文案,让更广泛的用户看得懂并且认同,同时,又能兼顾知乎品牌调性的专业,有趣和多元。 而舞刀弄影的脚本恰好解决了这一点,时空切换,几十个问题被设定在多个场景中,兼顾知乎站内多个热门领域:美食、自然科学、心理、母婴、教育、科技互联网等等。文案的部分其实你们能看到,文案结构其实很简单,而最初最打动我们的文案是,是一句英文「Know all know more」,可惜在终版视频里,没有处理成中英双语,最后这句话没有出现在片子中。新片场:对这个片子的创作,提出了什么要求? 知乎:我们希望通过这支广告让更多人了解知乎是一个可以连接各行各业的人,各种不同领域知识的平台,在这里大家可以找到同好交流,可以与同行切磋,也可以看看对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有怎样不同的看法。这支广告片想要传达知乎一直以来的品牌主张,就是希望帮助用户不断「发现更大的世界」。另外,片子的内容主要以知乎问题+文案的组合,我们自己挑选的站内问题,因为我们需要保证每一个问题都能对应站内的某个优势领域,同时,也能保证每一个用户对任何一个问题感兴趣,都能来站内搜索,找到他想要的回答。新片场: 片子里有个问题是“如何看待知乎新广告”,问题本身就是在做广告,如何看待知乎在某些时候被利用为一种宣发营销的平台?知乎:其实我们并不排斥广告,但我们对广告在知乎的形式和质量是有一定要求的。首先知乎是一个能够触达真实用户的非常棒的平台,并且在这里有机会收获他们的真实反馈。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相比传统的广告投放,知乎能为品牌提供的价值不仅限于传达,而是与用户的沟通。在此基础上,品牌通过在知乎的发声影响到潜在用户对自身的态度、看法都成为了可能。我们欢迎品牌在知乎做广告、做营销,因为面对现在的社会和市场环境,有很多的信息是非从业者不太有机会或者契机能接触到的,知乎为品牌和消费者提供了连接的机会与平台。另一方面我们对广告的态度也是很坚决的,那就是希望广告也是对用户有价值的信息,这也是我们开放「机构号」欢迎机构伙伴们入驻并在此基础上还提供了「亲自答」这样的功能的原因。如果有人粗暴地将在其他平台的做法套用过来,会很容易引起用户们的反感引起反对乃至举报,这对知乎的品牌是很大的伤害。我们不希望看到恶意、低质的营销内容降低我们的质量,所以我们有人工以及算法机器人帮助我们在这方面进行识别与管理,官方也会对违规的营销行为做出处理。我们不希望广告成为破坏知乎社区环境和用户体验的因素,以后也是如此。 新片场:片子里强调了好奇心,如何激发那些对世界丧失好奇心的人? 知乎:在我们官方发布稿件里的一句话我非常喜欢:“时过境迁的永远是答案,历久弥新的永远是问题”。从我作为知乎人和知乎用户的双重身份来说,我觉得好奇心不会轻易磨灭,只是有些时候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再度激发人们的好奇心。这份被埋藏的好奇心,可能是被生活的琐碎和压力覆盖,可能被失恋或失去亲人的悲伤情绪变得无力,也可能是被暂时的挫折带来的迷茫遮挡住了,但对未知的好奇,是所有人心底都会被激起的一种冲动。 新片场: 短片里体现了随时随地刷知乎的场景,知乎的用户活跃度很高,在这方面有哪些秘诀? 知乎:内容的专业、可信、有价值是大家愿意使用的前提,所以我们特别注重对社区的运营。其中有对于问题的管理,也有对回答的审核等等。我们希望在知乎真正有价值的能通能够得到认可,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是可行的。其次我们也很注重对氛围的维护,人工审核和算法都是帮助维护认真、专业、友善的社区氛围的方式。此外,我们还不断推出不同的新产品和借助更好的技术手段帮助用户获取知识,包括知乎书店、知识市场、想法还有最近的“知乎·读书会”等产品,都为用户不同场景下的知识需求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这也是我们在同类产品中保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新片场:片子的主旨是推进已知与未知的边界,但有种观点认为,知乎上的很多问答显得更像是一种谈资而非知识,对这种观点知乎怎么看? 知乎:其实还是要看你如何使用内容,就像书本上的知识,如果我们只做泛泛的阅读而不去进行相关的背景了解和延展阅读,我们也很难理解其中所说的所有内容。这样的情况即使是脱离社科、工具书、文献的范畴也是存在的。举个简单的例子,《百年孤独》、《盗墓笔记》和《史记》一样,如果我们不了解相关的背景,我们就无法理解其中的情节,不管是虚构的还是真实的历史。知乎现在做到了让更多的人和其他人、和知识产生了连接,我们也在努力让更多的内容可以真正成为大家的知识。这也是我们在知识付费这个领域一直不断探索的原因。 新片场: 作为最成功的一款问答类产品,如何看待问答类产品越来越多,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况?知乎:有越来越多的同类产品说明我们最开始的方向是对的,对于这一点其实我们更多的是欣慰,因为有更多人发现了这个领域的价值,我们欢迎更多人和我们一起努力,也希望大家都能做出自己独特的价值。在完成了与知乎的畅谈之后,我们紧接着采访了舞刀弄影的主创们。采访过程中,舞刀弄影为新片场特地准备了翔实的幕后材料,从文字到图片到视频,从导演到剪辑到后期,无所不包。这样的职业精神完美解释了他们的成功。舞刀弄影佳作不断,前不久的《总有人偷偷爱着你》刷爆了朋友圈,现在这部《发现更大的世界》再次收获好评无数。脑洞大,手法新,是该团队在创意视频领域的制胜法宝。1. 导演篇新片场:本片的创意灵感从何而来?如何在竞标中脱颖而出?舞刀弄影(导演梁锟):项目之初,遇到的最大的问题莫过于“有新意”这三个字:一方面是表达本身,另一方面是一个有趣的表现形式。知乎作为一个知识分享平台,要如何让“提问-回答”这样一个日常的行为看起来有趣,进而对品牌产生好感,我和创意团队先后从典型使用场景,信息流具象化,等等不同角度尝试过切入。在一遍一遍的过脑之后,始终还是感觉流于表面,无法触及根本。烧脑之余,我闲时翻知乎,看到一个又一问题和答案,突然感觉,答案也许应该回归“提问”这个行为的本源:当我们第一次知道彩虹有七种颜色的时候,当我们第一次听说太阳原来离我们那么遥远的时候,当我们第一次尝到不曾体验的味道的时候,那种欣喜和兴奋,是在跨过自己知识框架中“已知”的安全区那一瞬间发生的。每当读完一个新的知识或者见解,好奇心被温柔地满足,我们仿佛能感受到脑袋里有个虚拟的经验条正在增长。我想这是每一个知乎重度用户或者说每一个阅读者都能有共鸣的快感,那么,答案在这个截点就已经呼之欲出了:我们试着去讨论一个关于“已知”和“未知”的边界的问题。只要对未知的好奇一直在,我们的世界就能无限延展。新片场:本片的形式感非常强,可否展开谈谈形式背后的构思?舞刀弄影(导演梁锟):我们想要通过一连串的问题去展现知乎这个平台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大体把问题分成几类:生活类,自然科学类,政治经济类,历史类,军事类。每个分类我们从知乎上抓取了数十个热门问题,再从中筛选能够兼顾深度和广度的来串联。为了表现出问题之间的链接感,最终决定用伪一镜到底的形式来呈现。一来视觉上抓眼,而来呈现方式和这一串问题的内涵表达也暗合其中。 然而单纯的问题串联并不能把表达中“好奇”的元素表现出来,也容易让影片看起来很像搜索引擎的搜素年鉴。当“探索”这个行为发生的瞬间,我们完成的是把“已知”和“未知”那条边界向外推动了一点点。提取这个行为的内动力,就有了影片中段到结尾的文案结构:你知道很多,你想知道更多。 佛语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世间的事物,多是相对而言。你以为看到的只是一颗小小的水滴,里面的分子数量总和甚至多过我们可观测宇宙里的恒星数量;在一只蚂蚁的视角中,一张桌子也许就是整个世界。在一些重要镜头的设计上,我们解构了“大“与”小“的 概念。油锅里溅起的一滴油星子很小,无限放大后,原子核内却藏着一个宇宙;峡谷很宏大,换一个视角,那不过是桌面上的一条细缝。这些镜头在实现上遇到了很多的困难,CG部分的导演陈艺和后期公司上海“一支广告”的朱冬给了非常多的支持和帮助。 新片场: 如何回应知乎提出的“为什么是爱“?舞刀弄影(导演梁锟):有时候夜里躺在床上,回忆着刚刚过去的这一天里遇到的人和事,闭上眼睛光影交错,又是乏善可陈的一天过去了。大多数人的生活都只能拘泥于眼前,诗和远方之所以被向往,多半是因为那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东西。我想,这也许就是我们总是放不下手机的原因吧。不曾见过极光,却依然可能感受到极光的壮美,不能穿越古今,却总有办法感知久远时空里的情感。然而单纯的阅读容易陷入孤独中无法自赎,我们同时也渴望着分享和交流,这是我们平庸的生活里为数不多的,闪光的时刻。在前半段视觉奇观式的展现之后,我试着让影片的调性趋向于平时动人。举个例子,知乎上有一个情感类热帖:异地恋如何维持长久?里面有很多用户分享了自己和恋人的,或美好,或遗憾的故事。在影片中,这样的讨论和分享变成了:“你知道,她喜欢吃什么食物。你想知道,你们的未来在哪里。促成我们去完善丰富自己的,也许最根源的是情感和爱。2. CG篇舞刀弄影告诉我们,短片中出现的CG特效是由上海一支广告公司打造完成的,为此我们也请教了一支广告的负责人,了解CG部分的幕后详解。新片场:本片CG面临了哪些挑战?一支广告:第一个有挑战的是镜头如何进入油滴内,众所周知拍摄中微观世界的拍摄难度极大,而在沸腾的油锅内拍摄更是难上加难。这个镜头我们通过一半实拍一半CG的结合从而实现了相机进入油滴中的视觉感受。进入油滴后,油分子的模型也严格按食用油化学分子式中甘油三酯、亚油酸、油酸、亚麻酸的结构模型进行复原。全片技术难度最大的镜头,是从航拍居民楼➡室内➡室外➡地铁的那一段,也是让同行不明觉厉的地方。首先我们要把航拍的相机路径接到棚拍的室内相机路径再接到航拍相机路径,相机的比例关系、衔接的流畅性等问题都是极具挑战的。其次进入室内都是使用宽荧幕镜头「Anamorphic」拍摄的,Anamorphic镜头会带来非常大的畸变,这个给追踪相机及实拍与CG匹配带来非常大的难度。再从室外拉出,接到航拍相机到天台,天台上,我们需要实现对面陆家嘴从晚上到白天的延时拍摄效果,延时航拍,从晚上到早上日出,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没有一架航拍小飞机能实现这么久的航拍时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后期团队及拍摄讨论过无数方案,几乎都是无法同时兼顾到后期或者前期。最后,我们通过白天拍摄,再把白天拍摄的陆家嘴每栋楼参考夜景陆家嘴合成成夜景的手法,实现一镜到底且昼夜交替的效果。还有居民楼、室内的门窗、天台等还原性写实渲染等效果性问题,就不赘述了。新片场:一镜到底是如何完成的?一支广告:从星云到太阳系再到地球,穿地球的手法其实是老桥段了,但是新的问题来了,百度地图和谷歌地图的卫星地图都是白天,但是我们设定的都是夜景。执行过程中,我们以外滩为中心到整个地球,按照固定比例缩放进行截取,并把截取的每张谷歌地图从白天p成了晚上,再遵循航拍的道路把每张地图进行校对拼接,最后实现了从夜景的地球到航拍的居民楼一镜到底。新片场:小男孩在博物馆看沙盘部分是全片CG最多的部分,制作流程具体是怎样的?一支广告:我们实拍拍摄了主要人物:小男孩、瓦特和居里夫人,其他都是用CG元素进行合成,有些看得出、看不出的CG元素。博物馆的环境、桌面上的原始丛林沙盘、丛林的烟雾、沙盘上的原始人等元素,都是通过CG手段实现的。从三维模型,到灯光模拟,特效团队根据导演对于画面的需要,使用了MAYA为主,Houdini为辅的技术流程。原始丛林沙盘的创作和制作过程很有趣。我们参考了大量图文资料,最终从非洲的河谷国家公园和恩戈罗火山自然保护区的资料中取得创作灵感和依据,以此制作了真实的植物和地表模型。同时手动绘制了大量的贴图、并结合使用PYTHON语言(一种计算机语言)来控制二十余种不同植物的分部和疏密,让这个沙盘看上去逼真且丰富。最后,我们使用渲染器的代理技术,在短时间内渲染了数万棵草,水生植物和大量的植被。无论是丰富的植物,还是淙淙流水,我们希望为知乎的观众,创作真实,客观,又兼具美感的视觉效果。CG之后,合成组的工作不仅仅是所谓的“抠绿”,而就算是听上去简单的“抠绿”工作,在这只影片的制作中也依旧面临着重重考验。在瓦特蒸汽火车,到居里夫人拿起矿石的系列镜头中,宽荧幕拍摄所带来的畸变,夜间低照度拍摄的噪点,以及宽荧幕+广角+微距镜头所带来的光学溢色等问题,都需要合成人员在结合三维元素前,先对原始画面进行一系列的处理。而后,将所有的CG元素和实拍元素结合,精确匹配二者的光照、噪点、颜色、景深、运动模糊等特征,并额外加入了灯光闪回的效果,最终让这一系列镜头中所有的视觉元素得以结合,真假难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片场创作谈将是一个长期的栏目。如果你还有更多的问题想要问知乎和舞刀弄影,请留言给我们。-end-你还可以点击这里查看他的完整作品集此外,新片场主办的New Era青年电影季开始新一轮的征片啦!扫描下方二维码,点燃你创作的小宇宙,用作品打动世界。